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9 17:10:2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0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导学

1.语言运用: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思维发展:品味文章的内容和深意,在掌握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和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审美鉴赏: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相关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通过课内外阅读结合对比,丰富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识。
4.文化传承:增强学生对传统习俗的热爱,进而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荣誉感。
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其中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2.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1.品味课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素材。
2.引导课外阅读相关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品读法、合作交流法。
本单元的课文包括一篇小说、一首诗歌和两篇散文。四篇课文,都具有“民俗文化”元素,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从不同角度反映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间文化。
《社戏》是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文化活动为线索,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月夜行船、船上看戏、深夜归航等情节的叙述,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生活经历,表现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事件叙述波澜起伏,人物形象细腻鲜活。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现代诗,诗作意象明亮、瑰丽且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诗歌通过“我”重返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歌颂了培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表达了对“母亲”延安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安塞腰鼓》主要叙写了安塞腰鼓宏大的场面和给人带来的感受,通过写陕北高原、高原腰鼓和打腰鼓的人,展示了高原的民俗民风以及高原人奔放雄健的精神气质。其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尤其值得学习。
《灯笼》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还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社戏》3课时
《回延安》2课时
《安塞腰鼓》2课时
《灯笼》1课时
1 社 戏
1.语言运用:正确理解并积累“归省、潺潺、皎洁、踊跃”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思维发展:理清文章脉络,多角度概括小说情节并掌握概括方法,学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3.审美鉴赏:能联系语境品味精彩细腻的描写中所表达的特殊情感。
4.文化传承:感知旧时江南水乡的民风民俗,体会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1.感知旧时江南水乡村民的生存状态,理解当地淳朴、和睦、善良的民风民俗。
2.理解课文的儿童叙述视角,体会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1.理解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2.领悟鲁迅作品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品读法、归纳法、合作交流法。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串欢快跳动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在成人后,回忆这段往事,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有一种永生难忘的体验。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社戏》,去点燃我们追忆童年的情感之火吧!(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疏通字词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等。
2.生难字词
(1)字音
钳(qián) 撮(cuō) 偏僻(pì) 归省(xǐng)
行辈(háng) 惮(dàn) 絮叨(xù dao) 怠慢(dài)
撺掇(cuān duo) 凫水(fú) 潺潺(chán) 家眷(juàn)
皎洁(jiǎo) 嘱咐(zhǔ) 踊跃(yǒng) 屹立(yì)
好歹(dǎi) 欺侮(wǔ) 宽慰(wèi)
(2)词义
【归省】回家探望父母。
【行辈】辈分。
【礼数】礼节。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自失】指听得出神而忘了自己。
【怠慢】①冷淡。②客套话,表示招待不周。
【朦胧】①月光不明。②不清楚;模糊。
【疏疏朗朗】稀疏而清晰。
【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
【絮叨】来回地说。
【潺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话题一:聚焦“时间”点概括情节
师:小说是讲故事的,故事总是有时间的,如果以标题“社戏”作为关键词,按时间顺序来概括,应该怎样概括呢?
