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摸底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摸底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8 16:32:36

文档简介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摸底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2024·乌当模拟)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通国之善弈者也。(  )
A.善良;慈善 B.擅长;长于 C.容易;易于
(2)粉骨碎身浑不怕。(  )
A.水不清,污浊 B.糊涂,不明白事理 C.全,完全
(3)有一天,安徒生戴着一顶旧帽子在街上行走,一位批评家见状,便嘲讽安徒生:“你脑袋上的玩意儿,能算是帽子吗?”安徒生“____”(请选择幽默而有力的反驳)
A.你是不讲礼貌的人,我懒得理你。
B.你脑袋上的玩意儿,能算是头发吗?
C.有些人戴新帽子,却是旧思想。
D.你帽子下的玩意儿,能算是脑袋吗?
【答案】(1)B
(2)C
(3)D
【知识点】字义;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1)“通国之善弈者也。”意思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善”指擅长、善于;
(2)“粉身碎骨浑不怕”意思是即使是全身粉碎也全不害怕,“浑”是全,完全的意思;
(3)结合“你脑袋上的玩意儿,能算是帽子吗?”的表述,安徒生会选择“你帽子下的玩意儿,能算是脑袋吗?”这句进行有力的反驳。
故答案为:(1)B(2) C(3) D
【点评】题目考查对汉字字义以及语言表达等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2024·汉阳模拟)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代表作是(  )
A.《三门记》 B.《兰亭序》 C.《玄秘塔碑》
【答案】A
【知识点】书法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名家及其作品的了解程度。要求学生了解书法家及书法风格,并识记他们的作品。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代表作是《三门记》。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此类试题,必须依靠平时的积累,所以只有一定的积累量,才能驾驭此类题目。学生平时一定要夯实基础知识,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知识的积累。
3.(2023·郸城)将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找出并改正在横线上。
A.万不得已 不可思意 张灯结彩 截然不同    
B.不以为然 焉知非福 思空见惯 专心致志    
C.过犹不及 千锤万凿 随心所欲 见微知驻    
D.翻箱倒柜 两面三刀 诚心成意 恍然大悟    
【答案】意—议;思—司;驻—著;成—诚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有误,不可思议:形容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故“意”错误,应为“议"。
B.有误,司空见惯: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故“思"错误,应为“司”。
C.有误,见微知著:看到事物的一点苗头,就知道其发展的趋势或问题的实质。故“驻”错误,应为“著”。
D.有误,诚心诚意:形容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故“成”错误,应为“诚。
故答案为: A.意—议;B.思—司;C.驻—著;D.成—诚。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4.(2023·禹会)“发芽”“出发”“蒸发”“发扬”这4个词中的“发”字属于一字多义现象,其意思依次是(  )
A.产生;起程;分散、散开;扩大
B.扩大;产生;分散、散开;起程
C.起程;产生;分散、散开;起程
D.产生;扩大;起程;分散、散开
【答案】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结合词语的意思,“发芽”的“发”是产生的意思,“出发”指启程的意思;“蒸发”指蒸腾分散的意思;“发扬”指扩大、张扬的意思。结合词语的意思,做出正确选择。
故答案为: A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词语表达的意思,根据词义体会这个字在词语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词语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5.(2023·辉县市)下列句中加点部分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
B.试验田地,一边一律种的是蔬菜,另一边清一色种的是水果。
C.在作文比赛中,思雨拔得头筹,宁宁摘得榜眼。
D.这次跑步比赛,李明明得了倒数第一,他决定努力锻炼,再也不做吊车尾了。
【答案】C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A.意思相同,“勇夺第一""喜获金牌"都是指获得了第一名。
B.意思相同,“一律""清一色"表示所有,都。
C.意思不相同,“拔得头筹”是指获得第一名,而“摘得榜眼”是指获得第二名。
D.意思相同,“倒数第一""吊车尾"的意思都是倒数最后一名。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近义词。找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第二种是根据词语的意思,想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6.(2024·乌当模拟)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饺皎洁 绞刑 摔跤 B.曝晒 瀑布 爆炸 暴发
C.辨认 辩论 花瓣 辫子 D.抵御 领域 荣誉 监狱
【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项“水饺皎洁绞刑”中加点字读jiǎo;“摔跤”应读jiāo;
B项中“曝晒 瀑布”中加点字读pù ;“爆炸暴发”中加点字读bào;
C项中“辨认 辩论 辫子”中加点字读biàn;“花瓣”中加点字读bàn;
D项中“抵御 领域 荣誉 监狱”加点字都读yù;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7.(2024·广水模拟)下列课文以主要人物为题的一项是(  )
A.《军神》《少年闰土》《小英雄雨来》
B.《有的人》《我的战友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
C.《竹节人》《三黑和土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答案】A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人物形象理解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内容,A项《军神》《少年闰土》《小英雄雨来》都是以文中人物作为标题;
B项中《有的人》不是以文中人物作为标题,而是用了诗中一句话;
C项《竹节人》是用课文中的事物作为标题,《三黑和土地》用课文中人物和事物作为标题;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课文的结构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
8.(2023·郸城)下列加点词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天的京城。)
B.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认为。)
C.最是一年春好处(好处。)
D.萧萧暮雨子规啼(形容雨声。)
【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好处:最美好的时节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字词解释及诗歌词句理解。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找们在学习中多读、多背,多积累字词。
9.(2024·乌当模拟)将下列语句选填到下面一段话中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②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③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对于实现梦想而言,今天最重要。今天是你搬来的砖石,虽然不足道, ;今天是你栽下的树苗,虽然不伟岸, ;今天是你写下的片段,虽然不完整, ……请你珍惜今天,用今天的积淀成就明天的梦想!
