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全真模拟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2024·万江模拟)下列字音、字形、字义完全正确的是( )
A.笨拙(zhuō)轻脆焉知非福(怎么)
B.薄雾(bó)侵袭万象更新(更加)
C.澄碧(chéng)诸侯载渴载饥(充满)
D.匪徒(fěi)拨弄泣涕零如雨(散碎)
【答案】A
【知识点】字义;字音;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正确。
B.有误,万象更新:指一切事物都改变了面貌,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更:改变;改换。
C.有误,载渴载饥:又饥又渴真劳累。载:又。
D.有误,泣涕零如雨: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零:落下。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字义的辨析。要根据具体的词语或句子来分析,平时要注意多识记多积累。
2.(2024·黄冈模拟)下列诗词句或名言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B.一丈丝纶一寸钩,一人独钓一江秋。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答案】B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默写
【解析】【分析】A、C、D正确。
B.错误。由《题秋江独钓图》中“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可知,B错。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诗文词句理解、名言警句。古诗文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古诗文的学习,这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养成良好文学素养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3.(2024·南宁模拟)“……《鲁滨逊漂流记》无疑是一部值得逐字逐行重读的小说”。卡尔维诺推荐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方法是( )
A.跳读 B.重读 C.浏览
【答案】B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的阅读方法,从“逐行重读”我们知道卡尔维诺用了重读方法。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阅读策略和方法。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书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平时要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4.(2023·郸城)下列加点词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天的京城。)
B.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认为。)
C.最是一年春好处(好处。)
D.萧萧暮雨子规啼(形容雨声。)
【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好处:最美好的时节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字词解释及诗歌词句理解。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找们在学习中多读、多背,多积累字词。
5.(2024·樊城模拟)你的藏书阁中有①《爱丽丝漫游奇境》②《鲁滨逊漂流记》③《骑鹅旅行记》④《汤姆·索亚历险记》⑤《安徒生童话》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外国文学作品。如果想依次开展对安徒生、马克·吐温、刘易斯·卡罗尔、丹尼尔·笛福这四位作家的作品研究,正确的取书顺序是( )
A.⑤②④① B.⑤④①② C.⑤④③② D.⑤④①⑥
【答案】B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①《爱丽丝漫游奇境》是十九世纪英国作家兼牛津大学基督学院数学教师刘易斯 卡罗尔创作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品。②《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③《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 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④《汤姆 索亚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是美国小说家马克 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⑤《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 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作者生平及代表作、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6.(2023六下·无为期末)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是( )
A.“勇夺第一”“拔得头筹”和“摘得桂冠”三个词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B.“溶解了阳光的水变暖,变得犹如母亲温暖的怀抱。”这句话是比喻句,把“水”比喻成“母亲”。
C.“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中的“四周围”是指鲁迅先生行走夜路时的环境。
【答案】A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比喻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A.勇夺第一: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拔得头筹:取得了第一个出场比赛资格。摘得桂冠:指获得荣誉、成就、胜利等特别成功的标志。由此可知,“勇夺第一”“拔得头筹”和“摘得桂冠”互为近义词。正确;
B.结合例句可知,句子中把“水”比作“母亲温暖的怀抱;不正确;
C.“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选自《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四周围”比喻当时的黑暗社会;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査近义词、修辞手法及句子的理解。题干考查理解诗词句的理解。在理解诗词记的时候,抓住关键的词语,先解释里面的词语。然后再把诗句联合起来,结合当时诗人所描绘的场景。写出意思。
7.(2023六下·路北期末)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含糊 严竣 苦型 B.拨弄 惊惶 荒凉 C.仿御 处境 顷覆
【答案】B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有误,裤型:裤子的样板。故“苦型”的“苦”错误。
B.正确。
C.有误,防御:防守抵御。故“仿御”的“仿”错误。倾覆:倒塌;翻倒。故“顷覆”的“顷”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査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冋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辨析判断。
8.(2024·京山模拟)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写的是王熙凤;“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写的是林黛玉。
B.神话小说《西游记》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其中“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车迟国斗法”等故事尤为精彩。
C.“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这些故事情节均出自《三国演义》,所涉及的主人公就是被后人称为“武圣”的关羽。
D.《水浒传》为我们讲述了108位梁山好汉的故事,像“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打虎将”武松等,都是个性鲜明,脍炙人口的英雄形象。
【答案】D
【知识点】《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解析】【分析】A、B、C正确;
D:错误;“打虎将”是李忠。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此题,学生不仅要熟悉名著中人物及相关情节,还要了解与人物相关的经历,了解作品的写作特色。读了原著,方可轻松应对这些题目。
9.(2024·宝安模拟)新居要布置书房,以下最合适悬挂的一副对联是( )
A.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B.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C.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答案】D
【知识点】格言、名言;谚语
【解析】【分析】A.“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意思是: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形容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
B.“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意思是:读一天书就有一天的收获,但如果有一天没读书就会丢失10天的读书的收获。指读书学习要坚持不懈,才有功效。
C.“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意思是:学习不怕基础差.只要开始努力学习就不算晚。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意思是: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学者的书房里可以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意在告诉自己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勤奋"和“刻苦”必不可少。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谚语俗语和名人名言。平常多加积累与训练,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10.(2024·梅江模拟)下面诗句中“故”字意思,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D.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A.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故人:老朋友。故:原来的;从前的。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老朋友请你再饮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旧亲人。故:原来的;从前的。
C.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你从故乡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故:故乡。
D.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故人:老朋友。故:原来的;从前的。
结合释义可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中“故”字意思,与其他三个不同。
