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同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同步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29 16:0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0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同步教学设计
16.1 二次根式
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概念
教师备课 素材示例
●归纳导入 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前的大型音乐喷泉的图片,非常美丽壮观.仔细观察图片可以发现:水域部分是正方形,外围是圆.
(1)若该正方形的面积为30 m2,则该正方形的边长是___m__;
(2)若该正方形的面积为S m2,则该正方形的边长是___m__;
(3)若该圆的面积为S m2,则用含S的式子表示圆的半径是___m__.
观察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归纳】这些式子都含有“”(根号),都表示__正数__的__算术__平方根.
【教学与建议】教学: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所给的式子的实际意义,归纳出二次根式的概念.建议:让学生相互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复习导入 
1.填空:
(1)9的平方根是__±3__;0的平方根是__0__;-4__没有__平方根;
(2)6的平方根是__±__;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
2.想一想:
用带有根号的式子填空,看看写出的结果有什么特点:
(1)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
(2)一个长方形的围栏,长是宽的3倍,面积为150 m2,则它的宽为____m;
(3)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t(单位:s)与开始落下时离地面的高度h(单位:m)满足关系h=5t2.如果用含有h的式子表示t,那么t为____.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补充得出答案.
【教学与建议】教学:以回顾旧知的形式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导入新课.建议:及时回顾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再由算术平方根迁移到二次根式.
◎命题角度1 识别二次根式
判定一个式子为二次根式,需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形式上为“”的形式;第二,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
【例1】下列式子不是二次根式的是(B)
A. B. C. D.
【例2】在式子,,,,(y>0),(x<0),和a2-1中,是二次根式的有(B)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命题角度2 确定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要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一是求字母所在的式子有意义时字母必须满足的条件,二是求字母所在的实际问题有意义时字母必须满足的条件.
【例3】式子有意义时,x应满足的条件为(B)
A.x≠2 023 B.x≥2 023 C.x<2 023 D.x≤2 023
【例4】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则x的最大值是____.
◎命题角度3 利用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求值
若两个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互为相反数,则只有它们同时为0时,这两个式子才能都有意义.
【例5】若++1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满足的条件是(C)
A.x≥ B.x≤ C.x= D.x≠
【例6】若y=-2,则(x+y)y=____.
◎命题角度4 二次根式非负性的应用
二次根式具有双重非负性:①被开方数a≥0;②它的值≥0.此外,常见的非负数还有|a|,a2(或a的偶次幂).
【例7】若|1 001-a|+=a,则a-1 0012=__1_002__.
【例8】若a,b满足实数a2-6a+2=-9,则的值为__3__.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弄清被开方数是非负数这一要求.
2.理解二次根式的非负性,会求使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3.能初步运用二次根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重点
二次根式的概念.
▲难点
利用“(a≥0)”解决具体问题.
◆活动1 新课导入
1.回顾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若x2=9,则x=__±3__;若y2=3,则y=__±__.
3.若正方形的面积为S,则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2 第1个思考.
提出问题:
(1)你能完成思考中的填空吗?
(2)所填的式子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3)这些式子有什么特点?
(4)什么叫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教材P2 第2个思考.
提出问题:
(1)x2≥0成立吗?为什么?
(2)式子一定成立吗?
(3)举例说明x3≥0是否一定成立?
(4)若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一般地,我们把形如__(a≥0)__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__二次根号__.
2.(a≥0)既是一个二次根式,又表示非负数a的__算术平方根__,所以具有“双重非负性”,即:a__≥0__,__≥0__.
3.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二次根式,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①是否带有“”;②被开方数是否为非负数.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2 例1.
例2 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
(1);(2);(3)(x≤3);(4)(x>0);(5).
解:(1)(3)(5)是二次根式,(2)(4)不是二次根式.
例3 求使下列式子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
(1);(2);(3).
解:(1)由题意,得4-3x>0,解得x<.∴当x<时,有意义;
(2)由题意,得解得x≤3且x≠2.∴当x≤3且x≠2时,有意义;
(3)由题意,得解得x≥-5且x≠0.∴当x≥-5且x≠0时,有意义.
例4 先观察下列等式,再回答问题.
=2,=3,=4,…
(1)类比上述式子,再写出几个同类型的式子;
(2)你能看出其中的规律吗?用字母表示这一规律.
解:(1)=5,=6;(2)=n.
