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贵州省黔东南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2024届小升初语文总复习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贵州省黔东南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2024届小升初语文总复习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8 16:32:34

文档简介

贵州省黔东南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2024届小升初语文总复习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2022·沭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天,黄海公园里百花齐放,绚丽多姿,真是栩栩如生。
B.同学们自制的竹节人可真是别出心裁,大家都拍手叫绝。
C.科学家们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D.在紧急关头舍身炸暗堡,壮烈牺牲的董存瑞死得其所。
【答案】A
【知识点】成语
【解析】【分析】B、C、D恰当;
A选项“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这里用来形容百花齐放不恰当。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成语的运用,这需要平时不断的积累,理解成语的意思,注意成语运用的语言环境。
2.(2023·福鼎)下面人物和出处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王熙凤——《红楼梦》 B.武松——《水浒传》
C.严监生——《儒林外史》 D.蔺相如——《三国演义》
【答案】D
【知识点】《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其他中国名著
【解析】【分析】A、B、C正确;
D.有误,蔺相如是《将相和》中的人物。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阅读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了解主要人物、关键情节、艺术特点是阅读名著的关键。
3.(2024·榕江模拟)下列词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的“——”上,最恰切的是(  )
A.独出心裁 技高一筹 B.入木三分 美轮美奂
C.见微知著 余音绕梁 D.巧夺天工 扣人心弦
【答案】D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结合语段表达的意思,第一处应该选择“巧夺天工”,意思是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形容技巧的高超(多指工艺美术)。第二处应该选择“扣人心弦”意思是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结合语段内容,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4.(2024·榕江模拟)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经济的发展势不可挡,成为世界经济恢复发展的推进器。
B.遇到问题我总是不耻下问,向老师请教。
C.我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
D.千钧一发之际,他纵身一跃,跳入河中救出了落水少年。
【答案】B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ACD三项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正确,符合句子表达的意思;
B项中“不耻下问”,指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这句描述“向老师请教”,词语运用不当。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成语的理解,根据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然后做出正确判断,做出选择。
5.(2024·万江模拟)下列字音、字形、字义完全正确的是(  )
A.笨拙(zhuō)轻脆焉知非福(怎么)
B.薄雾(bó)侵袭万象更新(更加)
C.澄碧(chéng)诸侯载渴载饥(充满)
D.匪徒(fěi)拨弄泣涕零如雨(散碎)
【答案】A
【知识点】字义;字音;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正确。
B.有误,万象更新:指一切事物都改变了面貌,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更:改变;改换。
C.有误,载渴载饥:又饥又渴真劳累。载:又。
D.有误,泣涕零如雨: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零:落下。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字义的辨析。要根据具体的词语或句子来分析,平时要注意多识记多积累。
6.(2023·卫辉)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搓手(cuō) 抽噎(yē) 畜养(xù) 浑身解数(xiè)
B.裸露(lòu) 同胞(bāo) 白粥(zhōu) 弥足珍贵(mí)
C.鸿鹄(gào) 演绎(yì) 仆役(pǔ) 哪吒闹海(né)
D.吞噬(shì) 铁锨(qiān) 匍匐(pū) 载渴载饥(zài)
【答案】A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正确;
B:裸露(lòu) 应读lù ;
C:鸿鹄(gào)应读hú;
D:铁锨(qiān)应读xiān
故答案为: A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字音,一些易读错的字音要牢记。
7.(2023·涧西)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开始翻箱倒柜,整个房间都被他翻腾遍了,可仍然一无所获。
B.小石头错失机会后心里很难过,小刚安慰他:“没关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C.一个人的状态如何,得从他身上发生的一些大事才能看出来,这就是见微知著的道理。
D.小文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好像对这种赞美的话早已司空见惯。
【答案】C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B、D运用正确。
C.运用不当。“见微知著”意思是指见到细微的苗头,就能预知事物发展的方向。能透过微小的现象看到本质,推断结论或结果。结合句中的“大事”可知,运用不当。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成语的理解与辨析,对选项中词语分别进行辨析后,结合题目中的语境和选择即可。
8.(2024·梅江模拟)与“翻箱倒柜”结构类似的词语是(  )
A.万象更新 B.悬灯结彩 C.焉知非福 D.司空见惯
【答案】B
【知识点】词语归类
【解析】【分析】“翻箱倒柜”词语结构是并列关系的联合短语,“翻箱”和“倒柜”又都是动宾结构的词语,与这个词语结构相同的是“悬灯结彩”。“司空见惯”是主谓式结构,“五湖四海”是联合式成语结构,“焉知非福”是成语故事,词语结构是主谓式结构。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了词语结构,词语结构就是词语的构成形式,词语结构分为单纯词、合成词。要根据具体的词语来分析和选择。
9.(2024六下·洪山月考)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理解正确的是(  )
A.青少年时期 B.6月6 C.三伏天 D.夏天
【答案】A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这句话出自于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夏天里的成长》一文,原文是“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这句话的深层意思是: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赶时候”的意思是:青少年时期。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句中词语意思的理解。首先要弄明白这句话出自于哪篇文章,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10.(2024·潜江模拟)根据语境,歇后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每当我捧起金灿灿的奖杯时,就想起了这些年所付出的汗水。不由得感叹道:“这真是____啊!”
