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快乐成长(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根据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并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掌握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使学生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 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会对统计图或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在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合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课件出示:2010年12月1日,铁道部将能买半价票的儿童身高标准调整为120-150厘米。 师:看了这则信息,你有什么想法 生:从这则信息中,我知道身高在120-150厘米的需要买半价票,身高低于120厘米则不需要买票,身高高于150厘米的则需要买成人票了。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不仅知道什么时候不需要买票;什么时候买半价票;还知道什么时候买成人票。你们可真了不起!那咱们班有多少名同学能够买半价票呢 生1: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得先收集数据,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去问。 生2:一个一个去问太慢了,我觉得可以全班集合在一起,然后用举手的方式收集数据,报到你的身高就举手。 生3:我觉得这里不适合用这个方法,因为身高在120-150厘米的,就要问31次,还要问低于120厘米和超出150厘米的,也太花时间了。 师:那有没有既简单又高效一点的方法呢? 生4:我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组长去收集数据,然后每个组长把数据汇总,这样就方便多了。 师:嗯,真是一个好办法。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淘气和笑笑也想知道他们班有多少名同学还能够买半价票?下面是淘气和笑笑以小组的方式收集到的班里同学的身高情况表,根据表格的信息,你知道他们班有多少名同学还能够买半价票吗?暂停一下,想一想,说一说 2.师指名汇报 生1:老师,我是一个一个看的,看每组有没有低于120厘米和高于150厘米的,如果有低于120厘米的或高于150厘米的,我就把这个数据划掉,如第四小组有个151厘米,第六小组有个156厘米。最后用全班总人数减去他们两个就可以算出淘气班里有多少人能够购买半价票的人数了。 生2:老师,我的方法刚好和他相反。我从第一组开始,能买半价票的画一个圈,不能买半价票的不画圈。最后数一数有多少个圈就能知道有多少名同学能买半价票了。 3.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但一组一组地找很容易丢数,特别是数字庞大的时候。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整理这些数据,使我们看起来一目了然,并且很快就知道淘气班有多少名同学需要买半价票呢 大家试试看吧!(暂停一下,想一想,说一说) 生3:老师,我是用画“正”字的方法表示的,第一组120-150厘米的有6人,所以写一个“正”字加一笔,第二组也是6人…… 生4:老师,我也是用画“正”字的方法表示的,只不过我是把全部同学分为三类,一类是120厘米以下的,一类是120-150厘米的,一类是150厘米以上的。然后用左手指着第一个139厘米,发现它是在120-150厘米之间的,所以在这里画第一笔,142也属于这个范围,画一笔,就这样左手和右手互相配合,直到全部画完,最后算出总人数就可以了。 生5:老师,我用画图法来表示的,我画了一个身高尺,一个大格表示5厘米,一个小格表示1厘米,同样根据表格里的数据,在身高尺上一一对应,找到对应的位置,并用小“圆圈”表示出来。用这个方法,同样能很快得到需要买半价票的人数。 生6:上次数线上表示的是鞋的大小,这次表示的是身高。身高的数据比较多,所以画的数线要密一些。首先,我在画数线时,从120厘米到160厘米,4毫米为一小格,这么一小格代表1厘米。接着,我逐一将同学的身高标注在相应的位置上,比如第一组第一位同学的身高是139厘米,我就在139厘米的位置上画个“×”,第二位同学的身高是142厘米,我就在142厘米的位置上画个“×”…… 师:这位同学能把上节课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这节课来,真是个善于学以致用的孩子 4.刚才四位同学都用自己的方式整理了这些数据,观察这四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并说说你的理由 生1:第一种画“正”字法结合了表格法,不仅可以快速找到购买半价票的人数,而且还能很清楚地知道每一组同学的情况。 生2:第二种画“正”字法,分类直接干脆,能更加清晰明了地让大家知道购买半价票的人数是多少。 生3:我觉得下面两种画图法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一个是横着画,一个是竖着画。 生4:这两种画图法不仅能让我们对能买半价票的同学一目了然,还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5.分析数据 观察下图,你还能看出哪些信息? 生1:从图中,我们能很直观地看出班里最矮的同学身高是120厘米,最高是156厘米。 生2:我不仅知道了有多少同学应该买半价票,还了解了这个班同学的身高大约都在135-140厘米左右。 生3:在图中,我不仅能一下子看出有两个同学不能买半价票,而且还知道他们需要买成人票了。 生4:身高在138厘米的人数最多,有4人 …… 师小结:你们可真棒!不但用自己的方法统计了淘气班同学买半价票的情况,而且还从画点线图的方法中知道了这么多的知识。相信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会表现得更出色。 三、回顾历史,总结判断 回顾刚才的课堂,我们同样经历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这几个过程,用数据说话,有理有据。生活中很多规则的制定就是基于这样的过程,做出准确判断的。比如铁道部2010年调整的儿童半价票的身高标准。 1.那么在2010年12月1日之前,铁道部对儿童半价票的身高标准是怎样的呢? 师:时间往前看,我们发现1997年调整的儿童半价票的身高标准为110-140厘米,再往前,20世纪50年代的儿童半价票的身高标准为100-130厘米。 生1:老师,我发现每次调整后,身高都有10厘米的提升。这是为什么呢? 生2:肯定也是通过对儿童身高的调查、收集和整理数据,分析数数据,最后发现和以前的同龄人相比,我们的身高都长高了很多。 2.那么从2010年到现在,已经过了13年,你觉得这个标准还会发生调整吗? 生1:我觉得儿童半价票的身高标准还会往上调整10厘米,因为每次都是10厘米10厘米提升的。 生2:我觉得可能会往上调整5厘米或不调整,因为如果每次都10厘米10厘米往上调,不合理,也不科学。因为人的身高是有限度的。 师:都有道理,那我们来看看新的儿童半价票的身高标准是这样的吧?全国铁路从2023年1月1日起对儿童优惠票实行车票实名制管理,凭儿童的有效身份证件购买儿童优惠票,实名制购买儿童火车票将以6周岁和14周岁为分界线,不再按之前身高1.2米和1.5米为分界线。这样的调整更为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看来数据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四、总结归纳,发散思维 (1)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和收获 (2)我们回头再来看看这组原始数据,这组数据除了能帮助我们解决“有多少名同学还能够买半价票”的问题,还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请同学们课后思考,我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