学生通读全文,概括情节。
点拨:看社戏前——看社戏中——看社戏后。
话题二:聚焦“转折”点概括情节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本文几乎每一段都有“转折”的意思,怪不得专家们评论鲁迅先生是写“转折”的高手,下面我们再以这样的方式来概括小说情节。
概括要求:聚焦“转折”点,扣住叙述视角“我”来概括全文情节,所概括的内容里必须有“转折”的意味。
点拨:
第1段:平桥虽小是乐土。
第2段:玩友吵闹不犯上。
第3段:钓虾放牛尬事多。
第4~6段:不准随友心焦躁。
第7段:无船出行双喜解。
第8~13段:急盼看戏觉船慢。
第14~21段:乘兴而去扫兴归。
第22~23段:月夜返航意未散。
第24~30段:停船偷豆趣横生。
第31~40段:戏豆普通乐无穷。
话题三:聚焦“因果”点概括情节
师:看到了吧,鲁迅先生不仅最会描述情节,而且能将事与事之间的因果逻辑环环相扣,现在大家再挑战一次,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八件事,力求每件事之间具备因果关系。
点拨:
师在与学生对话互动的基础上小结:
1.小说情节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从第三次概括时两两对照的八件事的因果关系中可以看出,既对立统一,又巧妙融合。
2.本文情节一波三折,冲突解决的过程由“因为——但是——所以”三部分组成。
3.本文情节都有转折延伸,层层深入,为人物形象塑造、结尾主题揭示作了铺垫。
4.情节有线性情节、倒叙情节、突转情节,本文属突转情节。
四、归纳小结
结束语:详略有致、波澜起伏,是本文叙事的艺术。作者围绕看社戏这一中心事件,有详有略、跌宕起伏地处理了大量似乎与中心思想联系并不紧密的材料。那么,作者想要借这些“枝节”表现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进行深入解读。
第2课时
师:同学们,本文情节间虽然有转折,但人物心理却是最默契融合的。请大家聚焦第6段、第10~12段,认真品读“我”的心理,感受其中的童真童趣。
(学生精读,批注思考。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师与学生交流。)
1.预设活动一:
屏显:
第6段: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第10段: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第11段: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第12段: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点拨:加波浪线的词语都属于心理描写中表估计的词语,突出强调此时此刻“我”整个身心已然与渴盼中的戏融为一体,人在平桥心在戏,耳中极易出现幻听,要么似锣鼓之响,要么似悦耳歌吹,要么似横笛婉转。
从画横线的词语中品出了“我”因争取到“大”到无限的心灵自由,所以眼中所见皆为幻觉,见火遐想戏台,听声使心沉静,进而因戏忘我地自失起来,甚而至于完全弥散陶醉在豆麦蕴藻之香的轻盈夜气里,物我交融,心神合一。
2.预设活动二:
屏显:
第10段: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点拨:
“跳”“拔”“磕”“架”等动词,写出时间短、速度快,描摹精准,一气呵成,短句相接,节奏明快。节奏明快则显人船合一,驾船技术高超;伙伴们驾的是船,实则驾的是迫切的心情,驾的是为助友实现看戏心愿,舍得花时间再次连夜前往的深笃的友情。这样人船互融,实是人性中淳朴友情的互融。
3.预设活动三:
屏显:
第10段: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第11段: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第12段: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点拨:
(1)豆麦的三次描叙为后文归航偷豆作了巧妙的铺垫。“铁的兽脊”的喻体选择让读者联想到“我”因看戏心切,恨不得骑一匹黑马直驰入戏台的心情。再加一个凸显速度之快的“扑面”和“但我却还以为船慢”的议论句更强调了“我”急盼看戏的心理。
(2)从“夹着”“夹杂”和“朦胧”三个动词,可悟到作者写景绝技,说笑声、嚷声与水声相融,豆麦、水草香与水气相融,月色与水气相融,视、听、嗅觉感官相融,景融则情融,将沉静的愉悦情融于江南水乡特有的轻灵而清新湿润的空气之中,动静相衬,人景互融,正衬物我交融的心情之快。
第3课时
一、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你有穿越的本领,一定迫不及待想和迅哥儿的朋友共度那一夜美好时光吧,而且一定特别想和迅哥儿所说的那位最聪明的小双喜相识了吧,让我们共同看一下小双喜的聪明体现在哪些方面。
活动一:品一品
学生活动:
1.画出有关双喜的句子,思考小小少年有哪些可赞的领导力。
2.交流展示。
3.师出示自己的思考与学生共同交流。
屏显:
1.“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颠覆力)
2.“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判断力)
3.双喜说,那就是有名的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他日里亲自数过的。(分享力)
4.双喜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移情力)
5.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童真力)
6.双喜终于熬不住了,说道,怕他会唱到天明还不完,还是我们走的好罢。(决断力)
7.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尊重力)
8.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观察力)
9.“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担当力)
10.“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思辨力)
活动二:写一写
师:那么,现在,假定你就是迅哥儿,月夜归航,激动难眠,尤其佩服最聪明的小双喜,于是情不自禁记下了当天看戏吃豆的日记,你会怎么写?(学生精读赵庄看戏、归航偷豆、深夜返回情节,思考写作,200字左右)
点拨:此夜,群友欢腾,刻骨铭心!晚饭时看戏的宏愿眼看成泡影,双喜灵光溅迸,最惊艳的包票立马写成,而且安全系数无可辩驳。要知道他们日里已然尽兴,今夜依然愿用高超的本领为我启一段快乐的航程。看戏间,我抱憾铁头老生不翻筋斗,厌倦小旦咿呀、小生太老,最怕老旦坐唱。双喜要么暖心安慰,要么陪我忍耐煎熬,看众友呵欠连天,骂戏无趣,果断组织返航。归途中,伙伴们突发奇想上演一场戏外之戏——偷豆,憨厚无私的阿发只管选豆大不管是不是自家的,心细如发的双喜总能想到豆外的麻烦与对策,有担当、懂尊重、善观察,又不乏儿童的耍赖、推脱与机灵。此夜,嗨翻天际,惊心动魄!此夜,安全包票,惊艳收场!
