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9 17:1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单元导学
1.语言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既准确、简明,又生动活泼的特点。
2.思维发展:理清文章的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了解文章介绍的科学知识,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学习分析、推理,初步了解科学探索的方法。
3.审美鉴赏:勾画关键词句,梳理并展示推理过程,把握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4.文化传承:感受科学推理的理趣,激发学生爱好科学、主动探索的兴趣,培养敢于质疑问难、自主思考的品格。
1.探究课文内容,明确写作思路,进而理清说明顺序。
2.学习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探究课文的语言,体会科学小品文独特的表达风格。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美感。
1.自主、合作、探究法。
2.多媒体辅助教学。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和古生物学等领域。几位作者善于将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综合地阐明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逻辑周密,说明准确,展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这一综合学科的经典文章。物候学本身是一门综合运用气象、地理、生物、农学等方面知识的学科,作者在介绍这门学科时,也特别善于多方联系,运用众多的事例来展现物候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方法,从而将这门学科的特点介绍得清晰、完整。学习这篇文章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而且能启迪学生关注科学、探索科学,明白科学就在身边的道理。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其中《恐龙无处不有》由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佐证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性;《被压扁的沙子》则由“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证明了“撞击说”。两篇文章不但内容相互关联,推理过程和语言风格也基本一致,同时还贯彻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原则,展现出万物互联的思考方法,富有理趣和思想之美。将两篇文章整合在一起,在充分自学熟悉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科学小品文”、提升互联性思维为目的展开教学活动。
《大雁归来》是一篇生态学观察笔记,看似只是平淡地记录大雁在春天的北归,背后却蕴含着对自然界一切生命形态的温情和尊重,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与抒情性完美结合的好文章。
《时间的脚印》讲述了岩石的侵蚀现象、水流和风的搬运作用、沉积岩的形成和化石的来源,形象地展现出时间留下的“脚印”,也就是大自然变迁的痕迹。
《大自然的语言》2课时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2课时
《大雁归来》1课时
《时间的脚印》1课时
5 大自然的语言
1.语言运用:正确认读“孕育、翩然、销声匿迹”等词语。理解并把握说明对象,了解物候学的相关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2.思维发展: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审美鉴赏: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能力。
4.文化传承: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1.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能力。
2.品味本文准确、严谨、生动、典雅的语言特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2.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合作讨论法、点拨法、品味法。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沟通工具,大自然也有它的语言吗?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将一起去破译大自然的语言,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疏通字词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我国卓越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者,著有《竺可桢文集》。
(2)背景链接
1963年,竺可桢与宛敏渭共同编写的《物候学》一书即将出版,为了迅速普及这门学科知识,作者写了此篇以介绍物候学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小品文。
此文最早以《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为题发表于1963年第1期《科学大众》上,当时文后注有“本刊根据作者尚未出版的《知识丛书》之一《物候学》摘编”的字样。而在原作中,“大自然的语言”是4个小标题中的第一个小标题。此文被选入教材后改题为《大自然的语言》。
(3)文体知识
说明文通常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方位、类别、功能等做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事理说明文旨在阐述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原因、原理和规律性,帮助人们科学地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
事物说明文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2.生难字词
(1)字音
萌发(méng)   次第(cì)      孕育(yùn)    农谚(yàn)
海棠(táng) 悬殊(shū) 翩然(piān) 销声匿迹(nì)
连翘(qiáo) 衰草连天(shuāi) 风雪载途(zài) 草长莺飞(yīng)
花香鸟语(niǎo)
(2)词义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课文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次第】依次。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根据以下问题,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准备抢答。
(1)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点拨:(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这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单,容易掌握。
(3)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教师小结:筛选信息的主要方法:①寻找段落中心句。②寻找设问式语句。③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
2.学生自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理清思路。
点拨:第一部分(1~3):通过自然现象引出并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教师小结:这四部分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材料之间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安排的。
四、精读课文 理清说明思路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点拨: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
2.“大自然的语言”在文中指什么?这篇课文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
点拨: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作用:把大自然人格化,这一说法巧妙、形象,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本文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点拨:文章先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再指出诸如草木荣枯、候鸟迁徙等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之间存在的关联,最后指出,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
4.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能否颠倒说明顺序?为什么?
点拨:不能。作者把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纬度的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这四个因素也是从时间到空间的顺序,这些都以逻辑顺序排列,使文章条理清晰,所以不能颠倒。
5.第四部分中研究物候学的四个意义能否调换说明的顺序?
点拨:不能。“首先”“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也可以利用来”这四层意思,由重到轻,由主到次,突出了物候学在这四个方面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6.了解常见的说明顺序。
师:为了把介绍的对象说清楚以便被人接受,介绍事物或事理时,作者往往会采用不同的说明顺序。同学们知道的说明顺序有哪些?