A.③①②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①
【答案】D
【知识点】排序
【解析】【分析】"今天是你搬来的砖石,虽然不足道, ;"这句后面应该选择“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结合“你栽下的树苗”,后面应该选择“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结合“你写下的片段”,后面应该选择“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借词语的意思,进行选择作答。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10.(2023·涧西)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蚯蚓(yǐn) 肿胀(zhǒng) 骆驼 腊八粥
B.挪移(nuó) 倒霉(méi) 避免 书藉
C.剥削(xiāo) 领域(yù) 魔鬼 恐怖
D.耽搁(dān) 彻底(chè) 辨论 玻璃
【答案】A
【知识点】字音;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正确。
B.有误。书籍:书的统称;装订成册的著作。故“书藉”改为“书籍”。
C.有误。“削”为多音字。读“xuē”时,义同“削”。专用于复合词。读“xiāo”时,意为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或一截。故“剥削”的“削”读作“xuē”。
D.有误。辩论: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的意见。故“辨论”应改为“辩论”。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11.(2024·黄冈模拟)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避bì免 B.徘徊huí C.深重zhòng D.剥削xuē
【答案】B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C、D正确;B:有误,“徘徊”的“徊”读huaí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12.(2024六下·慈利月考)下列诗句中,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所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词句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意思是: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描写的是春季。
A.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思是: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犹如梨花争相开放。描写的是冬季。
B.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意思是: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描写的是秋季。
C.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意思是:天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描写的是春季。
故答案为:C
【点评】学生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对相关内容加强记忆,尤其是诗文中的重要语句。在记忆、背诵的同时,也要理解意思,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13.(2023·涧西)小光准备以“玩也能玩出名堂”为主题写一篇作文,他搜集的以下材料里,哪一项不适合用到习作中(  )
A.荷兰的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他把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了放大镜。后来他将两片放大镜叠在一起,一片固定,另一片随意调节,制成了一台简易显微镜。
B.达尔文小的时候,经常给父母亲赶鸭、割草,他会捉一两只昆虫装进口袋,也会从水底捞几个彩色的石子,仔细研究半天。后来他成了著名的生物学家。
C.居里夫人为了查出一种放射性元素,在环境简陋的实验室里坚持实验。最终花了三年九个月的时间,在上千公斤的沥青矿残渣中提取出了0.1克的镭。
D.李四光小时候和小伙伴玩捉迷藏,看见一块大石头,他很好奇这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为了弄懂这一疑惑,他经常跑到很多地方找石头。后来李四光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
【答案】C
【知识点】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居里夫人的事例说明的为了科学的不懈努力。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概括文章主旨。要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作答。平时要多阅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14.(2022·模拟)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感彩和其他句子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你简直太会折腾了,这样难的事竟能办成!
B.这样见利忘义的人,有谁敢和他做朋友呢?
C.就你能干,别人都躲之不及,你倒好,主动往上凑。
D.这位大爷好吃懒做,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啃老。
【答案】A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词语按感彩分为三种: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A项是褒义,BCD三项都含贬义。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词语感彩辨析。词语的感彩容易辨别,C项中的能干属于褒义词贬用。
15.(2024·乌当模拟)《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  )
A.英国的金斯莱 B.英国的刘易斯·卡罗尔
C.瑞典的林格伦 D.英国的詹姆斯·巴里
【答案】B
【知识点】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6.(2024·乌当模拟)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
(1)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   ,   。”
(2)习近平主席在谈到变革创新时,用了“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   ”这句古语。
(3)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前来祝贺,爷爷高兴之余,感慨自己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我赶紧宽慰他:“   ?   !”
