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潜江市2024年小升初语文重难点模拟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潜江市2024年小升初语文重难点模拟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8 16:32:05

文档简介

湖北省潜江市2024年小升初语文重难点模拟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4·潜江模拟)下列对课文中的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不停地问问题,就一定能发现真理。
B.“噗……锅内又叹了声气。”这句话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腊八粥沸腾后向外冒泡的样子,非常生动。
C.《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由梗概和节选片段组成,通过这两部分的介绍,表现了鲁滨逊不畏艰险的大无畏冒险精神。
D.“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答案】A
【知识点】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A.《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具体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理解错误。
B.《腊八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腊八粥沸腾后向外冒泡的样子,非常生动。理解正确。
C.《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由梗概和节选片段两部分组成,通过这两部分的介绍,表现了鲁滨逊不畏艰险、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理解正确。
D.《为人民服务》围绕“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一句具体论了述人死的不同意义。
理解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考查了句子理解与赏析、课文理解。理解句子指的是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有时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含义。表层意思就是指根据字面所表达的,深层意思是指句子所包含的感情,观点,议论或主旨等。理解句子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
2.(2023·新郑)郑小文想倡议大家共同传承传统文化,以下内容不合适的是(  )
A.要养成孝老敬亲、礼貌待人、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等传统美德。
B.要多了解历史人物、传统节日、节气与风俗、发明与发现等。
C.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主要在课堂上,生活中无需特别关注。
【答案】C
【知识点】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B正确;
C项有误,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主要在课堂上,生活中也需特别关注。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概括问斩主旨。要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作答。平时要多阅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2023·江门)下面选项中,笔画数、音序和部首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戚(11 画 Q 戈)疑(14 画 Y 匕)
B.蒸(13 画 Z 灬 )盈(9 画 Y 皿)
C.偶(10 画 Y 亻)乏(4 画 F 丿)
D.惯(12 画 G 忄)牺(10 画 S 牜)
【答案】A
【知识点】音序;部首与偏旁;笔画与笔顺
【解析】【分析】A.正确。
B.“蒸”的部首是“ 艹 ”。
C.“偶”共11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O”。
D.“惯”共11画,“牺”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X ”.
故答案为: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基本笔画、音序查字法、偏旁部首。汉字的基本笔画是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每个字都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书写汉字时一定要根据字的笔画按照顺序来写。笔顺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一定要注意掌握,多加积累和记忆。
4.(2024·潜江模拟)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皱皱吧吧 恭恭敬敬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B.糊糊涂涂 截然不同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C.优哉游哉 豪不稀奇 乱石野草 乌合之众
D.春风拂面 幻稚可笑 锲而不舍 鄙夷不屑
【答案】B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有误,皱皱巴巴:不舒展、不平整的样子。故“皱皱吧吧”的“吧吧”错误。
B.正确。
C.有误,亳不稀奇:数量极少,一点儿。故“豪不稀奇”的“豪”错误。
D.有误,幼稚可笑:头脑简单,让人发笑。故“幻稚可笑”的“幻”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5.(2023·尉氏)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
B.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C.尼尔斯紧紧抓住雄鹅的羽毛,开始了他的神奇旅行……
D.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ABD三项中句子里的“行”是可以的意思;
C项中“旅行”的“行”指“走”的意思。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6.(2024·潜江模拟)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获国际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并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画家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据说齐白石一生中曾五易画风。
下列名言(  )最能说明以上材料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答案】B
【知识点】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事物的发展才不会受阻碍;不受阻碍,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这句话告诉人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而应该懂得变通、屈伸。
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这句话是从动态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以及由此引申而来的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意思是: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这句话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
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骄傲自满招来损失,谦虚谨慎得到益处。
结合释义和语境“不断汲取历代画家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可知,名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最能说明以上材料。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了名言警句、谚语俗语及惯用语。人们在反复品味之余,要做好手抄笔录,作为激励、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7.(2024·广水模拟)和“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夏天的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
B.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盘花扣。
C.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D.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答案】B
【知识点】比喻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句把“大沙漠”比作“雪”,把“燕山的月亮”比作“钩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A项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项句子把“花苞”比作“盘花扣”,这句同样运用了比喻;
C项把太阳比作人,运用了比喻;
D项“喜得快要发疯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根据每一选项中句子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做出正确选择。
8.(2023·尉氏)下面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祝贺 栖息 剔除(tì) B.阻拦 泡沫 领域(yù)
C.耽搁 严峻 花圃(pú) D.惧全 恐怖 躲藏(cáng)
【答案】B
【知识点】字音;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项“剔除(tì)”应读tī chú;
B项词语书写和加点字读音正确;
C项“花圃(pú)”应读huā pǔ;
D项“惧全”应写作“俱全”。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和词语读音辨析能力。作答是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9.(2024·潜江模拟)根据语境,歇后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每当我捧起金灿灿的奖杯时,就想起了这些年所付出的汗水。不由得感叹道:“这真是____啊!”