(生回顾相关知识后作答,师补充)
点拨: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空间顺序:按照空间的内外、远近、高低、上下、左右、整体局部等方位顺序,介绍建筑物或者物品等。
逻辑顺序:按照逻辑上的内在联系展开,如由总说到分说、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顺序,常用于介绍事理。
7.概括本文使用的说明顺序。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使用的说明顺序并说明其作用。
(1)学生互相检查表述情况,并把探讨的结论写下来。
(2)学生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探讨。
点拨:
示例:本文采用了逻辑顺序。文章先从现象入手,首先提出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继而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再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指出物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暗含着呼吁大家重视物候研究的意图。四个部分的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由浅入深认识事物的规律,也易于读者理解把握文章内容。
师小结:逻辑顺序: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由现象到本质)。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由主到次、由空间到时间)。
本文按“物候与物候学的概念—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物候学研究的意义”的顺序来说明事理。这是按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使文章很有条理性。
8.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点拨:(1)说明对象不同。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
(2)说明内容和目的不同。事物说明文一般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做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事理说明文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五、课堂小结
写文章,特别是说明文,必须要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点,这样才便于读者理解、把握文章内容。这篇文章考虑到人们的认知规律,先介绍现象,再揭示原理,说明顺序由表及里,文章通俗易懂,很值得同学们学习。
大自然的语言
第2课时
一、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明确了本文的说明对象,理清了文章思路,初步概括了文章内容要点。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揣摩本文的精彩句段,分析说明方法,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二、精读细研 分析说明方法
1.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点拨:这句话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具体、科学、有力地说明了什么是物候学(物候学的特征),概括性强。
(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点拨: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活生生的生物”比作“活的仪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物候观测复杂、灵敏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3)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点拨: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2.文章第三部分中介绍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点拨: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地说明了影响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层次分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三、品味语言 提升素养
作者有条有理地介绍了物候学的相关知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难能可贵的是,竺可桢先生在语言方面也独具匠心。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特色。
1.细读文章第1~2段,找出喜欢的语句,说说理由并概括其语言特点。
点拨:语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特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春天到来,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萌发”“次第”“翩然”等词增强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语言生动、形象、典雅。
2.精读第2段,思考这一段在写作上有何特色。
点拨:①前后照应。“草木荣枯”照应“杏花”“桃花”,“候鸟去来”照应“布谷鸟”。
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将杏花和桃花拟人化,十分亲切可爱;写布谷鸟“唱歌”,写出了布谷鸟的叫声富有音韵节奏,生动形象,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③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出“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例子,很自然地引出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3.说明文语言还具有准确、严谨的特点,请在文中找一找,并说说这些词语能否删掉。(引导学生找语句)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点拨:不能删掉。“许多”在范围上加以限制,如果删掉,意思就变为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不符合实际。“许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点拨:不能删掉。“左右”表示约数,意思是比“十天”稍多或稍少,如果删去,就成了刚好十天,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点拨:不能删掉。“约”表示估计,意思是大连与北京的纬度相差大概是1°,并不是正好1°。如果删掉,就与实际情况不符。“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四、联系实际 进行个性表达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也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告诉我们: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应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1.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点拨:
“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柳毛的变化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是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都是根据动物的行为预测天气情况。
2.学完本文,我们知道:物候观测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也与我们的生活、生存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应怎样去保护大自然,去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呢?(结合实际,畅所欲言)
五、总结全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科普性事理说明文,说明顺序清晰有条理,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说明语言生动形象,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2.拓展延伸
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诗的理解。
点拨:(1)理解诗意:四月,平地上正是芳菲落尽的时候,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刚刚盛开的桃花。(2)这两句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介绍的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3.布置作业
(1)《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语言生动、典雅、准确,请同学们仿照其语言特点,自选生活中某种事理的某一方面进行阐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2)完成本节内容。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说明文,教学备课时要关注它的文体特点。同时,它也是一篇科普文,研读教材时,要注意科普文科学性和通俗性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引导。只有深入研读了教材,才能在教学中不只是让学生明白文章的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也不只是让学生了解有关物候的科学知识,而应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内容中品读语言,从语言中学习表达。总之,通过深入研读教材,要让说明文教学也有语文味。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语言运用: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思维发展:筛选信息,了解说明内容,理清结构。梳理思路,感知推理过程,明确说明顺序。
3.审美鉴赏:感受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领略科普小品文的魅力。
4.文化传承: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1.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2.感受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领略科普小品文的魅力。
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任务驱动法、点拨引导法、合作探究法。
第1课时
恐龙无处不有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910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逊河口凸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
魏格纳因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疏通字词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曾获雨果奖和星云奖,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界泰斗。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2.生难字词
(1)字音
骨骼(gé)     臀(tún)     驮(tuó)     漂移(piāo)
褶皱(zhě zhòu) 两栖(qī)
(2)词义
【褶皱】课文中指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
【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读题目:“无处不”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有”?
点拨:“无处不”是双重否定,换言之是“到处、处处”,题目的意思是“恐龙到处都有”,根据科学发现,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了恐龙化石,再说得具体一点是“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题目,通过解读题目来打开学习文章的思路)
2.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有》,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
点拨:不是。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3.“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点拨: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有”。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四、细读课文 深入理解
1.什么是“泛大陆”?复述“泛大陆”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
点拨:泛大陆: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过程:2.25亿年前——完整的泛大陆;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出四部分;6 500万年以前——完全分开。
2.朗读并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恐龙无处不有”的?是如何得出结论的?