(4)《十五夜望月》中有“   ,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月下景色;《马诗》中有“大漠沙如雪,   ”的边疆战场景色。
王维在雨中送别好友:“渭城朝雨浥轻尘,   。”韩愈在雨中欣赏:“天街小雨润如酥,   ”苏轼在雨中聆听:“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   。”
(5)俗话说“   ,   。”要了解一个人,需要经历很长时间和很多事情。“近水知鱼性,   。”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   。”告诉我们,有时倾听别人的意见,能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答案】(1)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4)中庭地白树栖鸦;燕山月似钩;客舍青青柳色新;草色遥看近却无;暮雨子规啼
(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近山识鸟音;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知识点】格言、名言;谚语;惯用语、俗语;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为人民而死);有的比鸿雁的毛还轻(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而死)。
(2)“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意思是只要政策有利于人民,就不一定要效法先人的制度;只要新制度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老规矩。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出自苏轼《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意思是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
(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出自王建《十五夜望月》,意思是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李贺《马诗》;意思是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意思是长安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意思是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意思是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林中鸟儿的习性。“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故答案为:(1)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苟周于事;不必循旧(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4)中庭地白树栖鸦;燕山月似钩;客舍青青柳色新;草色遥看近却无;暮雨子规啼(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近山识鸟音;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格言和谚语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17.(2024·乌当模拟)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惧的眼光瞅了瞅父亲。(仿写句子,用上心理、神态、动作描写)
(2)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宽阔的海洋 宽广的领域 宽广的胸怀
(3)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时间过得快)
校园里空无一人,   。(安静的环境)。
(4)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了出来,跳到了大柜顶上。(以“小溪”为对象仿写一句话。)
(5)读一读,注意加点部分,,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一个,仿写句子。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紧张 喜欢 厌烦 盼望 薄
【答案】(1)她屏住呼吸,一动也不敢动,只听到自己的心怦怦地剧烈地跳动,似乎要碎裂了般的疼痛,她紧紧地闭住眼睛,抿着嘴唇。
(2)宽阔的海洋:大海广阔无垠,海水是那么蓝,好像一匹宽阔光滑的蓝绸子,一直铺到天边,海面上一只只海鸥忽飞忽降,仿佛给蓝绸子绣上了美丽的图案。
(3)安静得针掉地上都听得到
(4)小溪像顽皮的孩童,在山间快乐地奔跑着,洒落一串串哗哗的笑声。
(5)盼望;我盼望着开学那一天的到来,简直望眼欲穿。
【知识点】词汇运用;仿写;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结合句子中神态、心理和动作描写的方法,进行仿写作答。
(2)结合词语表达的意思,根据词语的引申义,进行描写作答。
(3)结合“安静”,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进行表述作答;
(4)结合例句中“松鼠像粒子弹似的”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抓住“小溪”的特点,进行表述作答。
(5)结合例句中“春节眨眼就到了”这句中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选择恰当的词语,进行表述作答。
故答案为:(1)她屏住呼吸,一动也不敢动,只听到自己的心怦怦地剧烈地跳动,似乎要碎裂了般的疼痛,她紧紧地闭住眼睛,抿着嘴唇。(2)宽阔的海洋:大海广阔无垠,海水是那么蓝,好像一匹宽阔光滑的蓝绸子,一直铺到天边,海面上一只只海鸥忽飞忽降,仿佛给蓝绸子绣上了美丽的图案。(3)安静得针掉地上都听得到(4)小溪像顽皮的孩童,在山间快乐地奔跑着,洒落一串串哗哗的笑声。(5)盼望;我盼望着开学那一天的到来,简直望眼欲穿。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阅读理解。(20分)
(2024·榕江模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①人脑由很多神经元组成,人们通过改变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弱,来学习新事物或强化某项技能。而人工智能就是模拟人脑学习过程,构建人工神经网络。现代神经网络模型的神经元数量可达千万量级,人工智能是一个妥妥的“大学霸”。
②训练人工智能,人们一般会使用以下几种办法——
③监督学习:人类通过给人工智能看足够多的信息并告诉它答案,它就能够进行识别了。这样,人工智能就可以进行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和肿瘤诊断等工作。
④无监督学习:人工智能分析概要内容,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特征,把认为相似的东西分成一组。这样,人工智能可以从繁杂的信息中,找到隐藏的规律。
⑤强化学习:人工智能直接和环境互动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对环境变化作出最佳的应对。强化学习适用于训练行为,如玩游戏、无人驾驶等。
【材料二】
18.下面属于传统程序的是   ,属于人工智能的是   (多选)
A.操控无人机飞行 B.对话型聊天机器人 C.火车订票系统 D.无人驾驶