故答案为: C
【点评】考查了字词解释、诗歌词句理解。做此题要先理解诗歌词句大意,再根据诗歌词句意思理解做题。
11.(2024·龙岗模拟)下列学习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勤问勤查,这样可以学到很多新的知识。
B.要边读书边思考,并写下读书笔记。
C.坚持每天读课外书,读什么都可以。
D.完成习作后要多读几遍;并用修改符号仔细修改。
【答案】C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读什么都可以”不正确,要选择适合该年龄段的书来读,要读好书。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习交流。认真阅读所给文字,结合日常积累的学习方法作答即可。
12.关于阅读方法,你不赞同的一项是( )
A.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主次,有助于理解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B.为了读更多的书,我们就要提高阅读速度,写旁批耽误时间,所以没必要做旁批。
C.读古诗词时,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通过想象来领会意思,体会意境。
【答案】B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A、C正确。
B.有误,不赞同,写旁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所以有必要做旁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实践作业。实践作业是把语文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作业可以使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综合实践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材料、动手、动脑、语言表达等能力。
13.(2023六下·枣强)回忆《为人民服务》,将下面这句话插入语段中,位置正确的一项是( )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②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③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A.①②句之间 B.②③句之间 C.③句后面 D.①句前面
【答案】A
【知识点】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写"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再写“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接着写“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应插入①②句之间。
故答案为:A
【点评】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及时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14.(2023·卫辉)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浣溪沙》作者是宋朝的王观,浣溪沙是词的题目。
B.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
C.一个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D.《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是一篇演讲稿,作者用很大篇幅谈论了失败这个话题。
【答案】A
【知识点】作者作品;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A、有误,《浣溪沙》作者是宋朝的苏轼,浣溪沙是词牌名。
B、C、D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文学常识、课文理解及实践作业。作家及其作品属于文学常识的范畴,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15.(2024·汉阳模拟)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依偎wèi B.僻pì静 C.唯恐kǒng D.挪nuó移
【答案】A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A:依偎wèi改wēi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16.(2024·宝安模拟)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
(1)读古诗,赏四季美景:早春有“天街小雨润如酥, ”;盛夏有“ ,映日荷花别样红”。
(2)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3)姐姐在南方求学,已经两年没有回家。眼看第三年春天又来了,她不禁感叹:“ , ?真想回家啊!”(填《泊船瓜洲》中的两句诗)。
(4)千磨万击还坚劲, ”
(5) ,要留清白在人间。
【答案】(1)草色遥看近却无;接天莲叶无穷碧
(2)因为;所以;如果;就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任尔东西南北风
(5)粉骨碎身浑不怕
【知识点】古诗词默写
【解析】【分析】(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代诗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思是: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像与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鲜艳娇红,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为人民服务》一文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一篇演讲稿。结合课文内容可知,“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意思是: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返回自己的家乡呢。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朝郑燮的《竹石》,意思是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表现了一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5)“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故答案为:(1)草色遥看近却无、接天莲叶无穷碧;(2)因为、所以、如果、就;(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4)任尔东西南北风;(5)粉骨碎身浑不怕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古诗文默写,有课文内容理解。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17.(2024·宝安模拟)按要求完成句子。
(1)在开满鲜花的原野上,小马驹浪费时光毫无目的地东奔西跑。(缩句)
(2)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对我说:“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改为转述句)
(3)【诗有浓情】“死去元知万事空, ”,这是陆游永远的遗憾;“剑外忽传收蓟北, ”,这是杜甫初听到平定叛军、收复国土消息时的喜极而泣;“ ,出没风波里,”这是范仲淹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4)请用“……一律……清一色……都……”写出“六一”儿童节同学们表演节目着装整齐的情境。
同学们的服装好看又整齐:
(5)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仿写排比句:
【答案】(1)小马驹东奔西跑。
(2)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对我说,请相信他,纸条上的话是真的。我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3)但悲不见九州同;初闻涕泪满衣裳;君看一叶舟
(4)有的班级是男生表演,一律穿白衬衣、黑裤子;有的班是女生表演,穿着清一色的公主裙;有的班男女都穿着校服,显得很精神。
(5)父爱像高山,很深沉;像大海,很广阔;像草原,很辽远。
【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缩句;其他语言表达;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1)缩句,即为句子“修枝剪叶”,去掉句中的修饰成分,保留句子主干,句子原意不发生改变。原句中可将“在开满鲜花的原野上”“浪费时光毫无目的地 ”删去,保留主干:小马驹东奔西跑。
(2)本题考查改为转述句。转述句就是将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表达句式,需要修改人称,标点符号和代词等。本题“说”后的冒号改逗号,引号去掉,句中的“我”改为“他”,“你”改为“我”;
(3)“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意思是: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意思是:剑门关外,喜讯突然传来,官军收复了冀北一带,高兴之余,不禁泪满衣裳。出自:唐朝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出自,宋代范仲淹的《江上渔者》,诗句的意思是:你看那渔人驾着像树叶—样的小舟,在大风大浪里时出时没。
(4)根据题干内容,用“……一律……清一色……都……”写出“六一”儿童节同学们表演节目着装整齐的情境,注意语言通顺,表达清晰即可。示例:有的班级是男生表演,一律穿白衬衣、黑裤子;有的班是女生表演,穿着清一色的公主裙;有的班男女都穿着校服,显得很精神。
(5)根据题干内容,仿写排比句,注意句子形式,用上排比的修辞手法即可。示例:父爱像高山,很深沉;像大海,很广阔;像草原,很辽远。
故答案为:(1)小马驹东奔西跑。(2)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对我说,请相信他,纸条上的话是真的。我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3)但悲不见九州同、初闻涕泪满衣裳、君看一叶舟;(4)有的班级是男生表演,一律穿白衬衣、黑裤子;有的班是女生表演,穿着清一色的公主裙;有的班男女都穿着校服,显得很精神。(5)父爱像高山,很深沉;像大海,很广阔;像草原,很辽远。
【点评】本题考查缩句、句式转换、古诗词填空、仿写等知识点。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积累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信息,可作答相关题目。要求学生在做题时仔细阅读题干,询问关键信息。
二、阅读理解。(20分)
(2024·宝安模拟)阅读与理解;阅读作品节选部分,完成习题。
①大雁们浩浩荡荡地飞过来了,一大群接着一大群络绎不绝。“但愿我的那群大雁千万不要没有向我告别就飞走!”他心里想道,因为他一心要把事情的原委始末全都告诉他们,而且还要告诉他们,现在他又是一个真正的人了。
②又一群大雁飞起来了,这一群飞翔得比其他大雁更矫健,鸣叫得比其他大雁更嘹亮。他们身上那股说不出来的神态告诉了他,这就是带着他周游过各地的雁群,可是他却不能够像前一天那样只消看上一眼就认准无误。
③大雁们放慢速度,沿着海岸来回盘旋。男孩立即明白过来,那就是他的雁群。可是他暗暗纳闷,大雁们为什么不飞落到他的身边,因为他们不会看不见他站在那里。
④他用尽力气想发出模仿鸟语的声音,然而想不到舌头直僵僵地不听使唤了!他再也发不出那种正确的鸟语来了。
⑤空中传来了阿卡的鸣叫声,可是他再也听不懂她在说些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呀?难道大雁们说话的腔调全变啦?”他心里茫然不知所措。
⑥他朝他们挥舞自己的尖顶小帽,他沿着海岸大步奔跑,嘴里放声高喊:“我在这里,你在哪里?”
