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王庄镇初级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肥城市王庄镇初级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09 18:1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时间:2015—9.11 编制人:刘廷军 审核:张骁 审批人:田涛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结构严谨、波澜起伏的艺术特色学习反驳论证;口味语句,体会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21教育网
2、理解作者忧国忧民、关心民族命运和热烈情怀和深刻思想
【重点难点】
领会鲁迅先生的立场、观点、言语,使学生充满自豪感,自信力
预习案
1、注音
慨( )叹 省( )悟 诓( )骗 诬()蔑 脂( )粉
脊( )梁 抹( )杀 抹( )布 拐弯抹( )角
前仆( )后继 状元宰( )相 搽( )粉
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作者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原名 ,字 我们以前还学过该作者的散文 ,小说 本文运用 的论证方式,采取 和 相结合的批驳方法驳倒对方的论点
探究案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一听
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配乐朗读)
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的时候圈点勾画生字词
2、记一记
每学习一篇课文,我们首先都要积累一些新词在听读中,你圈点勾画了哪些生字词?你为什么觉得它们重要?
时间:2015—9.11 编制人:刘廷军 审核:张骁 审批人:田涛
3、想一想
①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②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③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④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⑤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二)合作交流,小组探究
再次走进文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组员交流,分享发现的快乐
1、第1段 “公开”一词的含义?
2、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3. 第3段中“他信力”的表达效果?“倒是一条新生路”的含义?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如何理解“以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他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5、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品读讨论探究第6—9段:
1、“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说出几个吗?(投影展示4)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2、“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3、文中第8段中“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什么人?“一部分人”又指的是什么人?
时间:2015—9.11 编制人:刘廷军 审核:张骁 审批人:田涛
4、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心的人现状如何?
明确:①从人数上看:②从特征上看: ③从处境上看:
5、第9段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找出来体会其意思
(三)欣赏品味,犀利语言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 为什么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学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