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19. 咕咚(第1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趣味性强。写的是一个木瓜熟了,掉进湖里。兔子听见咕咚一声,吓得边跑边叫,许多小动物跟着跑,最后大象拦住他们,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从别人。这篇课文故事性强,适合学生进行阅读。
【学情分析】
学习此课,我们有以下有利因素: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比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而且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笔画和常见的偏旁部首,能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再有我班从一年级就开始了课外阅读,学生的识字量较大,这对他们独立认字、理解字义都有很大帮助。
也有如下不利因素: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发现由于课文较长,识字量增大,在第一课时进行集中识字,学生对生字掌握得不牢固。脱离了文本这个载体孤立的识字,学习效果不好,于是我决定采用分散识字,提高实效性。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热爱中国语言文字,体会汉语之美。
语言运用:借助图画复述课文,讲故事。
思维能力: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审美创造: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的道理。
【教学重点】
看图猜字,随文识词。学习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对话朗读理解词语,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小朋友们,听说森林里来了个神秘的家伙,动物们一听他们名号,就都仓皇逃窜,那么这个家伙到底是谁呢?我们一起来做小侦探,走进20课一探究竟。
2.揭题读题,借助形声特点猜识“咕、咚”。
看看“咕咚”的字形,你能猜一猜这个词怎么读吗?听一听咕咚的声音。
提示: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字右边的“古”和“冬”表示字的读音,表示声音的字大部分带口字旁。这样既能直接读出拼音,又能揣测字义的字,叫形声字
3.听了咕咚的声音,森林里的小动物是怎么做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连环画故事《咕咚》。这是我们遇到的继一上《小蜗牛》后出现的第二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
设计意图:
由情境创建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自主性。认识文本特点,结合集中识字,理解形声字识记等积累方法,解决学文前的困难,给学生降低文本理解的难度,让文本教学更为精准。
新授
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交流猜字方法。
(1)出示初读要求:
①自由朗读文,遇到有注音的生字多读几遍。
②遇到读不出的生字圈起来,看图猜读或尝试其他方法猜一猜它读什么。
③给课文的自然段表上序号。
(2)全班交流。
①出示本课生字,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
②认识了哪些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出示形声字:“吓、拦”,猜一猜读音,分析声旁和形旁,做做动作。
出示鹿的图片和古文字,识记:鹿、象、羊。
小结猜读生字的方法:借助图画猜读,借助形声字猜读,其他方法猜读。
(3)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正音
2.再读课文,给连环画排序,初构文本。
导语:这是一幅连环画课文,说说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几幅插图?每幅图画对应了哪些文字呢?
(1)指名读连环画课文相应的自然段。
(2)根据课文内容和出示的四幅连环画进行排序。
3.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句式: ____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只有____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
设计意图:
连环画课文的特点在于“图”“文”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教师重点关注课文的朗读及图文的对照。通过有趣的图画排序,能够将“图”与读“文”进行互动结合,再学生的意识中进行图文重构的思维再现,并挑战尝试看着图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故事内容,更是将图文与表达相互结合,拓展有序表达的逻辑思维。
探究二:图文对照,体会害怕。
指名读1-2自然段,随机正音。重点指导长句子:第一自然段第二句。
思考:兔子是怎么做的?
看插图一,理解“拔腿就跑”。关注理解“拔”,学生可以尝试演一演。
板书:兔子 拔腿就跑
(3)出示句子: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体会心情:兔子,你为什么觉得可怕极了?你以为“咕咚”是什么东西呀?
指导朗读:“咕咚”这么恐怖啊,想想当时兔子会怎么边跑边叫出这句话?(声音会大,拖长,甚至因为害怕,兔子尖叫起来。)
(4)小结:第2自然段先讲听到“咕咚”声,兔子怎么做,又是怎么说。师生合作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
图文对照,跟着情节发展了解故事内容,是在前面初构文本基础上的回应文本。借用图文结合的形式阅读课文,一边梳理情节,一边了解故事内容,符合一年级学生的阅读心理。
探究三:迁移学习,理解热闹。
1.迁移学习方法:读一读3-4自然段,其他动物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请大家看第二幅图,圈圈画画。
学生交流,出示句子。
(1)全班校对学生提取的信息。
小猴子 就跟着跑起来
狐狸、山羊、小鹿…… 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2)识字积累“逃命”,朗读理解小动物们的恐慌。
出示词语:逃命。认读“逃”。
逃命用脚,所以“逃”的偏旁是走之。
指导朗读。
①读好语气词。
②抓住重复的词句和感叹号指导入情入境朗读小动物们说的话。
3.结合课文插图,想象说话。
(1)模仿第三、四自然段,看图说话:
狐狸一听,也跟着跑起来,他一边跑一边大叫:“( ) !”
( )一听,也跟着跑起来,他一边跑一边大叫:“( ) !”
(2)想一想当时慌乱的场面,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学生自由交流:乱成一团、热闹、慌乱……
(3)抓住文中关键词“热闹”,再次读一读第3.4自然段。
设计意图:
通过合作学习,感受小动物们内心对一无所知的“咕咚”的恐惧与惊慌失措。同时,结合角色朗读、想象说话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文本故事内容的理解,逐步感受关键词“逃命、热闹”,为后文的真相大白做好铺垫。
三、练习
1.复习本课生字词。
2.书写田字格中的3个生字:“家、象、羊”。
(1)学生观察“家、象”结构特点:上下结构。家上短下长,象上收下放。
(2)学生练习写1-2个,反馈评价。
3.学生自主识记、书写独体字“羊”,关注三横间距均衡,最后一横要舒展。
4.教师范写,明确书写要点,出示评价单。(结构匀称☆ 书写美观☆)
5.学生练写,评价反馈。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上下结构生字书写的顺序和特点。试着写一写,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再通过教师示范写,提示书写要求,让学生更加明确写字的要点,书写更进一步。“羊”是简单的独体字,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识记和练写,提升学生自主观察的学习能力。
四、小结
我们通过连环画排序,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知道森林里小动物们多么惧怕“咕咚”的到来。我们还学会将故事图画内容和文字内容相互对应,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森林里的“热闹”与小动物们的慌乱。那么,动物们为什么要跟着兔子一起跑?我们下节课再一起学习。
五、作业
1.基础作业:亲子合作表演读课文1-4自然段。
2.拓展作业:动物们为什么要跟着兔子一起跑?
设计意图:
在文段的表演朗读中,重在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小动物们内心的恐慌,也通过阐述动物们为什么跟着跑,能促进学生主动去思考小动物们的盲从、不加思考。
【板书设计】
19.咕咚
【教学反思】
本文是经典的民间故事改写而成的童话,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故事所要表达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如何才能突破这一难点呢?在经过对文本的认真细致解读之后,教中教师采用了比研读法,引导学生先找出文中动物们听到的“咕咚”来了这个消息后的不同反应,然后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面对同一消息,动物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反应?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在经过自主阅读思考、与同伴交流后,学生们的思维打开了,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轻声盲从、缺少独立思考和判断才是动物们呈现不同表现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师趁热打铁,鼓励他们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现象,从而将课内所学与课外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抽象的道理寓于鲜活的故事和生活之中,较好地突破了这一难点。相信孩子们在学习了这一课之后,会在心中播下独立思考判断的种子,这种良好的品质会成为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