A.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B.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
C.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D.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答案】B
【知识点】歇后语
【解析】【分析】A、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的笔力极为强劲。现比喻见解、议论、分析、刻画很深刻。
B、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意思是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C、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告诫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骄傲,要谨慎对待。多用人做事的态度上。
D、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形容在同类事物中最为突出,最为优秀。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补充句子。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理解句意,明确题目要求及意思,然后进行补写。
11.(2024·梅江模拟)读句子,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并均能恰当填空的词语有(  )
六年来,我们班的同学在语文学习中取得累累硕果,荣获多项冠军。如小华在“推荐一本课外书”比赛中勇夺第一,小五在书写比赛中,小梅在诗河大会上,小州在现场作文比赛中。
A.拔得头筹 斩获金牌 一举夺魁 B.屈居亚军 拔得头筹 一举夺魁
C.一举夺魁 斩获金牌 遗憾出局 D.斩获金牌 惨遭淘汰 一举夺魁
【答案】A
【知识点】词汇运用;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A.拔得头筹:指取得了第一个出场比赛资格。
B.屈居亚军:指紧紧挨着冠军,就是第二名。
C.一举夺冠:指一下子夺得了冠军或者某项荣耀,一般用于比赛。
D.斩获金牌:现比喻大有收获,获得金牌。
E.惨遭淘汰:淘汰:是指留下好的,去掉不合适的保留合适的。即被淘汰。
F.遗憾出局:遗憾:指没有如愿的事,也就是不满意、悔恨、不甘心的事情。
勇夺第一:勇敢努力地争取第一名。
根据词义,结合语境,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并均能填空的词语依次是:拔得头筹、一举夺冠、斩获金牌。故依次填写词语为:拔得头筹、斩获金牌、一举夺魁。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12.(2024·南山)我读过《西游记》,下列图片中故事的名字是(  )
A.三打白骨精 高老庄捉妖 莲花洞降妖
B.三借芭蕉扇 高老庄捉妖 火云洞斗妖
C.三打白骨精 高老庄捉妖 错坠盘丝洞
D.三借芭蕉扇 高老庄捉妖 错坠盘丝洞
【答案】D
13.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清脆cuì B.惊惶huāng C.单调diào D.抵dǐ抗
【答案】B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C、D正确;B有误,“惊惶”的“惶”应读huáng。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14.(2024六下·罗湖月考)其中,“应急”的“应”读音与下列哪一项相同?(  )
A.应酬 B.应允 C.应该 D.应当
【答案】A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应:读“yìng”时,意思为对待。读“yīng”时,意思为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题干“应急”的“应”读音为“yìng”。A项中“应酬”的“应”读音为“yìng”。B、C、D项中的“应”读音为“yīng”。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多音字和同音字的掌握。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多个读音,其读音、用法和词性各有区别。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多加积累,识记字音字义。
15.(2023·卧龙)南阳卧龙红军小学要举行红色诗词书法大赛,下面诗句中,不属于红色诗词的一项是(  )
A.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B.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C.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D.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答案】B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A、C、D属于红色诗词。
B.不属于红色诗词。“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意思是: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文词句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练习这一类型的题,需要平时多积累古诗,根据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做题。
16.(2024·榕江模拟)按要求完成句子。
(1)日初出大如车盖,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谁道人生无再少?   !   。
(3)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4)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   ,   ;”而文天祥则留下了“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5)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或   。”联系学过的课文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
【答案】(1)及其日中如探汤
(2)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因为;所以;如果;就
(4)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生自古谁无死
(5)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人本来就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出自课文《两小儿辩日》,书写时“探”是提手旁,左右结构;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出自苏轼《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意思是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3)“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与后面的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应该用“因为......所以......”进行连接作答;“有缺点”与“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之间是假设关系,应该用“如果......就......”进行连接作答。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为人民而死);有的比鸿雁的毛还轻(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而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过零丁洋》,意思是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为人民而死);有的比鸿雁的毛还轻(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而死)。