⑦然而这样做似乎使得雁群受到了惊吓,他们飞上天空朝海面拐过去了。这时候他总算明白过来了!大雁们并不知道他已经又变成人了,他们认不出他来。
(选自《骑鹅旅行记》)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节选的主要内容。
19.第⑥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男孩的 、 描写,从中体会出 。
20.“空中传来了阿卡的鸣叫声,可是他再也听不懂她在说些什么”,假如阿卡会说人话,她会说些什么?
21.文中的男孩名字叫什么?结合这部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你对这个男孩的评价。(至少两点)
22.神奇的想象是很多名著的共同特点,《骑鹅旅行记》就是一部很具有神奇色彩的小说。就你读过的一本名著(包括这本书)结合其具体的内容,谈谈其神奇之处。至少写出两处来。
【答案】18.变成人后的小男孩(尼尔斯)与阿卡和雁群告别。
19.动作;语言;尼尔斯急切的心情
20.尼尔斯,我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始末,我真替你高兴,你是个善良的好孩子,你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也帮助我们做了许多事儿。快回去吧,我们会永远记着你的。
21.尼尔斯 从他没有变成小狐仙之前经常捉弄家里的小动物,还捉弄小狐仙这些情节中,可以看出他曾经是个顽劣、淘气、喜欢捉弄人的孩子;从他帮助雁群和狐狸斯密尔周旋、以及遇到困难总是想办法去克服这些情节中我看出他又是一个善良、机智勇敢、乐于助人的孩子。
22.《西游记》中有神奇的宝贝。如芭蕉扇能把人扇到八万四千里之外,并且能变幻大小,可以缩小成为一个小树叶,放在嘴里;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可以无限量的重,无限量的轻,也可以变大变小和能伸能缩。
【知识点】童话故事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选段主要描写了变成人后的小男孩(尼尔斯)与阿卡和雁群告别的情形。
18.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概括。结合文末的选自《骑鹅旅行记》,可知短文的主人公是尼尔斯,结合第①自然段中现在他又是一个真正的人了可知,尼尔斯已经变回人了,所以本片段主要描写变回人的尼尔斯与雁群告别。
故答案为:变成人后的小男孩(尼尔斯)与阿卡和雁群告别。
19.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结合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他朝他们挥舞自己的尖顶小帽,他沿着海岸大步奔跑,嘴里放声高喊:我在这里,你在哪里 ”中的“挥舞、奔跑、喊”可知,这是抓住小男孩的动作进行描写;“我在这里,你在哪里 可知,这是对小男孩的语言进行了描写,从这一系列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中,体会到了尼尔斯急切地和雁群打着招呼,并努力地引起大雁们注意的急切的心情。
故答案为:动作、语言、尼尔斯急切的心情
20.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结合短文第①自然段中他心里想道,因为他一心要把事情的原委始末全都告诉他们,而且还要告诉他们,现在他又是一个真正的人了”来想象阿卡有可能对他说的话,只要想象合理即可。如:尼尔斯,别着急,我都明白了,你是一个好孩子,我们来年再见。
故答案为:尼尔斯,我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始末,我真替你高兴,你是个善良的好孩子,你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也帮助我们做了许多事儿。快回去吧,我们会永远记着你的。
21.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及人物形象的评价。结合文末的选自《骑鹅旅行记》,可知,本文讲的一个放鹅娃尼尔斯的故事,故文中的男孩的名字叫尼尔斯。再结合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来分析小男孩的性格特点。只要合理即可。结合名著中“尼尔斯想:雄鹅要是真的飞了那还了得,父母从教堂回来一定会很伤心的。”可知,尼尔斯是一位体谅父母的孩子。结合名著中的尼尔斯是个天才的小猎人,他在山林里发现了一种名叫黑马的鸟,并把他抓来炖肉。可是,当他被放出去后,他就死了。”可知,他是一位淘气、顽劣的孩子。
故答案为:尼尔斯 从他没有变成小狐仙之前经常捉弄家里的小动物,还捉弄小狐仙这些情节中,可以看出他曾经是个顽劣、淘气、喜欢捉弄人的孩子;从他帮助雁群和狐狸斯密尔周旋、以及遇到困难总是想办法去克服这些情节中我看出他又是一个善良、机智勇敢、乐于助人的孩子。
22.本题考查课外阅读与积累。找出自己读过的名著中具有神奇色彩的内容,答案不唯一。如:《西游记》中:如芭蕉扇能把人扇到八万四千里之外,并且能变幻大小,可以缩小成为一个小树叶放在嘴里;八戒叫:师兄,这棵树叶子齐整,好似玉兔般的耳朵,我瞧了一瞧,上面生有火焰,连枝桠都红彤彤的,不知是个什么树。行者掐指一算,跳下来,对八戒道:这个树叫火焰山辣木,果实叫紫衫儿,一株三十年开花结实,那紫衫儿子好吃,千万不可错过,你们且拿了些去,留待咱们路上吃。”神奇之处:一棵树上生有火焰,并且结出了美味的紫衫果实。这种神奇的元素使得故事中充满了奇异、神秘的色彩,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故答案为:《西游记》中有神奇的宝贝。如芭蕉扇能把人扇到八万四千里之外,并且能变幻大小,可以缩小成为一个小树叶,放在嘴里;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可以无限量的重,无限量的轻,也可以变大变小和能伸能缩。
(2024·宝安模拟)读文段,完成练习。
【材料一】没有多久我就发现,我现在待的地方不宜居住:因为它太靠近海,地势低洼,比较潮湿,不利于健康,更重要的是这附近没有淡水,所以我决定找到--处更有益于健康、出行更为方便的地方。
鉴于我目前的情况,我在选择住地时首先要考虑以下的因素:第一,正如我刚才提到的,要有益于健康,有能饮用的淡水;第二,能够避开烈日的暴晒;第三,能抵御人或是兽的侵袭;第四,能望得见大海,万一上天开眼送船来到这一海面,我不至于错过获救的机会一到目前为止,我还不愿意完全放弃获救的希望。
——节选自《魯滨逊漂流记》
【材料二】他是英国小说家,出生于伦敦。父亲是个做蜡烛的商人。家境并不富裕,他只有中学学历,但是练就了一手流利的文笔。1683年,他开始从事商业活动,到过国内外许多地方,干过五花八门的行当,并积累了许多漂洋过海的经验。他从1681年开始文学创作,小说成就最高,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
23.推测一下,【材料一】最有可能选自书中的哪一个章节?( )