点拨:逻辑顺序。作者在第1段提出逻辑基础,然后通过举例子说明“恐龙无处不有”,并提出问题:恐龙是如何迁移的?然后给出答案——大陆漂移,从而引出“板块构造”理论。接下来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板块学说,说明了恐龙是由于大陆漂移才分布到南极的,从而得出了结论:“恐龙无处不有”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有力证据。
3.短文的内容涉及哪两个学科?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拨:“恐龙的灭绝”——生物学,“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道理正如课文第1段中所说:“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4.指出下列语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点拨: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板块构造”理论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从而印证了这种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点拨: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地介绍了大陆的分合过程。“驮”字形象地写出了大陆漂移时的样子,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易懂。
(3)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点拨: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表明科学依据充分,增强了说服力。
(4)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点拨: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强调了南极的寒冷和南极生物命运的悲惨。
(5)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点拨: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大冰箱”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上的重要地位;“十分之九”说明南极的冰的储量丰富。
五、品味语言 提升素养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中的语言既简明准确,又通俗易懂,请你抓住这两个特点来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1.能不能把“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中的“肯定”换成“可能”,为什么?
点拨:不能,“肯定”是绝对情况,没有例外,而“可能”表推测,是某些有影响某些没有影响,不能一概而论,用在此处无法表达肯定的意思,因此不能替换。
2.“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该句中的“似乎”是否可以删掉?
点拨:不可以。“似乎”表示推测,若删去,就变成所有陆地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不符合实际。“似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结:说明文的语言也是本文学习的一大重点,本文的语言兼具严谨与生动,既观照了科学小品文的科学性,也观照了其科普性质,品味语言有助于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六、总结全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2.拓展延伸
科学家研究事物或事理,注重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这给了你什么启发?
点拨:在学习研究中,我们应用联系的观点在学科内或学科间进行沟通,促进自己思维的发散,从而更高效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3.布置作业
完成本节内容。
恐龙无处不有
本篇课文涉及到较多的地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我向学生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地理知识,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但这些知识的介绍不能变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要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地理课或有关介绍恐龙知识的生物课。所以,针对与课文相关的课外知识,我以预习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在课前完成,而本文的教学中,我还是把说明文的特点作为重点讲解对象。
第2课时
被压扁的沙子
一、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恐龙无处不有》通过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引出了“板块构造”理论,从而证明了“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那《被压扁的沙子》是否也与恐龙消失的谜案有关系呢?让我们先来阅读一遍这篇短文。(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疏通字词
 生难字词
(1)字音
潮汐(xī)    铱(yī)       陨石(yǔn)    硅(guī)
尘埃(āi) 劫难(jié nàn) 衍射(yǎn) 追溯(sù)
(2)词义
【铱】一种稀有金属,银白色,质硬而脆,化学性质稳定。
【潮汐】通常指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产生的水位定期涨落的现象。文中特指海潮。
【劫难】灾祸,灾难。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朗读(多媒体播放),思考:这篇短文也提到了恐龙灭绝,它说明的主要问题与《恐龙无处不有》是一样的吗?
点拨:不一样。《恐龙无处不有》说明的内容是“板块构造”理论,而本篇短文说明的内容是恐龙灭绝的原因。
四、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首先回顾《恐龙无处不有》学习的内容,提问:《恐龙无处不有》的作者是围绕哪个观点来层层推理说明的?并结合文章内容解读这句话的意思。
点拨:“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恐龙无处不有》——通过恐龙无处不有,证实“板块构造”学说。考古学、生物学方面的发现,对地质学产生了影响。
2.接下来默读《被压扁的沙子》,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再次解读这句话。
点拨:《被压扁的沙子》——通过被压扁的沙子存在条件分析,证明恐龙灭绝更可能是受到撞击。化学、地理学、天文学的发现,对生物学产生了影响。
师: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不同学科之间是否这样呢?让我们尝试用数学的思维学语文。
3.小组讨论交流《被压扁的沙子》的论证思路。
点拨:本文中,作者开始并不急于对所要阐明的主旨进行论证,而是先引入“问题”: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还是“火山”?摆出问题之后,才来探讨“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通过对斯石英性质和形成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恐龙的灭绝是由于“撞击”而并非由于“火山”。
4.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学科之间也是紧密联系的。在学习过程中,你是否有过像作者一样运用推理思维解决问题的经历呢?
请你选择一次印象最深的探究学习经历,依据“现有事实——提出假设——科学验证——得出结论”的思路,与大家分享。
预设:甲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如:数学定义的验证、物理实验的发现等),然后请乙同学对甲同学的表述进行评价。
师:同学们分享的学习经历非常吸引人,而且让老师也有一种想去探究学习的冲动。
五、品味语言 提升素养
1.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好不好?