A.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B.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
C.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D.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答案】B
【知识点】歇后语
【解析】【分析】A、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的笔力极为强劲。现比喻见解、议论、分析、刻画很深刻。
B、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意思是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C、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告诫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骄傲,要谨慎对待。多用人做事的态度上。
D、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形容在同类事物中最为突出,最为优秀。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补充句子。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理解句意,明确题目要求及意思,然后进行补写。
10.(2024·潜江模拟)荷花舞曾被lín选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lín选”的“lín”字正确的一项是(  )
A.璘lín玉的光彩。
B.瞵lín注视,瞪着眼睛看:鹰~鹗视。
C.遴lín谨慎选择:~选人才。<古>又同“吝”(lìn)。
【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遴(lín)选:一指选拔(人才),二泛指挑选。“遴 lín”指谨慎选择。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看拼音字汉字、字词解释。认真分析所给汉字的读音、字义,结合平时的积累选择。
二、积累运用。
11.(2024·潜江模拟)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10分)
(1)《金色的鱼钩》讲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2)“同读一本书”交流时,我们要时刻注意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一找到理由就反驳他。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的体裁是说明文。
(4)“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和“拔得头筹”的意思相同。
(5)《北京的春节》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巴金先生写的,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文章《草原》。
【答案】(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正确
(5)错误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作者作品;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1)正确;
(2)错误;“同读一本书”交流时,我们要时刻注意倾听别人的观点。
(3)错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的体裁是议论文。
(4)正确;
(5)错误;《北京的春节》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写的。
故答案为:(1)正确;(2)错误;(3)错误;(4)正确;(5)错误。
【点评】考查了课文理解、作品作者、文章体裁等。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12.(2024·潜江模拟)句子加工厂。
(1)院子里不会有人帮他寻找小狐仙。(改为反问句)
(2)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对我说:“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改为转述句)
(3)全场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缩句)
(4)送别诗在我国古诗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作品,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想到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的“   ,   。”表达了离别之情;王维在送元二时也写下了“   ,   ”,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5)如果你是一滴水,那幸福就是滋润一寸寸土地;如果你是   ,那幸福就是   。
【答案】(1)难道院子里会有人帮他寻找小狐仙吗?
(2)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对我说,请相信他,纸条上的话是真的。我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3)全场响起掌声。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一束光;照亮别人
【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缩句;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1)加”难道“,把”不“去掉,句末加”吗“和问号。
(2)把冒号改为逗号,把引号去掉,把”我“改成”他“。
(3)删去”暴风雨般的“。
(4)根据提示的内容”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想到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的“可知对应的诗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由”王维在送元二,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可知对应的诗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仿写,通顺合理积即可。
故答案为:(1)难道院子里会有人帮他寻找小狐仙吗?(2)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对我说,请相信他,纸条上的话是真的。我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3)全场响起掌声。(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5)一束光,照亮别人。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古诗句的积累、句子仿写、缩句、句式转换等,要根据具体的要求来分析作答。
三、快乐阅读。(30分)
(2024·潜江模拟)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那个星期天》(节选)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 慢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的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恐 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 依靠)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3.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依次是   、   、   。
14.选文对母亲的____和____进行了描写。(  )
A.语言 动作 B.动作 神态 C.语言 神态
15.划线句子写出了我期望落空后的   和   。
16.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心情,而是写“那个星期天”的光线和声音?