A.野人归来 B.最初的日子 C.逃脱奴役
24.阅读完【材料二】,你知道“他”指的是谁吗?( )
A.笛卡尔 B.鲁滨逊 C.丹尼尔笛福
25.【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没有存在因果关系?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由。
26.这本书还有许多精彩的情节,请先写出印象最深的情节名字,再说一说你的感受。
我印象最深的情节:
感受:
【答案】23.B
24.C
25.存在因果关系。这两段材料分别从作品内容和作者经历概括讲解,他们之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品是与作者的经历分不开的。
26.“星期五”向往回到他的故乡,但又不愿离开主人。;这样写突出了“星期五”对主人的依恋,也写出了在“星期五”的心目中“我”是一个善良、聪明、和气、文明的人。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两则材料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英国作家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歌颂了鲁滨逊顽强的意志力。
2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理解能力。从“有多久我就发现,我现在待的地方不宜居住”可推测,[材料一]最有可能选自“最初的日子”这一章节。故选:B。
故答案为:B
24.此题考查学生文本信息的理解能力。[材料二]写了作者的经历,通过阅读可知,“他”指的是笛福。故选:C。
故答案为:C
2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理解能力。这两段材料分别从作品内容和作者经历概括讲解,他们之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品是与作者的经历分不开的。
故答案为:存在因果关系。这两段材料分别从作品内容和作者经历概括讲解,他们之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品是与作者的经历分不开的。
26.此题考查思维拓展。写出印象最深的情节名字,再说—说你的感受。
故答案为:“星期五”向往回到他的故乡,但又不愿离开主人。这样写突出了“星期五”对主人的依恋,也写出了在“星期五”的心目中“我”是一个善良、聪明、和气、文明的人。
三、作文(30分)
27.(2024·宝安模拟)文明和谐值得称赞,爱国敬业值得称赞,诚信友善值得称赞,学会生存值得称赞,热爱科学值得称赞……在你的生活中,谁最值得称赞?是自己,还是身边的人?什么事最值得称赞?请根据上面的提示,以《称赞》为题写一篇习作。
【答案】范文:
称赞
早晨,雨沙沙地下着,微风轻轻地吹来,给炎热的五月带来了一丝凉意。我迈着轻快的步子,怀着激动的心情,去桂园小学参加深圳青少年英语口语大赛深圳赛区决赛。
进入候考室,我的心砰砰地跳个不停,想:会不会背错台词?评委会不会不喜欢我?问的问题太难了怎么办?我正想着,一个老师走了过来,领我去考场。考场外有一排椅子,几个小朋友正等着进场。我走过去坐下,心里竟然有一些紧张。
“纪!”老师大声叫起来。
“呀!到我了!”我腾地站起来,走进了考场。考场里坐着几位评委,低着头,似乎毫不在意我的出现。我定了定神,迈着步子走上了舞台,开始朗诵起来:“Welcome friends……”我很快进入了状态,声音越来越自如了,设计好的动作也自然做了出来,表情也慢慢丰富了。等我讲完,我发现评委们低着的头都抬起来了。一位女评委放下手中的笔,小声地对身边的男评委说:“VeryGood!”声音不大,但清清楚楚地飘进了我的耳朵。
“评委都夸我了!一定能过关吧!”我不安的心一下子踏实了,浑身充满了力量。接下来的问答环节,我更大胆了,回答起来也是信心十足。
称赞,能帮助人鼓起勇气,树立信心,能使人快乐。这话一点也不假,这次比赛,我就体验到了称赞带给我的力量。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称赞”为题,写一篇作文。生活中或多或少肯定有很多令我们称赞的事,文明和谐值得称赞,爱国敬业值得称赞,诚信友善值得称赞,学会生存值得称赞,热爱科学值得称赞……择一件最孩子的自己称赞的事把它写下来,注意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发展、经过、结果。注意运用平时学习到的好词佳句。
【点评】文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称赞,能帮助人鼓起勇气,树立信心,能使人快乐。语言质朴,是难得的一篇佳作。
1 / 1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全真模拟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2024·万江模拟)下列字音、字形、字义完全正确的是( )
A.笨拙(zhuō)轻脆焉知非福(怎么)
B.薄雾(bó)侵袭万象更新(更加)
C.澄碧(chéng)诸侯载渴载饥(充满)
D.匪徒(fěi)拨弄泣涕零如雨(散碎)
2.(2024·黄冈模拟)下列诗词句或名言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B.一丈丝纶一寸钩,一人独钓一江秋。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3.(2024·南宁模拟)“……《鲁滨逊漂流记》无疑是一部值得逐字逐行重读的小说”。卡尔维诺推荐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方法是( )
A.跳读 B.重读 C.浏览
4.(2023·郸城)下列加点词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天的京城。)
B.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认为。)
C.最是一年春好处(好处。)
D.萧萧暮雨子规啼(形容雨声。)
5.(2024·樊城模拟)你的藏书阁中有①《爱丽丝漫游奇境》②《鲁滨逊漂流记》③《骑鹅旅行记》④《汤姆·索亚历险记》⑤《安徒生童话》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外国文学作品。如果想依次开展对安徒生、马克·吐温、刘易斯·卡罗尔、丹尼尔·笛福这四位作家的作品研究,正确的取书顺序是( )
A.⑤②④① B.⑤④①② C.⑤④③② D.⑤④①⑥
6.(2023六下·无为期末)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是( )
A.“勇夺第一”“拔得头筹”和“摘得桂冠”三个词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B.“溶解了阳光的水变暖,变得犹如母亲温暖的怀抱。”这句话是比喻句,把“水”比喻成“母亲”。