故答案为:(1)及其日中如探汤(2)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3)因为;所以;如果;就(4)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生自古谁无死(5)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人本来就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17.(2024·榕江模拟)古诗文积累。
(1)因为我们是   的,所以,我们如果   ,就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2)中庭地白树栖鸦,   。
(3)《为人民服务》中毛泽东引用司马迁的名言,   ,   ,    。”来证明人死的意义不同。
(4)当你想要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时,可引用“   ,   。”这句古诗,
(5)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于谦《石灰吟》)
【答案】(1)为人民服务;有缺点
(2)冷露无声湿桂花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千锤万凿出深山;要留清白在人间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默写;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1)结合课文《为人民服务》,“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书写时“服务”的“服”是月字旁,左右结构;“缺点”的“缺”是缶字旁,左右结构;
(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意思是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为人民而死);有的比鸿雁的毛还轻(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而死)。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在经历了无数磨难和打击后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这两句的出处是来自清代画家郑燮的《竹石》,这首诗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竹的刚毅。
(5)“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于谦《石灰吟》,意思是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故答案为:(1)为人民服务;有缺点(2)冷露无声湿桂花(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5)千锤万凿出深山;要留清白在人间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二、阅读理解。(20分)
(2024·榕江模拟)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明天,我们毕业(节选)
①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②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欢声笑语。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上课铃响了,我们飞快地跑进教室。在课堂上,我们听得(  ),读得(  ),议得(  )就像棵棵幼苗尽情地吮吸着知识的甘泉。中午2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间一到,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习编程,有的排练合唱,有的练习书法,有的制作标本……
③敬爱的老师,回顾六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点儿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日夜操劳,您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青丝染成了白发。
④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⑤……
(二)毕业歌
①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③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④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
⑤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⑥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⑦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⑧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
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注:①6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跟随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道路。634年,田汉创作了《毕业歌》的歌词。②桃李芬芳:一般指老师的学生都学有所成。)
18.文段(一)括号里依次填入词语   、   、   。(动情 热烈 专心)
19.“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天使”指   ,“大树”指   ,“海洋”指   (填选项)
A.老师有宽广的胸怀
B.老师有善良的心灵老能为学生遮风挡雨
20.读了文段(二),我不禁想到了顾炎武的名言:“   ,匹夫有责。”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曾涌现出无数爱国志士,比如:这学期我们认识了   的李大钊,   的毛主席。
21.请结合注释,说一说文段(二)中画“”线的句子的含义。
22.对比阅读两个文段,填写下面的表格。
文段 相同点 不同点
写作目的
《明天,我们毕业》 都是写于毕业临别之际 表达了   。
《毕业歌》 激励学子们   。
23.读了和毕业相关的文段,请把你的毕业感言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提示:可表达此时此刻的感受,也可畅想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18.专心;动情;热烈
19.排比、比喻;B;B;A
20.天下兴亡;舍身为国;雄韬伟略
21.今天我们像桃李一样,学习进步,明天我们可以为国家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22.对老师的赞美之情;肩负起社会责任的重担
23.以后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8.结合语段一,描述“听得”应该用“专心”;描述“读得”应该用“动情”;描述“议得”应该用“热烈”;结合对词语的理解,进行选择作答。
故答案为:专心;动情;热烈
19.“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结合上下文,“天使”指老师有善良的心灵;“大树”指能为学生遮风挡雨;“海洋”指的是老师有宽广的胸怀;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排比、比喻;BBA;