【答案】13.漫长;惊惶;依偎
14.A
15.失望;沮丧
16.写光线和声音更能衬托“我”当时的心情,侧面反映“我”的失望与悲伤,比直接写更能打动人。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的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13.考查对词语的辨析。漫长:指绵延得很长。慢长:指漫长日子过得缓慢。惊恐:指惊吓恐惧。惊惶:指震惊惶恐;惊慌。依侵:指是依靠靠。依靠:靠别的人或事物来达到一定目的。故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应依次选择“漫长”“惊惶”“依靠”。
故答案为:漫长、惊惶、依偎
14.考查对于短内容的理解。通读短文,从文中的“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可知,选文对母亲的语言和动作进行了描写。
故答案为:A
15.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通读语段可知,文中的“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靠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这句话写出了我期望落空后的伤心和无奈。
故答案为:失望 沮丧
16.考查描写手法。通读语段,从文中的“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这句话可知,作者不直接写心情,而是写“那个星期天”的光线和声音的原因是:通过光线的变化和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衬托出“我”等待无望的心情,是多么的悲伤和绝望啊。
故答案为:写光线和声音更能衬托“我”当时的心情,侧面反映“我”的失望与悲伤,比直接写更能打动人。
(2024·潜江模拟)阅读。
紫荆花
①清晨,我推开窗户,风雨之后,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泥土的芳香,朦胧中,一朵红霞向眼前飞来,原来是那盆心爱的紫荆花,-夜之间竞相怒放了,真有一番“夜来风雨声,花‘开’知多少”的情趣啊!
②一阵清风吹来,紫荆花飘飘摇摇,犹如一位飘逸潇洒的仙子。它的根呈灰白色,就像两个半球支撑着树身。根上分出两个树权,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如一条石径伸向桃源深处,又如巨龙正腾云驾雾。还有那细嫩的枝条,互相盘绕,合力向上生长着,多像蛟龙的龙须呀!
③整个盆景就像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呈现在我的眼前。绿叶和红花交相辉映。紫荆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分明的脉络勾勒出绿叶的轮廓;叶片有的向外翘,有的向内弯,有的平整,有的弯曲,真是(  )。它的花朵更是别具一格。花瓣呈紫红色,由外向内卷曲,就像一把多彩的羽扇,又像一个晶莹的铃铛,微风中送出一阵幽香,沁人心脾。花儿三朵一簇,五朵一堆,沿着紫红的花茎竞相开放。花枝上还缀满了花骨朵,它们慢慢地绽开笑脸,似乎正为自己的未来而感到喜悦。
④秋风瑟瑟,紫荆花微微颤抖着,随风飞舞着投入了大地的怀抱。这一寸泥土,这一方空间,就是它的栖身之地。曾几何时,它在这里扎了根,在大地的滋润下成长着.它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把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又还给了大自然。
⑤啊,紫荆花,你总是默默地奉献,把美留在人间。
17.在短文第③自然段括号中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巧玲珑 B.形态各异 C.多姿多彩 D.仪态端庄
18.短文中的紫荆花被赋予的品格是(  )
A.无私奉献 B.志在四方 C.忠于职守 D.舍己为人
19.把作者观察紫荆花的顺序补充完整。
   →枝→   →   
20.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短文第②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②短文第④自然段中的“母亲”指的是   。
21.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植物,比如梅花、小草、竹子、荷花……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紫荆花除外),写出它被人们所赋予的品格或志向。
【答案】17.B
18.A
19.根;叶;花
20.比喻;紫荆花根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的样子;大地
21.梅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梅花象征着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高洁坚强的气节以及谦虚的品格。
【知识点】状物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了解短文后,带问题读短文,可边读边做。深入了解主题,完成拓展。
17.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形态各异”的意思是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故这个词语放入文中合适。
故答案为: B
18.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啊,紫荆花,你总是默默地奉献,把美留在人间”可知,短文中的紫荆花被赋予的品格是无私奉献。
故答案为:A
19.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这篇短文具体描写了紫荆花的根、枝、叶以及花的样子。故作者观察紫荆花的顺序为:根→枝→叶→花瓣。
故答案为:根、叶、花
20.考查学生句子的理解。①阅读句子“根上分出两个树杈,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如一条石径伸向桃源深处,又如巨龙正腾云驾雾”可知,这句话把“树杈”比作“石径、巨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荆花根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的状态。②短文第④自然段中“母亲”指的是大地。
故答案为:比喻;紫荆花根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的样子;大地
21.考查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学生结合课下积累回答即可。即:菊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它象征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菊作为傲霜之花,一直为诗人所偏爱,古人尤爱以菊名志,以此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坚贞不屈。
