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一、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文章,明确本文写作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生动的写法。重点
二、课文预习资料速查
【一】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生于四川安岳,科普作家。著有《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我们居住的星球》《谈天说地》《变幻多彩的地球》等科普读物。
【二】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时间既是人们习见习闻、十分熟悉的一个概念,又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本文所谈的时间,本质上是一个地质学概念。
【三】必考字词知识速查——读读写写
1.掸(dǎn):用掸子或别的东西轻轻地抽或拂,去掉灰尘等。
2.踪(zōng)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3.装置(zhì):机器、仪器或其他设备中,构造较复杂并具有某种独立功用的部件。
4.烘(hōng)烤:文中指阳光照射使岩石变热。
5.腐蚀(shí):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
6.沙砾(lì):沙和碎石块。>字形易错。
7.山麓(lù):山脚。
8.沟壑(hè):山沟。
9.龟(jūn)裂:裂开许多缝子。【是多音字】
10.帷(wéi)幕:挂在较大的屋子里字形易错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11.海枯(kū)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四】多音字
jūn(龟裂) bào(刨冰)
龟 guī(乌龟) 刨
qiū(龟兹) páo(刨土)
【五】形近字
踪(zōng)(跟踪) 刨(bào)(刨冰) 楔(xiē)(楔子)
综(zōng)(综合) 孢(bāo)(孢子) 锲(qiè)(锲而不舍)
粽(zòng)(粽子) 雹(báo)(冰雹)
棕(zōng)(棕榈) 鲍(bào)(鲍鱼)
淀(diàn)(沉淀)
绽(zhàn)(绽放)
三、课文精读
时间的脚印
【标题的作用:本文标题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时间具体化、形象化,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时间伯伯,
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
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
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高士其《时间伯伯》【引用】
【引用高士其的诗,一方面把时间拟人化,与标题照应。另一方面,通过引用,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的生活实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①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
②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举例子】【以钟表、日历为例,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写起,引起人们对大自然记录时间踪迹的方法的关注。】但是,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 【提出疑问,引起读者思考,引出下文。】
③然而,时间仍然被记下来了。在大自然中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那躺在山野里的岩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每1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列数字】【回答了上一段提的问题,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
段解(①-③):由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引出地质上的“时间”
④在北京故宫,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进另一个铜壶,时间过去了,这个壶里的水空了,那个壶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用水滴记下了逝去的时间。【举例子】【第④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计时方法,说明时间是可以被记录的,为下文说明岩石可记录时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段解: 介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第一部分(①-④):首先提出“时间”的话题。
铜壶滴漏
记录时间
岩石
⑤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过渡】【第⑤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日常生活中岩石的计时方法,并引出下文岩石是如何记下时间的,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
⑥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就在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被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岩石的生成和毁灭遵循这样的规律:被破坏—被搬运、堆积—重新生成岩石。】
段解:点明物质都时刻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
⑦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段解:引出下文,引出“石烂”的话题。
⑧到过山里的人都看见过,在那悬崖绝壁下面,往往堆积着一大摊碎石块。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 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设问】再仔细瞧瞧,还会发现有些还没有崩落的山崖也已经有了裂缝。
⑨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拟人】【排比】【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
⑩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打比方】【把风沙比作砂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风沙对岩石的侵蚀作用。】
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打比方】【将冰河的移动比作铁扫帚扫过地面,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冰河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之大。】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段解(⑧— ):说明大自然中风吹、雨打、日晒、生物侵蚀等对岩石的破坏。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举例子】【作比较】【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人类因建设铁路而炸毁山头的事例,有力地说明了人类对岩石的破坏速度之快。】
段解: 说明人类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排比】【拟人】【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的气势,节奏感强,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拟人】【→笨重的石块“跑不远”,轻小的沙砾去“旅行",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土。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破坏的结果。在山麓、沟壑、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沉淀下来的结果。【举例子】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堆得厚了,对下层泥沙的压力也逐渐加重,泥沙中的水分被压出了许多,颗粒与颗粒之间压得很紧,甚至可以有分子间的引力。在受到重压的时候,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去,就使泥沙胶结得更紧密了。〔“胶结”一词,准确地说明了泥沙变成岩石所发生的变化。〕
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段解( —— ):介绍了岩石“毁灭”之后再度“新生”的历程。
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列数字】【限制性的词语能否删去:“大约”一词不能删去,删去“大约”就表示确切的时间,与事实不符。“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打比方】【拟人】【画线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岩石比作书页,并用“躺”来表现岩石的状态,准确形象地说明了岩石的形成过程。】因为水面是平的,如果湖底也是水平的,那么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沉淀物就也是水平地分布着的。
当然,如果海洋或湖泊的底是倾斜的,那么沉淀物堆积的面也就随着倾斜。在湖边、海边形成的岩石就常常是这样的。
岩石生成以后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样子。由于地壳的运动,原来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了,但是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还不致打乱,根据这些我们仍然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第二部分第一层(⑤— ):介绍非生物的地质现象,主要是岩石的侵蚀、瓦解、搬运、沉积和新生。
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过渡】【承上启下,总结岩石解体与新生的内容,引出下文有关岩石上的历史痕迹的解说。】
