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5-06 17:4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雌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某一个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
A. 3+X B. 3+Y C. 6+XX D. 6+X
2.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 )
A.DNA上3个相邻的碱基 B.t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
C.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 D.r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
3.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长眼皮和单眼皮 B.兔毛的灰色和白色
C.羊毛的细毛和长毛 D.豌豆的绿色子叶和黄色豆荚
4.下面有关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除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外,正常活着的细胞都可以完成①②⑤过程
B.HIV病毒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为③②④⑤
C.②⑤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存在差异
D.健康人体细胞会发生①②③⑤过程,不会出现④过程
5.一红绿色盲的女子与色觉正常的男子婚配,则( )
A.所生女儿全部色盲 B.所生儿子全部色盲
C.女儿中有一半色盲 D.儿子中有一半色盲
6.建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施莱登和( )
A.施旺 B.沃森 C.达尔文 D.克里克
7.下列各项可能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
A.四分体 B.一个双链DNA分子
C.染色体组 D.非同源染色体
8.某小组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中,准备了下列相关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DNA结构中,化合物乙的种类有5种
B.化合物甲、乙、丙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
C.化合物甲、乙位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外侧
D.化合物乙、丙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
9.某稳定遗传的白花植物群体中,偶然出现了一株紫花后代,将紫花植株自交得到F1,F1中紫花:白花=3:1,再将F1所有个体再连续自交两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紫花个体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
B.自交后代中杂合子的比例越来越大且紫花的基因频率不变
C.产生基因突变后,闭花授粉有利于豌豆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纯种
D.若将F1连续多代随机交配,后代中紫花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10.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现选用纯种红花与白花杂交,F1植株在强光低温环境下会开红花,在阴暗高温条件下会开白花。该现象说明( )
A.环境条件会改变生物的基因型
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C.生物的表现型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D.表现型不同,基因型一定不同
1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萨顿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12.摩尔根成功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下列叙述与他当时的研究过程不符合的是( )
A.引用荧光标记这一新技术对基因进行定位
B.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研究
C.他敢于怀疑,勤奋实践
D.以果蝇作为实验材料
13.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长翅为显性。用一定高温处理残翅基因纯合子的幼虫,其发育为成虫后,翅膀表现为长翅。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控制翅膀的基因在幼虫阶段就已经开始表达
B.高温下相关蛋白质失去活性
C.这种长翅个体的基因型可能已经变为杂合子
D.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4.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得N,则这种关系可表示为( )
A.M表示非等位基因,N表示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M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M表示母亲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N表示儿子不一定患病
D.M表示基因突变,N表示性状的改变
15.下列有关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特性
B.孟德尔在豌豆开花后进行去雄和受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C.孟德尔巧妙设计测交的方法进行假说的验证
D.孟德尔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填空题
16.(1)孟德尔的研究方法:__________。
(2)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__________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__________,根据假说进行__________,推出预测的__________,再通过__________来检验。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__________,就可以认为假说是__________的,反之,则可以认为假说是错误的。
三、实验探究题
17.已知狗的毛色受两对基因控制(B、 b和I、i)。具有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黑色,具有b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褐色,I基因抑制皮毛细胞色素的合成,以下是一个有关狗毛色的遗传实验:
(1)该遗传实验中,亲代褐毛狗和白毛狗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F2中白毛狗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的几率是__________。
(3)如果让F2中褐毛狗与F1回交,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理论上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数量比。遗传图解(要求写出配子)__________。
18.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下图是雄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1)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
(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__________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
(3)果蝇M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
(4)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若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M在产生配子过程中__________,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5)在用基因型为BBvvRRXeY和bbVVrrXEXE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M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果蝇M杂交,F1性状分离比如下:
F1 雌性:雄性 灰身:黑身 长翅:残翅 细眼:粗眼 红眼:白眼
1/2有眼 1:1 3:1 3:1 3:1 3:1
1/2无眼 1:1 3:1 3:1 / /
①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位于__________号(填写图中数字)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
②以F1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步杂交实验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
杂交亲本:__________。
实验分析: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已知,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并且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则雌果蝇的染色体组成为6条常染色体和XX,经过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则形成的卵细胞中应该含有3条常染色体和一条X染色体。
故选:A。
2.答案:C
解析:决定的氨基酸的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答案:B
解析:A、人的长眼皮和单眼皮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兔毛的灰色和白色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