19.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人工智能其实是一个“可塑的大脑”。   
②人工智能的神经元已达到人脑神经元的数量。   
③人工智能是通过强化学习的方式进行人脸识别的。   
20.请围绕下面的辩题,发表你的观点,并简单陈述理由3分)。
辩题:在未来,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
【答案】18.AC;BD
19.正确;错误;错误
20.我认为,在未来,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人类研发人工智能是用来服务人类的,一旦发现人工智能可能会危害人类,人类会对人工智能进行必要的监管。比如,香港大学便禁止在港大所有课堂、作业和评估中使用ChatGPT或其他AI工具。
(2024·乌当模拟)课内阅读。
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21.选段主要写阿瑟林斯基发现   ,然后他产生   ,接着进行   ,最后得出   的结论。
22.我发现选段是按照“发现现象——   ——   ——   ”的顺序写的。
23.选段中画“”的句子一连用了三个疑问句,阿瑟林斯基提出这一连串的问题,可以用(  )来概括。(填序号)
A.百思不得其解 B.打破砂锅问到底
C.一问三不知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4.这个事例证明了本课的观点:   。联系课文,我还知道一个能证明这个观点的事例:   。
【答案】21.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一连串疑问;反复观察实验;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时人最容易做梦
22.提出问题;反复试验;得出结论
23.B
2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蕊试纸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21.结合短文内容,这段主要描写了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然后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结合进行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时人最容易做梦。结合短文内容,进行总结作答。
故答案为: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一连串疑问;反复观察实验;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时人最容易做梦
22.结合短文内容,短文按照发现现象,提出疑问,反复试验,得出结论的顺序,描写了阿瑟林斯基进行科学发现的经过。
故答案为:提出问题;反复试验;得出结论
23.“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这句说明阿瑟林斯基具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不懈探究的精神。
故答案为:B
24.结合课文内容,短文中主要描写了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然后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结合进行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时人最容易做梦;证明了本课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表述作答。
故答案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蕊试纸
三、作文(30分)
25.(2023六下·霍邱期末)弹指一挥间,我们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翻开记忆的相册,里面一定有很多难忘的人难忘的景、难忘的事勾起你种种回忆,有泪水,有欢笑,其中让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请以“我最难忘的 ”为题写一篇习作,不少于450字。(别忘了先补全题目哦!)
【答案】我最难忘的校园风景 对我来说,小学校园秀丽的风景不仅是美景,也代表我六年童年的快乐,我常到那些地方走走,回忆美好的过去。
不必说学校小树林中,春天万物复苏,嫩芽新发,明媚的阳光透过树叶,落下斑驳光影;不必说夏天,小树林一片翠绿,小径曲折幽深,只听见鸟儿清脆鸣叫;不必说秋天,树叶被染成片片金色、橙色、红色,一阵风吹过,落英缤纷,好似翩翩彩蝶飞下;不必说冬天,树叶落光的枝杈耸立着,犹如一幅素描图,阳光照在晨跑的我们身上,带来阵阵暖意。也不必说坐在走廊的长椅上看书,分外接近自然;更不必说一条独特的石砌小路,下雨天成了清澈的"小河",我们曾在那里放下纸船,希望它飘向远方;单是沙坑一带,就有无穷乐趣!对有些人来说,也许那儿只是沙坑而已,但对我和我的朋友来说,却有非凡的意义。
我们经常在体育活动课去那儿玩,那里可以捡花纹独特的五彩小石子;可以在雨后堆沙堡;但最有趣的还要算设陷阱。挖陷阱时,我们先用学校外墙上脱落的红色墙砖挖一个半径 一分米,深1.5分米的洞,几个同学负责运开沙土,然后我把一块旧的软塑料垫在上面,再用剩下墙砖压住垫子与陷阱间的缝隙,最后用沙土把垫子盖住,陷阱就做好了。
别说,我还真见到过有人踩进去。每当这时,我们总是忍俊不禁,却故作严肃,跑得老远才哈哈大笑,不过,这顶多吓他们一跳,也不会有太大伤害。
除了沙坑,还有另外一处让我留恋的景物,那就是”菜坛”。在食堂边,有一个圆形大花坛,不过这花坛里种的却是蔬菜。记得四年级时,学校让食堂阿姨带领各班种植种菜。春夏天,”菜坛”一片郁郁葱葱,让人不禁想起课上学过的田园诗"麦花雪白菜花稀",时不时有低年级同学在一旁抓蝴蝶,让我感受到了"儿童急走追黄蝶"的童趣,就是在那里,我认识了单性花,也发现丝瓜老了是空心的。
论风景,比我的小学漂亮的地方比比皆是,但又有哪一处美景有我亲爱的校园美丽呢?我爱我的校园。
【知识点】写景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半命题的写景作文,要求以”我最难忘的_”为题目写一篇习作。弹指一挥间,我们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翻开记忆的相册,里面一定有很多难忘的人、难忘的景、难忘的事勾起你种种回忆,有泪水,有欢笑,其中让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写时要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要写出成长过程中的体验及收获,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特别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同时要注意运用合适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这是一篇写景的作文,作者用美的语言描绘了最难忘的校园风景﹣﹣沙坑地带、”菜坛”,行文流畅,结构完整。
1 / 1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摸底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2024·乌当模拟)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通国之善弈者也。(  )
A.善良;慈善 B.擅长;长于 C.容易;易于
(2)粉骨碎身浑不怕。(  )
A.水不清,污浊 B.糊涂,不明白事理 C.全,完全
(3)有一天,安徒生戴着一顶旧帽子在街上行走,一位批评家见状,便嘲讽安徒生:“你脑袋上的玩意儿,能算是帽子吗?”安徒生“____”(请选择幽默而有力的反驳)
A.你是不讲礼貌的人,我懒得理你。
B.你脑袋上的玩意儿,能算是头发吗?