练习
1.教材P3 练习第1,2题.
2.下列式子:①;②;③;④;⑤;⑥,其中是二次根式的有( B )
    A.1个     B.3个     C.4个     D.5个
3.要使式子+有意义,则x应该满足__x≥2且x≠3__.
4.△ABC的三边长为a,b,c,其中a和b满足b2-4b+4+=0,求c的取值范围.
解:依题意,得(b-2)2+=0,∴b=2,a=5.
又∵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3◆活动5 完成附赠手册
◆活动6 课堂小结
1.二次根式的概念.
2.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及运用.
1.作业布置
(1)教材P5 习题16.1第1,3,5,7题;
(2)学生用书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性质
教师备课 素材示例
●情景导入 如图是一块具有民族风的正方形方巾,面积为9,则它的边长为__3__,若面积为a,则它的边长为____,正方形的边长是,则面积为__a__.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与建议】教学:从正方形的边长引出的例子,让学生初步理解的实际意义.建议:让学生谈谈对于和()2的理解.
●置疑导入 你能指出下列运算过程中的错误吗?
()2=(-)2,可以写为(-5)2=(5-)2,
两边开平方,得=,
所以-5=5-,即=-.
学了本节课我们就知道以上运算为什么错了.
【教学与建议】教学:设计纠错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建议: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观察、分析、计算、讨论中.
◎命题角度1 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2=a(a≥0)解题
将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平方,就等于它本身,因此有()2=a(a≥0).
【例1】计算()2的结果是(B)
A. B.2 C.3 D.4
【例2】()2+1的结果是__4__.
◎命题角度2 逆用二次根式的性质()2=a(a≥0)解题
()2=a(a≥0)又可以写成:a=()2(a≥0).
【例3】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
(1)x2-3;  (2)x4-16;  (3)n5-4n3+4n.
解:(1)原式=(x+)(x-);
(2)原式=(x2+4)(x+2)(x-2);
(3)原式=n(n+)2(n-)2.
【例4】化简求值:+,其中a=.
解:∵a=,∴>a,
∴原式=+=+-a=-a===.
◎命题角度3 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a|解题
在利用=|a|进行化简时,弄清被开方数的底数是正还是负.
【例5】已知二次根式的值为3,那么x的值是(D)
A.3 B.9 C.-3 D.3或-3
【例6】计算的结果是__2__.
【例7】若=3,=2,且ab<0,则a-b=__-7__.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理解(a≥0)是一个非负数和()2=a(a≥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2.理解=a(a≥0)和=-a(a≤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3.用a=()2(a≥0)解决具体问题.
▲重点
()2=a(a≥0)及=|a|的运用.
▲难点
=|a|的运用.
◆活动1 新课导入
1.回顾二次根式的概念.
2.当x是怎样的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2);(3);(4).
3.填空:()2=__9__,=__3__.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3 探究.
提出问题:
(1)你能完成探究中的计算吗?
(2)通过计算,你能猜出()2(a≥0)的结果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教材P4 探究.
提出问题:
(1)请完成探究中的填空;
(2)通过计算,你能猜出(a≥0)的结果吗?说说你的理由;
(3)当a<0时,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4)二次根式有哪些性质?你能归纳出来吗?
(5)什么样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2=__a__(a≥0).
2.=|a|=
3.用基本的运算符号(基本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把__数__或__表示数的字母__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3 例2.
例2 教材P4 例3.
例3 计算与化简:
(1)2()2;(2)(2)2;(3)()2;(4);(5)-;(6).
解:(1)原式=12;
(2)原式=24;
(3)原式=a2+2;
(4)原式=9;
(5)原式=-2;
(6)原式=0.2.
例4 已知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a-b|.
解:从数轴上a,b的位置关系可知-2a,故a+1<0,b-1>0,a-b<0.
∴原式=|a+1|+2|b-1|-|a-b|=-(a+1)+2(b-1)+(a-b)=b-3.
练习
1.教材P4 练习第1,2题.
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B )
A.=-4 B.-=-4
C.=±4 D.=±4
3.下列式子:①a+b=c;②5;③a>0;④an,其中属于代数式的是( B )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计算:
(1)+;
解:原式=+=2;
(2)-××(-)-2.
解:原式=-××=-.
5.已知一个圆柱体的体积为V,高为h,求它的底面半径r(用含有V和h的代数式表示);求当V=80π,h=5时,底面半径r的值.