点拨: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的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2.快速浏览短文,说说本文与前一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处。(可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几方面比较)
点拨:①说明顺序: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地将事理解释清楚。
②说明方法: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举例子:《恐龙无处不有》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的例子,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列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例子,说明南极不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化石。《被压扁的沙子》中列举斯石英与金刚石、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证明斯石英是由撞击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从而得出“恐龙灭绝是撞击造成的”的结论。
作比较:《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而《被压扁的沙子》则是运用“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来说明斯石英与普通沙子的区别。除此以外,还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
③说明角度:《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来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撞击。
④说明文语言:都准确简练,浅显易懂。
六、总结全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第一篇短文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两文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
2.拓展延伸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请你也来做一次大胆地猜测吧!
点拨:①气候变冷使得恐龙饥寒而死;②地震、火山喷发接连不断,大洪水相继肆虐,恐龙们来不及逃脱而死;③宇宙中有离地球很近的行星爆炸,大量高能射线辐射到地球上,造成恐龙死亡;④可能有小行星直接撞击地球,造成恐龙大量死亡。
3.布置作业
完成本节内容。
被压扁的沙子
我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试图凸显本文科学性的特点,又因八年级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还不到位,所以确定以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语言特点为主要教学内容。另外,新课改理念中特别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我在设计本课时加入自主思考和讨论,借以让学生自主理顺本文的行文思路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确逻辑顺序的特点。
7* 大雁归来
1.语言运用:正确认读并理解“缄默、雾霭、迁徙、目空一切”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思维发展: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
3.审美鉴赏:品味语言的生动性,欣赏作者的抒情笔法,感受作者的浪漫情怀。
4.文化传承:培养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1.通过筛选,提炼文章关键信息,了解“科学观察笔记”的知识性和严谨性。
2.通过聚焦段落,采用精读的方法,掌握“科学观察笔记”的抒情性和文学性。
通过品读抒情语句,理解“科学观察笔记”的浪漫性和思想性。
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孩子们,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孩子,自然万物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层林尽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样的自由美好,你有停下来,认真去欣赏过吗?请大家打开回忆的闸门,分享一次沉浸式的观察大自然的趣事。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认识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笔下的大雁,向他学习科学观察笔记的写法。(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疏通字词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他是一个热心的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和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也是一个有着国际威望的科学家和环保主义者,被誉为美国“生态伦理之父”。
(2)知识链接
1935年,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的沙乡购买了一个荒弃的农场,尝试重新恢复生态上的平衡,并以此为素材撰写了大量随笔,与他的其他文章汇编成著名的《沙乡年鉴》一书。在本书中,作者不仅表达了对威斯康星沙乡农场和谐生活的追忆,也记录了为追求科学的生态观而经历的教训和痛苦,并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葆有的爱与尊重。全书语言清新优美,内容严肃深邃,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洋溢着对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的挚爱情愫。
2.生难字词
(1)字音
迁徙(xǐ)     雾霭(ǎi)     窥探(kuī)     缄默(jiān)
沼泽(zhǎo) 香蒲(pú) 顾忌(jì) 凋零(diāo)
滑翔(xiáng) 狩猎(shòu) 环颈雉(zhì) 瞄准(miáo)
盘旋(xuán) 枯燥(zào) 稀疏(shū) 弥漫(mí màn)
(2)词义
【凋零】凋谢零落。
【迁徙】迁移。
【缄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暗中察看。
【雾霭】雾气。
【狩猎】打猎。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三、看篇——初识大雁·知识性
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从迁徙特点、飞行特点、栖息地、喜欢的食物、声音特点等方面概括有关大雁的知识。
点拨:①迁徙特点:每年11月飞往南方越冬,每年3月,大雁归来。以6或者6的倍数组成雁队。
②飞行特点:飞行路线笔直,飞行距离200英里。
③栖息地:池塘、水边、沙滩、草地、沼泽。
④喜欢的食物:玉米粒。
⑤声音特点:3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起来;4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地喧闹;11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响。
2.根据文章描写的大雁归来的旅程,可以看出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写的?
点拨:抓住时间词、空间词、事物发展变化的语句来理清结构,判断说明顺序,本文大致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3.通过以上信息,你获得了写“科学观察笔记”的哪些启示?
点拨:①科学观察笔记要传递准确真实的知识。
②科学观察笔记要使用准确严谨的数据。
③要做一个细致认真的大自然的观察者。
四、看段——聆听雁语·抒情性
1.在作者的科学记录中,对大雁哪一方面的描写,最具体最生动呢?