C.“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中的“四周围”是指鲁迅先生行走夜路时的环境。
7.(2023六下·路北期末)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含糊 严竣 苦型 B.拨弄 惊惶 荒凉 C.仿御 处境 顷覆
8.(2024·京山模拟)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写的是王熙凤;“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写的是林黛玉。
B.神话小说《西游记》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其中“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车迟国斗法”等故事尤为精彩。
C.“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这些故事情节均出自《三国演义》,所涉及的主人公就是被后人称为“武圣”的关羽。
D.《水浒传》为我们讲述了108位梁山好汉的故事,像“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打虎将”武松等,都是个性鲜明,脍炙人口的英雄形象。
9.(2024·宝安模拟)新居要布置书房,以下最合适悬挂的一副对联是( )
A.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B.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C.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0.(2024·梅江模拟)下面诗句中“故”字意思,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D.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1.(2024·龙岗模拟)下列学习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勤问勤查,这样可以学到很多新的知识。
B.要边读书边思考,并写下读书笔记。
C.坚持每天读课外书,读什么都可以。
D.完成习作后要多读几遍;并用修改符号仔细修改。
12.关于阅读方法,你不赞同的一项是( )
A.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主次,有助于理解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B.为了读更多的书,我们就要提高阅读速度,写旁批耽误时间,所以没必要做旁批。
C.读古诗词时,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通过想象来领会意思,体会意境。
13.(2023六下·枣强)回忆《为人民服务》,将下面这句话插入语段中,位置正确的一项是( )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②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③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A.①②句之间 B.②③句之间 C.③句后面 D.①句前面
14.(2023·卫辉)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浣溪沙》作者是宋朝的王观,浣溪沙是词的题目。
B.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
C.一个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D.《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是一篇演讲稿,作者用很大篇幅谈论了失败这个话题。
15.(2024·汉阳模拟)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依偎wèi B.僻pì静 C.唯恐kǒng D.挪nuó移
16.(2024·宝安模拟)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
(1)读古诗,赏四季美景:早春有“天街小雨润如酥, ”;盛夏有“ ,映日荷花别样红”。
(2)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3)姐姐在南方求学,已经两年没有回家。眼看第三年春天又来了,她不禁感叹:“ , ?真想回家啊!”(填《泊船瓜洲》中的两句诗)。
(4)千磨万击还坚劲, ”
(5) ,要留清白在人间。
17.(2024·宝安模拟)按要求完成句子。
(1)在开满鲜花的原野上,小马驹浪费时光毫无目的地东奔西跑。(缩句)
(2)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对我说:“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改为转述句)
(3)【诗有浓情】“死去元知万事空, ”,这是陆游永远的遗憾;“剑外忽传收蓟北, ”,这是杜甫初听到平定叛军、收复国土消息时的喜极而泣;“ ,出没风波里,”这是范仲淹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4)请用“……一律……清一色……都……”写出“六一”儿童节同学们表演节目着装整齐的情境。
同学们的服装好看又整齐:
(5)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仿写排比句:
二、阅读理解。(20分)
(2024·宝安模拟)阅读与理解;阅读作品节选部分,完成习题。
①大雁们浩浩荡荡地飞过来了,一大群接着一大群络绎不绝。“但愿我的那群大雁千万不要没有向我告别就飞走!”他心里想道,因为他一心要把事情的原委始末全都告诉他们,而且还要告诉他们,现在他又是一个真正的人了。
②又一群大雁飞起来了,这一群飞翔得比其他大雁更矫健,鸣叫得比其他大雁更嘹亮。他们身上那股说不出来的神态告诉了他,这就是带着他周游过各地的雁群,可是他却不能够像前一天那样只消看上一眼就认准无误。
③大雁们放慢速度,沿着海岸来回盘旋。男孩立即明白过来,那就是他的雁群。可是他暗暗纳闷,大雁们为什么不飞落到他的身边,因为他们不会看不见他站在那里。
④他用尽力气想发出模仿鸟语的声音,然而想不到舌头直僵僵地不听使唤了!他再也发不出那种正确的鸟语来了。
⑤空中传来了阿卡的鸣叫声,可是他再也听不懂她在说些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呀?难道大雁们说话的腔调全变啦?”他心里茫然不知所措。
⑥他朝他们挥舞自己的尖顶小帽,他沿着海岸大步奔跑,嘴里放声高喊:“我在这里,你在哪里?”