20.结合语段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是国家的兴衰,每一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结合课文内容,《十六年前的回忆》描写了舍身为国的李大钊;“青山处处埋忠骨”描写了胸怀天下的毛泽东;
故答案为:天下兴亡;舍身为国;雄韬伟略
21.“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这句运用比喻,意思是我们今天是正在成长进步的青少年学生,长大后我们就是建设国家的人才。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今天我们像桃李一样,学习进步,明天我们可以为国家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22.结合短文内容,《明天,我们毕业》表达了对校园生活的眷恋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毕业歌》激励了学子们要肩负起振兴中华的责任;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对老师的赞美之情;肩负起社会责任的重担
23.结合短文内容,回顾自己的学校生活,写出自己毕业的感受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以后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2024·乳源模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①人脑由很多神经元组成,人们通过改变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弱,来学习新事物或强化某项技能。而人工智能就是模拟人脑学习过程,构建人工神经网络。现代神经网络模型的神经元数量可达千万量级,人工智能是一个妥妥的“大学霸”。
②训练人工智能,人们一般会使用以下几种办法——
③监督学习:人类通过给人工智能看足够多的信息并告诉它答案,它就能够进行识别了。这样,人工智能就可以进行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和肿瘤诊断等工作。
④无监督学习:人工智能分析概要内容,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特征,把认为相似的东西分成一组。这样,人工智能可以从繁杂的信息中,找到隐藏的规律。
⑤强化学习:人工智能直接和环境互动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对环境变化作出最佳的应对。强化学习适用于训练行为,如玩游戏、无人驾驶等。
【材料二】
24.下面属于传统程序的是   ,属于人工智能的是   (多选)
A.操控无人机飞行
B.对话型聊天机器人
C.火车订票系统
D.无人驾驶
2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人工智能其实是一个“可塑的大脑”。   
②人工智能的神经元已达到人脑神经元的数量。   
③人工智能是通过强化学习的方式进行人脸识别的。   
26.请围绕下面的辩题,发表你的观点,并简单陈述理由3分)。
辩题:在未来,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
【答案】24.AC;BD
25.正确;错误;错误
26.我认为,在未来,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人类研发人工智能是用来服务人类的,一旦发现人工智能可能会危害人类,人类会对人工智能进行必要的监管。比如,香港大学便禁止在港大所有课堂、作业和评估中使用ChatGPT或其他AI工具。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分析解释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文本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多练多思考,我们就能熟练解题。
24.考查图表分析、内容理解与概括。从材料二可知:操控无人机飞行、火车订票系统属于传统程序;对话型聊天机器人、无人驾驶属于人工智能。
故答案为:AC、BD
25.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①③正确,②有误,虽然神经元数量可达千万量级,但是人工智能的神经元不能达到人脑神经元的数量。
故答案为:正确、错误、错误
26.考查辩论讨论。根据自己的实际说出观点,并说出理由。示例:我认为,在未来,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人类研发人工智能是用来服务人类的,一旦发现人工智能可能会危害人类,人类会对人工智能进行必要的监管。比如,香港大学便禁止在港大所有课堂、作业和评估中使用ChatGPT或其他AI工具。
故答案为:我认为,在未来,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人类研发人工智能是用来服务人类的,一旦发现人工智能可能会危害人类,人类会对人工智能进行必要的监管。比如,香港大学便禁止在港大所有课堂、作业和评估中使用ChatGPT或其他AI工具。
三、作文(30分)
27.(2024·榕江模拟)有人说,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是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们渐渐长大,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好,也体验深深浅浅的不解。或许,就在某一天,有那么一个时刻、那样一个情景,让你念念不忘……请以“那天,我真”为题,写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⑴认真选择习作材料,将题目补充完整;⑵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⑶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答案】范文:
那天,我真欣喜
临近傍晚,虽说寒冬已过,大地却未退去冬装的繁重。春风也不如想象中的温柔,迎面而来的只有刺骨的冷,那种冷,钻入心扉却怎么也无法抵挡。
新学期独唱比赛刚刚结束,我却无法忘记老师叫我停止的眼神,那不经意的一眼,到底是轻视还是嘲笑?我迎着风走,早已忘却风刮在脸上的生疼,也忘记整理我凌乱不堪的头发。
我徘徊着,不愿回到教室,只是漫无目的地走。我长舒一口气,微微抬头却找到了一片仙境。
那是一片草坪,草坪周围缠绕着藤蔓,让人不得不惊讶的是藤蔓竟然像是草坪天然的屏障。我再仔细看下去,草坪并不是冬天枯死的干草,下面星星点点密密麻麻地窜出绿色。这绿色仿佛有魔力般,先是将我吸引,再钻入我的心间。真美!源源不断的绿潮冲打着我的大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弥漫在我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我不由得笑了,这些小草都如此顽强,我又何必如此伤心?为了更亲近这些小家伙,我蹲在一边却发现了更让我震惊的景象:一些娇嫩的花骨朵藏在片片绿席下,那在风中微微抖动的笑脸还真让人心疼。我的心好像有些不听使唤,蹦出来到草坪间打滚。世界上没有比这里更让人欣喜的地方了吧!我心想。之前的难过、伤心一扫而空,欣喜激动的心情填满了我的心房。我想带走一朵花,哪怕是一点零星的草也好,却怕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此时的风好像并不刺骨了,反而有些暖意。我流连在这生命的海洋中,闭上双眼,倾听风在耳边奔跑的声音,心中早已开满了花。
我无法形容当时的感觉,是欣喜,惬意,甚至有过一秒钟的疯狂。我不禁有些伤感了,因为我无法永远呆在这里,亦无法带走这里的一草一木甚至是一沙一石。我深深地吸气,想带走这里的一丝芳香,让它永远留在我心间。我摸了摸那朵花,心中悄悄地说了声:“再见!” 那份惊喜与感动我留在了身边,提醒着我不要忘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结合“那天,我真 ”进行作文,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自己的感受,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那天,我真欣喜”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自己从小草的生长中感悟的生命力量,带给自己鼓励的经历,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1 / 1贵州省黔东南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2024届小升初语文总复习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2022·沭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天,黄海公园里百花齐放,绚丽多姿,真是栩栩如生。
