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二黑结婚(节选)》《党费》联读课件(共30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小二黑结婚(节选)》《党费》联读课件(共30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8 18:1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文/赵树理
文/王愿坚
读大时代家国情 感小叙事真善美
作者简介
政论文
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山药蛋派创始人。
山药蛋派:出现于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 以赵树理为代表的根植于山西农村的小说流派,以叙述故事为主,塑造农村各式人物形象,生动展现了农村由封建专制统治向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转变的基本面貌。小说形式通俗化、大众化,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浓厚,作品通俗易懂,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赵树理
(1906—1970)
▲赵树理
课文所选的是小说《小二黑结婚》的后四节,讲述小二黑和小芹两人依靠新政权的力量,通过坚决斗争,终成眷属。
抗日战争时期,刘家峧村的青年队长、杀敌英雄小二黑,与本村俊美聪慧的姑娘小芹相爱。但因违背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父母亲的意志,遭到了各自家长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强烈反对。其时,担任村干部的流氓恶棍金旺,亦凭借手中职权,对小二黑和小芹进行残酷迫害,几乎使这对恋人的爱情夭折。后由抗日民主区政府出面支持,经过一番斗争,惩办了金旺,教育了封建愚昧的落后群众,此时的二诸葛和三仙姑也追求婚姻自主、表示支持儿女的婚事。至此,这对情侣终于如愿以偿。
故事简介
“像这种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彭德怀
“为抗战以来文艺作品的杰出者” ——郭沫若
1947年,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召开座谈会,号召文艺工作者“向赵树理方向迈进”
任务一:找出文章线索,结合小说的结构,梳理两篇小说的情节
《小二黑结婚》
二诸葛相信“命相不对”→干涉儿子自由→二诸葛收起八卦
三仙姑强调“前世姻缘”→包办女儿婚姻→三仙姑不再装神
二诸葛、三仙姑改头换面,恶霸受到惩罚,小二黑、小芹喜结良缘
鞭挞封建思想
赞扬婚姻自主
任务一:找出文章线索,结合小说的结构,梳理两篇小说的情节
献身精神
顽强的
战斗精神
无私的
情境任务:
假如你是区长,概括小二黑结婚案的经过,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
原告:
兴旺,金旺
两人绑架了小二黑、小芹到区上来,声称昨晚在村里捉奸抓住了两人。
被告:
刘二黑:19岁,刘家峧青年抗日先锋队队长
于小芹:18岁,家住刘家峧后庄
案件经过:
兴旺、金旺兄弟捆着小二黑、小芹来到区公所, 声称两人各自已经结婚有了家庭, 还在一起恋爱。昨晚两人在村里前庄的一个大窑里私会, 被他俩抓个正着。小二黑不承认那段婚姻, 那个女子才12 岁, 被他爹刘修德( 二诸葛) 收做童养媳, 还没过门; 小芹不愿意嫁给吴家, 是她娘三仙姑( 于福妻子) 许的亲, 还收了别人的聘礼。
两人都称喜欢对方, 商量到区上登记结婚而被兴旺、金旺兄弟捆绑起押到区公所来。
案件补充:
对小二黑、小芹的家长进行调查询问
小二黑的爹二诸葛来区上询问情况记录
1.收童养媳确有其事, 是二诸葛自已的意思, 这个女子没有爹, 也没有去处, 还希望区上能照顾一下承认这段婚事。
2.二诸葛反对小黑和小芹的婚姻
小芹的娘三仙姑来区上询问情况记录
小芹定亲确有其事是三仙姑擅自答应的亲事小芹没有同意, 对方吴家已送来了三千五百块钱和首饰布匹当聘礼
总的矛盾是: 小黑和小芹自由恋爱, 希望能登记结婚, 但受到了两方的反对
第一, 控告人兴旺、金旺兄弟认为两人已经分别和他人各自有了婚姻关系, 还在一起恋爱属于不合法的行为, 不能结婚, 要求按军法处置;
第二,被控人的家长认为两人不能结婚, 希望第所里能网开一面, 成全各自已安排的婚姻!