解:圆柱体的体积V=πr2h,∴r=.
把V=80π,h=5代入上式,得r=4.
◆活动5 完成附赠手册
◆活动6 课堂小结
1.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和计算.
2.利用代数式的概念判断哪些式子是代数式.
1.作业布置
(1)教材P5 习题16.1第2,4,8,9题;
(2)学生用书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
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乘法
教师备课 素材示例
●置疑导入 问题情境: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如图,设长方形的面积为S,相邻两边长分别为a,b,已知a=2,b=,求S.
【教学与建议】教学:利用实际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议:学生相互讨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归纳导入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
1.填空:
(1)×=__10__,=__10__;
(2)×=__12__,=__12__;
(3)×=__70__,=__70__.
参考上面的结果,用“>”“<”或“=”填空:
×__=__;×__=__;
×__=__.
2.提出问题:你能说出发现的规律吗?
【归纳】两个二次根式相乘,把被开方数__相乘__,根指数__不变__,用字母表示:·=____(a≥0,b≥0).
【教学与建议】教学:引导学生在计算、观察的基础上,发现规律.建议: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索新知.
◎命题角度1 二次根式的乘法
二次根式相乘,先把根号前面的系数相乘,再将被开方数相乘,根指数不变.
【例1】计算×的结果是(D)
A.7 B.3 C. D.
【例2】下列二次根式中,与的积为无理数的是(B)
A. B. C. D.
◎命题角度2 逆用二次根式乘法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利用=·(a≥0,b≥0)及=a(a≥0)进行化简.
【例3】下列各式化简后的结果是3的是(C)
A. B. C. D.
【例4】化简的结果是(D)
A.2 B.-2 C.-4 D.4
◎命题角度3 二次根式的大小比较
比较两个二次根式大小的方法:(1)被开方数比较法,即先将根号外的非负因数移到根号内,被开方数大的二次根式大;(2)平方法,即把两个二次根式分别平方,再比较大小;(3)计算器求近似值法.
【例5】比较下列各组二次根式的大小:
(1)3和4; (2)-9和-8.
解:(1)3=,4=.
∵<,∴3<4;
(2)-9=-,-8=-.
∵->-,∴-9>-8.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理解·=(a≥0,b≥0),并运用它进行计算.
2.利用逆向思维,得出=·(a≥0,b≥0),并运用它进行解题和化简.
▲重点
·=(a≥0,b≥0);=·(a≥0,b≥0),及它们的运用.
▲难点
发现规律,导出·=(a≥0,b≥0).
                         
◆活动1 新课导入
1.回顾二次根式的性质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
A.()2=2 B.(-)2=-2
C.(-)2=2 D.-=2
3.计算:(1)×=__10__,=__10__;
(2)×=__12__,=__12__.
思考:×与的结果相同吗?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2 探究新知
教材P6 探究.
提出问题:
(1)你能完成探究中的计算吗?
(2)通过计算,你能得出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吗?
(3)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反过来还成立吗?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____(a≥0,b≥0).
2.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__·__(a≥0,b≥0).
注意: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类似可得···=____(a≥0,b≥0,c≥0,d≥0).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6 例1.
例2 教材P7 例2.
例3 教材P7 例3.
例4 计算:
(1)×(-2)×;
解:原式=-2
=-10;
(2)5××;
解:原式=×5
=;
(3)·.
解:原式=
=a.
例5 比较3与4的大小.
解:方法一:3==,4==.
∵<,∴3<4;
方法二:∵(3)2=45,(4)2=48,45<48,
∴3<4.
练习
1.教材P7 练习第1,2,3题.
2.计算:×=__2__.
3.计算:2×(-3)=__-36__.
4.计算:
(1)××;
解:原式=
=60;
(2).
解:原式=

=28.
5.一个底面为30 cm×30 cm的长方体玻璃容器中装满水,现将一部分水倒入一个底面为正方形、高为10 cm的长方体铁桶中,当铁桶装满水时,容器中的水面下降了20 cm,铁桶的底面边长是多少厘米?
解:设铁桶的底面边长是x cm.
由题意,得x2×10=30×30×20,x2=30×30×2,x==30.
答:铁桶的底面边长是30 cm.
◆活动5 完成附赠手册
◆活动6 课堂小结
1.理解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2.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的应用.