点拨:聚焦声音的描写:第4、6、7、9段。
2.请大家从这四段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自由地大声诵读,然后小组讨论:作者是如何精妙地描写大雁之声的呢?请把你的发现讲给同桌听。
点拨:
直接描写:
①用拟声词模拟声音:“咯咯”是拟声词,用读者熟悉的声音,将美洲半蹼鹬的叫声传达出来,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②用修饰语描摹声音:“刺耳的”“一阵急促的混乱的”“激烈的”“深沉的”“一些模糊的稀疏的”“声调忧郁”这些定语在准确表现声音特点的同时,还表现了声音的变化。
③用时空转变区分声音:“远处”写出了声音的远近距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静悄悄的”“然后,突然间”“随后”“渐渐”则写出了声音由静到动,再由动到静的层次感。
④运用修辞美化声音:“低语”“问好”“邀请”“辩论”“发言”“喧闹”“谈论”等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大雁的活泼可爱,大雁归来后的快乐,极具趣味性和画面感。
间接描写:
①用动作暗示声音:“扇动翅膀”“翅膀在水上的拍打声”“蹼的划动”都是动态描写,表现了声音的来源和变化。
②用对比突出声音:将沙锥鸟、猫头鹰、半蹼鹬较小的声音与大雁的声音进行对比,突出大雁叫声的喧闹、刺耳的特点。
3.从这些丰富动听的声音描绘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点拨:①感受到了大雁富有灵性,它们活泼机警,善良温和。②也感受到了作者把大雁当作朋友、家人,大雁给他带来快乐和幸福,他喜欢听它们或低语或喧嚷,他为大雁的归来而欣喜欢乐。
4.请从第4、6、7、9段中任选一段,根据上下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同桌合作,设计一段大雁的独白或对话,惟妙惟肖地展现大雁的特点。或者运用以上总结的方法,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大雁觅食的过程,侧重声音描写。
5.由此请总结出写“科学观察笔记”的一些启示。
点拨:①要有合理想象,要进行细致优美的描写。
②要做一个笔法灵动的写作者。
五、看意——大雁言志·思想性
1.作者为什么要浓墨重彩地描写大雁的声音呢?只是想表达他对大雁的喜爱吗?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利奥波德。
1887年,在密西西比河旁的府邸里,利奥波德降生了。从这里望出去,能看见动物生长,能看见水貂掘洞,野鸭迁徙,能在深潭游泳,在溪边钓鳟鱼,这里是这个小男孩天然的野生动物乐园。多年后,在沙乡农场,他和家人亲手栽种了上千株松树,改变这里的生态情况;他每天观察和记录着动植物们的繁衍与生长,思考着土地的命运。
PPT呈现:他在《沙乡年鉴》中说: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完美的社会榨取殆尽,然后又被遗弃的沙乡农场里,我们试图用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正是在这儿,我们探索着,而且也发现着上帝赐予我们的本质。
2.作者对大雁及大雁的声音饱含深情,是因为他在这里,在大雁身上寻找到了一些失去的东西。结合文章内容,思考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
点拨:善良、亲情、友情、团结的观念等。
3.利奥波德作为“生态伦理之父”,他认为真正的文明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植物、土壤互为依存的合作状态,土地是一个共同体,人只是这个共同体中普通的一员。我们回到题目,《大雁归来》的作者除了热切地呼唤大雁归来,他还希望什么“归来”呢?
点拨:动物们平安的归来;美丽环境的归来;人与动物和平共处的生活归来;人类环保意识的归来;博大的人文情怀归来;万物平等的观念归来;美好人性的归来。
4.让我们再次大声齐读两遍课文标题,读出心中更多更美好的期待。
师生共读:大雁归来,大雁归来!
5.总结科学观察笔记的写作方法。
点拨:①注重文章的思想深度。
②做一个维护自然和谐的实践者。
六、创作——落笔成诗·文学性
文章最后一段中有这样的句子: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请同学们结合本课所学,写几句诗来总结你的所得。
点拨:
我们都有羽翼
我们不能高举猎枪
瞄准自己的翅膀
我不能忘记
那归来的方向。
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写好一则科学观察笔记,也收获了很多思想上的启发。愿我们都能做一名环境的观察者,地球的思考者,维护自然和谐的实践者!愿我们用努力让所有的美好一起归来!
七、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大雁的鸣叫、觅食、群居、飞行等活动,说明大雁是对人类有益无害的伙伴,表达了作者对野生动物的喜爱之情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2.拓展延伸
4月1日为“国际爱鸟日”,请为鸟类写一则公益广告语。
点拨:①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的朋友;②鸟是大地的精灵,大自然的智者,是人类的良师益友。
3.布置作业
完成本节内容。
大雁归来
我觉得《大雁归来》应定位为一篇“观察笔记式”的散文(随笔)作品而不是科学小品文,由此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为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作者的情感。对《大雁归来》的主题有多种解读,我的看法是:“呼吁‘环保’”显然浅了一些;“呼唤‘野性’的回归”更多的带有“个性解读”的痕迹;其实,只要结合作者的观念,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真正追求、一心向往的其实是自然万物之间平等、和谐的境界。如何使学生理解作者的这一观念,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由欣赏、探究本课语言的生动性到体悟、理解语言文字中作者的情感表达,由感性到理性,层层推进。既体现了语文课的本色,又实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8* 时间的脚印
1.语言运用:正确认读并理解“山麓、沟壑、海枯石烂”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思维发展:学习抓独立成段的关键句来梳理说明内容的方法,理解“岩石记录时间”的科学知识,理清逻辑顺序。
3.审美鉴赏:品读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感受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体会举例子说明方法的效果。
4.文化传承: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
1.学习抓独立成段的关键句来梳理说明内容的方法,理解“岩石记录时间”的科学知识,理清逻辑顺序。
2.品读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感受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体会举例子说明方法的效果。
激发学生的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
合作探究法。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你知道地球有多大年龄吗?你知道通过一撮沙子就能得知地球有多大吗?这听起来十分不可思议,其实看似没有生命的岩石记录着时间的脚印,每一块岩石就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今天我们跟着科普作家陶世龙学习《时间的脚印》,一起来探索岩石的秘密吧!(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疏通字词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陶世龙,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2.生难字词
(1)字音
腐蚀(shí)   踪迹(zōng)   掸(dǎn)      山麓(lù)
沟壑(hè) 沉淀(diàn) 帷幕(mù) 龟裂(jūn)
沙砾(lì) 琥珀(pò) 烘烤(hōng kǎo) 楔形文字(xiē)
(2)词义
【山麓】山脚。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海枯石烂】本文指海水枯干,石头粉碎。现多用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全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说明了什么内容?