故答案为:梅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梅花象征着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高洁坚强的气节以及谦虚的品格。
(2024·潜江模拟)文言文阅读
杨氏之子(节选)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   
23.假如是其他人与杨氏之子交谈,又会发生别的故事,我会这样幽默地填写:
黄XX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   。”
2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恰当的一项是(  )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5.杨氏之子的回答巧妙之处在于(  )(多选)
A.他和孔君平一样,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
B.他没有直接说“孔雀非夫子家禽”,而是用委婉的话应对,表现了应有的礼貌。
C.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解了气,又不吃亏。
D.他的回答让孔君平无言以对,且风趣幽默,不伤和气。
【答案】22.同“慧”,智慧。;拜访。
23.黄鹂是夫子家禽
24.A
25.A;B;D
【知识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22.考查字词解释。甚聪惠:非常聪明。惠:通“慧”,智慧。孔君平诣其父: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诣:拜见。
故答案为:同“慧”,智慧。拜访。
23.考查拓展延伸。根据“黄XX”想一想“黄”开头的事物,并写出回答即可。如:未闻黄鹂是夫子家禽。
故答案为:黄鹂是夫子家禽
24.考查文言断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译为: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可根据句意进行断句,断句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故答案为: A
25.考查内容理解。杨氏之子在反驳孔君平时,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对长辈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故答案为: A B D
四、习作(30分)
26.(2024·沙市区模拟)我们即将告别这梦幻般的童年,成长为少年。瞧!我们多了一份成熟,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孝心,多了一份包容,多了一份担当,多了一份勇敢,多了一份自信……请你以“瞧,我多了一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用具体事例展开叙述,表达真情实感。③条理清晰,语句通顺,不少于450字。
【答案】瞧,我多了一份责任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总是收获不少。也许我们多了一份孝心,也许我们多了一份包容,也许我们多了一份勇气……而今年的我,收获了一份责任。
去年3月8日,我的表弟灿灿出生了,我觉得他的出生日子十分有意思,因为他出生的那一天正好是三八妇女节,但他却是个男孩子。他出生后的前半年都十分乖巧,一直让家人十分省心。但随着他慢慢长大,现在的他却非常淘气,他在婴儿车上总是坐得不老实,把手扶在架子上非让人要抱抱他。自从灿灿变淘气了,我身上的责任就变重了,我无时无刻都要看着他,生怕他掉下来磕了碰了哪儿,一旦他掉下来,他立马嚎啕大哭,哭声震耳欲聋。
有一次,小姨带着我和灿灿去逛街,灿灿坐在婴儿车上,我们推着婴儿车边走边散步。可是没过多久,婴儿车里的灿灿就不耐烦了,哭闹着要人抱抱。作为哥哥,我毫不犹豫地把他抱起来,谁曾想到灿灿20斤的身体竟这么重!没抱一回我的手就开始发酸。我想:虽然灿灿那么重,但是我这个当大哥的一定要把我的责任尽力做到最好。想到这里,我认为我抱灿灿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谁叫我是他的大哥呢!我一路走一路抱着他,有时候抱累的时候会把他放在婴儿车上休息。在照顾灿灿的时间里,我体会到了小姨每天的辛苦和劳累,我也懂得了当大哥的一定要尽量帮助小姨照顾好灿灿。
灿灿的到来为我们家增添了许多乐趣,而我也因为灿灿的到来增添了一份责任,我懂得了怎样才能照顾好孩子,怎样才能做个尽责的好哥哥。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以“瞧,我多了一份”为题,写一写自己的成长故事。作答要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进行作答,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我多了一份责任”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自己在照顾表弟成长过程中收获的责任,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1 / 1湖北省潜江市2024年小升初语文重难点模拟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4·潜江模拟)下列对课文中的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不停地问问题,就一定能发现真理。
B.“噗……锅内又叹了声气。”这句话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腊八粥沸腾后向外冒泡的样子,非常生动。
C.《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由梗概和节选片段组成,通过这两部分的介绍,表现了鲁滨逊不畏艰险的大无畏冒险精神。
D.“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2.(2023·新郑)郑小文想倡议大家共同传承传统文化,以下内容不合适的是(  )
A.要养成孝老敬亲、礼貌待人、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等传统美德。
B.要多了解历史人物、传统节日、节气与风俗、发明与发现等。
C.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主要在课堂上,生活中无需特别关注。
3.(2023·江门)下面选项中,笔画数、音序和部首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戚(11 画 Q 戈)疑(14 画 Y 匕)
B.蒸(13 画 Z 灬 )盈(9 画 Y 皿)
C.偶(10 画 Y 亻)乏(4 画 F 丿)
D.惯(12 画 G 忄)牺(10 画 S 牜)
