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教学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教学方法
方法:问题式探究为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
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时安排:1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第三产业一张图片导入(课件1)
讲述新课: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课件3---7)
先把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过程给学生交代清楚:
1、含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织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19世纪末产生,经罗斯福新政,凯恩斯倡导,到二战后有了进一步发展。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萌芽时期。它出现于个别国家的个别部门,规模很小,层次很低。毕竟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附庸。
(2)二战结束前的不稳定发展时期。
欧美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大国和日本为应付危机和战争,都曾大规模地实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29年~1933年大危机和二战期间,在性质和方向上出现重大分化。
一是坚持资产阶级经济体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一是向法西斯专制畸变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二战后上升至主导地位和走向完善时期。
(4) 黄金时期:①时间: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
②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 凯恩斯 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 干预 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5)滞胀”时期:①时间:到20世纪70年代。
②表现: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持续猛涨, 通货膨胀 严重。
③应对措施:美英等国发展出一种将 政府干预 与市场相结合的、 国有 与 私有 并存的“ 混合 经济”。
3、评价:
(1)积极:
避免了自由放任下的生产盲目性;
政府职能、权威得到加强;
有利于国家发展,延长垄断资本主义寿命。
(2)弊端:
国债大增,财政赤字加大;
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使其活力降低。
二、建立“福利国家”(课件8—10)
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国家运用 社会保障 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 社会 服务。
3、内容:包括 医疗保健 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
4、、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
5、评价:
社会福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的利益,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的矛盾,对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助长了惰性,增加了财政支出,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第三产业的崛起(课件12)
1、原因: 科学技术 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 多样化 。
2、表现:第 三 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上升。
3、作用:①第三产业以其新技术特别是 微电子 技术改造传统的工业和农业,从而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②它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 资源配置 ,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 周期性 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四、“新经济”的出现 (课件13、14)
1.背景:
二战后,美国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使大批新兴产业应运而生,极大推动经济的发展
2.兴起:
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
3.概念:
新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
4、“新经济”的实质
五、课后总结:
课后小结:战后资本主义的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虽然没有解决其固有的矛盾和问题。但值得肯定的是:这些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主动地进行自我调整的结果;也是在竞争中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良好的经验,进行自我否定和扬弃的结果,其中的经验也被我们学习和借鉴,这说明:任何一种制度都必须不断调整完善才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跟得上世界发展潮流!
板书设计: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建立“福利国家”
三、第三产业的崛起
四、“新经济”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