案件综诉:
案件起因:
一:农村黑恶势力,混进基层组织,欺上瞒下,作威作福。
二:有觉悟的农村新青年,自由恋爱,反对压迫,要求解放,又能够把握分寸,张弛有度。
三:迷信阴阳八卦,屈从恶势力,维持家长权威,但对于儿子是疼爱的。
四:招摇显摆,和女儿争风吃醋,搞包办婚姻,但她的婚姻也是不美满 的。她和二诸葛都是农村保守势力的代表
任务二:传统法分析正面人物
请找出分别找出两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并画出简要的人物关系图。
新型农民
小二黑 小芹
落后农民
二诸葛 三仙姑
封建恶势力
金旺 兴旺
形象分析例1:《荷花淀》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用神态、语言的细节描写刻画出水生嫂的任劳任怨和坚强勇敢。
形象分析例2:《荷花淀》
“听说她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通过语言描写表现女人们的不舍和羞涩。
通过对比写出水生嫂谨慎、沉稳、顾全大局的性格。
《荷花淀》中的水生嫂
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
描写方法
人物性格
表现主题
抗日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农村青年妇女
在抗日战争时期,美丽的荷花淀遭受日寇践踏,在党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利用纵横交错的河道,同日寇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温柔体贴、挚爱丈夫、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勤劳朴实不甘落后、乐观、自信、迅速成长。
环境衬托,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在民族危难面前,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毅然决然地送郎上战场,而以水生为代表的白洋淀战士勇敢投身到抗日的洪波去,表达了英雄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怀。
回顾《荷花淀》中水生嫂的典型形象——
《小二黑结婚》中的小二黑和小芹
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
描写方法
人物性格
表现主题
分析小二黑和小芹的人物形象——
解放区新一代农民的典型。
在斗争环境中刻画;通过行动写人;把人物放在一定的关系中。
四五十年代中国农村大变革时期的农村
他们敢于斗争,敢于掌握自己的命运,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敢于斗争、不畏强权、精神解放的新式农民的化身
小二黑和小芹在争取爱情、与一切落后势力的斗争中,表现出了高度的自觉性、明朗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必胜的信心是新时代农民逐渐觉醒、具有自我意识的表现。
《党费》中的黄新
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
描写方法
人物性格
表现主题
分析黄新的人物形象——
信仰坚定、顽强斗争、勇于牺牲共产党员
1934年10月国民党调遣重兵进攻“围剿”闽粤赣苏区。军事上,采用“驻剿”和分进合击的战术;政治上,实行移民并村,断绝群众资助红军的粮食来源,欲置红军于死地。在敌人的残酷“围剿”下,我党在苏区的革工作遇到极大困难。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环境衬托。
一心向党,机智果敢,聪明机警,临危不惧,无私赤诚,勇于献身。
在敌后艰苦环境里坚斗争,为了缴纳党费和掩护游击队的同志,献出自己生命,她对党的忠诚,有为革命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64E128FECAE4CC72932BB65C8C121A0F41C1707D94688ED66335DC6AE12288BF2055523C0C26863D2CD4AC454A29EEC183CEF0375334B579
姓名 水生嫂 小芹 黄新
年龄
身份
典型环境
人物事迹
结局
人物形象 相同点
人物形象各自侧重点
主要女性人物形象对比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64E128FECAE4CC72932BB65C8C121A0F41C1707D94688ED66335DC6AE12288BF2055523C0C26863D2CD4AC454A29EEC183CEF0375334B579
姓名 水生嫂 小芹 黄新
年龄 2 5 ( 2 6 ) 岁 18岁 25(26)岁
身份 农村妇女(革命者妻子) 农村青年 地下党员
典型环境 抗战时期 白洋淀 抗战时期 太行山根据地 长征初期 敌后
人物事迹 支持丈夫参军。和几个青年妇女把敌人引进伏击圈配合游击队歼灭了敌人。 反对包办婚姻,追求自由恋爱;反对封建迷信,同恶势力做斗争。 送丈夫参加红军;组织党员活动,在极度贫困下集咸菜缴党费 。
结局 从此成长起来,成长为抗日游击战士。 区政府出面支持,经过斗争如愿以偿走向新生活 。 为掩护同志献出生命,
留下了应缴纳的党费。
人物形象 相同点 中国女性在革命中成长、从苦难中新生:淳朴善良、进步乐观、赤诚无私。
人物形象各自侧重点 女性勤劳、善良、美好的品质,乐观的革命精神。 新一代农村青年女性敢于斗争、自由进步的婚恋观。 女性党员的智慧勇敢、
思想觉悟、牺牲精神。
主要女性人物形象对比
1.二诸葛和三仙姑的人物形象有何异同?(注意从人物之间的关系思考)
2.二诸葛和三仙姑有怎样的变化?在什么时候产生变化的?
任务三:落后农民的对比(性格对比、发展对比)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64E128FECAE4CC72932BB65C8C121A0F41C1707D94688ED66335DC6AE12288BF2055523C0C26863D2CD4AC454A29EEC183CEF0375334B579
“二诸葛”的人物形象——
1.因为“不宜载种”而误了农时。
封建迷信
性格软弱
缺乏反抗精神
但关心儿子的
旧时代农民父亲形象
2.怕小芹命格克小二黑,所以反对小芹和小二黑在一起。
3.小二黑被捆走后,没有积极想办法,反而说起“前天早上……反正是时运,多也躲不过”
4.“这两个女人滚成一团,二诸葛一个人拉也拉不开”
5.“千万请区长恩典恩典”
……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64E128FECAE4CC72932BB65C8C121A0F41C1707D94688ED66335DC6AE12288BF2055523C0C26863D2CD4AC454A29EEC183CEF0375334B579
“三仙姑”的人物形象——
前情补充
一、《神仙的忌讳》
三仙姑趁空子向小芹说:快去捞饭!米烂了!
