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案
教材分析:《登高》选自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教材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所属的任务群是“文学阅读与写作”。本单元汇集了八篇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诗词名作。展示了不同的人生状态,相异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世界。《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作者在其中表达了对自我时运不济,国家前途艰难的感慨。在学习本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情分析:《登高》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和积累,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基础以及文言阅读能力,对于常见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有了一些积累。因此现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应该在掌握基本文言知识的基础上,将重点转移到对文言文的“鉴赏”层面,通过“知人论世”的方式深刻体味作者赋予文章的情感,赏析其中艺术特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计划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
采用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反馈练习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讲授法为主导,而以问答法、发现法进行辅助引导,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发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进行拓展巩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体味诗歌蕴含的情感;
体悟诗歌萧瑟宏大的意境,体会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把握诗歌结构起承转合特点;
体会杜甫忧国伤时、悲秋苦病的深沉情思,感受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从意象体悟意境,把握诗歌“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知人论世,结合杜甫生平,深刻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说教学过程:
导入:
首先以清诗人赵翼的《论诗五首》来引出作者杜甫,再用初中所学杜甫的古诗《望岳》来引出课堂学习内容《登高》,并让学生带着问题“整首诗歌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从而进入学习。
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齐读一遍,教师对其进行点评,然后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在其中体悟情感基调。接着,引导学生从题目《登高》分析出来时间点为深秋时节,再让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所有意象,并引导学生明确其中最重要的意象是“急风”。
细读理解:
在第一课时我将先分为上下两联进行赏析,上半联主要以最重要的意象“急风”来串联分析。在赏析首联时,通过点明“风”与“高天”、“猿啸”、“清渚白沙”、“鸟飞回”的关系来进行赏析;在赏析颔联时,以两个意象“落木”和“长江”为中心,明确“急风”与它们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理解;
下半联则通过知人论世,联系诗人生平及诗歌创作背景进行理解。在赏析颈联时,以罗大经《鹤林玉露》中的“十四字含八意”为切入点,分析颈联含了哪“八意”;在赏析尾联时,着重抓住“艰难”进行分析,明确“艰难”既是个人艰难也是国家艰难;
在初步赏析完全诗后,让学生寻找诗眼“悲”,再抛出两个问题(1.“为什么悲”,2.“悲什么”),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分析,最后总体归纳整首诗歌的感彩为悲壮。
把握创作特点:
我将以结构特点为主要分析切入点,直接抛出问题,先抛出“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如何承上启下?”这个问题,再引出“文章结构是如何环环相扣的?”,问题由浅入深,明确整首诗歌最大的结构特点是“起承转合”,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出整首诗歌是如何“起承转合”。
总结收束:
最后,以作业收束的方式进行收尾。明确两个作业,首先是请大家展开自己的想象,写下你所认为的杜甫写作这首诗歌的情境,要求200字左右;第二个是大家下去后想一想杜甫的这首诗歌是如何体现他“沉郁顿挫”的写作特点的?这两个作业为第二节课的展开提供了契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重读文本,体悟杜诗中简洁凝练的语言艺术,了解本诗中的艺术特色;
把握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并学会举一反三,学会赏析杜诗中的创作特点;
联系《春望》探究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深层次地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深沉哀思。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杜诗中“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以及本诗中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关联所学诗歌,探究诗人形象,更深层次感悟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学会赏析诗歌中的艺术特色,并能举一反三。
说教学过程:
导入:
我首先将梳理上节课所学的三个大点,即通过意象品出诗歌中萧瑟、肃杀的意境,通过对整首诗歌的剖析明确诗歌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为悲壮,最显著的结构特点是“起承转合”环环相扣。再由上节课的遗留作业,人物形象的创作及对此诗中“沉郁顿挫”的思考,进入学习。
形象分析:
为与第一节课预留作业相衔接,首先,用5-7分钟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并展示学生优秀作业;接着,回归文章,赏析文章中点明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暮年、满头华发、身体多病、孤单凄凉、穷困潦倒”,再联系作者生平以及《春望》作深层形象分析,分析出杜甫是“忧国忧时、具有高尚情操与品德、具有人道主义情怀、强烈忧患意识以及批判意识”,在结合作者生平作深层形象分析时,我将用历史故事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回顾作者生平,产生共情,更加深刻地感知诗人的情感,在这之中可拓展时代历史知识,进行跨学科教学。
把握创作特点:
重点分析杜诗“沉郁顿挫”风格时,我将从“沉郁顿挫是什么”“为什么诗人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诗歌中怎么样体现出沉郁顿挫的特点的?”三个问题进行串联,从而对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进行深层剖析。在此过程中,我将重点放在“沉郁顿挫在本诗中是如何体现的?”问题上,将“沉郁顿挫”分为“沉郁”和“顿挫”两部分,结合文本,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出“沉郁”是因为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而造就感情的深沉;“顿挫”则是由于结构极速转变、音调抑扬顿挫。
理解艺术特色:
我将以问题“本诗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引起学生思考,我将从对偶、象征、渲染三处手法进行分析;再由浅入深,询问学生更难的问题,即“请同学们从艺术特点上来分析本诗”,在此过程中,我将联系上节课内容从格律、语言、结构、风格、情景交融五个方面引导学生对本诗中的艺术特色进行逐步解析。
总结收束:
首先,我将对这两节课的重点内容加以梳理,包括杜诗中的创作特点是“起承转合”、杜诗中的艺术特色是“沉郁顿挫”、杜诗中的思想情感是“深挚哀思”三方面,最后给学生布置两个作业,一是背诵全诗;二是根据今天的学习,分析杜甫《春望》是如何体现他“沉郁顿挫”的创作特点的,以便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
集中展示的专项教学技能:课堂导入(谈话导入法)、提问技能、讲解技能、组织技能、板书技能、课堂收束(作业收束)
第1课时
主要的教学事件及步骤:
第一步:课堂导入
展示PPT(赵翼《论诗五首》)“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Q:“李杜”指哪两位诗人。李是指李白,关于李白,我们刚刚学过了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是指杜甫,我们在初中学过了他的诗歌《望岳》,他在其中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豪情满怀的诗句,在《望岳》中,我们看到了他狂放不羁的一面。而今天我们就来看他的情感的另一面,来学习他的名篇《登高》。
在进入正式的学习之前,提出“整首诗歌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让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学习。
第二步:整体感知,找出意象
学生齐读,老师点评(可能没有情感)注意:要起头
老师范读,让学生在范读过程中勾画意象体悟大致情感
第三步:细读文本,赏析全诗
任务一:析题目(题目表明时间在深秋)
聚焦题目《登高》,提到重阳节(引导性提问,让同学们注意到重阳节与登高的联系)
拓展联系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任务二:析上联——>“所见所闻”
主要方向:分析意象,由最重要意象(“风”)来串联前两联的意象分析(分析过程注意联系课下注释——>点明诗人此时被贬夔州)
重点步骤:
引导学生找出最重要意象(“急风”)
由“急风”串联讲解上半联其他意象(“高天”、“猿啸”、“鸟飞回”、“落木”、“长江”)
讲解完所有意象,让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上半联
重点提问:
Q1.八个意象中最重要的意象是什么?
【明确】:引导学生回答到“风”上,说明“风为什么最重要”(最重要:它与其它意象有联系)
意象分析:
1.“高天”:点出“秋高气爽”,联系地点(重庆奉节),多雾,水汽充足(“急风”吹散云雾——>“秋高气爽”)
2.“猿啸”:联系郦道元《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联系地点,夔州位于三峡上方,“急风”把“猿啸”声音拉长——>“猿啸哀”
3.“鸟飞回”:联系注释(鸟飞回:鸟在空中盘旋飞舞),“急风”——>“盘旋飞舞”的状态
重点意象分析:“落木”与“长江”——>诗人倍感无力、渺小
一、“落木”:
先看双叠字“萧萧”,联系注释(“萧萧”:草木摇落的声音),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平常会不会特别注意枯叶的掉落?)“急风”——“萧萧”(飒飒作响)
“无边落木”(问题:为什么给诗人营造了“无边”落木的假象?[明确]“急风”——>1>枯叶一直掉(掉的时间长)2>还没落地就又被吹起,所以“无边落木”)
“落木”指生命败落
“长江”:
联系地点夔州,点出夔州位于瞿塘峡峡口——>水很急(水本来就很急,那又何必再用“滚滚”强调呢?说明“急风”加剧了浩大水势)看双叠字“滚滚”(水势浩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不尽”又强调了长江的什么特点?(引导性提问)点明“长江”作为客观事物的永恒性
“长江”指时间不停流逝
任务三:析下联——>“所思所感”
主要方法:联系创作背景,赏析情感
重点步骤:
知人论世,介绍作者生平以及诗歌创作背景
内容:“官N代”,屡试不第,前半生安定富足,后半生潦倒穷困,诗风转向现实主义,最主要创作特点:沉郁顿挫。代表作:《春望》、《北征》、“三吏”“三别”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67年,此时杜甫被贬夔州,历安史之乱,唐代由盛转衰,诗人饱受颠沛流离之苦,身体多病
联系背景,赏析颈联“八意”
赏析尾联“艰难”、“苦恨”、“潦倒”
学生齐读后半联,老师点评
重点提问:
Q1:引罗大经《鹤林玉露》,问颈联“八意”指哪“八意”?
