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1-4单元模拟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份湛蓝的海,那么,我们现在启航,展开你自信和智慧的双翼,乘风踏浪,你定能收获无限风光!
一、选择题(共18分)
1.工厂计划本月生产一批零件。实际生产时发现上半月完成计划的,下半月完成计划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本月生产计划没有完成 B.本月实际产量是计划的
C.本月实际产量超过计划的 D.本月产量超过计划的主要原因是上半月生产效率高
2.下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与1号面相对的面是( )号。
A.5 B.2 C.3 D.4
3.5个棱长都是5cm的小方块堆放在墙角处(如图),露在外面的面积( )cm2。
A.270 B.260 C.250 D.240
4.下面( )图可以表示的意义。
A. B.
C. D.
5.一个棱长为60厘米的正方体鱼缸,水深40厘米,把20条金鱼放入鱼缸中,鱼缸中的水位离上边沿19.5厘米,平均每条金鱼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A.60 B.90 C.150 D.180
6.如图,在一个长方体上挖一个正方体,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B.体积和表面积都减少
C.体积减少,表面积不变 D.体积不变,表面积减少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7.一批水泥,第一天运走它的,第二天运走它的,还剩它的没有运走。
8.在( )里填上“”“”或“”。
( ) ( ) ( )
9.已知和互为倒数,( )。
10.一筐杏子重20kg,若增加kg后是( )kg;若增加它的是( )kg。
11.棱长是acm的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 )cm;表面积是( )cm2。
12.用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长方体,按照这样的拼法,第n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60厘米,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4.一个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可以切成( )个棱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体。
三、判断题(共10分)
15.加工同样的一个零件,李师傅用了0.25时,孙师傅用了时,孙师傅比李师傅加工得快。( )
16.一根长1米绳子,用去米,还剩下这根绳子的。( )
17.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18.一个棱长6dm的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一样大。( )
19.一个长方体油箱长是5分米,宽是4分米,高是3分米,这个长方体油箱的容积是60立方分米。( )
四、计算题(共24分)
20.直接写出得数。 (共4分)
21.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共12分)
1-(+) +- (+)×16
22.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共8分)
五、解答题(共35分)
23.一块试验田,第一试验小组想用其中的种水果,第二试验小组想用其中的种花草,第三试验小组想用其中的种玉米。他们的计划能否实现?为什么?
24.蔬菜批发中心运来土豆279千克,运来的西红柿比土豆少,运来的豆角是西红柿的,运来的西红柿比土豆少多少千克?运来豆角多少千克?
25.一节长方体形状的铁皮通风管长2米,横截面是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做这10节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铁皮?
26.把一根长5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3段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9.6平方分米。原来这根长方体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7.如下图,一个长方体容器里面有一些水,如果把一块棱长为3cm的正方体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那么水面会上升多少cm?
参考答案:
1.C
【分析】把本月生产计划产量看作单位“1”,把实际生产时上半月和下半月完成计划的分率相加,再与单位“1”比较即可。
【详解】+=
-1=
所以本月实际产量超过计划的。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解决简单的分数加法与减法的应用题的能力。
2.A
【分析】观察展开图可知,6和3是相对面,2和4是相对面,1和5是相对面,据此选择。
【详解】由分析得:
与1号面相对的是5号面。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了展开图中相对面的找法,相对面的中间相隔一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C
【分析】根据题意,露在外面的面一共有10个,一个面的面积为(5×5)cm2,据此用乘法求出10个面的面积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得
5×5×10
=25×10
=250(cm2)
露在外面的面积250cm2。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表面积,解决本题的关键数出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
4.B
【分析】表示把这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表示把4份当中的3份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据此选择。
【详解】
A.表示把这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即,再把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即,用×表示;
B.表示把这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即,再把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即,用×表示;
C.表示把这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即,再把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即,用×表示;
D.表示把这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12份,取其中的3份,即,再把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即,用×表示;
所以可以表示的意义
故答案为:B
5.B
【分析】20条鱼的体积之和=鱼缸的底面积×水面上升的高度,上升后的高度=棱长-水位离上边沿的距离,据此求出20条鱼的体积之和,再除以20即可。
【详解】60-19.5-40
=40.5-40
=0.5(厘米)
60×60×0.5÷20
=3600×0.5÷20
=1800÷20
=90(立方厘米)
故选择:B
【点睛】此题考查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找出水面上升的高度是解题关键。
6.C
【分析】从顶点上挖去一个小长方体后,体积减少了;减少的表面积相当于减掉的正方体的3个面的面积,同时又增加了3个切面,3个切面的面积也相当于减掉的正方体的3个面的面积,实际上表面积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长方体的体积变小,表面积不变。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立体图形的切拼,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表面积、体积的意义。
7.
【分析】根据题意,把这批水泥总量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去第一天运走的,减去第二天运走的,即1--;即可求出还剩它的几分之几。
【详解】1--
=-
=
【点睛】本题考查异分母分数连减的应用。
8. < = >
【分析】(1)用的分子除以分母,先化成小数,进而与0.5比较得解;
(2)用的分子除以分母,先化成小数,进而与0.8比较得解;
(3)用的分子除以分母,先化成小数,进而与0.6比较得解。
【详解】≈0.33,0.33<0.5,因此<;
=0.8,0.8=0.8,因此=0.8;
≈0.67,0.67>0.6,因此>
9.