⑦然而这样做似乎使得雁群受到了惊吓,他们飞上天空朝海面拐过去了。这时候他总算明白过来了!大雁们并不知道他已经又变成人了,他们认不出他来。
(选自《骑鹅旅行记》)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节选的主要内容。
19.第⑥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男孩的 、 描写,从中体会出 。
20.“空中传来了阿卡的鸣叫声,可是他再也听不懂她在说些什么”,假如阿卡会说人话,她会说些什么?
21.文中的男孩名字叫什么?结合这部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你对这个男孩的评价。(至少两点)
22.神奇的想象是很多名著的共同特点,《骑鹅旅行记》就是一部很具有神奇色彩的小说。就你读过的一本名著(包括这本书)结合其具体的内容,谈谈其神奇之处。至少写出两处来。
(2024·宝安模拟)读文段,完成练习。
【材料一】没有多久我就发现,我现在待的地方不宜居住:因为它太靠近海,地势低洼,比较潮湿,不利于健康,更重要的是这附近没有淡水,所以我决定找到--处更有益于健康、出行更为方便的地方。
鉴于我目前的情况,我在选择住地时首先要考虑以下的因素:第一,正如我刚才提到的,要有益于健康,有能饮用的淡水;第二,能够避开烈日的暴晒;第三,能抵御人或是兽的侵袭;第四,能望得见大海,万一上天开眼送船来到这一海面,我不至于错过获救的机会一到目前为止,我还不愿意完全放弃获救的希望。
——节选自《魯滨逊漂流记》
【材料二】他是英国小说家,出生于伦敦。父亲是个做蜡烛的商人。家境并不富裕,他只有中学学历,但是练就了一手流利的文笔。1683年,他开始从事商业活动,到过国内外许多地方,干过五花八门的行当,并积累了许多漂洋过海的经验。他从1681年开始文学创作,小说成就最高,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
23.推测一下,【材料一】最有可能选自书中的哪一个章节?( )
A.野人归来 B.最初的日子 C.逃脱奴役
24.阅读完【材料二】,你知道“他”指的是谁吗?( )
A.笛卡尔 B.鲁滨逊 C.丹尼尔笛福
25.【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没有存在因果关系?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由。
26.这本书还有许多精彩的情节,请先写出印象最深的情节名字,再说一说你的感受。
我印象最深的情节:
感受:
三、作文(30分)
27.(2024·宝安模拟)文明和谐值得称赞,爱国敬业值得称赞,诚信友善值得称赞,学会生存值得称赞,热爱科学值得称赞……在你的生活中,谁最值得称赞?是自己,还是身边的人?什么事最值得称赞?请根据上面的提示,以《称赞》为题写一篇习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字义;字音;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正确。
B.有误,万象更新:指一切事物都改变了面貌,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更:改变;改换。
C.有误,载渴载饥:又饥又渴真劳累。载:又。
D.有误,泣涕零如雨: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零:落下。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字义的辨析。要根据具体的词语或句子来分析,平时要注意多识记多积累。
2.【答案】B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默写
【解析】【分析】A、C、D正确。
B.错误。由《题秋江独钓图》中“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可知,B错。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诗文词句理解、名言警句。古诗文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古诗文的学习,这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养成良好文学素养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3.【答案】B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的阅读方法,从“逐行重读”我们知道卡尔维诺用了重读方法。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阅读策略和方法。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书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平时要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4.【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好处:最美好的时节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字词解释及诗歌词句理解。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找们在学习中多读、多背,多积累字词。
5.【答案】B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①《爱丽丝漫游奇境》是十九世纪英国作家兼牛津大学基督学院数学教师刘易斯 卡罗尔创作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品。②《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③《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 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④《汤姆 索亚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是美国小说家马克 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⑤《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 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作者生平及代表作、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6.【答案】A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比喻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A.勇夺第一: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拔得头筹:取得了第一个出场比赛资格。摘得桂冠:指获得荣誉、成就、胜利等特别成功的标志。由此可知,“勇夺第一”“拔得头筹”和“摘得桂冠”互为近义词。正确;
B.结合例句可知,句子中把“水”比作“母亲温暖的怀抱;不正确;
C.“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选自《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四周围”比喻当时的黑暗社会;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査近义词、修辞手法及句子的理解。题干考查理解诗词句的理解。在理解诗词记的时候,抓住关键的词语,先解释里面的词语。然后再把诗句联合起来,结合当时诗人所描绘的场景。写出意思。
7.【答案】B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有误,裤型:裤子的样板。故“苦型”的“苦”错误。
B.正确。
C.有误,防御:防守抵御。故“仿御”的“仿”错误。倾覆:倒塌;翻倒。故“顷覆”的“顷”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査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冋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辨析判断。
8.【答案】D
【知识点】《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解析】【分析】A、B、C正确;
D:错误;“打虎将”是李忠。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此题,学生不仅要熟悉名著中人物及相关情节,还要了解与人物相关的经历,了解作品的写作特色。读了原著,方可轻松应对这些题目。
9.【答案】D
【知识点】格言、名言;谚语
【解析】【分析】A.“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意思是: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形容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
B.“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意思是:读一天书就有一天的收获,但如果有一天没读书就会丢失10天的读书的收获。指读书学习要坚持不懈,才有功效。