C、羊毛的细毛和长毛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D、豌豆的绿色子叶和黄色豆荚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B。
4.答案:C
解析:A、分析图示可知:①~⑤过程依次表示DNA复制、转录、逆转录、RNA复制、翻译。正常生活的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已经失去分裂能力不能完成①过程,能完成②⑤过程,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完成①②⑤过程,A错误;
B、HIV病毒为逆转录病毒,遗传信息流动过程为③①②⑤过程,B错误;
C、②转录时DNA模板链上的碱基与mRNA的相应碱基互补配对,即②过程碱基的配对方式为A-U、G-C、C-G、T-A,⑤翻译时组成mRNA上的密码子的碱基与相应tRNA上的构成反密码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即⑤过程碱基的配对方式为A—U、C—G、U—A、G—C,因此②③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存在差异,C正确;
D、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为DNA,健康人体细胞会发生①②⑤过程,不会出现③④过程,D错误。
故选C。
5.答案:B
解析:红绿色盲属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设致病基因为b。患红绿色盲的女子基因型为XbXb,色觉正常的男子基因型为XBY,其儿子都是患者(XbY),其女儿表现型均正常(XBXb)。故选B。
6.答案:A
解析:建立细胞学说: 施莱登和施旺;DNA的双螺旋结构:沃森和克里克;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选A。
7.答案:A
解析:A、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可能存在等位基因,A正确;
B、一个DNA分子的双链上含有的是非等位基因,不含有等位基因,B错误;
C、一个染色体组是由一组非同源染色体组成,没有等位基因,C错误;
D、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不含有等位基因,D错误。
故选A。
8.答案:B
解析:在DNA结构中,化合物乙表示碱基,其种类有4种,A项错误;化合物甲、乙、丙依次表示脱氧核糖、碱基、磷酸基团,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B项正确;化合物甲(脱氧核糖)和丙(磷酸)交替连接,位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外侧,C项错误;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D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A、在白花植物群体中发生了基因的显性突变,导致出现紫花个体,A正确;
B、自交后代中杂合子的比例越来越小,纯合子的比例越来越大,B错误;
C、产生基因突变后,闭花授粉让豌豆在自然状态下只能自交,而连续自交能提高纯合度,C正确;
D、若将F1连续多代随机交配,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但紫花和白花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D正确。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纯合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得F1(基因型均相同),同一基因型的个体在强光、低温条件下开红花,在阴暗、高温条件下则开白花,说明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的表现型,即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A、萨顿根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正确;
B、摩尔根等人通过假说一演绎法利用果蝇杂交实验首次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C正确;
D、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错误。
故选D。
12.答案:A
解析:A、摩尔根并非用荧光标记定位基因,而是用杂交实验验证的,A错误;
B、摩尔根对实验的解释中,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研究,B正确;
C、摩尔根在实验中,敢于怀疑,勤奋实践,C正确;
D、摩尔根的杂交实验中,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D正确。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A、由题意知,一定高温处理残翅基因纯合子的幼虫,发育为成虫后,翅膀表现为长翅,这说明控制翅膀的基因在幼虫阶段就已经开始表达,A正确;
B、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变性,B正确;
C、高温不会改变幼虫个体的基因型,C错误;
D、由题意知,残翅基因纯合子的幼虫高温处理后,发育成成虫,翅膀表现为长翅,这说明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选C。
14.答案:C
解析:A、非等位基因的位置有两种,可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
B、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但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比如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B错误;
C、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母亲患病,若是杂合子,则儿子可能不患病,C正确;
D、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D错误。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A、豌豆雌雄同体且同花,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特性,A正确;
B、孟德尔在豌豆开花前进行去雄,在花粉成熟时进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错误;
C、测交能检测待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孟德尔巧妙设计测交的方法进行假说的验证,C正确;
D、孟德尔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两大定律,D正确。
故选B。
16.答案:(1)假说一演绎法
(2)提出问题;解释问题的假说;演绎推理;结果;实验;相符;正确
17.答案:(1)bbii;BBI
(2)6;1/6
(3)
解析:(1)该遗传实验中,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白毛:黑毛:褐毛=12:3:1,说明F1是BbIi,则亲代褐毛狗(bbii)和白毛狗(__I_)的基因型分别是:bbii、BBII。
(2)已知F1是BbIi,则F2中白毛狗的基因型有BBII、BbII、BBIi、BbIi、bbII、bbIi共6种,其中纯合子BBII、bbII的几率是2/12=1/6。
(3)如果让F2中褐毛狗(bbii)与F1(BbIi)回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Ii:Bbii:bbIi:bbii=1:1:1:1,所以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应为白毛狗:黑毛狗:褐毛狗=2:1:1,遗传图解如下:

18.答案:(1)红眼细眼
(2)5
(3)XEXe
(4)B(或b);v(或V);V和v(或B和b)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
(5)7、8(或7、或8);无眼、有眼基因与其他各对基因间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规律;杂交亲本:F1中的有眼雌雄果蝇;实验分析: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隐性性状;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显性性状
解析:(1)据图中信息,果蝇M含有显性基因E、R,所以眼色的表现型为红眼和细眼的显性性状。
(2)要测定基因组的序列需要测定该生物所有的基因,由于X和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不同,所以需要测定3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即5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序列。
(3)子代雄性的红眼和白眼均只能来自于母本,因此需要母本同时具有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即XEXe。
(4)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而B、v和b、V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及配子的组合,理论上后代只有灰身残翅和黑身长翅,出现等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说明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5)根据表格结果,若无眼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M与无眼雌果蝇的后代中雄性都为无眼,与表格结果不符,所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子代有眼﹕无眼=1﹕1,同时其他性状均为3﹕1,说明有眼无眼性状的遗传和其他性状不连锁,为自由组合,因此和其他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据图可知应该位于7号或8号染色体上。由于子代有眼﹕无眼=1﹕1,说明亲代为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若判断其显隐性,可选择自交法(即有眼雌性×有眼雄性),若有眼为显性,则亲代均为杂合子,后代有性状分离,若无眼为显性,则亲代均为隐性纯合子,后代无性状分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