【分析】和互为倒数,那么,然后把代入式子解答即可。
【详解】和互为倒数,那么
已知x和y互为倒数,xy÷9=()。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倒数的意义的灵活应用: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关键是求出和的积是1。
10. 30
【分析】根据题意,一筐杏子重20kg,若增加kg后是多少kg,用20+解答;
把这筐杏子的总量看作单位“1”,若增加它的是多少kg,先用20×,求出增加它的是多少kg,再加上20,即可解答。
【详解】20+=(kg)
20×=10(kg)
20+10=30(kg)
一筐杏子重20kg,若增加kg后是kg;若增加它的是30kg。
11. 12a 6a2
【分析】正方体棱长总和=棱长×1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据此用字母表示出正方体的棱长之和以及表面积。
【详解】a×12=(12a)cm
a×a×6=(6a2)cm2
棱长是acm的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12a)cm;表面积是(6a2)cm2。
12.
【分析】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且相邻的2个正方体拼组在一起减少了2个小正方体的面:第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0个小正方体的面,可以写成1×4+6;第二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4个小正方体的面,可以写成2×4+6;……则第n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4n+6个小正方体的面。
【详解】由分析可知第n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为:4×(4n+6)=(16n+24)平方厘米
【点睛】主要考查了学生通过特例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出一般结论的能力,关键是得出面个数的变化规律。
13. 150 125
【分析】正方体有12个棱,一个棱长:60÷12=5厘米,根据正方体表面积公式算出表面积,正方体表面积是:5×5×6=150平方厘米,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算出体积,体积是:5×5×5=125立方分厘米,即可解答。
【详解】60÷12=5(厘米)
表面积:5×5×6
=25×6
=150(平方厘米)
体积:5×5×5
=25×5
=125(立方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的应用。
14.27
【分析】用大正方体的体积除以小正方体的体积就是小正方体的个数。
【详解】6×6×6÷(2×2×2)
=216÷8
=27(个)
【点睛】此题主要是根据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15.×
【分析】由于加工一批零件,用时越短,则完成的速度越快,根据分数化小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到的结果用小数表示即可,据此比较即可判断。
【详解】=3÷10=0.3(小时)
0.3>0.25
所以李师傅比孙师傅加工得快,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和小数的互换,熟练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灵活运用。
16.√
【分析】一根长1米的绳子,用去米,还剩下1-=(米),计算出1米的,然后和米进行对比即可。
【详解】1-=(米)
×1=(米)
米=米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由此解答。
【详解】一般情况下,长方体的6个面是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如果在长方体中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这时其它的4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所以,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特征,明确如果在长方体中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那么其它的4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18.×
【分析】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之和;正方体的体积是指正方体占空间的大小;两者意义不同,不能比较大小。
【详解】一个棱长6dm的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不是同类量,无法比较大小。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分析】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是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义;容积是从物体或容器的里面测量,要考虑物体或容器的厚度,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个长方体油箱长是5分米,宽是4分米,高是3分米,这个长方体油箱的容积不一定是60立方分米。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体积与容积的意义,根据它们的意义进行解答。
20.;;;
;;;
【详解】略
21.;;22
【分析】(1)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
(2)根据加法交换律简算;
(3)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
【详解】1-(+)
=1-(+)
=1-
=
+-
=-+
=+
=
(+)×16
=×16+×16
=12+10
=22
22.表面积:320cm2;体积:304cm3
【分析】由于正方体与长方体粘合在一起,所以求表面积时,上面的正方体只求4个侧面的面积,下面的长方体求它的表面积,然后合并起来;根据长方体表面积公式: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面积=棱长×棱长×4,代入数据,即可求出组合体的表面积;
它的体积等于正方体与长方体的体积和;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积公式:体积=棱长×棱长×棱长,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12×4+12×5+4×5)×2+4×4×4
=(48+60+20)×2+16×4
=(108+20)×2+64
=128×2++64
=256+64
=320(cm2)
12×4×5+4×4×4
=48×5+16×4
=240+64
=304(cm3)
23.不能;理由见详解
【分析】把这块试验田的总面积看成单位“1”,把这三个小组计划用的分率相加,求出一共需要这块试验田的几分之几,再与1比较,如果比1小或者相等,就能实现计划,否则就不能;据此解答。
【详解】++
=++
=+
=
>1
答:他们的计划不能实现,因为三者的和大于单位“1”。
24.93千克;155千克
【分析】将土豆的千克数看作单位“1”,已知运来的西红柿比土豆少,求运来的西红柿比土豆少多少千克,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用土豆的千克数直接乘西红柿比土豆少的分率,即为西红柿比土豆少的千克数;
用土豆的千克数减去西红柿比其少的千克数,即可求出西红柿的千克数,将西红柿的千克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用求出的西红柿的千克数乘,即可求出豆角的千克数。
【详解】由分析可得:
(千克)
(279-93)×
=186×
=155(千克)
答:运来的西红柿比土豆少93千克,运来豆角155千克。
25.80000平方厘米
【分析】把单位统一,都化成厘米,再运用底面周长乘通风管的长度就是通风管的表面积,最后再用结果乘10即可。
【详解】2米=200厘米
10×4×200×10
=40×200×10
=8000×10
=80000(平方厘米)
答:做10节通风管至少需要80000平方厘米的铁皮。
【点睛】本题运用“底面周长×长度=侧面积”进行计算即可,考查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26.120立方分米
【分析】长方体木料的体积=横截面的面积×木料长度,把木料截成3段,增加了4个横截面,用增加的面积÷4=横截面的面积,据此解答。
【详解】(3-1)×2
=2×2
=4(个)
5米=50分米
9.6÷4×50
=2.4×50
=120(立方分米)
答:原来这根长方体木料的体积是120立方分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先找出横截面的面积是解题关键。
27.0.5cm
【分析】根据题意,上升的水的体积=正方体铁块的体积,水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据此求出铁块的体积,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铁块的体积除以长方体容器的长和宽即可求出水上升的高度。
【详解】3×3×3=27(cm3)
27÷9÷6=0.5(cm)
答:水面会上升0.5cm。
【点睛】明确“上升的水的体积=正方体铁块的体积”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