B.同学们自制的竹节人可真是别出心裁,大家都拍手叫绝。
C.科学家们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D.在紧急关头舍身炸暗堡,壮烈牺牲的董存瑞死得其所。
2.(2023·福鼎)下面人物和出处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王熙凤——《红楼梦》 B.武松——《水浒传》
C.严监生——《儒林外史》 D.蔺相如——《三国演义》
3.(2024·榕江模拟)下列词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的“——”上,最恰切的是(  )
A.独出心裁 技高一筹 B.入木三分 美轮美奂
C.见微知著 余音绕梁 D.巧夺天工 扣人心弦
4.(2024·榕江模拟)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经济的发展势不可挡,成为世界经济恢复发展的推进器。
B.遇到问题我总是不耻下问,向老师请教。
C.我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
D.千钧一发之际,他纵身一跃,跳入河中救出了落水少年。
5.(2024·万江模拟)下列字音、字形、字义完全正确的是(  )
A.笨拙(zhuō)轻脆焉知非福(怎么)
B.薄雾(bó)侵袭万象更新(更加)
C.澄碧(chéng)诸侯载渴载饥(充满)
D.匪徒(fěi)拨弄泣涕零如雨(散碎)
6.(2023·卫辉)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搓手(cuō) 抽噎(yē) 畜养(xù) 浑身解数(xiè)
B.裸露(lòu) 同胞(bāo) 白粥(zhōu) 弥足珍贵(mí)
C.鸿鹄(gào) 演绎(yì) 仆役(pǔ) 哪吒闹海(né)
D.吞噬(shì) 铁锨(qiān) 匍匐(pū) 载渴载饥(zài)
7.(2023·涧西)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开始翻箱倒柜,整个房间都被他翻腾遍了,可仍然一无所获。
B.小石头错失机会后心里很难过,小刚安慰他:“没关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C.一个人的状态如何,得从他身上发生的一些大事才能看出来,这就是见微知著的道理。
D.小文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好像对这种赞美的话早已司空见惯。
8.(2024·梅江模拟)与“翻箱倒柜”结构类似的词语是(  )
A.万象更新 B.悬灯结彩 C.焉知非福 D.司空见惯
9.(2024六下·洪山月考)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理解正确的是(  )
A.青少年时期 B.6月6 C.三伏天 D.夏天
10.(2024·潜江模拟)根据语境,歇后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每当我捧起金灿灿的奖杯时,就想起了这些年所付出的汗水。不由得感叹道:“这真是____啊!”
A.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B.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
C.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D.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11.(2024·梅江模拟)读句子,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并均能恰当填空的词语有(  )
六年来,我们班的同学在语文学习中取得累累硕果,荣获多项冠军。如小华在“推荐一本课外书”比赛中勇夺第一,小五在书写比赛中,小梅在诗河大会上,小州在现场作文比赛中。
A.拔得头筹 斩获金牌 一举夺魁 B.屈居亚军 拔得头筹 一举夺魁
C.一举夺魁 斩获金牌 遗憾出局 D.斩获金牌 惨遭淘汰 一举夺魁
12.(2024·南山)我读过《西游记》,下列图片中故事的名字是(  )
A.三打白骨精 高老庄捉妖 莲花洞降妖
B.三借芭蕉扇 高老庄捉妖 火云洞斗妖
C.三打白骨精 高老庄捉妖 错坠盘丝洞
D.三借芭蕉扇 高老庄捉妖 错坠盘丝洞
13.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清脆cuì B.惊惶huāng C.单调diào D.抵dǐ抗
14.(2024六下·罗湖月考)其中,“应急”的“应”读音与下列哪一项相同?(  )
A.应酬 B.应允 C.应该 D.应当
15.(2023·卧龙)南阳卧龙红军小学要举行红色诗词书法大赛,下面诗句中,不属于红色诗词的一项是(  )
A.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B.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C.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D.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16.(2024·榕江模拟)按要求完成句子。
(1)日初出大如车盖,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谁道人生无再少?   !   。
(3)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4)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   ,   ;”而文天祥则留下了“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5)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或   。”联系学过的课文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
17.(2024·榕江模拟)古诗文积累。
(1)因为我们是   的,所以,我们如果   ,就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2)中庭地白树栖鸦,   。
(3)《为人民服务》中毛泽东引用司马迁的名言,   ,   ,    。”来证明人死的意义不同。
(4)当你想要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时,可引用“   ,   。”这句古诗,
(5)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于谦《石灰吟》)
二、阅读理解。(20分)
(2024·榕江模拟)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明天,我们毕业(节选)
①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②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欢声笑语。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上课铃响了,我们飞快地跑进教室。在课堂上,我们听得(  ),读得(  ),议得(  )就像棵棵幼苗尽情地吮吸着知识的甘泉。中午2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间一到,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习编程,有的排练合唱,有的练习书法,有的制作标本……
③敬爱的老师,回顾六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点儿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日夜操劳,您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青丝染成了白发。
④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⑤……
(二)毕业歌