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作“砾岩”。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用第二人称“你”,仿佛把读者领到现场听讲解一样。〕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较大的石子不能被搬到海或湖的中央,便在岸边留下了。可是,有时候,在粗糙的岩石上覆盖着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却逐渐变细了,这是什么道理呢 这是因为地壳下沉,使原来靠岸的地方变成了海洋的中心。【设问】【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点明了其中蕴含的道理。】
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概括了上面的叙述。“死”是指不动的岩石,不动的岩石却可以记录地壳的“活动”,突出了岩石这一功能的奇特。〕
石头颜色的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上的变化。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如果这里的石头有光滑的擦痕,那很可能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很可能”表示一种推测,去掉后会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第二部分第二层( — ):讲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举例子】【举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的例子,说明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被保存下来,有着丰富的记录。】所有这些都叫作"化石"。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过渡】
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6亿多年前到5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作“石炭纪"的时代的特征。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了“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举例子】【列举“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等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化石能“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自然界的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也在石头上留下了痕迹。〕
第二部分第三层( — ):介绍生物化石,主要讲化石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第二部分(⑤—— ):文章主体,详细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岩石的解体与新生
岩石记录时间 岩石保存历史的痕迹
岩石对历史发展的见证
瞧![单字成句,口语色彩极强,极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已。【作比较】
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或者楔形文字更困难些。但是,不管有多么困难,我们总有办法来读懂它。而在读懂以后,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例如, "寒武纪"以前形成的古老陆块内藏有许多铁矿, "石炭纪"时期又造成了许多煤矿。【举例子】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分析结尾段的作用:总结全文,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不光在于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的发展过程,增长知识,还在于帮助人们找寻地下的宝藏。】
第三部分( — ):阐释读懂“时间的脚印”的意义。
增加知识
意义
有助于找寻地下的宝藏
四、课文整体点拨
【一】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认识这一功能的重要意义,说明了自然界的一切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人类社会也一样。因此我们应该具有探索精神,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二】课文结构
岩石记录了时间
岩石怎样记录时间 读懂自然、造福人类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
【三】特色总结
①内容丰富,结构灵活。
本文中间部分,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例子来展现“时间的脚印”,读来却不让人感到纷繁杂乱,这是因为作者精心地安排了结构。
首先,作者很注意例子的不同层次:先讲非生物的例子,再讲生物化石的例子。在介绍非生物情况的时候,先讲侵蚀作用对岩石的破坏,再讲新岩石的生成,最后讲地壳活动在岩石上留下的痕迹。
其次,作者很注意运用过渡性的句子。这些句子,有的承上,如"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概括了上面的叙述;有的启下,如“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引出“石烂”的话题;有的兼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承上,收住有关岩石解体与新生的话题,启下,引出下文对岩石上的历史痕迹的解读。抓住这些语句,就能把握这些语句前后段落的内容。
②语言准确,生动形象。
文中有很多语句耐人寻味,如“时间是没有脚的”,将时间的抽象性和人们对它的无可奈何生动地写了出来;“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说明石头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坚硬;"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这里并没有说“作用”是破坏性的还是建设性的。这种含蓄的表述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从对自然的影响上看,这种“作用”当然是一种破坏,但从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来看,这种“作用”又是不得已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宽宥的。
另外,这篇文章中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有趣,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四】全篇问题探究
1、[重点]本文是怎样一步一步进行说明的
点拨:
文章开头在引用高士其的诗《时间伯伯》后,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由设问句一问一答,领起全文说明的内容。接着作者又用问句"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引入,再从岩石形成的过程和岩石记录了时间的踪迹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倒数第二段对上文进行总结: “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已。”最后一段总结全文,说明认识岩石中“时间的脚印"的意义,即增加知识,有助于找寻地下的宝藏。
2、[发散思维]文章第四自然段介绍“铜壶滴漏”偏离主旨吗 为什么
点拨:
探究一
偏离主旨。这篇文章主要讲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铜壶滴漏"虽然也是记录时间的,但它是通过水滴来记录的。从这一点来说还是偏离了主旨。
探究二
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
五、一课一法——列数字作用分析法
中考考点:
分析说明方法列数字的作用
考点解析:
列数字是说明文中经常运用的方法之一。列数字也叫列数据,是说明文中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说明方法。
运用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是:
(1)便于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
(2)用具体数字来说明事物特性,可以使说明对象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3)通过具体数字,体现语言的准确性,更具说服力。
设题形式
(1)文章×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文章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什么
(3)请分析文章第x段运用列数字的好处。
答题模式
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地反映……这一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六、一课一德——探索科学
①古人言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达尔文
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
——哥白尼
②古人行
关于石钟山的命名,历史上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形似覆钟,其二是山石相扣似击钟声。苏轼觉得这两种解释都不够合理。有一次途经石钟山,他坐着一只小船环山考察,终于发现这座山“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所以才形成如洪钟般的声音。他感慨道:“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尽管苏轼的考察也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他这种重视探索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③今人行
国测一大队:山河功业存
国测一大队第7次测量珠峰高度后,最终测定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测绘科技的巨大成就。
2次下南极,7测珠峰,39次进驻内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无人区,52次踏入沙漠腹地……自1954年建队以来,国测一大队徒步行程累计6000多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1500多圈。国测一大队的历史,就是一部挑战生命极限的英雄史。建队以来,有46名职工牺牲,还有许多人姓名难以寻找,连一块墓碑也没来得及立。他们的生命传奇唯有大地作证。
他们为国家苦行,为科学先行,穿山跨海,经天纬地,他们的身影,是插在大地上的猎猎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