C.有些人戴新帽子,却是旧思想。
D.你帽子下的玩意儿,能算是脑袋吗?
2.(2024·汉阳模拟)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代表作是(  )
A.《三门记》 B.《兰亭序》 C.《玄秘塔碑》
3.(2023·郸城)将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找出并改正在横线上。
A.万不得已 不可思意 张灯结彩 截然不同    
B.不以为然 焉知非福 思空见惯 专心致志    
C.过犹不及 千锤万凿 随心所欲 见微知驻    
D.翻箱倒柜 两面三刀 诚心成意 恍然大悟    
4.(2023·禹会)“发芽”“出发”“蒸发”“发扬”这4个词中的“发”字属于一字多义现象,其意思依次是(  )
A.产生;起程;分散、散开;扩大
B.扩大;产生;分散、散开;起程
C.起程;产生;分散、散开;起程
D.产生;扩大;起程;分散、散开
5.(2023·辉县市)下列句中加点部分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
B.试验田地,一边一律种的是蔬菜,另一边清一色种的是水果。
C.在作文比赛中,思雨拔得头筹,宁宁摘得榜眼。
D.这次跑步比赛,李明明得了倒数第一,他决定努力锻炼,再也不做吊车尾了。
6.(2024·乌当模拟)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饺皎洁 绞刑 摔跤 B.曝晒 瀑布 爆炸 暴发
C.辨认 辩论 花瓣 辫子 D.抵御 领域 荣誉 监狱
7.(2024·广水模拟)下列课文以主要人物为题的一项是(  )
A.《军神》《少年闰土》《小英雄雨来》
B.《有的人》《我的战友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
C.《竹节人》《三黑和土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8.(2023·郸城)下列加点词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天的京城。)
B.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认为。)
C.最是一年春好处(好处。)
D.萧萧暮雨子规啼(形容雨声。)
9.(2024·乌当模拟)将下列语句选填到下面一段话中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②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③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对于实现梦想而言,今天最重要。今天是你搬来的砖石,虽然不足道, ;今天是你栽下的树苗,虽然不伟岸, ;今天是你写下的片段,虽然不完整, ……请你珍惜今天,用今天的积淀成就明天的梦想!
A.③①②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①
10.(2023·涧西)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蚯蚓(yǐn) 肿胀(zhǒng) 骆驼 腊八粥
B.挪移(nuó) 倒霉(méi) 避免 书藉
C.剥削(xiāo) 领域(yù) 魔鬼 恐怖
D.耽搁(dān) 彻底(chè) 辨论 玻璃
11.(2024·黄冈模拟)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避bì免 B.徘徊huí C.深重zhòng D.剥削xuē
12.(2024六下·慈利月考)下列诗句中,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所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3.(2023·涧西)小光准备以“玩也能玩出名堂”为主题写一篇作文,他搜集的以下材料里,哪一项不适合用到习作中(  )
A.荷兰的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他把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了放大镜。后来他将两片放大镜叠在一起,一片固定,另一片随意调节,制成了一台简易显微镜。
B.达尔文小的时候,经常给父母亲赶鸭、割草,他会捉一两只昆虫装进口袋,也会从水底捞几个彩色的石子,仔细研究半天。后来他成了著名的生物学家。
C.居里夫人为了查出一种放射性元素,在环境简陋的实验室里坚持实验。最终花了三年九个月的时间,在上千公斤的沥青矿残渣中提取出了0.1克的镭。
D.李四光小时候和小伙伴玩捉迷藏,看见一块大石头,他很好奇这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为了弄懂这一疑惑,他经常跑到很多地方找石头。后来李四光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
14.(2022·模拟)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感彩和其他句子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你简直太会折腾了,这样难的事竟能办成!
B.这样见利忘义的人,有谁敢和他做朋友呢?
C.就你能干,别人都躲之不及,你倒好,主动往上凑。
D.这位大爷好吃懒做,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啃老。
15.(2024·乌当模拟)《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  )
A.英国的金斯莱 B.英国的刘易斯·卡罗尔
C.瑞典的林格伦 D.英国的詹姆斯·巴里
16.(2024·乌当模拟)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
(1)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   ,   。”
(2)习近平主席在谈到变革创新时,用了“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   ”这句古语。
(3)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前来祝贺,爷爷高兴之余,感慨自己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我赶紧宽慰他:“   ?   !”