①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③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④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
⑤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⑥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⑦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⑧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
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注:①6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跟随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道路。634年,田汉创作了《毕业歌》的歌词。②桃李芬芳:一般指老师的学生都学有所成。)
18.文段(一)括号里依次填入词语   、   、   。(动情 热烈 专心)
19.“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天使”指   ,“大树”指   ,“海洋”指   (填选项)
A.老师有宽广的胸怀
B.老师有善良的心灵老能为学生遮风挡雨
20.读了文段(二),我不禁想到了顾炎武的名言:“   ,匹夫有责。”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曾涌现出无数爱国志士,比如:这学期我们认识了   的李大钊,   的毛主席。
21.请结合注释,说一说文段(二)中画“”线的句子的含义。
22.对比阅读两个文段,填写下面的表格。
文段 相同点 不同点
写作目的
《明天,我们毕业》 都是写于毕业临别之际 表达了   。
《毕业歌》 激励学子们   。
23.读了和毕业相关的文段,请把你的毕业感言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提示:可表达此时此刻的感受,也可畅想对未来的期待……)
(2024·乳源模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①人脑由很多神经元组成,人们通过改变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弱,来学习新事物或强化某项技能。而人工智能就是模拟人脑学习过程,构建人工神经网络。现代神经网络模型的神经元数量可达千万量级,人工智能是一个妥妥的“大学霸”。
②训练人工智能,人们一般会使用以下几种办法——
③监督学习:人类通过给人工智能看足够多的信息并告诉它答案,它就能够进行识别了。这样,人工智能就可以进行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和肿瘤诊断等工作。
④无监督学习:人工智能分析概要内容,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特征,把认为相似的东西分成一组。这样,人工智能可以从繁杂的信息中,找到隐藏的规律。
⑤强化学习:人工智能直接和环境互动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对环境变化作出最佳的应对。强化学习适用于训练行为,如玩游戏、无人驾驶等。
【材料二】
24.下面属于传统程序的是   ,属于人工智能的是   (多选)
A.操控无人机飞行
B.对话型聊天机器人
C.火车订票系统
D.无人驾驶
2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人工智能其实是一个“可塑的大脑”。   
②人工智能的神经元已达到人脑神经元的数量。   
③人工智能是通过强化学习的方式进行人脸识别的。   
26.请围绕下面的辩题,发表你的观点,并简单陈述理由3分)。
辩题:在未来,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
三、作文(30分)
27.(2024·榕江模拟)有人说,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是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们渐渐长大,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好,也体验深深浅浅的不解。或许,就在某一天,有那么一个时刻、那样一个情景,让你念念不忘……请以“那天,我真”为题,写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⑴认真选择习作材料,将题目补充完整;⑵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⑶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成语
【解析】【分析】B、C、D恰当;
A选项“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这里用来形容百花齐放不恰当。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成语的运用,这需要平时不断的积累,理解成语的意思,注意成语运用的语言环境。
2.【答案】D
【知识点】《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其他中国名著
【解析】【分析】A、B、C正确;
D.有误,蔺相如是《将相和》中的人物。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阅读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了解主要人物、关键情节、艺术特点是阅读名著的关键。
3.【答案】D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结合语段表达的意思,第一处应该选择“巧夺天工”,意思是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形容技巧的高超(多指工艺美术)。第二处应该选择“扣人心弦”意思是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结合语段内容,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4.【答案】B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ACD三项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正确,符合句子表达的意思;
B项中“不耻下问”,指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这句描述“向老师请教”,词语运用不当。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成语的理解,根据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然后做出正确判断,做出选择。
5.【答案】A
【知识点】字义;字音;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正确。
B.有误,万象更新:指一切事物都改变了面貌,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更:改变;改换。
C.有误,载渴载饥:又饥又渴真劳累。载:又。
D.有误,泣涕零如雨: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零:落下。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字义的辨析。要根据具体的词语或句子来分析,平时要注意多识记多积累。
6.【答案】A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正确;
B:裸露(lòu) 应读lù ;
C:鸿鹄(gào)应读hú;
D:铁锨(qiān)应读xiān
故答案为: A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字音,一些易读错的字音要牢记。
7.【答案】C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B、D运用正确。