C.“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意思是:学习不怕基础差.只要开始努力学习就不算晚。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意思是: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学者的书房里可以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意在告诉自己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勤奋"和“刻苦”必不可少。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谚语俗语和名人名言。平常多加积累与训练,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10.【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A.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故人:老朋友。故:原来的;从前的。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老朋友请你再饮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旧亲人。故:原来的;从前的。
C.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你从故乡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故:故乡。
D.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故人:老朋友。故:原来的;从前的。
结合释义可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中“故”字意思,与其他三个不同。
故答案为: C
【点评】考查了字词解释、诗歌词句理解。做此题要先理解诗歌词句大意,再根据诗歌词句意思理解做题。
11.【答案】C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读什么都可以”不正确,要选择适合该年龄段的书来读,要读好书。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习交流。认真阅读所给文字,结合日常积累的学习方法作答即可。
12.【答案】B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A、C正确。
B.有误,不赞同,写旁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所以有必要做旁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实践作业。实践作业是把语文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作业可以使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综合实践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材料、动手、动脑、语言表达等能力。
13.【答案】A
【知识点】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写"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再写“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接着写“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应插入①②句之间。
故答案为:A
【点评】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及时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14.【答案】A
【知识点】作者作品;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A、有误,《浣溪沙》作者是宋朝的苏轼,浣溪沙是词牌名。
B、C、D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文学常识、课文理解及实践作业。作家及其作品属于文学常识的范畴,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15.【答案】A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A:依偎wèi改wēi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16.【答案】(1)草色遥看近却无;接天莲叶无穷碧
(2)因为;所以;如果;就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任尔东西南北风
(5)粉骨碎身浑不怕
【知识点】古诗词默写
【解析】【分析】(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代诗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思是: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像与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鲜艳娇红,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为人民服务》一文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一篇演讲稿。结合课文内容可知,“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意思是: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返回自己的家乡呢。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朝郑燮的《竹石》,意思是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表现了一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5)“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故答案为:(1)草色遥看近却无、接天莲叶无穷碧;(2)因为、所以、如果、就;(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4)任尔东西南北风;(5)粉骨碎身浑不怕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古诗文默写,有课文内容理解。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17.【答案】(1)小马驹东奔西跑。
(2)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对我说,请相信他,纸条上的话是真的。我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3)但悲不见九州同;初闻涕泪满衣裳;君看一叶舟
(4)有的班级是男生表演,一律穿白衬衣、黑裤子;有的班是女生表演,穿着清一色的公主裙;有的班男女都穿着校服,显得很精神。
(5)父爱像高山,很深沉;像大海,很广阔;像草原,很辽远。
【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缩句;其他语言表达;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1)缩句,即为句子“修枝剪叶”,去掉句中的修饰成分,保留句子主干,句子原意不发生改变。原句中可将“在开满鲜花的原野上”“浪费时光毫无目的地 ”删去,保留主干:小马驹东奔西跑。
(2)本题考查改为转述句。转述句就是将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表达句式,需要修改人称,标点符号和代词等。本题“说”后的冒号改逗号,引号去掉,句中的“我”改为“他”,“你”改为“我”;
(3)“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意思是: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意思是:剑门关外,喜讯突然传来,官军收复了冀北一带,高兴之余,不禁泪满衣裳。出自:唐朝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出自,宋代范仲淹的《江上渔者》,诗句的意思是:你看那渔人驾着像树叶—样的小舟,在大风大浪里时出时没。
(4)根据题干内容,用“……一律……清一色……都……”写出“六一”儿童节同学们表演节目着装整齐的情境,注意语言通顺,表达清晰即可。示例:有的班级是男生表演,一律穿白衬衣、黑裤子;有的班是女生表演,穿着清一色的公主裙;有的班男女都穿着校服,显得很精神。
(5)根据题干内容,仿写排比句,注意句子形式,用上排比的修辞手法即可。示例:父爱像高山,很深沉;像大海,很广阔;像草原,很辽远。