1.作业布置
(1)教材P10~11 习题16.2第1,5,6题;
(2)学生用书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除法
教师备课 素材示例
●归纳导入 1.计算:
(1)×=____;(2)×=____;
(3)×=__9__;(4)5×4=__20__.
2.填空:
(1)=____,=____;(2)=____,=____;
(3)=____,=____;(4)=____,=____.
规律:__=__;__=__;__=__;__=__.
3.问题:你能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
【归纳】两个二次根式相除,根指数__不变__,被开方数__相除__.用字母表示:=(a≥0,b>0).
【教学与建议】教学:利用具体数据,通过学生的练习活动,发现规律,归纳出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建议: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理解.
●类比导入 师:我们是怎样得到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的?
生:从特殊的几个算式中归纳出来的.
师:接下来,我们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二次根式的除法.
问题1 计算下列各式,观察计算结果,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1)=____,=____;(2)=____,=____.
问题2 用你发现的规律填空,并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1)__=__;(2)__=__.
【教学与建议】教学:类比前面二次根式乘法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二次根式的除法,感受二次根式除法运算法则.建议:教学时,让学生交流讨论学习二次根式乘法的经验,类比学习二次根式除法法则.
◎命题角度1 =(a≥0,b>0)的计算
两个二次根式相除,用根号前面的系数与系数相除,根号内被开方数相除.要注意将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并且分母中不含二次根式.
【例1】计算÷的结果是(B)
A.1 B. C. D.以上答案都不对
【例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D)
A.÷=10 B.÷2=2
C.=3+4=7 D.÷=3
◎命题角度2 分母有理化
分母有理化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分子、分母都乘适当的二次根式;二是根据题目的特点,把分母或分子适当地分解因式,再约分.
【例3】把下列式子中的分母的根号化去:
(1); (2); (3).
解:(1)==;
(2)===;
(3)===-2.
◎命题角度3 最简二次根式
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例4】下列各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A. B. C. D.
【例5】把下列各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1)=__3__;(2)=____.
◎命题角度4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混合运算
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技巧与注意点:(1)可先对每一个二次根式化简,再计算;(2)根号外的系数与根号内的被开方数要分步计算;(3)二次根式乘除法混合运算仍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的.
【例6】计算÷÷的结果正确的是(A)
A. B. C. D.
【例7】计算:
(1)÷×(-)=__-2__;
(2)=__6__.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理解=(a≥0,b>0)和=(a≥0,b>0),并能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2.利用具体数据,发现规律,归纳出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并用逆向思维写出逆向等式,能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重点
二次根式除法公式的理解、运用和逆运用.
▲难点
发现规律,探索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活动1 新课导入
1.回顾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2.计算:
(1)×;(2)×;(3).
3.计算下列各题,观察有什么规律?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8 探究.
提出问题:
(1)你能完成探究中的计算吗?
(2)通过计算,你能得出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吗?
(3)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反过来成立吗?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教材P9 例6.
提出问题:
(1)观察例6中的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特点?
(2)由此你能得出什么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3)如何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____(a≥0,b>0),即两个二次根式相除,把被开方数相除,根指数不变.
2.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的逆用:=____(a≥0,b>0),即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3.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1)被开方数不含__分母__;
(2)被开方数中不含__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__.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8 例4.
例2 教材P8 例5.
例3 把下列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1);
解:原式=
=;
(2);
解:原式=
=;
(3).
解:原式=3
=.
例4 教材P9 例7.
例5 长方形的长为3,面积为30,要在这个长方形中分割出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求该正方形的面积.
解:∵30÷3=2,而3>2,
∴正方形的边长是2,
∴正方形的面积是(2)2=60.
练习
1.教材P10 练习第1,2,3题.
2.若=,则a的取值范围是( C )
 A.a<2 B.a≤2 C.0≤a<2 D.a≥0
3.若和都是最简二次根式,则m=__-2__,n=__-4__.
4.已知a+b=-3,ab=2,求+的值.
解:∵a+b=-3,ab=2,
∴a<0,b<0,
∴+=+==-=.
◆活动5 完成附赠手册
◆活动6 课堂小结
1.理解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2.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的应用.
1.作业布置
(1)教材P10~11 习题16.2第2,3,4,7,8题;
(2)学生用书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
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加减
教师备课 素材示例
●情景导入 现有一块长为7.5 dm、宽为5 dm的木板,能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式,在这块木板上截出两个面积分别是8 dm2和18 dm2的正方形木板?