师:那么,问题来了,同学们,本课的题目是《社戏》,可是文中的“我”更看重的是戏外之戏的过程,而且在整个看戏吃豆的过程中,明明豆很普通,戏更无聊,为什么“我”却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请大家联系《社戏》原文开头部分写“我”成年后在剧场看中国戏的两段经历,说一说你的见解。学生思考,以“我读出了________”作答。
点拨:我读出了对比与对称是形成本文的最独特的结构形式(乡村与京城、孩子与大人、喜悦与焦虑)。我读出了一直记得的好豆味好戏味就是最暖最浓的人情味的延伸。我读出了戒掉紧张焦虑压抑的最佳方式就是用最好的情怀去抚慰生命。我读出了重视戏豆的过程是最有意义的,应远胜于戏豆本身。我读出了自由率性的儿童世界是一个人终其一生最向往的世界。我读出了一个人的美德就是最渊博的知识。我读出了自然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特质。我读出了诚挚纯洁的心地是一个人最具领导力的前提。
结语:同学们,这是一张多么具有诗情画意的童真名片呀,豆麦散发着愉悦,月色朦胧着快乐,渔火里售着期盼,浪花里蹿着急切,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拥有像迅哥儿这样的平桥记忆,都能作为最青春的生命坐标去创造去怀想。
二、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一场似看非看的社戏写完了,它向我们展示了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的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
2.拓展延伸
本文写了“我”的家乡的文化习俗——社戏,请同学们想想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文化习俗。
点拨:谁家有喜事了:爷爷去表演皮影戏,叔叔阿姨吹唢呐,奶奶剪花纸贴在窗子上,小伙子们舞狮子、走高跷等等以示庆贺。
3.布置作业
(1)仿写月夜行船一段(第11段)的景物描写,分别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感官角度,描写一段景色。(100字左右)
(2)完成课后作业。
社戏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学生向自主学习又靠近了一步。这节课的设计主要是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静下心来读书。我并没有刻意带着他们走进文本,也没有带他们仔细分析句子,发现某种情感,而是真正地放手,引导学生在自我的阅读状态中遵循阅读规律,寻找有价值的发现。课前的阅读心理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渴望这样的尝试。因而,学生在课堂中简直就像《社戏》中那群没有大人羁绊、享受着看戏乐趣的孩子,享受着在自己的天地中自在表现的快乐;教师就像站在桥头的母亲默默地关注、望眼欲穿地等待,不是权威式地驾驭,而是尊重和真诚地指引;课堂也像这些童真的记忆,更加充满温情的关怀。学生在这样的自主学习中,放开的是思维,收拢的是阅读的兴趣。
2 回延安
1.语言运用:感知陕北的民俗特色,把握诗的形式特点和语言特色。
2.思维发展:结合背景链接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体会“信天游”这一陕北民歌的特色。
3.审美鉴赏:学习诗歌比兴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赏析富有地方色彩的词句。
4.文化传承:体会诗人重回延安的激动,感受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深情。
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深情。
朗读这首诗,把握其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
圈点勾画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在枣园,在杨家岭,在宝塔山,雄伟的古城延安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抗战精神,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像奔向太阳一样,奔向他们心中的革命圣地——延安,贺敬之就是其中的一员。16岁的他来到延安,是延安的延河水、小米粥哺育了他成长,是延安精神让他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工作者。延安记忆成为他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今天,我们就跟着诗人贺敬之回延安。(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疏通字词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1945年与丁毅联合执笔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2)写作背景