【明确】:
“万里”——>离家远
“悲秋”——>悲伤时节寂寥(“自古逢秋悲寂寥”)
“作客”——>依人作客(“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常作客”——>“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联系注释,晚年
“多病”——>身体状况差
“登台”——>劳累
“独登台”——>没有亲朋好友,孤独
Q2:“艰难苦恨”是否累赘?
【明确】:
“艰难”——>经历艰难(个人—>国家)
“苦恨”——>心境苦恨(因为经历艰难,所以忧思成疾,心境苦恨,所以“繁霜鬓”)
“繁霜鬓”——>满头白发
第四步:梳理情感,明确结构
主要方法:提出问题,引导梳理
重点步骤:
找出诗眼,明确情感(写板书)
有感情地齐读全诗并作点评
提出问题,梳理结构
重点提问:
Q1:为什么悲?(直接原因,深层原因?)
【明确】:
直接原因:悲秋——>伤时感怀
深层原因:悲己,悲国——>经历艰难
Q2:悲什么?(区别于“八意”的“八悲”是什么?)(“八意”只针对颈联,“八悲”纵观全诗)
【明确】:
最明显:悲秋,悲客,悲老,悲病,悲独,悲艰难,悲潦倒,悲无酒(“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
注意:这里的“悲”不是“悲凉”而是“悲壮”(气象宏大)
Q3: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如何承上启下?
【明确】:
承上:“万里”从空间上承接“无边落木”与“不尽长江”;“百年”在情感上承接“不尽长江”,激起情感互荡
启下:“万里”句是“艰难”句的原因,“百年”句又是“潦倒”句的原因
Q4:文章结构是如何环环相扣的?
【明确】:本诗结构特点——>“起承转合”
起:塑造萧瑟冷淡的意境,奠定全诗悲壮萧瑟的感情基调
承:转换视角,由微观转向宏观,进一步营造悲壮宏大景象,为全诗蓄势
转:由“万里”承接“无边落木”与“不尽长江”,完成结构(写景到抒情)转变
合:直抒胸臆,一吐心中不快,沉重一叹
第五步:课堂收束
方式:作业收束
同学们,这堂课已经接近尾声,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杜甫的生平,感知到这首诗歌的总体情感是悲壮的。现在,老师将给大家布置两个作业,首先是请大家展开自己的想象,写下你所认为的杜甫写作这首诗歌的情境,要求200字左右;第二个是大家下去后想一想杜甫的这首诗歌是如何体现他“沉郁顿挫”的写作特点的?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第一步:课堂导入
根据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通过意象品出整诗中萧瑟、肃杀的意境,通过对整首诗歌的剖析也知道了这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是悲壮的,最显著的结构特点是“起承转合”环环相扣。那今天我们就再来看看这首诗歌中所叙写的抒情主人公人物形象以及其中的艺术特色。
第二步:结合背景,分析形象
任务一:展示优秀作业(3-5份,预设耗时5-7分钟)
上节课给大家遗留了两个作业,第一个作业是写出杜甫写作的场景,老师挑选出了几份比较优秀的作业,我们先来一起看看,学习一下别人是如何写的。
任务二:转向文章,分析形象
点明抒情主人公形象集中体现在后两联
主要方向:联系《春望》进行具体分析、感知
重点步骤:
联系《登高》后两联着重进行表面形象分析
联系初中所学诗歌《春望》进行深层形象分析
升华感知,让同学们更好理解杜甫的家国情怀
重点提问:
Q1:《登高》中的后两联描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明确】:
暮年、满头华发、身体多病、孤单凄凉、穷困潦倒、衣衫褴褛、眼含热泪(延展)
Q2:请同学们联系初中所学诗歌《春望》以及杜甫生平,探析本诗中暗含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
“艰难”——>“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苦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忧国忧时、具有高尚情操与品德、具有人道主义情怀、强烈忧患意识以及批判意识(屡试不第——>李林甫从中作梗,现实险恶)
拓展补充内容
第三步:重读文本,分析创作特点
任务一:点评作业
主要方式:总体点评+典型作业展示
任务二:明确“沉郁顿挫”
主要方式:由杜甫《进雕赋表》引入,介绍“沉郁顿挫”
重要步骤:
提问学生自己认为的“沉郁顿挫”是什么
引出“沉郁顿挫”的出处,给出解释
分析杜甫形成这样风格的原因
重要提问:
Q1:“沉郁顿挫”具体指的是什么?