根据题意,得+.怎样计算这个算式呢?今天我们用二次根式的加减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实际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建议:教学中采用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复习导入 1.合并同类项:
(1)3a+4a;(2)4a2-3a2+2a2.
解:(1)原式=7a;(2)原式=3a2.
这几道题你是运用什么知识做的?__加减法则__.
2.化简:
(1);(2);(3).
解:(1)原式=;(2)原式=4;(3)原式=6m.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是通过几个被开方数相乘或者相除,然后化简得出结果.那么,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能通过几个被开方数相加或相减得出结果吗?
提问:-=正确吗?
在我们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你就会明白上面的计算是否正确.
【教学与建议】教学:复习合并同类项,化简二次根式为二次根式加减打下基础.建议:将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命题角度1 二次根式可以合并的条件
只有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才能合并;结合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列出方程组,即可求出未知字母的值.
【例1】下列各组二次根式中,化简后能合并的是(C)
A.与 B.与 C.与 D.与
【例2】若最简二次根式与能合并,则x的值是(B)
A.3 B.2 C.-2 D.-
◎命题角度2 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步骤:(1)化简: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2)判别:找出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3)合并: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合并.
【例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A.-=2 B.+=
C.4-3=1 D.3+2=5
【例4】计算3-的结果是____.
◎命题角度3 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应用
根据题意列出二次根式,再利用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解决问题.
【例5】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cm, cm, 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5+2)__cm.
【例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2+10__.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能够熟练地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并进行合并.
2.会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重点
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
将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并会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活动1 新课导入
1.把下列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1);(2);(3);(4);(5);(6).
2.计算:
(1)2x+3x=__5x__;(2)2x2-3x2+5x2=__4x2__;
(3)x+2x+3y=__3x+3y__;(4)3a2-2a2+a3=__a2+a3__.
3.类比计算:
(1)+2=__3__;(2)3-2+4=__5__=__10__.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
◆活动2 探究新知
教材P12 内容.
提出问题:
(1)能否截得两个正方形,需要我们算出什么?或者是比较哪两个量之间的大小?
(2)面积是8 dm2和18 dm2的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
(3)在横线上填上每一步计算的依据;
 +
=2+3 __化成最简二次根式__
=(2+3)  __分配律__
=5.
(4)由此你能得出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吗?
(5)在有理数范围内成立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成立吗?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二次根式加减时,先将二次根式化成__最简二次根式__,再将__被开方数相同__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强调:
1.二次根式的加减与整式的加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二次根式的加减是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进行合并,不能合并的保留到结果;整式的加减是合并同类项,不能合并的保留到结果.
2.与不能合并,因为被开方数不同.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13 例1.
例2 教材P13 例2.
例3 计算:(1)+2-4-;
解:原式=+4--=;
(2)--+(-2)0+.
解:原式=3--1-+1+-1=-1.
例4 已知m=2+,求-的值.
解:原式=-.∵m-1=2+-1=1+>0,∴原式=m+1+.将m=2+代入,得原式=2++1+=5.
练习
1.教材P13 练习第1,2,3题.
2.小明同学在作业本上做了以下4道题:①-=;②3-=3;③2+3=5;④-=.其中做对的题目的个数是( A )
 A.0 B.1 C.2 D.3
3.下列二次根式中,化简后不能与合并的是__②⑤__.(填序号)
①;②-;③;④;⑤.
4.计算:
(1)+--+3;
解:原式=3+2-2-3+
=;
(2)-2-4+;
解:原式=--2+
=;
(3)-(2-)-2.
解:原式=--+2-
=2-.
◆活动5 完成附赠手册
◆活动6 课堂小结
1.二次根式的合并.
2.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1.作业布置
(1)教材P15 习题16.3第2,3,5题;
(2)学生用书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教师备课 素材示例
●情景导入 母亲节快到了,小勋做了两张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壁画准备送给妈妈.其中一张面积为600 cm2,另一张面积为4 200 cm2,他想如果再用金彩带镶上边会更漂亮.他现在有一条长1.2 m的金彩带,请你帮忙算一算,他的金彩带够用吗?若不够用,还需要购买多长的金彩带?
引导学生计算所需金彩带的总长,列式为4+4,思考计算方法.
如何计算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很容易解决这一问题.
