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环境保护区与国家安全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3.4环境保护区与国家安全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28 16:1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 环境保护区与国家安全 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开采挖掘出的及选洗时排出的含碳岩石,这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我国煤矸石排放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产”出非常多的煤矸石
B.我国煤矸石储量丰富
C.我国煤炭品位低,含碳成分少
D.我国众多小煤矿的乱采乱挖
2.下列关于煤矸石的大量排放带来的危害,不正确的是( )
A.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 B.长期堆放日晒下会自燃,排放CO2、SO2等气体,污染大气
C.淋雨后的滤液渗到土地里,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D.大量煤矸石的长期堆放不会诱发灾害
3.煤矸石的转化利用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利用方式最适合的是( )
A.矿区复垦回填矿坑 B.用作铺路石,修建道路
C.生产煤矸石砖 D.对煤矸石进行选洗,采出其中的含碳成分
近日,银川市信访督办局联合兴庆区环保局、兴庆区工商局、富宁街派出所,依法取缔一家噪声扰民的洗车行,并将其吸尘器、洗车机等高噪声设备依法暂扣。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银川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不得在居民楼下、楼内进行高噪声经营活动,而该洗车行屡次违反条例,因此被从严处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在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中,该《条例》属于( )
①环境保护综合性法规②环境保护单行法律境保护法规
③环境保护行政法规④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下列行为中,会受到该《条例》处罚的有( )
①校园的读书声②正常行驶的汽车喇叭声
③子夜建筑工地施工车辆的轰鸣声④居民区的“夜半歌声”等噪声扰民的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23年8月22日,日本政府在相关阁僚会议后宣布,从24日起将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储水罐中的核污水排入海洋。福岛核电站厂区内的核污水已经超过134万立方米,并且每天还会新增约100吨,这一排放计划将长达30年。
材料二:甲地位于关东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季风气候显著。下图为日本及周边地区简图。
6.下面关于日本将福岛核废水排入海洋造成的可能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可能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B.核废水将随洋流扩散到其他海区,引发跨境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C.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可能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
D.损害海洋环境的服务功能,延缓太平洋沿岸各国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7.下列关于日本核污水处理的建议较合理的是( )
A.倾倒在人口分布较少的内陆 B.加强技术突破,改进核污水处理方式
C.集中填埋在沿海海底的深处 D.分散排入至不同海域,降低危害程度
德黑兰为伊朗首都,总人口1200多万,被誉为世界上最依赖汽车的城市之一。该市约有400万辆汽车和200多万辆摩托车,且众多的老旧车辆仍在使用。德黑兰空气质量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进入冬季以来,市内空气污染不断加剧。据此并结合德黑兰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入冬以来,德黑兰市内空气污染不断加剧的直接原因是( )
A.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B.冬季气流下冷上热 C.冬天雨水相对较少 D.地形闭塞污染物难扩散
9.德黑兰市内空气污染不断加剧带来的影响是( )
A.感染哮喘病和肺炎 B.破坏基础设施 C.影响社会经济秩序 D.引发外交危机
长江江豚俗称“江猪”,体型较小,寿命约20年,喜单独活动或三五成群,食物以鱼、虾为主,眼睛退化后依靠声呐进行捕食和探路,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据统计,现存于长江流域的江豚数量仅为1000只左右,属于濒危动物,2021年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作为长江生态的“晴雨表”,近年来,江豚逐浪的生动景象(图)频频出现,彰显长江大保护的成效。完成下面小题。
10.作为哺乳动物,江豚在大风大雨到来之前,需要频繁地出露水面“透透气”,这主要是因为( )
A.气压变低 B.气压变高
C.气温降低 D.气温升高
11.长江江豚濒危的自然原因是( )
A.生存环境恶化 B.自然繁殖率低
C.天敌数量众多 D.食物资源匮乏
12.近年来,江豚数量的逐步恢复体现了自然环境( )
A.支撑服务功能增强 B.供给服务功能增强
C.调节服务功能增强 D.文化服务功能增强
废油排入海洋形成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热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日变化、年变化加大,使海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
A.人类生活污染
B.陆上工业生产排污
C.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
D.港口建设
