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
第18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作用的探讨、归纳与概括,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实现以古鉴今的教育功能
二、教学方法:
讲述法、列表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探讨罗素福新政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产生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1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由罗斯福就职演说导入(课件1)
讲述新课:
一、新政的背景:(课件3)
1、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2、胡佛反危机的失败
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4、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二、新政的内容:(课件4---9)
1、主要措施
(1)整顿银行,克服金融危机。法令:《紧急银行法》、机构:联邦储备银行
从金融业开始的原因是因为大危机发端于金融领域,因此从源头上去解决问题。
一是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防止黄金外流。二是恢复银行信用。(2)恢复工农业生产:
A、农业:1933年5月,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要求农业缩减规模,由政府提供补贴。
B、工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工业复兴署来执行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原则,将企业的行为置于政府监管之下,并且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法令:1933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邦紧急救济法》,规定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并且举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既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又扩大了经济发展的空间。
(4)保护劳工权利。1935年,颁布《全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劳工关系法》,并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还禁止止雇佣童工,这些法案的出台,既是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一个空前胜利,也是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取得一项改革成果。罗斯福代表的仍然是资产阶级利益,此举只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以更好的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1935《社会保险法》通过,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到1939年,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比较健全。
三、新政的实质、特点和作用:(课件10---12)
1、特点:国家对经济实行直接干预,改变原有的自由放任,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
2、实质: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影响:
(1)积极:
A、对美国而言:使美国人民度过了危机,保证了美国的民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推动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美国后来的政策影响深远。
B、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影响深远。
(2)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危机。
本课小结:在罗斯福总统的领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下,美国人民通过几年的努力,国民收入在1940年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标志着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这也实践了罗斯福在其总统就职演说中所说的 “在‘宪法赋予我的权限内’ 采纳‘必须的措施’,‘决不辜负众望’”这一诺言。这不仅对美国影响深远,也使资本主义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虽然新政不能完全消除危机,但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引起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一系列新的变化。下一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讨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板书设计:
一、新政的背景:
二、新政的内容:
三、新政的实质、特点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