点拨: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具体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三部分(30~31):总结全文,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点拨: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读懂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说明,采用了逻辑顺序进行说明介绍。
3.文章很多独句段能帮助我们快速梳理文章内容,找一找有哪些段落并举例分析这些单句成段的段落的作用。
点拨:第1、5、7、11、13、18、22、24、27段。
第1段:“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引出后文,后三段文字都在记叙如何记录时间的踪迹。
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这是一个总起句,与下段形成一问一答,说明了岩石在被破坏与重生的过程中记录时间。
第7段:“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这是一句提示语,后文则围绕岩石如何被破坏展开。
第11段与第13段:“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此两段明显是对第7段的进一步阐述。
第18段:“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回应第5段内容,同时引起后文对岩石形成的具体过程的描述。
第22段:“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引出下文的具体举例。
四、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课文主要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什么不直接进入正题,而要先引用高士其的话?
点拨:引用高士其的话,把时间拟人化,与主题照应;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的实际生活,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
点拨: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3.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第22~29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点拨: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②岩石的颜色记录了气候的变化(插入说明方法:举例子);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的状况;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
五、品味语言 提升素养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点拨:如“根据计算,大约3 000到10 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一句中的“大约”,如果去掉,就表示形成1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 000到10 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分析。
(生分小组探讨,批注,然后交流回答。)
点拨:示例一:句子: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分析: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
示例二:句子: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分析:三个并列短语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种自然力量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也是一种拟人化的描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当的威力。
示例三:句子: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分析:说“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轻小的沙砾”去“旅行”,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这样写,赋予了事物主动性(沙砾)或被动性(石块),生动有趣。
六、总结课文 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录下时间的踪迹。除了岩石,大自然还有许多记录时间的方式,如日出日落、月亮的圆缺变化、植物的四季变化、树木的年轮等等。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
2.布置作业
完成本节内容。
时间的脚印
写作 说明的顺序
1.语言运用:注意写作说明文时语言的严谨性。
2.思维发展:了解三种常见的说明顺序,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确定说明内容。
3.审美鉴赏: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情景交流对象的特点及交流的目的,安排合适的说明顺序。
4.文化传承:学会仔细观察生活,查找相关资料,整合相关信息,培养科学严谨的表达习惯和负责任的写作态度。
1.在写作中能够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确定说明内容,安排适合的说明顺序。
2.结合写作知识以及学习过的说明文,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
学会仔细观察生活,查找相关资料,整合相关信息,培养科学严谨的表达习惯和负责任的写作态度。
交流讨论法、示例展示法。
一、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寒假,小明同学去北京故宫游览了一番,他觉得自己收获很多,有很多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请你帮他出个主意:怎样安排想说的内容,才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明白?(生讨论后回答,师点评)
学生可能的疑问有:他想说的内容是什么——如果是介绍故宫,就用空间顺序;如果是介绍这次故宫之旅,就用时间顺序;如果是介绍故宫的某项艺术成就,那可以用逻辑顺序。
师:写好说明文,安排好说明的顺序,能够使文章的条理更加清晰,也能够让读者准确把握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特征。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一方面需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以及说明内容的侧重点来决定,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读者对说明对象的认识规律来安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在说明文中安排好说明的顺序。(板书课题)
二、重温说明顺序
1.片段再现
我们从学习过的说明文中找几段话出来(课件出示),分析归纳说明顺序的类别。
片段一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生阅读显示的内容,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
点拨:这段话按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的四季物候现象。
片段二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叶圣陶《苏州园林》
(生阅读显示的内容,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
点拨:这段话先总说说明内容,然后分别介绍假山和池沼。介绍池沼时,先介绍水的特点,然后介绍位置(中心),再介绍桥梁、石岸、点缀的石头和花草等其他的配合景物,最后介绍池沼里的景致,是按空间顺序介绍的。
片段三 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到过山里的人都看见过,在那悬崖绝壁下面,往往堆积着一大摊碎石块。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再仔细瞧瞧,还会发现有些还没有崩落的山崖也已经有了裂缝。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陶世龙《时间的脚印》
(生阅读显示的内容,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
点拨:这段话先说结果——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然后由现象探究本质,解释过程。这也是逻辑顺序。
2.知识归纳
从上面的课文片段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从说明顺序的角度得出什么结论?