14.关于海洋沙漠化产生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
B.使沿岸地区气候更加炎热干燥,干旱面积将会扩大
C.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
D.使水温降低
2022年11月25日,由于雾霾天气严重升级,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信息,并开始执行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减排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雾霾天气不会( )
A.影响生活质量 B.危害人体健康
C.影响交通安全 D.增加到达地面的紫外线
16.减少雾霾天气有效且可行的措施是( )
A.倡导科学利用秸秆,尽量减少燃烧秸秆培肥
B.汽车全部采用电池做动力
C.北方冬季尽量分散供暖,减小烟尘排放量
D.砍伐高大树木,做到通风散尘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特高压输电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工程是我国企业在境外独立投资、建设和运维的首个特高压输电项目。美丽山二期项目输电线路长达2550千米,可将北部的水电资源直接输送到东南部的负荷中心。我国团队在雨林地区施工时,发现鸟巢里的鸟蛋还未孵化,于是暂缓工程直到幼鸟长大飞走才开工建设,并主动更改线路161处、设立38处动植物救护站,成为巴西近十年来第一个零环保处罚的大型电力工程。图1示意美丽山二期工程线路,图2示意里约热内卢换流站。
(1)分析我国企业建设美丽山特高压工程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地理条件。
(2)评价我国团队在雨林地区施工的做法。
(3)说明美丽山特高压工程建设对巴西东南部地区的重要意义。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推动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海洋运输、能源贸易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石油对外依赖度高且以海运为主。海上丝绸之路在我国石油海运进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脆弱性比较突出,影响着我国能源安全。港口已成为石油海洋运输体系的重要环节和石油物流渠道通畅的关键因素。中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口石油的海运货流涉及73个中国港口和其他45个国家的362个港口,但货流分布集中度高,并且主要联系依赖于少数核心港口,造成泊位紧张、装卸不及时、运输拥挤且速度慢等问题,影响我国石油进口的安全。舟山群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深水岸线长达280km,岛上建有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下表示意中国从海上丝绸之路进口石油货流量排名前十位的港口及其货流量,下图为舟山群岛及舟山港示意图。
排名 O点港口(国家) D点港口 货流量/万吨
1 吉宝港(新加坡) 舟山港 443
2 吉宝港(新加坡) 高雄港 310
3 裕廊岛港(新加坡) 香港港 305
4 吉宝港(新加坡) 青岛港 301
5 豪尔费坎港(阿联酋) 舟山港 251
6 米纳阿尔法尔港(阿曼) 舟山港 229
7 大山港(韩国) 上海港 221
8 实笼岗港(新加坡) 舟山港 201
9 吉宝港(新加坡) 日照港 191
10 东京(日本) 舟山港 181
(1)指出我国石油进口海上运输脆弱性的表现。
(2)分析舟山港成为我国进口原油货流量最大港口的原因。
(3)从港口及航线角度,说明保障海上丝绸之路石油进口安全的有效措施。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毗邻深圳,土地面积只有1104平方千米,80%以上为低山丘陵,人口超过700万,地狭人稠。市区集中在维多利亚港两侧的狭窄地带,部分街区人口密度高达40000人/km2,寸土寸金。维多利亚港两岸高楼林立,是世界知名的观光点之一。香港特区政府通过开山填海增加陆地面积,缓解城市用地紧张问题,2021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将在新界北构建占地300平方千米的“北部都会区”,该区域可容纳250万人居住,重点发展创新科技,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图为香港遥感地形图。
(1)简析香港填海造陆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填海造陆对香港环境的危害。
(3)说明香港在新界北构建“北部都会区”的原因。
20.分析松花江跨境污染事件中的中俄合作应对。
2005年11月13日,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一家化工企业发生爆炸事故,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形成长达80千米的污染带,引发流域重大水污染事故。位于下游的俄罗斯对此表示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中俄两国政府通过合作成功化解了此次危机。
(1)归纳中俄双方应对此次跨境污染事件的互动过程。
(2)分析此次事件中我国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对降低国际争端风险的作用。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
【解析】1.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开采挖掘出的及选洗时排出的含碳岩石。我国煤矸石排放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煤炭品位低,含碳成分少,C正确。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我国煤炭品位低,A错误。煤矸石是工业固体废弃物,与储量丰富无关,B错误。我国众多小煤矿的乱采乱挖是造成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煤矸石排放量最大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2.煤矸石的大量排放带来的危害是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A不符合题意。长期堆放日晒下会自燃,排放CO2、SO2等气体,污染大气,B不符合题意。淋雨后的滤液渗到土地里,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C不符合题意。大量煤矸石的长期堆放会诱发滑坡等次生灾害,D符合题意。故选D。