4.(2024·潜江模拟)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皱皱吧吧 恭恭敬敬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B.糊糊涂涂 截然不同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C.优哉游哉 豪不稀奇 乱石野草 乌合之众
D.春风拂面 幻稚可笑 锲而不舍 鄙夷不屑
5.(2023·尉氏)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
B.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C.尼尔斯紧紧抓住雄鹅的羽毛,开始了他的神奇旅行……
D.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6.(2024·潜江模拟)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获国际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并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画家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据说齐白石一生中曾五易画风。
下列名言(  )最能说明以上材料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7.(2024·广水模拟)和“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夏天的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
B.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盘花扣。
C.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D.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8.(2023·尉氏)下面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祝贺 栖息 剔除(tì) B.阻拦 泡沫 领域(yù)
C.耽搁 严峻 花圃(pú) D.惧全 恐怖 躲藏(cáng)
9.(2024·潜江模拟)根据语境,歇后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每当我捧起金灿灿的奖杯时,就想起了这些年所付出的汗水。不由得感叹道:“这真是____啊!”
A.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B.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
C.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D.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10.(2024·潜江模拟)荷花舞曾被lín选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lín选”的“lín”字正确的一项是(  )
A.璘lín玉的光彩。
B.瞵lín注视,瞪着眼睛看:鹰~鹗视。
C.遴lín谨慎选择:~选人才。<古>又同“吝”(lìn)。
二、积累运用。
11.(2024·潜江模拟)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10分)
(1)《金色的鱼钩》讲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2)“同读一本书”交流时,我们要时刻注意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一找到理由就反驳他。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的体裁是说明文。
(4)“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和“拔得头筹”的意思相同。
(5)《北京的春节》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巴金先生写的,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文章《草原》。
12.(2024·潜江模拟)句子加工厂。
(1)院子里不会有人帮他寻找小狐仙。(改为反问句)
(2)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对我说:“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改为转述句)
(3)全场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缩句)
(4)送别诗在我国古诗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作品,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想到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的“   ,   。”表达了离别之情;王维在送元二时也写下了“   ,   ”,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5)如果你是一滴水,那幸福就是滋润一寸寸土地;如果你是   ,那幸福就是   。
三、快乐阅读。(30分)
(2024·潜江模拟)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那个星期天》(节选)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 慢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的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恐 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 依靠)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3.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依次是   、   、   。
14.选文对母亲的____和____进行了描写。(  )
A.语言 动作 B.动作 神态 C.语言 神态
15.划线句子写出了我期望落空后的   和   。
16.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心情,而是写“那个星期天”的光线和声音?
(2024·潜江模拟)阅读。
紫荆花
①清晨,我推开窗户,风雨之后,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泥土的芳香,朦胧中,一朵红霞向眼前飞来,原来是那盆心爱的紫荆花,-夜之间竞相怒放了,真有一番“夜来风雨声,花‘开’知多少”的情趣啊!