(生总结后回答)
点拨:(1)合理的说明顺序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特征;能使说明条理清晰,便于读者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能吸引读者。
(2)说明顺序一般分为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有很多。
(3)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里可以有多种说明顺序。
三、确定说明顺序
1.知识归纳
(1)从我们学过的说明文中或者是上面所列举的片段中,你认为该如何确定说明顺序?
(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
点拨:说明顺序的确定必须根据说明对象或内容进行选择。
(2)再看看下列课件出示的对象(内容),说说它们应该用怎样的说明顺序来进行说明。
①工序流程;②介绍建筑物;③历史发展;④花草树木;⑤旅游景点;⑥生物成长;⑦山川江河;⑧具体物品;⑨概念原理。
(小组讨论交流后,自由发言)
点拨:时间顺序:①③⑥;空间顺序:②⑤⑧;逻辑顺序:④⑦⑨。
小结:部分对象可根据选取的内容角度的不同,选择多种说明顺序进行说明。
2.实战小练
请同学们进行片段写作,学习运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你有自己特别熟悉、喜欢的小天地吗?比如你自己的房间、你在教室里的座位、校园里的某个角落等。以“我的小天地”为话题,写一个片段,向别人介绍它。200字左右。
提示:
(1)确定说明对象后,先考虑写哪些内容,然后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2)写作中,注意准确使用方位词,这样能使介绍更加清楚。
(在交流说明短文的行文思路后,学生进行片段写作练习,完成后评议交流。评议的重点在于使用的空间说明顺序是否合理,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否准确鲜明。)
四、例文引路 感受特色
平板电脑
“小小个头本领大,电脑一族是一家。没有鼠标没键盘,功能用途顶呱呱!”【以顺口溜作为文章开头,增添趣味。】知道这说的是什么吗?对了!这就是平板电脑。【使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台苹果iPad长25厘米,宽20厘米,黑亮的屏幕像它的“头发”,身体扁而宽像烙饼一样。【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法方法介绍平板电脑的外观。】银亮的外壳好像透出它那满身“豪气”,自命不凡的它披上了一件蔚蓝的“外套”,还戴上一顶“蓝帽子”。别见怪!不是它害羞,是因为最近正值秋天,天凉了!谁不添衣防寒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进一步介绍外观,生动形象。】平板电脑边缘还排列着不少形状各异的按钮和插口,什么充电插口、声音按钮、开关机按钮,都不缺。
这台苹果iPad由内部“CPU”对电脑进行控制和管理,CPU就像人的心脏一样重要。使用它很简单:先打开无线网络,等绿灯亮后,才可以“通行”,再长按开机按钮,等屏幕上出现一个被咬一口的大苹果,就代表开机成功。最后,等屏幕出现一幅惊涛骇浪的图画时,滑动下面的解锁板块,“咔”的一声,几个方圆的板块从四面八方聚过来,到指定的位置上,就可以使用了!【介绍平板电脑的使用方法。】
平板电脑也是几千元请来的“贵人”,功能当然少不了!先拿大家最爱的“QQ”先生说吧!不少人上网前总爱“光顾”一下自己的QQ,平板电脑上当然也能上QQ了!输入QQ号和密码,一点“登录”,马上进去了,比电脑速度还快呢!QQ上,大家的聊天记录、好友列表、好友动态,都完整地保存着呢!
再说说上网吧!上网,叫电脑的都行!可唯一要注意的是,无线网络一定要开!有次我上网硬是进不去,急得像发疯的小兔子,到处乱跑!好不容易才找到祸害——没开无线网络。上网后,找资料、看视频、听音乐……啥都有!【介绍平板电脑的功能。】
这就是我的平板电脑,帅吧?