3.煤矸石的转化利用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方式最适合的是生产煤矸石砖,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污染,增加收益,C正确。矿区复垦回填矿坑可能污染地下水,A错误。用作铺路石,修建道路,污染环境,B错误。对煤矸石进行选洗,采出其中的含碳成分,成本太高,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煤矸石排放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煤炭品位低,含碳成分少。长期堆放日晒下会自燃,排放CO2、SO2等气体,污染大气。淋雨后的滤液渗到地里,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利用方式最适合的是生产煤矸石砖。堆肥的环境效益高。
4.D 5.B
【解析】4.依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该《条例》是针对城市噪声扰民而制定的,属于专门性法规,属于单行法,不属于综合法和行政法,②对,①③错;该《条例》是由银川市政府制定的,属于地方性法规,④对。综上所述,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故选D。
5.晚上是居民的休息时间,建筑工地施工车辆的轰鸣声、居民区的“夜半歌声”等噪声出现的时间在夜间,会严重影响居民休息,危害居民身体健康,所以,会受到该《条例》的处罚,③④符合题意;校园的读书声以及正常行驶的汽车喇叭声属于白天正常生活活动所需,并不会对居民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①②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故选B。
【点睛】①环境保护综合性法规: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规通常是对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设立统一的规定,涵盖空气、水、土壤、噪声等多个领域的污染防治。②环境保护单行法律:这是指专门针对某一环境问题或污染类型制定的法律,比如专门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的法律。③环境保护行政法规:这是由国务院制定的关于环境保护的行政法规,用于指导和管理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④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这是由地方立法机关针对本地区的环境保护需要制定的法规。
6.D 7.B
【解析】6.核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可能破坏海洋生态环境,A不符合题意;福岛大量废水向太平洋排放后,部分核废水将随洋流等向北太平洋其他海城迁移、扩散,引发跨境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B不符合题意;核废水排入海洋会影响到全球鱼类迁徙,远洋渔业,人类健康康,生态安全等方面,进而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可能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C不符合题意;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海上运输、海上城市和海上机场、海上工厂、海底隧道、海底军事基地、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储藏空间,文化娱乐设施等方面,核废水排入海洋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影响较小,D不正确,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表述不准确的选项,故选D。
7.无论将核废水倾倒在内陆,海底或者分散排放,其中的放射性元素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形成不可逆的环境问题,ACD错误;只有进行技术研发,找到处理核废水又不污染环境的办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日本的核污水处理的问题,B正确。故选B。
【点睛】核废水是指从核能工厂及涉核医疗机构或实验室等设施中产生的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其主要来源是核电站正常运行中产生的废水,如核反应堆冷却水,这些废水不会直接接触核反应堆芯内的核燃料及核反应物,经处理后就可以通过管道安全排出。此外,铀矿的开采、精制以及放射性元素在医药、工业、农业等行业的应用也会产生核废水。核废水和核污水两者是不同的,核污水是指被核燃料污染过的水,如核泄漏事故中产生的高放射性废水,或者与核燃料直接接触的冷却水等。
8.A 9.C
【解析】8.德黑兰人口1200多万,有着400万辆汽车和200多万辆摩托车,且众多的老旧车辆仍在使用,汽车和摩抵车的属气排做量大是此次空气污染不断加司的直接原因,A正确;冬季气流下冷上热、冬天雨水相对较少,地形闭塞污染物难扩散属于自然原因,本身并没有增加当地污染物的数量,只是会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大气污染,所以不是直接原因,B、C、D错误。所以选A。
9.德黑兰市内空气污染不断加剧可使人感染支气管炎和肺炎,A错误;短期内可能影响基础设施安全,但不会破坏基础设施,B错误;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大批航班取消,公路交通受到影响,人们的室外活动基本停止,C正确;德黑兰空气污染主要发生在市里,未发生污染物的跨境转移,不会引发外交危机,D错误。所以选C。
【点睛】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CxHy)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后与一次污染物混合所形成的有害浅蓝色烟雾。光化学烟雾可随气流漂移数百公里,使远离城市的农作物也受到损害。光化学烟雾多发生在阳光强烈的夏秋季节,随着光化学反应的不断进行,反应生成物不断蓄积,光化学烟雾的浓度不断升高。
10.A 11.B 12.A
【解析】10.江豚作为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在大风大雨到来之前,江面的气压往往会变低,导致水中江豚感觉到呼吸不畅,因此它们会频繁出露水面呼吸空气,B、C、D错误,A正确。故选A。