(4)《十五夜望月》中有“   ,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月下景色;《马诗》中有“大漠沙如雪,   ”的边疆战场景色。
王维在雨中送别好友:“渭城朝雨浥轻尘,   。”韩愈在雨中欣赏:“天街小雨润如酥,   ”苏轼在雨中聆听:“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   。”
(5)俗话说“   ,   。”要了解一个人,需要经历很长时间和很多事情。“近水知鱼性,   。”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   。”告诉我们,有时倾听别人的意见,能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17.(2024·乌当模拟)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惧的眼光瞅了瞅父亲。(仿写句子,用上心理、神态、动作描写)
(2)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宽阔的海洋 宽广的领域 宽广的胸怀
(3)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时间过得快)
校园里空无一人,   。(安静的环境)。
(4)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了出来,跳到了大柜顶上。(以“小溪”为对象仿写一句话。)
(5)读一读,注意加点部分,,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一个,仿写句子。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紧张 喜欢 厌烦 盼望 薄
二、阅读理解。(20分)
(2024·榕江模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①人脑由很多神经元组成,人们通过改变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弱,来学习新事物或强化某项技能。而人工智能就是模拟人脑学习过程,构建人工神经网络。现代神经网络模型的神经元数量可达千万量级,人工智能是一个妥妥的“大学霸”。
②训练人工智能,人们一般会使用以下几种办法——
③监督学习:人类通过给人工智能看足够多的信息并告诉它答案,它就能够进行识别了。这样,人工智能就可以进行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和肿瘤诊断等工作。
④无监督学习:人工智能分析概要内容,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特征,把认为相似的东西分成一组。这样,人工智能可以从繁杂的信息中,找到隐藏的规律。
⑤强化学习:人工智能直接和环境互动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对环境变化作出最佳的应对。强化学习适用于训练行为,如玩游戏、无人驾驶等。
【材料二】
18.下面属于传统程序的是   ,属于人工智能的是   (多选)
A.操控无人机飞行 B.对话型聊天机器人 C.火车订票系统 D.无人驾驶
19.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人工智能其实是一个“可塑的大脑”。   
②人工智能的神经元已达到人脑神经元的数量。   
③人工智能是通过强化学习的方式进行人脸识别的。   
20.请围绕下面的辩题,发表你的观点,并简单陈述理由3分)。
辩题:在未来,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
(2024·乌当模拟)课内阅读。
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21.选段主要写阿瑟林斯基发现   ,然后他产生   ,接着进行   ,最后得出   的结论。
22.我发现选段是按照“发现现象——   ——   ——   ”的顺序写的。
23.选段中画“”的句子一连用了三个疑问句,阿瑟林斯基提出这一连串的问题,可以用(  )来概括。(填序号)
A.百思不得其解 B.打破砂锅问到底
C.一问三不知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4.这个事例证明了本课的观点:   。联系课文,我还知道一个能证明这个观点的事例:   。
三、作文(30分)
25.(2023六下·霍邱期末)弹指一挥间,我们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翻开记忆的相册,里面一定有很多难忘的人难忘的景、难忘的事勾起你种种回忆,有泪水,有欢笑,其中让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请以“我最难忘的 ”为题写一篇习作,不少于450字。(别忘了先补全题目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B
(2)C
(3)D
【知识点】字义;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1)“通国之善弈者也。”意思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善”指擅长、善于;
(2)“粉身碎骨浑不怕”意思是即使是全身粉碎也全不害怕,“浑”是全,完全的意思;
(3)结合“你脑袋上的玩意儿,能算是帽子吗?”的表述,安徒生会选择“你帽子下的玩意儿,能算是脑袋吗?”这句进行有力的反驳。
故答案为:(1)B(2) C(3) D
【点评】题目考查对汉字字义以及语言表达等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答案】A
【知识点】书法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名家及其作品的了解程度。要求学生了解书法家及书法风格,并识记他们的作品。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代表作是《三门记》。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此类试题,必须依靠平时的积累,所以只有一定的积累量,才能驾驭此类题目。学生平时一定要夯实基础知识,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知识的积累。
3.【答案】意—议;思—司;驻—著;成—诚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有误,不可思议:形容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故“意”错误,应为“议"。
B.有误,司空见惯: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故“思"错误,应为“司”。
C.有误,见微知著:看到事物的一点苗头,就知道其发展的趋势或问题的实质。故“驻”错误,应为“著”。
D.有误,诚心诚意:形容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故“成”错误,应为“诚。
故答案为: A.意—议;B.思—司;C.驻—著;D.成—诚。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4.【答案】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结合词语的意思,“发芽”的“发”是产生的意思,“出发”指启程的意思;“蒸发”指蒸腾分散的意思;“发扬”指扩大、张扬的意思。结合词语的意思,做出正确选择。
故答案为: A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词语表达的意思,根据词义体会这个字在词语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词语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5.【答案】C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A.意思相同,“勇夺第一""喜获金牌"都是指获得了第一名。
B.意思相同,“一律""清一色"表示所有,都。
C.意思不相同,“拔得头筹”是指获得第一名,而“摘得榜眼”是指获得第二名。
