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手指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手指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8 19:4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手指 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 五年级下册
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
一、单选题
1.下面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琴弦(xián) 爱憎(zēng) B.揿电铃(qìn) 礼貌(mào)
C.窈窕(zhào) 仓库(cāng) D.薄弱(bó) 污秽(huì)
2.下列句子与“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他们的能力最薄弱了。 B.他们的能力不是最薄弱的。
C.难道他们的能力是最薄弱的吗? D.他们的能力怎么不是最强的呢?
3.下列句子在表达方式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
B.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
C.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
D.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
4.下列对课文《手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是丰子恺写的一篇散文,主要写了一只手上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性格和作用
B.课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来写,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C.课文的结尾告诉我们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D.课文第1自然段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填空题
5.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虽然李爷爷的右手失去了mǔ zhǐ( ),但他仍学会了nǐng luó sī( )、解niǔ kòu( ),至于sāo yǎng( )这类miǎo xiǎo( )的事情,就更不在话下了。
(2)别看他xiàng mào( )堂堂的,可什么工作都不愿干,只会xiǎng lè( ),是一个让人zēng wù( )的人。
6.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请你选出来。
(1)A.琴弦(xián) B.轧(yà)花 C.憎(zèng)恨 ( )
(2) A.揿(xiān)电铃 B.米仓(cāng) C.薄(bó)弱 ( )
(3)A.窈窕(tiǎo) B.鼻涕(dì) C.渺(miǎo)小 ( )
7.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曾 母 丑
8.选词填空。
抵住 扶住 按住 顶住
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 )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 );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 );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 )。
9.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 )胡琴 ( )书页 ( )电话 ( )枪机
( )算盘 ( )戒指 ( )脂粉 ( )耳朵
10.梳理课文《手指》内容,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手指名称 姿态(形状) 性格(作用) 受到的启发
大拇指 ① 最肯吃苦 ⑤
食指 不窈窕 ②
中指 ③ 做事时出力不多
无名指和小指 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④
三、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1.快乐阅读。
万能工具——手
①我们的手十分灵巧。一秒钟内,人的手掌可以转动好几次。在一秒钟里,钢琴家可用手指击键几十次,快得像流星追月。有人估计,人的双手能做出上亿个动作。有了这双灵巧的手, 。有了这双灵巧的手,中国人才建起了雄伟的长城,埃及人才建成了高耸的金字塔。
②我们的手非常勤劳。在人的一生中,除了睡觉以外,双手几乎不休息;手指屈、伸至少3500万次。连躺在小床上的婴儿,也不时弯曲和摆弄着手指。奇怪的是,在持续活动后它们很少使人感到疲劳,不像腰、腿、肩、臂那样常常疲乏发酸。
③在人的手指中,大拇指是用得最多和最重要的手指。它既能独立活动,又能接触掌心的绝大部分,还可以和其他手指配合,完成各种动作。人们抓榔头、拿笔杆、端碗掌筷、紧握枪支时,都有大拇指的一份功劳。紧挨着大拇指的是食指。与大拇指相比,这个手指擅长比较精确和细致的动作。在所有的手指中,最长的是中指,最短的是小指。除了这四根手指,剩下的就是无名指。这是最不灵活、用得最少的手指,也是最干净的手指。
④手指是人体感觉最灵敏的一个部位。在比邮票还小的指端上,有着千万个神经细胞,能对接触到的物体进行分辨。手和脑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大脑中,负责和指挥手的部位,要比负责和指挥脚及其他器官的部位大得多。国外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因此,他主张通过培养动手能力,来促进智力发展。
(1)联系上下文,结合段意,下列内容不适合放在第①自然段横线上的是( )。
A.外科医生缝合了直径不到1毫米的血管和神经
B.举重运动员抓举起了几百千克的重物
C.牙雕师傅在一粒米大的象牙上刻下了千字文
(2)下列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是( )。
A.“3500万次”用具体的数字,具体表现了手的勤劳
B.画线的句子将食指与大拇指进行比较,说明食指善于做精细动作的特点
C.第④自然段重在说明手和脑的关系密切,手的感觉很灵敏
D.第③自然段中,作者对五指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的是食指,对大拇指、中指、小指和无名指介绍简略,详略得当,突出了重点
(3)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有专家说,经常做一些小制作,或者穿珠子、搭积木等活动,都有助于我们智力的发展。请你从文中找出这一说法的依据。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1)拇指;拧螺丝;纽扣;搔痒;渺小
(2)相貌;享乐;憎恶
6.【答案】(1)C
(2)A
(3)B
7.【答案】曾 母 丑
8.【答案】扶住;抵住;按住;顶住
9.【答案】拉;翻;打;扳;打;戴;研;掏
10.【答案】
手指名称 姿态(形状) 性格(作用) 受到的启发
大拇指 ①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 最肯吃苦 ⑤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食指 不窈窕 ②工作多而且复杂
中指 ③相貌堂皇,个子最高,曲线优美 做事时出力不多
无名指和小指 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④能力薄弱
11.【答案】(1)B (2)D
(3)每段话都采用总分的结构来写。 中心明确,层次清晰。
(4)手和脑的关系十分密切
【解析】(1)
这道题考查的是联系上下文选句子的能力。完成时,要抓住下文“灵巧”这个词语,“灵巧”的意思是灵活而巧妙,选项中的句子,只有B项没有体现出“灵巧”的特点,故不恰当,选B。
(2)
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短文的理解能力。完成时,要抓住短文主要讲了什么——重点介绍的是大拇指,对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都是一句话带过。故D项说法有误。
(4)
完成这道题时要抓住“做一些小制作……有助于我们智力发展”,再从文中找到体现这一说法的依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