C.运用不当。“见微知著”意思是指见到细微的苗头,就能预知事物发展的方向。能透过微小的现象看到本质,推断结论或结果。结合句中的“大事”可知,运用不当。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成语的理解与辨析,对选项中词语分别进行辨析后,结合题目中的语境和选择即可。
8.【答案】B
【知识点】词语归类
【解析】【分析】“翻箱倒柜”词语结构是并列关系的联合短语,“翻箱”和“倒柜”又都是动宾结构的词语,与这个词语结构相同的是“悬灯结彩”。“司空见惯”是主谓式结构,“五湖四海”是联合式成语结构,“焉知非福”是成语故事,词语结构是主谓式结构。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了词语结构,词语结构就是词语的构成形式,词语结构分为单纯词、合成词。要根据具体的词语来分析和选择。
9.【答案】A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这句话出自于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夏天里的成长》一文,原文是“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这句话的深层意思是: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赶时候”的意思是:青少年时期。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句中词语意思的理解。首先要弄明白这句话出自于哪篇文章,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10.【答案】B
【知识点】歇后语
【解析】【分析】A、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的笔力极为强劲。现比喻见解、议论、分析、刻画很深刻。
B、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意思是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C、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告诫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骄傲,要谨慎对待。多用人做事的态度上。
D、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形容在同类事物中最为突出,最为优秀。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补充句子。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理解句意,明确题目要求及意思,然后进行补写。
11.【答案】A
【知识点】词汇运用;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A.拔得头筹:指取得了第一个出场比赛资格。
B.屈居亚军:指紧紧挨着冠军,就是第二名。
C.一举夺冠:指一下子夺得了冠军或者某项荣耀,一般用于比赛。
D.斩获金牌:现比喻大有收获,获得金牌。
E.惨遭淘汰:淘汰:是指留下好的,去掉不合适的保留合适的。即被淘汰。
F.遗憾出局:遗憾:指没有如愿的事,也就是不满意、悔恨、不甘心的事情。
勇夺第一:勇敢努力地争取第一名。
根据词义,结合语境,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并均能填空的词语依次是:拔得头筹、一举夺冠、斩获金牌。故依次填写词语为:拔得头筹、斩获金牌、一举夺魁。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12.【答案】D
13.【答案】B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C、D正确;B有误,“惊惶”的“惶”应读huáng。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14.【答案】A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应:读“yìng”时,意思为对待。读“yīng”时,意思为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题干“应急”的“应”读音为“yìng”。A项中“应酬”的“应”读音为“yìng”。B、C、D项中的“应”读音为“yīng”。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多音字和同音字的掌握。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多个读音,其读音、用法和词性各有区别。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多加积累,识记字音字义。
15.【答案】B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A、C、D属于红色诗词。
B.不属于红色诗词。“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意思是: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文词句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练习这一类型的题,需要平时多积累古诗,根据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做题。
16.【答案】(1)及其日中如探汤
(2)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因为;所以;如果;就
(4)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生自古谁无死
(5)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人本来就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出自课文《两小儿辩日》,书写时“探”是提手旁,左右结构;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出自苏轼《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意思是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3)“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与后面的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应该用“因为......所以......”进行连接作答;“有缺点”与“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之间是假设关系,应该用“如果......就......”进行连接作答。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为人民而死);有的比鸿雁的毛还轻(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而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过零丁洋》,意思是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为人民而死);有的比鸿雁的毛还轻(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而死)。
故答案为:(1)及其日中如探汤(2)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3)因为;所以;如果;就(4)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生自古谁无死(5)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人本来就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17.【答案】(1)为人民服务;有缺点
(2)冷露无声湿桂花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千锤万凿出深山;要留清白在人间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默写;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1)结合课文《为人民服务》,“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书写时“服务”的“服”是月字旁,左右结构;“缺点”的“缺”是缶字旁,左右结构;
