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 人之初 第2课时(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 人之初 第2课时(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8 17:4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课时
素养分析
1
学习活动
2
目标达成
3
素养评价
4
课后作业
5
目录
CONTENTS
素养分析
01
SUYANGFENXI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热爱中国传统文学,诵读《三字经》。
【语言运用】感受《三字经》的节奏与韵律,熟读成诵。
【思维能力】能够根据生活体验理解《三字经》的大致意思。
【审美创造】明白要不断进取、珍惜时间的道理。
学会扩词,积累词汇,理解句子的含义。
学习重点
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出三字经的节奏和韵律,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学习难点
学习重难点
学习活动
02
XUEXIHUODONG
游戏闯关 复习回顾
词语回顾
之前
搬迁
初一
珍贵
性格
专业
善良
习惯
教导
美玉
幼小
机器
意义
糖果的生字宝宝







朗读指导 读准变调
人 之初,性 本善,
性 相近,习 相远。
苟 不教,性 乃迁,
教 之道,贵 以专。
子 不学,非 所宜,
幼 不学,老 何为?
玉 不琢,不 成器,
人 不学,不 知义。
划出节奏,同桌互读。
人之初
自主朗诵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标出三字经中出现的“不”字。
﹏﹏
﹏﹏
﹏﹏
﹏﹏
﹏﹏
﹏﹏
﹏﹏
人之初
自主朗诵
苟不教


子不学
幼不学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当“不”字后面的字是第四声时,“不”读第二声。后面的字是其它声调时,“不”都读第四声。
我会读
理解运用 深入感悟
初:刚出生的时候。
性:本性。
习:性格和行为。
相远:差别很大。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我知道
在实际生活中有类似的情况吗?说一说。
我知道
《孟母三迁》
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孟母见此情景,就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又觉得此处也不适合孟子居住,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孟母认为,这正是孟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苟:如果,假如。
乃:就。
迁:变化,改变。
贵以专:最重要的是专心致志。
我知道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地去教育孩子。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阅读第一小节后,你明白了什么?
宜:合适。
老何为:到老的时候既没有知识,
也不知道做人的道理,能有什么
用呢?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你从这句话中学到了什么?
我知道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我知道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琢:雕刻。
器:器具,有用的玉器。
义:道理。
我知道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玉石
精美的玉器
图文结合
人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我,才能取得进步。
参观学习
学校活动
图文结合
师生归纳 课堂总结
之初 ,性 善,
性 ,习 。
苟不教 ,性乃迁,
之道 ,贵以 。
子不学 ,非所宜,
不学 ,老何为?
不琢 ,不成 ,
人不学 ,不知 。


相近
相远






你会背了吗?
填一填,回顾全文。
1.《人之初》一共有几个小节?
2.你读懂了什么?
3.你会背《三字经》的其它内容吗?
我的收获
板书设计 图解结构
人之初
学习环境 专心一致
好好学习 持之以恒
懂礼 成才
随堂小测 巩固提升
一、我是扩词大王。
初始
初夏

天性
性格

善良
友善

专心
专门











二、把意思相反的词连起来。
(1)人 初,性本善,性相 , 。
(2) ,非所宜, , ?


习相远
子不学
幼不学
老何为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
目标达成
03
MUBIAODACHENG
小组交流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目标达成
素养评价
04
SUYANGPINGJIA
课堂评价
学习态度
学习自信
学习合作
课后作业
05
KEHOUZUOYE
课后作业
1.找一找《三字经》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背诵给家长听。
2.背诵课文给家长听。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