故答案为:(1)小马驹东奔西跑。(2)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对我说,请相信他,纸条上的话是真的。我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3)但悲不见九州同、初闻涕泪满衣裳、君看一叶舟;(4)有的班级是男生表演,一律穿白衬衣、黑裤子;有的班是女生表演,穿着清一色的公主裙;有的班男女都穿着校服,显得很精神。(5)父爱像高山,很深沉;像大海,很广阔;像草原,很辽远。
【点评】本题考查缩句、句式转换、古诗词填空、仿写等知识点。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积累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信息,可作答相关题目。要求学生在做题时仔细阅读题干,询问关键信息。
【答案】18.变成人后的小男孩(尼尔斯)与阿卡和雁群告别。
19.动作;语言;尼尔斯急切的心情
20.尼尔斯,我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始末,我真替你高兴,你是个善良的好孩子,你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也帮助我们做了许多事儿。快回去吧,我们会永远记着你的。
21.尼尔斯 从他没有变成小狐仙之前经常捉弄家里的小动物,还捉弄小狐仙这些情节中,可以看出他曾经是个顽劣、淘气、喜欢捉弄人的孩子;从他帮助雁群和狐狸斯密尔周旋、以及遇到困难总是想办法去克服这些情节中我看出他又是一个善良、机智勇敢、乐于助人的孩子。
22.《西游记》中有神奇的宝贝。如芭蕉扇能把人扇到八万四千里之外,并且能变幻大小,可以缩小成为一个小树叶,放在嘴里;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可以无限量的重,无限量的轻,也可以变大变小和能伸能缩。
【知识点】童话故事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选段主要描写了变成人后的小男孩(尼尔斯)与阿卡和雁群告别的情形。
18.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概括。结合文末的选自《骑鹅旅行记》,可知短文的主人公是尼尔斯,结合第①自然段中现在他又是一个真正的人了可知,尼尔斯已经变回人了,所以本片段主要描写变回人的尼尔斯与雁群告别。
故答案为:变成人后的小男孩(尼尔斯)与阿卡和雁群告别。
19.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结合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他朝他们挥舞自己的尖顶小帽,他沿着海岸大步奔跑,嘴里放声高喊:我在这里,你在哪里 ”中的“挥舞、奔跑、喊”可知,这是抓住小男孩的动作进行描写;“我在这里,你在哪里 可知,这是对小男孩的语言进行了描写,从这一系列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中,体会到了尼尔斯急切地和雁群打着招呼,并努力地引起大雁们注意的急切的心情。
故答案为:动作、语言、尼尔斯急切的心情
20.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结合短文第①自然段中他心里想道,因为他一心要把事情的原委始末全都告诉他们,而且还要告诉他们,现在他又是一个真正的人了”来想象阿卡有可能对他说的话,只要想象合理即可。如:尼尔斯,别着急,我都明白了,你是一个好孩子,我们来年再见。
故答案为:尼尔斯,我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始末,我真替你高兴,你是个善良的好孩子,你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也帮助我们做了许多事儿。快回去吧,我们会永远记着你的。
21.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及人物形象的评价。结合文末的选自《骑鹅旅行记》,可知,本文讲的一个放鹅娃尼尔斯的故事,故文中的男孩的名字叫尼尔斯。再结合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来分析小男孩的性格特点。只要合理即可。结合名著中“尼尔斯想:雄鹅要是真的飞了那还了得,父母从教堂回来一定会很伤心的。”可知,尼尔斯是一位体谅父母的孩子。结合名著中的尼尔斯是个天才的小猎人,他在山林里发现了一种名叫黑马的鸟,并把他抓来炖肉。可是,当他被放出去后,他就死了。”可知,他是一位淘气、顽劣的孩子。
故答案为:尼尔斯 从他没有变成小狐仙之前经常捉弄家里的小动物,还捉弄小狐仙这些情节中,可以看出他曾经是个顽劣、淘气、喜欢捉弄人的孩子;从他帮助雁群和狐狸斯密尔周旋、以及遇到困难总是想办法去克服这些情节中我看出他又是一个善良、机智勇敢、乐于助人的孩子。
22.本题考查课外阅读与积累。找出自己读过的名著中具有神奇色彩的内容,答案不唯一。如:《西游记》中:如芭蕉扇能把人扇到八万四千里之外,并且能变幻大小,可以缩小成为一个小树叶放在嘴里;八戒叫:师兄,这棵树叶子齐整,好似玉兔般的耳朵,我瞧了一瞧,上面生有火焰,连枝桠都红彤彤的,不知是个什么树。行者掐指一算,跳下来,对八戒道:这个树叫火焰山辣木,果实叫紫衫儿,一株三十年开花结实,那紫衫儿子好吃,千万不可错过,你们且拿了些去,留待咱们路上吃。”神奇之处:一棵树上生有火焰,并且结出了美味的紫衫果实。这种神奇的元素使得故事中充满了奇异、神秘的色彩,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故答案为:《西游记》中有神奇的宝贝。如芭蕉扇能把人扇到八万四千里之外,并且能变幻大小,可以缩小成为一个小树叶,放在嘴里;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可以无限量的重,无限量的轻,也可以变大变小和能伸能缩。
【答案】23.B
24.C
25.存在因果关系。这两段材料分别从作品内容和作者经历概括讲解,他们之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品是与作者的经历分不开的。
26.“星期五”向往回到他的故乡,但又不愿离开主人。;这样写突出了“星期五”对主人的依恋,也写出了在“星期五”的心目中“我”是一个善良、聪明、和气、文明的人。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两则材料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英国作家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歌颂了鲁滨逊顽强的意志力。
2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理解能力。从“有多久我就发现,我现在待的地方不宜居住”可推测,[材料一]最有可能选自“最初的日子”这一章节。故选:B。
故答案为:B
24.此题考查学生文本信息的理解能力。[材料二]写了作者的经历,通过阅读可知,“他”指的是笛福。故选:C。
故答案为:C
2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理解能力。这两段材料分别从作品内容和作者经历概括讲解,他们之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品是与作者的经历分不开的。
故答案为:存在因果关系。这两段材料分别从作品内容和作者经历概括讲解,他们之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品是与作者的经历分不开的。
26.此题考查思维拓展。写出印象最深的情节名字,再说—说你的感受。
故答案为:“星期五”向往回到他的故乡,但又不愿离开主人。这样写突出了“星期五”对主人的依恋,也写出了在“星期五”的心目中“我”是一个善良、聪明、和气、文明的人。
27.【答案】范文:
称赞
早晨,雨沙沙地下着,微风轻轻地吹来,给炎热的五月带来了一丝凉意。我迈着轻快的步子,怀着激动的心情,去桂园小学参加深圳青少年英语口语大赛深圳赛区决赛。
进入候考室,我的心砰砰地跳个不停,想:会不会背错台词?评委会不会不喜欢我?问的问题太难了怎么办?我正想着,一个老师走了过来,领我去考场。考场外有一排椅子,几个小朋友正等着进场。我走过去坐下,心里竟然有一些紧张。
“纪!”老师大声叫起来。
“呀!到我了!”我腾地站起来,走进了考场。考场里坐着几位评委,低着头,似乎毫不在意我的出现。我定了定神,迈着步子走上了舞台,开始朗诵起来:“Welcome friends……”我很快进入了状态,声音越来越自如了,设计好的动作也自然做了出来,表情也慢慢丰富了。等我讲完,我发现评委们低着的头都抬起来了。一位女评委放下手中的笔,小声地对身边的男评委说:“VeryGood!”声音不大,但清清楚楚地飘进了我的耳朵。
“评委都夸我了!一定能过关吧!”我不安的心一下子踏实了,浑身充满了力量。接下来的问答环节,我更大胆了,回答起来也是信心十足。
称赞,能帮助人鼓起勇气,树立信心,能使人快乐。这话一点也不假,这次比赛,我就体验到了称赞带给我的力量。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称赞”为题,写一篇作文。生活中或多或少肯定有很多令我们称赞的事,文明和谐值得称赞,爱国敬业值得称赞,诚信友善值得称赞,学会生存值得称赞,热爱科学值得称赞……择一件最孩子的自己称赞的事把它写下来,注意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发展、经过、结果。注意运用平时学习到的好词佳句。
【点评】文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称赞,能帮助人鼓起勇气,树立信心,能使人快乐。语言质朴,是难得的一篇佳作。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