11.水污染造成生存环境恶化、过度捕捞导致食物资源匮乏,这些主要是人为原因。A、D错误;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少,喜单独活动,因而自然繁殖率低。B正确;江豚处于江中食物链顶端,几乎没有自然天敌,C错误;故选B。
12.自然环境支撑服务的作用是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是保障其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维持生物多样性属于支撑功能,A正确;江豚数量的恢复不是为了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B错误;调节服务指的是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质、涵养水源等,C错误;文化服务功能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可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D错误。故选A。
【点睛】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主要指的是自然环境作为生物的栖息地,能够维持生物多样性,并且有助于增加土壤肥力等。这些功能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基础,同时也为人类的农业、林业等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作用是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是保障其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供栖息地:自然环境为各种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栖息地,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等。这些栖息地不仅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庇护所,还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系统的基石。支撑服务通过保护物种多样性,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增加土壤肥力:自然环境中的植被和微生物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这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农产品。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是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C 14.D
【解析】13.海洋污染物来源众多,但由材料中可知,“海洋沙漠化效应”的形成主要与废油入海有关,所以,其来源主要是石油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C正确;其他选项中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油污染相对较少,ABD错误。故选C。
14.海洋沙漠化使海洋被油膜覆盖,抑制了海水蒸发,减少了海水因蒸发而损失的热量,减少了海面潜热转移,使水温升高,D错误;海洋沙漠化使海洋被油膜覆盖,使得外界氧气进入海水不足,海洋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A正确;海洋沙漠化使海洋被油膜覆盖,抑制了海水蒸发,使沿岸地区气候更加炎热干燥,干旱面积将会扩大,B正确;海洋沙漠化使海洋被油膜覆盖,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C正确。依据题意,故选D。
【点睛】石油入海后即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包括扩散,蒸发,溶解,乳化,光化学氧化,微生物氧化,沉降,形成沥青球,以及沿着食物链转移等过程。
15.D 16.A
【解析】15.雾霾天气会降低大气能见度,从而影响交通安全;雾霾中的有害物质会危害人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ABC不符合题意;雾霾天气不会减少臭氧对紫外线的吸收,不会增加到达地面的紫外线,D符合题意,故选D。
16.倡导科学利用秸秆,尽量减少燃烧秸秆培肥,利于减少雾霾天气,A正确;汽车全部采用电池做动力不现实,B错误;北方冬季应当尽量集中供暖,分散供暖不利于污染物的集中处理,而且会加大治理污染的成本,C错误;砍伐高大树木,降低了植被的吸烟滞尘作用,不利于减少雾霾天气,D错误,故选A。
【点睛】雾霾天气是由于空气不流动和受到污染,空气中悬浮大量的液滴和小颗粒物形成的.雾霾天气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大量增加,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雾霾的有害成分主要来自汽车、工厂、家庭燃烧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其危害非常大。
17.(1)地形地势起伏较大,施工设备、原料等运输困难;沿线地区全年高温,降水量大,施工环境差;河流密布,汛期水量大,影响施工建设;森林茂密,施工难度大。
(2)有利:保护热带雨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展现我国重视生态、爱护环境的国际形象;不利:影响工程进度,增加工程建设成本。
(3)缓解东南部地区能源紧张局面,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增加大量就业岗位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清洁能源,改善大气质量。