D.意思相同,“倒数第一""吊车尾"的意思都是倒数最后一名。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近义词。找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第二种是根据词语的意思,想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6.【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项“水饺皎洁绞刑”中加点字读jiǎo;“摔跤”应读jiāo;
B项中“曝晒 瀑布”中加点字读pù ;“爆炸暴发”中加点字读bào;
C项中“辨认 辩论 辫子”中加点字读biàn;“花瓣”中加点字读bàn;
D项中“抵御 领域 荣誉 监狱”加点字都读yù;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7.【答案】A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人物形象理解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内容,A项《军神》《少年闰土》《小英雄雨来》都是以文中人物作为标题;
B项中《有的人》不是以文中人物作为标题,而是用了诗中一句话;
C项《竹节人》是用课文中的事物作为标题,《三黑和土地》用课文中人物和事物作为标题;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课文的结构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
8.【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好处:最美好的时节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字词解释及诗歌词句理解。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找们在学习中多读、多背,多积累字词。
9.【答案】D
【知识点】排序
【解析】【分析】"今天是你搬来的砖石,虽然不足道, ;"这句后面应该选择“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结合“你栽下的树苗”,后面应该选择“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结合“你写下的片段”,后面应该选择“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借词语的意思,进行选择作答。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10.【答案】A
【知识点】字音;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正确。
B.有误。书籍:书的统称;装订成册的著作。故“书藉”改为“书籍”。
C.有误。“削”为多音字。读“xuē”时,义同“削”。专用于复合词。读“xiāo”时,意为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或一截。故“剥削”的“削”读作“xuē”。
D.有误。辩论: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的意见。故“辨论”应改为“辩论”。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11.【答案】B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C、D正确;B:有误,“徘徊”的“徊”读huaí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12.【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词句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意思是: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描写的是春季。
A.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思是: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犹如梨花争相开放。描写的是冬季。
B.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意思是: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描写的是秋季。
C.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意思是:天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描写的是春季。
故答案为:C
【点评】学生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对相关内容加强记忆,尤其是诗文中的重要语句。在记忆、背诵的同时,也要理解意思,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13.【答案】C
【知识点】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居里夫人的事例说明的为了科学的不懈努力。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概括文章主旨。要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作答。平时要多阅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14.【答案】A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词语按感彩分为三种: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A项是褒义,BCD三项都含贬义。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词语感彩辨析。词语的感彩容易辨别,C项中的能干属于褒义词贬用。
15.【答案】B
【知识点】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6.【答案】(1)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4)中庭地白树栖鸦;燕山月似钩;客舍青青柳色新;草色遥看近却无;暮雨子规啼
(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近山识鸟音;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知识点】格言、名言;谚语;惯用语、俗语;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为人民而死);有的比鸿雁的毛还轻(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而死)。
(2)“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意思是只要政策有利于人民,就不一定要效法先人的制度;只要新制度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老规矩。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出自苏轼《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意思是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