【教学与建议】教学:创设实际问题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建议:引导学生独立写出算式,然后讨论算式的计算方法.
●类比导入 
计算:
(1)(x+y)·xy=__x2y+xy2__;
(2)(2x2y+3xy2)÷xy=__2x+3y__;
(3)(x+y)(x-y)=__x2-y2__;
(4)(x+y)2=__x2+2xy+y2__;
(5)(2x+3y)(2x-3y)=__4x2-9y2__.
思考:如果上述各式中的x,y分别代表着一个二次根式,我们会有哪些新的收获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同时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教学与建议】教学:用类比的方法探索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特点,使学生弄清楚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建议: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结论:在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时,学过的整式的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仍然适用.
◎命题角度1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一般先将每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把括号内合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最后进行加减运算.
【例1】计算(-)÷的结果是(D)
A.-1 B.- C. D.1
【例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B)
A.3-2= B.×(÷)=
C.(-)÷=2 D.-3=
◎命题角度2 乘法公式在二次根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整式的运算律、乘法法则与乘法公式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同样适用.
【例3】计算:(3-)2 022(3+)2 023的结果为(D)
A.0 B.1 C.-3- D.3+
【例4】计算(+1)(-1)的结果等于__2__.
◎命题角度3 与二次根式有关的化简求值
与二次根式有关的化简求值问题的常用解题技巧:(1)运用乘法公式;(2)运用因式分解;(3)运用整体思想;(4)求含字母的代数式的值时,应先化简,后代入.
【例5】已知a=2+,则a+=__4__.
【例6】先化简,再求值:2(a+)(a-)-a(a-6)+6,其中a=-1.
解:原式=2(a2-3)-a2+6a+6
=2a2-6-a2+6a+6
=a2+6a.
当a=-1时,原式=(-1)2+6(-1)
=2-2+1+6-6
=4-3.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法则.
2.正确地运用二次根式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及运算律进行运算,并把结果化简.
▲重点
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乘除、乘方等运算法则.
▲难点
由整式运算知识迁移到含二次根式的运算.
◆活动1 新课导入
1.回顾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整式混合运算的法则和相关公式.
2.计算:(1)+-;(2)×;(3)÷.
3.计算:(1)(3x2+2x+2)·4x=__12x3+8x2+8x__;
(2)(2x2y+3xy2)÷xy=__2x+3y__.
4.简便计算:(1)(2x+3y)(2x-3y)=__4x2-9y2__;
(2)(2x+1)2+(2x-1)2=__8x2+2__.
◆活动2 探究新知
1.你能类比单项式与多项式乘除法法则计算下列各式吗?
(1)×(2-);(2)(-)÷.
2.你能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计算下列式子吗?
(1)(-2)(2-);(2)(2+2)(-).
3.你能说出整式的乘法公式吗?你能根据乘法公式计算下列式子吗?
(1)(-2)(+2);(2)(-2)2.
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是什么?类似地,你能归纳出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吗?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先算__乘方__,再算__乘除__,最后算__加减__,有括号的,先算__括号内的__.
2.常见的乘法公式或法则:
(1)m(a+b+c)=__ma+mb+mc__;
(2)(x+a)(x+b)=__x2+(a+b)x+ab__;
(3)(a+b)(a-b)=__a2-b2__;
(4)(a±b)2=__a2±2ab+b2__.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14 例3.
例2 教材P14 例4.
例3 计算:
(1)÷2;
解:原式=2+2;
(2)-(+2)÷.
解:原式=-1-.
例4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2+,b=2-.
解:原式=÷=·=.
当a=2+,b=2-时,原式===.
练习
1.教材P14 练习第1,2题.
2.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n的值是,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C )
 A.14 B.16 C.8+5 D.14+
3.估计(2-)·的值应在( B )
 A.1和2之间 B.2和3之间
C.3和4之间 D.4和5之间
4.若a+=,则a-=__±1__.
5.计算:
(1)÷2+;
(2)(+-)(-+);
(3)-(+2)÷.
解:(1)原式=÷2+=×+=+=5;
(2)原式=[+(-)][-(-)]=()2-(-)2=2-(9-2)=2-9+6=-7+6;
(3)原式=-(+2)×=-1-.
◆活动5 完成附赠手册
◆活动6 课堂小结
1.掌握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法则.
2.正确地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作业布置
(1)教材P15 习题16.3第4,6,7,8题;
(2)学生用书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