②一阵清风吹来,紫荆花飘飘摇摇,犹如一位飘逸潇洒的仙子。它的根呈灰白色,就像两个半球支撑着树身。根上分出两个树权,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如一条石径伸向桃源深处,又如巨龙正腾云驾雾。还有那细嫩的枝条,互相盘绕,合力向上生长着,多像蛟龙的龙须呀!
③整个盆景就像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呈现在我的眼前。绿叶和红花交相辉映。紫荆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分明的脉络勾勒出绿叶的轮廓;叶片有的向外翘,有的向内弯,有的平整,有的弯曲,真是(  )。它的花朵更是别具一格。花瓣呈紫红色,由外向内卷曲,就像一把多彩的羽扇,又像一个晶莹的铃铛,微风中送出一阵幽香,沁人心脾。花儿三朵一簇,五朵一堆,沿着紫红的花茎竞相开放。花枝上还缀满了花骨朵,它们慢慢地绽开笑脸,似乎正为自己的未来而感到喜悦。
④秋风瑟瑟,紫荆花微微颤抖着,随风飞舞着投入了大地的怀抱。这一寸泥土,这一方空间,就是它的栖身之地。曾几何时,它在这里扎了根,在大地的滋润下成长着.它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把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又还给了大自然。
⑤啊,紫荆花,你总是默默地奉献,把美留在人间。
17.在短文第③自然段括号中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巧玲珑 B.形态各异 C.多姿多彩 D.仪态端庄
18.短文中的紫荆花被赋予的品格是(  )
A.无私奉献 B.志在四方 C.忠于职守 D.舍己为人
19.把作者观察紫荆花的顺序补充完整。
   →枝→   →   
20.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短文第②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②短文第④自然段中的“母亲”指的是   。
21.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植物,比如梅花、小草、竹子、荷花……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紫荆花除外),写出它被人们所赋予的品格或志向。
(2024·潜江模拟)文言文阅读
杨氏之子(节选)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   
23.假如是其他人与杨氏之子交谈,又会发生别的故事,我会这样幽默地填写:
黄XX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   。”
2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恰当的一项是(  )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5.杨氏之子的回答巧妙之处在于(  )(多选)
A.他和孔君平一样,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
B.他没有直接说“孔雀非夫子家禽”,而是用委婉的话应对,表现了应有的礼貌。
C.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解了气,又不吃亏。
D.他的回答让孔君平无言以对,且风趣幽默,不伤和气。
四、习作(30分)
26.(2024·沙市区模拟)我们即将告别这梦幻般的童年,成长为少年。瞧!我们多了一份成熟,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孝心,多了一份包容,多了一份担当,多了一份勇敢,多了一份自信……请你以“瞧,我多了一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用具体事例展开叙述,表达真情实感。③条理清晰,语句通顺,不少于45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A.《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具体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理解错误。
B.《腊八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腊八粥沸腾后向外冒泡的样子,非常生动。理解正确。
C.《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由梗概和节选片段两部分组成,通过这两部分的介绍,表现了鲁滨逊不畏艰险、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理解正确。
D.《为人民服务》围绕“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一句具体论了述人死的不同意义。
理解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考查了句子理解与赏析、课文理解。理解句子指的是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有时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含义。表层意思就是指根据字面所表达的,深层意思是指句子所包含的感情,观点,议论或主旨等。理解句子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
2.【答案】C
【知识点】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B正确;
C项有误,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主要在课堂上,生活中也需特别关注。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概括问斩主旨。要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作答。平时要多阅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答案】A
【知识点】音序;部首与偏旁;笔画与笔顺
【解析】【分析】A.正确。
B.“蒸”的部首是“ 艹 ”。
C.“偶”共11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O”。
D.“惯”共11画,“牺”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X ”.
