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09 09:0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设计
一、知识目标:知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革中国民经济的损失,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解析史料、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点: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四、课时安排:1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有两幅漫画导入,这段黑暗的历史(课件1、2),
讲述新课: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课件4、5)
1、面临严峻经济形势
造成国民经济严峻的原因:
第一:是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第二:是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
第三:是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
2、措施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
3、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意义:
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课件6—9)(合作探究)
1、1953-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领域进行哪些成功的
探索?又有哪些失误?
2、从中我们应得到哪些经验和教训?
1、重点讲述八大正确性:
a、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b、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c、评价:分析正确、成功探索、未能坚持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给人们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
提示:(1)要充分认识国情,任何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都要以国情为出发点。
(2)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能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3)要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不要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4)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牺牲部分行业或部门的利益,去追求高速度和高产量。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课件10---12)
四、纵观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可以从中得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经济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国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3、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4、要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实际的关系。
5、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重工业与轻工业)
6、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文革
本课小结:
从1949年到1978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可以看出,发展本国经济必须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板书设计: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四、纵观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可以从中得出哪些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