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10单元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课时 生态系统的结构
内容索引
核心体系
学习目标
活动方案
检测反馈
学 习 目 标
学习目标 1. 学会判定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相互的关系。2. 探讨某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
核 心 体 系
活 动 方 案
下图是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 判断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 该池塘生态系统中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有哪些?
【答案】 水、无机盐、阳光、二氧化碳、氧气等。
(2) 各种生物成分中,生产者主要有哪些生物?消费者主要有哪些生物?分解者主要有哪些生物?
【答案】 生产者:各种植物、浮游植物。消费者:浮游动物、鱼、龟、寄生的细菌和真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蠕虫。
(3)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分别是什么?它们的同化作用方式分别是什么类型?
【答案】 生产者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消费者利于植物的传粉、受精、种子传播;分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异养型生物。
(4) 池塘中的生物与森林中的生物有明显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环境不同。
下图表示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A、B、C、D表示不同的营养成分,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关系。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活动二 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1) 图中A、B、C、D分别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什么营养成分?
【答案】 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
(2) 联系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两大“桥梁”是图中哪些字母表示的成分?
【答案】 B和D。
(3) 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成分是?
【答案】 D(生产者)。
(4) 有人认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都是植物,消费者都是动物”,这一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案】 不对,因为硝化细菌等自养生物也是生产者,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下图是某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三 探讨某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
某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1) 图示食物网中包含几条食物链?
【答案】 8条。
(2) 写出图中含营养级最多的食物链:
【答案】 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
(3) 图中狐属于几级消费者?占第几营养级?
【答案】 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4) 猫头鹰同时占有几个营养级?它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哪一条?
【答案】 三、四、五、六。草→鼠→猫头鹰。
(5) 从图中可以看出,青蛙和蜘蛛的种间关系是什么?
【答案】 捕食和竞争。
(6) 该图作为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成分是什么?
【答案】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检 测 反 馈
2
4
5
1
3
7
9
6
8
1 [学生用书P253]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的统一整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备条件
B. 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还包括黑藻、蓝细菌、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
C. 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但它们获取营养的方式有区别
D.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方面紧密联系
【答案】 B
2
4
5
1
3
7
9
6
8
2 [学生用书P253]图示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池塘中所有的浮游植物构成一个种群
B. 不同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一般是相互的
C. 就个体而言,黑鱼体内贮存的能量最少
D. 鳙鱼、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所处营养级相同
2
4
5
1
3
7
9
6
8
【答案】 B
【解析】 池塘中所有的浮游植物不是一个物种,则不能构成一个种群,A错误;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的,则不同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一般是相互的,B正确;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是针对营养级而言的,就个体而言,黑鱼体内贮存的能量不一定最少,C错误;底栖动物的食物来源是有机碎屑,属于分解者,不在营养级中,鳙鱼捕食浮游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同,D错误。
2
4
5
3
7
9
6
8
3 [学生用书P25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 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 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答案】 B
1
2
4
5
3
7
9
6
8
4 [学生用书P254]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
B. 该食物网中所有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C. 蝗虫和老鼠在不同食物链中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 若老鼠全部死亡消失,对狼的影响比对猫头鹰显著
【答案】 C
1
2
4
5
3
7
9
6
8
5 [学生用书P254]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
B. 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C. 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
D. 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答案】 D
1
2
4
5
3
7
9
6
8
6 [学生用书P254]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 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 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答案】 C
1
2
4
5
3
7
9
6
8
7 [学生用书P254]下图所示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A. 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 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 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 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答案】 A
1
2
4
5
3
7
9
6
8
8 [学生用书P254](多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A.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
C. 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D. 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答案】 ABD
1
2
4
5
3
7
9
6
8
9 [学生用书P254]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食物网中,藻类固定的能量可通过________条食物链传递给绿鹭。绿鹭分别处于第________________个营养级。
(2) 若蚊子幼虫被大量杀灭,短期内水蚤的数量会____________,但对划蝽的影响并不大,这是由于该食物网较复杂,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功能较强。
1
8
四、五和六
下降
自我调节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