【点评】这篇说明文以平板电脑为说明对象,按照逻辑顺序,主要介绍了平板电脑的外观、使用方法、功能,运用多种方明方法及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活泼,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五、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评讲作文:
1.限时批改     2.佳作推荐
3.美文共赏     4.课堂小结
说明顺序
说明文在学生的观念里不及记叙文有趣,没有记叙文故事性强,所以,在这次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讲清各类说明文适用的说明顺序,我举出了大量的例子,让学生们能够结合实例理解所讲内容,并且尽量选取较有趣味的例子,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写作后与同桌进行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彼此对课堂内容的消化、吸收。这种交流式的学习对学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教师要注意引导。本次课堂中的不足主要是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加以改进。
综合性学习 倡导低碳生活
1.学会根据宣传主题来搜集、整理资料。
2.学会撰写宣传标语并制作宣传材料,在班级内进行宣传。
3.通过宣传“低碳生活 绿色环保”的理念,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倡导自然环保的生活态度。
一、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物理学家霍金生前已有预言:三百年后我们的地球有可能会变成一个大火球!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二氧化碳等所谓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正在让地球发烧。(板书课题)
二、活动指导 生成能力
(一)活动准备
1.认识低碳生活
(1)学生阅读课本“资料夹”,认识低碳生活。
(2)学生阅读后谈自己的认识。
点拨: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要求从节水、节电、节气和回收四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2.宣传低碳生活(10分钟)
围绕“低碳生活,我们可以做什么”的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确定小组的宣传点,开展宣传。
点拨:
(1)围绕话题,了解相关知识。
(2)实地考察,获取直接资料。走出校园,用笔记录,用相机拍摄。
(3)撰写宣传稿。宣传文稿,既要有客观的资料呈现,又要融入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还要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小技巧:
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相配合,更能吸引人的目光;客观数据和图表,能提升宣传材料的可信度;带有诗情画意的描述,更容易打动观者的心;加入几句朗朗上口的宣传口号,创作一首宣传歌曲,更能烘托宣传氛围。
3.争做低碳人(10分钟)
结合探究,让学生进一步讨论,怎样才能成为“低碳人”,为此我们可以怎么做。
点拨: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因此我们应做到:落实到环保行动上,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加植树活动,注意节电、节水、节油、节气,提倡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努力实现“低碳梦”。
(二)开展活动
活动一 确定宣传主题
围绕“低碳生活,我们可以做什么”的话题,全班一起讨论,确定各组的宣传主题。
活动二 搜集资料,撰写宣传文稿
1.围绕专题,了解相关知识。
可以从相关网站搜集一些最新的可靠数据,也可以从地理课本、百科全书中找相应的介绍,还可以访问权威人士,咨询相关学科老师。
材料一 温室导致地球“发烧”。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加大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亟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 低碳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三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2.学生分小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然后全班汇总。
3.参阅搜集到的资料,撰写宣传文稿。
4.①编写宣传口号;②创作宣传歌曲;③给全校师生写倡议书;④还可向有关部门提建议。
三、成果展示 达成目标
1.评选主持人
2.讨论展示顺序及串词
3.展示
(课件出示各组主题;整个过程中以主持人为主,教师适当指导。)
展示环节一
第一小组:共绘低碳手抄报组
(1)PPT展示课前设计绘制的以“低碳生活”为主题的手抄报图片及电子手抄报。
(2)小组负责人充当解说员,介绍手抄报中图片故事。
(3)其他组的同学做出评价,评选出“最美手抄报”。
展示环节二
第二小组:“环保小卫士”组
(1)PPT展示非低碳行为及低碳行为的摄影作品。
(2)小组选派代表谈担任“环保小卫士”时的感受。
(3)其他组的同学自由发表感想,并评选出“最佳摄影作品”。
展示环节三
第三小组:低碳宣传组
(1)PPT展示制作的“倡导低碳生活”的展板、海报、标语的图片。
(2)小组推选代表说明制作理念。
(3)其他组同学投票评选“最佳设计奖”。
 展示环节四
第四小组:“我为低碳代言”组
(1)小组选派三名代表做汇报演讲。
(2)其他组同学投票评选“演讲之星”。
展示环节五
第五小组:低碳达人组
(1)表演以“低碳生活”为主题的情景剧或相声等。
(2)其他组同学投票评选“最佳表演奖”。
4.标语总结
一句话总结:用标语的方式,为低碳生活宣传。
(生小组内交流,再小组选代表全班交流)
知识链接:标语是指张贴、印刷或涂写在横幅、插牌、墙壁等公共场合的载体上,具有鼓动性、警戒性、昭示性、启发性等宣传意义的文字。标语要具有一定的鼓动性、警戒性、启发性,必须在篇幅的控制、句式的调整、文字的选择等方面独具特色、精心锤炼,才能被受众接受,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
标语是目的性很强的语言工具,语言学上要求:篇幅短小;句式整齐,朗朗上口;采用修辞手法;力求口语化、通俗化。
示例:绿水青山是我家,环境保护靠大家。
点拨:(1)追求绿色节能时尚,拥抱绿色低碳生活。
(2)选择低碳,绿色相伴。
(3)倡导低碳生活,呵护生态家园,共享碧水蓝天。
(4)树环保之风,迎美好明天。
(5)树立“低碳”理念,创建绿色家园。
(6)节能——让有限资源无限循环。
(7)低碳让生活更时尚,节能让生活更美丽。
(8)倡导低碳生活,让地球不再叹息。
(9)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犹如河决口,能源连着你我他,低碳生活靠大家。
(10)节能低碳意义大,行动落实靠大家,关灯节水多步行,绿水青天笑脸迎。
师总结:感谢同学们精彩的展演!倡导低碳生活理念,争做低碳达人,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比如少开一盏灯,节约一度电……让我们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吧!
四、布置作业
1.低碳生活从我开始,在生活中做一次以前没做到的低碳行为。
2.完成本节内容。
我觉得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成功之处在于我的激情导入,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积极搜集资料、展示成果,课堂气氛很是活跃。不足之处是学生讨论时间过短,导致发言没有紧紧围绕主题,发言内容不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