【分析】本题以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工程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区域环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生态保护、能源跨区域调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详解】(1)由于工程线路穿越多种地形,包括山地、丘陵和平原,这种地形多样性给施工设备、原料等的运输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特别是在山地和丘陵地区,道路崎岖不平,运输车辆难以通行,需要采用特殊的运输方式和设备,增加了施工成本和难度。沿线地区全年高温,降水量大,对施工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高温天气使得施工人员容易疲劳和中暑,需要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同时,大雨和暴雨天气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可能造成施工设备的损坏和安全隐患。此外,雨林地区的湿度较大,容易导致金属设备生锈和腐蚀,需要增加维护和保养的频率。由于工程线路需要跨越多条河流,施工过程中需要建设桥梁或采取其他跨河措施。然而,河流在汛期时水量巨大,水流湍急,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还可能对施工安全造成威胁。美丽山二期工程线路穿越大片热带雨林,树木茂密,植被丰富。这不仅增加了施工人员的作业难度,还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环保措施,如设立动植物救护站、更改线路以减少对森林的破坏等,确保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在施工中,我国团队发现鸟巢里有未孵化的鸟蛋后,决定暂缓工程,等待幼鸟长大飞走后再继续施工。这一做法充分考虑到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避免了工程施工对鸟类及其栖息地的破坏。同时,团队还主动更改线路161处,避开敏感生态区域,进一步保护了热带雨林中的珍稀物种和生态环境。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维护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也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了贡献。我国团队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不仅赢得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赞誉,也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环保形象。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团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施工方案和线路,这无疑会增加施工难度和时间成本。此外,等待幼鸟长大飞走再施工的做法也会延长工期,对工程进度造成一定影响。 其次,增加工程建设成本。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团队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实施环保措施。例如,更改线路、设立动植物救护站等都需要额外的投入。
(3)美丽山特高压工程的建设有效缓解了巴西东南部地区的能源紧张局面。该工程将巴西北部的丰富水电资源直接输送到东南部的负荷中心,满足了东南部地区的能源需求。这不仅为当地居民和企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还有助于推动东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美丽山特高压工程优化了东南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通过引入清洁能源,该工程减少了东南部地区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了能源消费向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转变。美丽山特高压工程的建设为巴西东南部地区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在工程建设期间,大量的劳动力得到了就业机会,这不仅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还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同时,工程的建设还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包括道路、桥梁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东南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美丽山特高压工程为巴西东南部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清洁能源,有助于改善当地的大气质量。由于水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其利用有助于减少燃煤等传统能源的使用,从而降低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因此,美丽山特高压工程的建设对于改善东南部地区的大气环境、保护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8.(1)海上石油运输速度慢,运输时间长;受海洋气象灾害影响大;易受恐怖组织和海盗袭击;途经不同国家的海峡,航道比较拥挤,通航能力有限;受国际形势影响大,通行安全隐患多。
(2)临近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石油消费市场广阔;位于岛屿上,具有深水良港、优越岸线等优势条件,适合建设大泊位港口;地处我国沿海和长江经济带结合部,具有通江达海的位置优势,腹地宽广;建有我国大型石油储备基地,石油需求量大;有多条(国内、国际)航道通过,货流量大。
(3)加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具有潜力的中小港口的建设,分担核心港口的货流量:开辟新的石油运输线路,降低核心路线的压力,提高运输能力;加强核心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的装卸能力,提升运输效率。