二、《三仙姑的来历》
从此以后每月初一、十五就下起神来。别人也给她烧起香来求财问病,三仙姑的香案便从此设起来了。
装神弄鬼 诈人钱财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64E128FECAE4CC72932BB65C8C121A0F41C1707D94688ED66335DC6AE12288BF2055523C0C26863D2CD4AC454A29EEC183CEF0375334B579
青年们到三仙姑那里去,要说是去问神,还不如说是去看圣像,三仙姑也暗暗猜透大家的心事,衣服穿得更新鲜,头发梳得更光滑,首饰擦得更明,官粉搽得更匀,不由青年们不跟着她转来转去。
这是三十来年前的事。……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
三仙姑爱的是青年们,青年们爱的是小芹。小二黑这个孩子,在三仙姑看来好像鲜果,可惜多一个小芹,就没了自己的份儿。
以后想跟小二黑说句笑话都不能了,那是多么可惜的事,因此托东家求西家要给小芹找婆家。
爱慕虚荣,作风不正
心理扭曲,嫉妒女儿,自私冷漠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64E128FECAE4CC72932BB65C8C121A0F41C1707D94688ED66335DC6AE12288BF2055523C0C26863D2CD4AC454A29EEC183CEF0375334B579
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异同
二诸葛是一个思想落后、封建迷信、胆小怕事、谨小慎微、蛮横专制的落后农民,但是他关爱儿子,本质上善良质朴,最后洗心革面,支持孩子们自由婚恋。
三仙姑是一个爱慕虚荣、好逸恶劳、自私冷酷、装神弄鬼、作风不正甚至心理扭曲,嫉妒女儿美貌、牺牲女儿幸福的愚昧农村妇女,在区长的批评教育下最后醒悟。
二人都是封建落后,愚昧无知、尚未觉醒的旧农民形象
任务四:分析《党费》中其他人物的作用
黄新孩子的作用
社会环境:小说中写黄新的孩子蘸盐水、抓腌豆角等事,表现了在敌人封锁以后,农村群众生活的困苦。
人物:黄新为了缴党费,不给孩子吃咸菜,通过对比映衬,侧面表现了黄新对党的忠诚。
主旨:黄新认为饿了自己的孩子,吃饱了共产党,就能够救更多的孩子;“我”认为苦着自己也不能苦着孩子,都体现了共产党人真心为民的宗旨。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64E128FECAE4CC72932BB65C8C121A0F41C1707D94688ED66335DC6AE12288BF2055523C0C26863D2CD4AC454A29EEC183CEF0375334B579
小说中“我”的作用
叙述人称: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贴近读者,使故事真实可感。开篇写我的回忆,采用倒叙的方式引出故事,激发读者兴趣。
故事情节:以我的所见所闻串联起了故事,使情节更加集中紧凑。
人物形象:最后通过第一人称“我”为媒介,把自己对黄新的感情融入其中,加深了对黄新的认识,便于读者产生共鸣。
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勤劳纯朴、勇敢自信、积极向上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冀中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奋起抗日的的爱国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荷花淀》
塑造了以二诸葛和三仙姑为代表的落后愚昧的老一代农民形象,他们的转变形象地说明了新思想、新风气在农村的巨大影响及胜利。
《小二黑结婚》
塑造了以黄新为代表的对党的忠诚与热爱的革命者形象,歌颂了他们顽强坚定和勇于自我牺牲的革命品质。
《党费》
相同点
主题
通过女性的变化觉醒共同表现一个主题——苦难与新生。
中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
——毛泽东
女性之间的共性
这些女性都是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女性,她们虽然出身低微,虽然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她们没有向苦难低头,她们积极乐观,不断成长,并获得了新生,她们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历程。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64E128FECAE4CC72932BB65C8C121A0F41C1707D94688ED66335DC6AE12288BF2055523C0C26863D2CD4AC454A29EEC183CEF0375334B579
姓名 水生嫂 小芹 黄新
年龄 2 5 ( 2 6 ) 岁 18岁 25(26)岁
身份 农村妇女(革命者妻子) 农村青年 地下党员
典型环境 抗战时期 白洋淀 抗战时期 太行山根据地 长征初期 敌后
人物事迹 支持丈夫参军。和几个青年妇女把敌人引进伏击圈配合游击队歼灭了敌人。 反对包办婚姻,追求自由恋爱;反对封建迷信,同恶势力做斗争。 送丈夫参加红军;组织党员活动,在极度贫困下集咸菜缴党费 。
结局 从此成长起来,成长为抗日游击战士。 区政府出面支持,经过斗争如愿以偿走向新生活 。 为掩护同志献出生命,
留下了应缴纳的党费。
人物形象 相同点 中国女性在革命中成长、从苦难中新生:淳朴善良、进步乐观、赤诚无私。
人物形象各自侧重点 女性勤劳、善良、美好的品质,乐观的革命精神。 新一代农村青年女性敢于斗争、自由进步的婚恋观。 女性党员的智慧勇敢、
思想觉悟、牺牲精神。
主要女性人物形象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