(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出自王建《十五夜望月》,意思是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李贺《马诗》;意思是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意思是长安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意思是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意思是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林中鸟儿的习性。“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故答案为:(1)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苟周于事;不必循旧(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4)中庭地白树栖鸦;燕山月似钩;客舍青青柳色新;草色遥看近却无;暮雨子规啼(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近山识鸟音;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格言和谚语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17.【答案】(1)她屏住呼吸,一动也不敢动,只听到自己的心怦怦地剧烈地跳动,似乎要碎裂了般的疼痛,她紧紧地闭住眼睛,抿着嘴唇。
(2)宽阔的海洋:大海广阔无垠,海水是那么蓝,好像一匹宽阔光滑的蓝绸子,一直铺到天边,海面上一只只海鸥忽飞忽降,仿佛给蓝绸子绣上了美丽的图案。
(3)安静得针掉地上都听得到
(4)小溪像顽皮的孩童,在山间快乐地奔跑着,洒落一串串哗哗的笑声。
(5)盼望;我盼望着开学那一天的到来,简直望眼欲穿。
【知识点】词汇运用;仿写;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结合句子中神态、心理和动作描写的方法,进行仿写作答。
(2)结合词语表达的意思,根据词语的引申义,进行描写作答。
(3)结合“安静”,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进行表述作答;
(4)结合例句中“松鼠像粒子弹似的”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抓住“小溪”的特点,进行表述作答。
(5)结合例句中“春节眨眼就到了”这句中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选择恰当的词语,进行表述作答。
故答案为:(1)她屏住呼吸,一动也不敢动,只听到自己的心怦怦地剧烈地跳动,似乎要碎裂了般的疼痛,她紧紧地闭住眼睛,抿着嘴唇。(2)宽阔的海洋:大海广阔无垠,海水是那么蓝,好像一匹宽阔光滑的蓝绸子,一直铺到天边,海面上一只只海鸥忽飞忽降,仿佛给蓝绸子绣上了美丽的图案。(3)安静得针掉地上都听得到(4)小溪像顽皮的孩童,在山间快乐地奔跑着,洒落一串串哗哗的笑声。(5)盼望;我盼望着开学那一天的到来,简直望眼欲穿。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答案】18.AC;BD
19.正确;错误;错误
20.我认为,在未来,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人类研发人工智能是用来服务人类的,一旦发现人工智能可能会危害人类,人类会对人工智能进行必要的监管。比如,香港大学便禁止在港大所有课堂、作业和评估中使用ChatGPT或其他AI工具。
【答案】21.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一连串疑问;反复观察实验;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时人最容易做梦
22.提出问题;反复试验;得出结论
23.B
2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蕊试纸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21.结合短文内容,这段主要描写了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然后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结合进行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时人最容易做梦。结合短文内容,进行总结作答。
故答案为: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一连串疑问;反复观察实验;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时人最容易做梦
22.结合短文内容,短文按照发现现象,提出疑问,反复试验,得出结论的顺序,描写了阿瑟林斯基进行科学发现的经过。
故答案为:提出问题;反复试验;得出结论
23.“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这句说明阿瑟林斯基具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不懈探究的精神。
故答案为:B
24.结合课文内容,短文中主要描写了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然后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结合进行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时人最容易做梦;证明了本课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表述作答。
故答案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蕊试纸
25.【答案】我最难忘的校园风景 对我来说,小学校园秀丽的风景不仅是美景,也代表我六年童年的快乐,我常到那些地方走走,回忆美好的过去。
不必说学校小树林中,春天万物复苏,嫩芽新发,明媚的阳光透过树叶,落下斑驳光影;不必说夏天,小树林一片翠绿,小径曲折幽深,只听见鸟儿清脆鸣叫;不必说秋天,树叶被染成片片金色、橙色、红色,一阵风吹过,落英缤纷,好似翩翩彩蝶飞下;不必说冬天,树叶落光的枝杈耸立着,犹如一幅素描图,阳光照在晨跑的我们身上,带来阵阵暖意。也不必说坐在走廊的长椅上看书,分外接近自然;更不必说一条独特的石砌小路,下雨天成了清澈的"小河",我们曾在那里放下纸船,希望它飘向远方;单是沙坑一带,就有无穷乐趣!对有些人来说,也许那儿只是沙坑而已,但对我和我的朋友来说,却有非凡的意义。
我们经常在体育活动课去那儿玩,那里可以捡花纹独特的五彩小石子;可以在雨后堆沙堡;但最有趣的还要算设陷阱。挖陷阱时,我们先用学校外墙上脱落的红色墙砖挖一个半径 一分米,深1.5分米的洞,几个同学负责运开沙土,然后我把一块旧的软塑料垫在上面,再用剩下墙砖压住垫子与陷阱间的缝隙,最后用沙土把垫子盖住,陷阱就做好了。
别说,我还真见到过有人踩进去。每当这时,我们总是忍俊不禁,却故作严肃,跑得老远才哈哈大笑,不过,这顶多吓他们一跳,也不会有太大伤害。
除了沙坑,还有另外一处让我留恋的景物,那就是”菜坛”。在食堂边,有一个圆形大花坛,不过这花坛里种的却是蔬菜。记得四年级时,学校让食堂阿姨带领各班种植种菜。春夏天,”菜坛”一片郁郁葱葱,让人不禁想起课上学过的田园诗"麦花雪白菜花稀",时不时有低年级同学在一旁抓蝴蝶,让我感受到了"儿童急走追黄蝶"的童趣,就是在那里,我认识了单性花,也发现丝瓜老了是空心的。
论风景,比我的小学漂亮的地方比比皆是,但又有哪一处美景有我亲爱的校园美丽呢?我爱我的校园。
【知识点】写景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半命题的写景作文,要求以”我最难忘的_”为题目写一篇习作。弹指一挥间,我们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翻开记忆的相册,里面一定有很多难忘的人、难忘的景、难忘的事勾起你种种回忆,有泪水,有欢笑,其中让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写时要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要写出成长过程中的体验及收获,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特别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同时要注意运用合适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这是一篇写景的作文,作者用美的语言描绘了最难忘的校园风景﹣﹣沙坑地带、”菜坛”,行文流畅,结构完整。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