【分析】本题以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了港口的区位因素、石油运输路线、石油安全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提取地理信息,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讨论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详解】(1)我国石油进口主要以海运为主,而海上石油运输速度慢,运输时间长;海洋多热带气旋、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威胁运输安全;运输路线经过北印度洋和亚丁湾附近,易受恐怖组织和海盗袭击;沿途经过众多海峡,航道比较拥挤,通航能力有限,运输效率较低;当今国际政治环境较复杂,战火和纷争不断,受国际形势影响大,通行安全隐患多。
(2)临近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和人口众多,石油消费市场广阔;位于岛屿上,沿海丽莎淤积少,海岸线较曲折,具有深水良港、优越岸线等优势条件,适合建设大泊位港口;地处我国沿海和长江经济带结合部,可实现江海联运,具有通江达海的位置优势,辐射范围较大,腹地宽广;据材料可知附近建有 建有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石油需求量大;据材料可知附近有多条(国内、国际)航道通过,货物的集散量较大,货流量大。
(3)首先可以从分散港口的功能和压力考虑,加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具有潜力的中小港口的建设,分担核心港口的货流量;其次开辟新的石油运输线路,避免线路过于拥堵,运输效率低下,降低核心路线的压力,提高运输能力;最后从增加我国石油总储量回答,加强核心港口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的装卸能力,提升运输效率,增强港口的吞吐能力。
19.(1)山地多,填海造陆所需原料(泥土和石块)丰富;海岸线曲折漫长,近岸地带水深较浅,填海造陆工程量小;多岛屿和海湾,风浪小,(水流缓,潮差小)水面平静,填海造陆难度小。
(2)开山填海,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滑坡等发生频率增加;海域面积减小,污染扩散能力减弱,水质恶化;人工海岸增加,沿海生态环境恶化。
(3)北部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广,建设成本低;缓解市区用地紧张状况,改善居住条件;分散城市职能,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靠近深圳市区,方便相互联系与合作。
【分析】本题以香港填海造陆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填海造陆的自然条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功能区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香港山地面积大,为开山填海提供了丰富的泥土和石块原料;填海造陆还受海水深度和海水侵蚀的影响,从图中看,香港海岸线曲折漫长,填海造陆范围基本上在海湾和维多利亚港的近岸地带,所以水浅,填海造陆工程量小;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香港多岛屿和半岛,对风浪的阻碍作用较强,风浪小,水流缓,潮差小,水面平静,填海造陆难度小。
(2)联系香港填海造陆过程涉及的区域和环境,填海造陆需要大规模开山填海,会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等;维多利亚港因填海造陆,使海域面积减小,水体的流动性变慢,污染扩散能力和自净能力减弱,水质恶化;填海造陆增加了人工海岸,会破坏原有的自然海岸及附近沿岸滩涂等湿地生态系统,造成沿海生态环境恶化。
(3)从图中看出,北部都会区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广,建设成本低,适宜城市新区建设;可容纳250万人居住,缓解市区用地紧张状况,改善居住条件;重点发展创新科技,分散城市职能,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靠近深圳市区,方便相互联系与合作,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
20.(1)中国外交部知会俄方→俄方媒体关注,成立应急组织,可能受影响区域进入紧急状态→中方向俄通报污染状况和应对措施→俄驻华大使关注→中国向俄提供仪器和物资→俄方在污染河段禁渔→中方领导人表态,筑坝拦截污染带外移。
(2)措施:及时向俄方通报情况和动态、向俄方提供水质监测仪器和活性炭、领导人表态、筑坝拦截污染带外移。意义:引起俄方关注,做好防范工作,降低损失;有利于俄方监测和净化水质,降低水污染的危害程度;减轻俄方民众的担心和敌对情绪;减少污染物移出国境。
【分析】本题以“中俄两国政府通力合作化解松花江苯类物质污染。”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国际合作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本题要求回答中俄双方的互动过程,按照图中的时间线索逐一进行回答即可。11月13日中方化工企业产生的污染物流入松花江,11月22日,中方向俄方知会该事故,同一天,俄方媒体表示关注;11月23日俄方成立专门小组应对此事故,25日俄方宣布受影响区域进入紧急状态,26日,俄方驻华大使表示关注,同一天,中方向俄方通报松花江水质状况,以及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接下来,从11月29日至12月16日,中方履行承诺,向俄方无偿提供水质监测仪即活性炭用于对水污染的治理,期间,俄方宣布受影响地区实行禁渔令,并限制鱼类产品流通以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12月7日至9日中方国家领导人表明中方担负的责任,避免引起俄方的误判,此后,中方继续致力于水污染治理,在12月16日至21日期间,通过不懈努力,成功拦截污染带外移。经过两国通力合作,成功化解了此次环境危机。即中国外交部知会俄方→俄方媒体关注,成立应急组织,可能受影响区域进入紧急状态→中方向俄通报污染状况和应对措施→俄驻华大使关注→中国向俄提供仪器和物资→俄方在污染河段禁渔→中方领导人表态,筑坝拦截污染带外移。
(2)我国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向俄方通报情况,并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不断的与俄方进行沟通,并由国家领导人出面表态中方负责任的态度,保持沟通避免俄方误判。我国果断采取措施,如控制污染带外移,及时向俄方通报情况和动态,并对俄方提供水质监测仪器和活性炭,筑坝拦截污染带外移等具体的帮助,有助于引起俄方关注,俄方对水质的动态监测,做好防范工作,降低水污染的危害程度,有效地避免了两国间可能引发的环境冲突,降低了国际争端风险。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