(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意思是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为人民而死);有的比鸿雁的毛还轻(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而死)。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在经历了无数磨难和打击后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这两句的出处是来自清代画家郑燮的《竹石》,这首诗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竹的刚毅。
(5)“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于谦《石灰吟》,意思是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故答案为:(1)为人民服务;有缺点(2)冷露无声湿桂花(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5)千锤万凿出深山;要留清白在人间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答案】18.专心;动情;热烈
19.排比、比喻;B;B;A
20.天下兴亡;舍身为国;雄韬伟略
21.今天我们像桃李一样,学习进步,明天我们可以为国家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22.对老师的赞美之情;肩负起社会责任的重担
23.以后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8.结合语段一,描述“听得”应该用“专心”;描述“读得”应该用“动情”;描述“议得”应该用“热烈”;结合对词语的理解,进行选择作答。
故答案为:专心;动情;热烈
19.“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结合上下文,“天使”指老师有善良的心灵;“大树”指能为学生遮风挡雨;“海洋”指的是老师有宽广的胸怀;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排比、比喻;BBA;
20.结合语段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是国家的兴衰,每一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结合课文内容,《十六年前的回忆》描写了舍身为国的李大钊;“青山处处埋忠骨”描写了胸怀天下的毛泽东;
故答案为:天下兴亡;舍身为国;雄韬伟略
21.“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这句运用比喻,意思是我们今天是正在成长进步的青少年学生,长大后我们就是建设国家的人才。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今天我们像桃李一样,学习进步,明天我们可以为国家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22.结合短文内容,《明天,我们毕业》表达了对校园生活的眷恋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毕业歌》激励了学子们要肩负起振兴中华的责任;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对老师的赞美之情;肩负起社会责任的重担
23.结合短文内容,回顾自己的学校生活,写出自己毕业的感受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以后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答案】24.AC;BD
25.正确;错误;错误
26.我认为,在未来,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人类研发人工智能是用来服务人类的,一旦发现人工智能可能会危害人类,人类会对人工智能进行必要的监管。比如,香港大学便禁止在港大所有课堂、作业和评估中使用ChatGPT或其他AI工具。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分析解释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文本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多练多思考,我们就能熟练解题。
24.考查图表分析、内容理解与概括。从材料二可知:操控无人机飞行、火车订票系统属于传统程序;对话型聊天机器人、无人驾驶属于人工智能。
故答案为:AC、BD
25.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①③正确,②有误,虽然神经元数量可达千万量级,但是人工智能的神经元不能达到人脑神经元的数量。
故答案为:正确、错误、错误
26.考查辩论讨论。根据自己的实际说出观点,并说出理由。示例:我认为,在未来,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人类研发人工智能是用来服务人类的,一旦发现人工智能可能会危害人类,人类会对人工智能进行必要的监管。比如,香港大学便禁止在港大所有课堂、作业和评估中使用ChatGPT或其他AI工具。
故答案为:我认为,在未来,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人类研发人工智能是用来服务人类的,一旦发现人工智能可能会危害人类,人类会对人工智能进行必要的监管。比如,香港大学便禁止在港大所有课堂、作业和评估中使用ChatGPT或其他AI工具。
27.【答案】范文:
那天,我真欣喜
临近傍晚,虽说寒冬已过,大地却未退去冬装的繁重。春风也不如想象中的温柔,迎面而来的只有刺骨的冷,那种冷,钻入心扉却怎么也无法抵挡。
新学期独唱比赛刚刚结束,我却无法忘记老师叫我停止的眼神,那不经意的一眼,到底是轻视还是嘲笑?我迎着风走,早已忘却风刮在脸上的生疼,也忘记整理我凌乱不堪的头发。
我徘徊着,不愿回到教室,只是漫无目的地走。我长舒一口气,微微抬头却找到了一片仙境。
那是一片草坪,草坪周围缠绕着藤蔓,让人不得不惊讶的是藤蔓竟然像是草坪天然的屏障。我再仔细看下去,草坪并不是冬天枯死的干草,下面星星点点密密麻麻地窜出绿色。这绿色仿佛有魔力般,先是将我吸引,再钻入我的心间。真美!源源不断的绿潮冲打着我的大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弥漫在我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我不由得笑了,这些小草都如此顽强,我又何必如此伤心?为了更亲近这些小家伙,我蹲在一边却发现了更让我震惊的景象:一些娇嫩的花骨朵藏在片片绿席下,那在风中微微抖动的笑脸还真让人心疼。我的心好像有些不听使唤,蹦出来到草坪间打滚。世界上没有比这里更让人欣喜的地方了吧!我心想。之前的难过、伤心一扫而空,欣喜激动的心情填满了我的心房。我想带走一朵花,哪怕是一点零星的草也好,却怕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此时的风好像并不刺骨了,反而有些暖意。我流连在这生命的海洋中,闭上双眼,倾听风在耳边奔跑的声音,心中早已开满了花。
我无法形容当时的感觉,是欣喜,惬意,甚至有过一秒钟的疯狂。我不禁有些伤感了,因为我无法永远呆在这里,亦无法带走这里的一草一木甚至是一沙一石。我深深地吸气,想带走这里的一丝芳香,让它永远留在我心间。我摸了摸那朵花,心中悄悄地说了声:“再见!” 那份惊喜与感动我留在了身边,提醒着我不要忘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结合“那天,我真 ”进行作文,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自己的感受,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那天,我真欣喜”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自己从小草的生长中感悟的生命力量,带给自己鼓励的经历,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