【明确】:
“沉郁”:“沉”指感情深厚、沉痛;“郁”指感情愤懑、抑郁(主要是诗意、诗情上)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
“顿挫”:本是书法用语,“顿”即顿笔,“挫”即转笔。在诗歌上指诗歌章法急速转折,或音调音节高低抑扬,或诗情波澜起伏(既包括诗法(诗歌技巧以及方法),又含有诗情)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
“沉郁顿挫”:整体给人感觉情感深沉、抑郁、凝重,呈悲剧色彩——>诗歌表现方式:婉转回旋、波澜起伏。
Q2:杜甫为何会形成“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联系生平)
【明确】:
山河破碎,盛世不再
自身经历,艰难坎坷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杜甫本人受儒家仁政思想影响很深,现实中一是国破家亡,民生多艰的惨状,二是朝中无能人的人才支撑,三是自己无力改变的情况)
任务三:引导分析《登高》中的“沉郁顿挫”
主要方式:连接上节课所学知识,对其作进一步补充
重要步骤:
回顾诗人生平,联系诗人形象
分析“沉郁”如何体现
分析“顿挫”如何体现
重要提问:
Q1:诗歌中如何体现出“沉郁”之情的?
【明确】:主要通过意境的塑造来体现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内容上:写其所见、所闻、所感。风急天高、清渚白沙、无边落木与不尽长江是诗人登高所见之空阔寂寥的场景;猿啸哀鸣、落叶萧萧、滚滚水声是诗人所闻之凄凉悲切的哀音;作客异乡、经历艰难、困窘潦倒是诗人所感之无力绝望的叹息,三者杂然交错,共同交织出情感上的深厚、沉痛;
意境上:利用“急风”“高天”“猿啸”“孤鸟”“无边落木”“不尽长江”等意象塑造出宏大萧瑟的雄浑意境,又以“清渚白沙”渲染出冷淡肃杀、苍凉广阔的氛围;
情感上:不直写愁,却有愁情满篇,悲从中来
Q2:诗歌中是如何体现出“顿挫”之感的?
【明确】:
章法上:颈联极速转折,由写景转向抒情,完成结构转变;
情感上:首联起势;颔联蓄势,情感上扬;颈联写自身情况,用“悲”“独”字眼,情感下降;到尾联写“艰难苦恨”处境潦倒,发出沉重一叹(故意“气竭”[“气竭”与延展的比对,引“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延伸胸襟]写出绝望之感);
音调上:集中体现于尾联,一字一顿,形成情感抒发阻塞之感,仿佛哽咽一般,走向深沉、压抑、沉郁、愁苦而不能释然。
第四步:回归文本,赏析艺术特点
主要方式:依顺序进行手法分析
重要步骤:
以提问引起学生对于本诗艺术手法上的分析
艺术手法的分析(对偶、象征、渲染)
艺术特点的分析(格律、语言、结构、风格、情景交融)
重要提问:
Q1:本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明确】:
对偶,工整精巧,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简单提一下首联中的“当句对”)
象征,“落木”象征流逝的生命,“长江”象征永恒的时间,“鸟”象征诗人自己(鸟引出问题“这个鸟是怎样的鸟?”[明确]孤独,形单影只,绝望的鸟)
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如“渚清沙白”,“清”、“白”强化情境冷淡、凄清
白描,简洁凝练
夸张,强化情感
Q2:请同学们从艺术特点上来分析本诗。
【明确】:
格律上,久经锤炼而归于自然(与李白作比,李白是天才的极致,脱口而出,豪放飘逸)用杜甫“老区渐于诗律细”引
语言上,简洁凝练,语言密度大(有限字数,多层意思)
结构上,章法紧密,环环相扣(“起承转合”)
风格上,沉郁顿挫,情感深挚,意境深沉雄浑,声调抑扬顿挫
情景交融,深沉情思与凄清悲壮意境相和谐,以悲壮意境来寄予自我悲己,悲国之感伤情义。
第五步:课堂收束
主要方式:作业收束
重要步骤:
要求有感情地齐读全诗,并抽人尝试背诵全诗(情境引导法)
布置作业收尾
收束课堂:
同学们,经过了两节课的学习,我们通过知人论世更好地理解了这首诗歌的情感,明白了杜甫的悲秋不是单纯描写秋景,而是承载自己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三者的统一体现的是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其爱国主义情怀感人至深。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了他的诗歌里表现出的两个最为明显的特点,一个是结构特点“起承转合”,一个是写作特点“沉郁顿挫”。
最后给大家布置两个作业,一是背诵全诗;二是根据今天的学习,分析杜甫《春望》是如何体现他“沉郁顿挫”的创作特点的。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