故答案为: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基本笔画、音序查字法、偏旁部首。汉字的基本笔画是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每个字都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书写汉字时一定要根据字的笔画按照顺序来写。笔顺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一定要注意掌握,多加积累和记忆。
4.【答案】B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有误,皱皱巴巴:不舒展、不平整的样子。故“皱皱吧吧”的“吧吧”错误。
B.正确。
C.有误,亳不稀奇:数量极少,一点儿。故“豪不稀奇”的“豪”错误。
D.有误,幼稚可笑:头脑简单,让人发笑。故“幻稚可笑”的“幻”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5.【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ABD三项中句子里的“行”是可以的意思;
C项中“旅行”的“行”指“走”的意思。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6.【答案】B
【知识点】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事物的发展才不会受阻碍;不受阻碍,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这句话告诉人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而应该懂得变通、屈伸。
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这句话是从动态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以及由此引申而来的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意思是: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这句话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
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骄傲自满招来损失,谦虚谨慎得到益处。
结合释义和语境“不断汲取历代画家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可知,名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最能说明以上材料。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了名言警句、谚语俗语及惯用语。人们在反复品味之余,要做好手抄笔录,作为激励、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7.【答案】B
【知识点】比喻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句把“大沙漠”比作“雪”,把“燕山的月亮”比作“钩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A项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项句子把“花苞”比作“盘花扣”,这句同样运用了比喻;
C项把太阳比作人,运用了比喻;
D项“喜得快要发疯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根据每一选项中句子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做出正确选择。
8.【答案】B
【知识点】字音;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项“剔除(tì)”应读tī chú;
B项词语书写和加点字读音正确;
C项“花圃(pú)”应读huā pǔ;
D项“惧全”应写作“俱全”。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和词语读音辨析能力。作答是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9.【答案】B
【知识点】歇后语
【解析】【分析】A、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的笔力极为强劲。现比喻见解、议论、分析、刻画很深刻。
B、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意思是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C、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告诫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骄傲,要谨慎对待。多用人做事的态度上。
D、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形容在同类事物中最为突出,最为优秀。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补充句子。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理解句意,明确题目要求及意思,然后进行补写。
10.【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遴(lín)选:一指选拔(人才),二泛指挑选。“遴 lín”指谨慎选择。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看拼音字汉字、字词解释。认真分析所给汉字的读音、字义,结合平时的积累选择。
11.【答案】(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正确
(5)错误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作者作品;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1)正确;
(2)错误;“同读一本书”交流时,我们要时刻注意倾听别人的观点。
(3)错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的体裁是议论文。
(4)正确;
(5)错误;《北京的春节》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写的。
故答案为:(1)正确;(2)错误;(3)错误;(4)正确;(5)错误。
【点评】考查了课文理解、作品作者、文章体裁等。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12.【答案】(1)难道院子里会有人帮他寻找小狐仙吗?
(2)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对我说,请相信他,纸条上的话是真的。我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3)全场响起掌声。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一束光;照亮别人
【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缩句;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1)加”难道“,把”不“去掉,句末加”吗“和问号。
(2)把冒号改为逗号,把引号去掉,把”我“改成”他“。
(3)删去”暴风雨般的“。
(4)根据提示的内容”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想到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的“可知对应的诗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由”王维在送元二,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可知对应的诗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仿写,通顺合理积即可。
故答案为:(1)难道院子里会有人帮他寻找小狐仙吗?(2)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对我说,请相信他,纸条上的话是真的。我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3)全场响起掌声。(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5)一束光,照亮别人。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古诗句的积累、句子仿写、缩句、句式转换等,要根据具体的要求来分析作答。
【答案】13.漫长;惊惶;依偎
14.A
15.失望;沮丧
16.写光线和声音更能衬托“我”当时的心情,侧面反映“我”的失望与悲伤,比直接写更能打动人。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的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13.考查对词语的辨析。漫长:指绵延得很长。慢长:指漫长日子过得缓慢。惊恐:指惊吓恐惧。惊惶:指震惊惶恐;惊慌。依侵:指是依靠靠。依靠:靠别的人或事物来达到一定目的。故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应依次选择“漫长”“惊惶”“依靠”。
故答案为:漫长、惊惶、依偎
14.考查对于短内容的理解。通读短文,从文中的“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可知,选文对母亲的语言和动作进行了描写。
故答案为:A
15.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通读语段可知,文中的“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靠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这句话写出了我期望落空后的伤心和无奈。
故答案为:失望 沮丧
16.考查描写手法。通读语段,从文中的“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这句话可知,作者不直接写心情,而是写“那个星期天”的光线和声音的原因是:通过光线的变化和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衬托出“我”等待无望的心情,是多么的悲伤和绝望啊。
故答案为:写光线和声音更能衬托“我”当时的心情,侧面反映“我”的失望与悲伤,比直接写更能打动人。
【答案】17.B
18.A
19.根;叶;花
20.比喻;紫荆花根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的样子;大地
21.梅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梅花象征着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高洁坚强的气节以及谦虚的品格。
【知识点】状物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了解短文后,带问题读短文,可边读边做。深入了解主题,完成拓展。
17.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形态各异”的意思是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故这个词语放入文中合适。
故答案为: B
18.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啊,紫荆花,你总是默默地奉献,把美留在人间”可知,短文中的紫荆花被赋予的品格是无私奉献。
故答案为:A
19.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这篇短文具体描写了紫荆花的根、枝、叶以及花的样子。故作者观察紫荆花的顺序为:根→枝→叶→花瓣。
故答案为:根、叶、花
20.考查学生句子的理解。①阅读句子“根上分出两个树杈,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如一条石径伸向桃源深处,又如巨龙正腾云驾雾”可知,这句话把“树杈”比作“石径、巨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荆花根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的状态。②短文第④自然段中“母亲”指的是大地。
故答案为:比喻;紫荆花根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的样子;大地
21.考查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学生结合课下积累回答即可。即:菊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它象征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菊作为傲霜之花,一直为诗人所偏爱,古人尤爱以菊名志,以此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坚贞不屈。
故答案为:梅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梅花象征着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高洁坚强的气节以及谦虚的品格。
【答案】22.同“慧”,智慧。;拜访。
23.黄鹂是夫子家禽
24.A
25.A;B;D
【知识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22.考查字词解释。甚聪惠:非常聪明。惠:通“慧”,智慧。孔君平诣其父: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诣:拜见。
故答案为:同“慧”,智慧。拜访。
23.考查拓展延伸。根据“黄XX”想一想“黄”开头的事物,并写出回答即可。如:未闻黄鹂是夫子家禽。
故答案为:黄鹂是夫子家禽
24.考查文言断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译为: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可根据句意进行断句,断句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故答案为: A
25.考查内容理解。杨氏之子在反驳孔君平时,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对长辈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故答案为: A B D
26.【答案】瞧,我多了一份责任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总是收获不少。也许我们多了一份孝心,也许我们多了一份包容,也许我们多了一份勇气……而今年的我,收获了一份责任。
去年3月8日,我的表弟灿灿出生了,我觉得他的出生日子十分有意思,因为他出生的那一天正好是三八妇女节,但他却是个男孩子。他出生后的前半年都十分乖巧,一直让家人十分省心。但随着他慢慢长大,现在的他却非常淘气,他在婴儿车上总是坐得不老实,把手扶在架子上非让人要抱抱他。自从灿灿变淘气了,我身上的责任就变重了,我无时无刻都要看着他,生怕他掉下来磕了碰了哪儿,一旦他掉下来,他立马嚎啕大哭,哭声震耳欲聋。
有一次,小姨带着我和灿灿去逛街,灿灿坐在婴儿车上,我们推着婴儿车边走边散步。可是没过多久,婴儿车里的灿灿就不耐烦了,哭闹着要人抱抱。作为哥哥,我毫不犹豫地把他抱起来,谁曾想到灿灿20斤的身体竟这么重!没抱一回我的手就开始发酸。我想:虽然灿灿那么重,但是我这个当大哥的一定要把我的责任尽力做到最好。想到这里,我认为我抱灿灿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谁叫我是他的大哥呢!我一路走一路抱着他,有时候抱累的时候会把他放在婴儿车上休息。在照顾灿灿的时间里,我体会到了小姨每天的辛苦和劳累,我也懂得了当大哥的一定要尽量帮助小姨照顾好灿灿。
灿灿的到来为我们家增添了许多乐趣,而我也因为灿灿的到来增添了一份责任,我懂得了怎样才能照顾好孩子,怎样才能做个尽责的好哥哥。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以“瞧,我多了一份”为题,写一写自己的成长故事。作答要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进行作答,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我多了一份责任”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自己在照顾表弟成长过程中收获的责任,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