诗人1940年奔赴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46年因工作需要离开。诗人在延安的六年中,受到了革命的教育和锻炼,经历了生命史上最难忘的时期。1956年,与延安阔别十年之后,诗人从北京重回延安,参加在那里召开的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受到延安人民的热情接待,看到了十年中延安的巨大变化,内心充满激动和喜悦,就写下了这首抒彩浓郁的诗歌,歌颂了党中央的伟大,表达了对延安人民的深厚而真切的情感。
2.生难字词
(1)字音
盏(zhǎn)     搂(lǒu)     白羊肚(dǔ)     糜子(méi)
油馍(mó) 登时(dēng) 气喘(chuǎn) 炕(kànɡ)
脑畔(pàn) 眼眶(kuànɡ)
(2)词义
【几回回】方言,一回又一回。
【脑畔上】课文中指窑洞的顶上。
【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也指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一)初读,明节奏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的字音,读准字句,划出诗歌的节奏,大声朗读诗歌。
屏显:
(1)根据句意划分节奏。
(2)根据词义划分节奏(相连的词或词组不能划断)。
(3)借助语法知识划分节奏。比如主谓之间、动宾(补)之间、关联词前后、总领性词语后面等。
示例: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学生朗读诗歌,根据提示划分朗读节奏,组内朗读,评价改进。教师指点。)
(二)再读,知诗体
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朗读一遍诗歌。这首诗歌和你以前读过的其他现代诗歌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点拨:
①朗朗上口:以第一章节为例,两句一小节,节内押韵,隔节换韵。
②陕北方言:几回回、树根根、脑畔、白生生、羊羔羔等。
③地方风物:宝塔山、杨家岭、枣园、延河、白羊肚手巾、红腰带、糜子、小米饭、米酒、油馍、木炭火、炕等。
师小结:《回延安》这首诗是贺敬之先生仿照“信天游”的民歌形式,通过艺术性地创造而写成的,借此表达自己对延安母亲的深厚感情。
(三)速读,理诗脉
题目是《回延安》,全诗紧扣题目,围绕“延安”,从“回”字落笔,写作者回到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速读诗歌,思考问题:
这首诗歌共有五个章节,哪一章节的内容最能直接体现题目《回延安》呢?(第一章)
请概括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按照“回延安”的形式,用三个字为每个章节拟写一个小标题。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点拨: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颂延安
小结:这首诗以《回延安》为题,突出一个“回”字,描述“我”回到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追忆过去延安难忘的岁月,展现今昔延安的风景、人物。
(四)品读,知情感
1.你从“回”字中,读出了什么?
点拨:“我”把延安看作家、故乡;
“我”回延安的喜悦、激动。
……
2.贺敬之出生于山东枣庄的一个贫农家庭,他到延安去,为什么说是“回延安”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
(屏显)
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1924年出生于山东枣庄,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开始发表作品。1940年4月,16岁的贺敬之和四名同学一起奔赴延安。在延安,他创作了不少出色的作品,其中就有传唱至今的歌曲《南泥湾》《翻身道情》的歌词以及享誉盛名的歌剧《白毛女》的剧本。贺敬之在延安生活了六年,由热血少年成长为有坚定信念、超群学识的青年知识分子,1946年他才离开延安奔赴人民解放战争的新战场。
点拨:贺敬之是在延安成长的革命诗人,对延安怀有最真挚的感情,所以诗中他把延安称作母亲。
3.1956年,贺敬之回到阔别十年的第二故乡——延安,面对延安,面对延安亲人,他内心的情感不可遏制地喷涌而出。请大家再读诗歌,梳理诗人在每个章节中流露的情感。
点拨:
回延安——激动、喜悦
忆延安——感激、怀念
话延安——亲切、热烈
看延安——喜悦、赞美
颂延安——自信、自豪
小结:重回延安,诗人的情感是多层面的,有回到延安的激动,有见到亲人的喜不自胜,也有展望延安未来的豪情万丈。这些情感直白、热烈而又豪迈。
(五)齐读,明基调
1.结合刚才的分析,请大家再次大声朗读诗歌,体会一下诗作直白、热烈、豪迈的抒情在每一个章节里的变化。
点拨:起始激动、热烈,继而真挚、喜悦,最后豪迈、激昂。
(学生大声朗读,教师指导。)
2.朗读时的节奏、轻重、长短,都可以更好地表达诗作的情感。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朗读,揣摩诗句中的情感,标出朗读标记。
(小组内交流,分章节指名朗读,评价改进。)
3.齐读诗歌。
(六)悟读,铭精神
1.在诗人的眼中,延安是什么颜色呢?从哪里看出的?
点拨:红色。“白羊肚手巾红腰带”“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红窗花”“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
2.为什么延安在诗人的眼中是红色的?结合你的历史知识谈一谈。
点拨:延安,这座汇聚了光荣与梦想的城市,是中国红色革命圣地,16岁的贺敬之在这里,把自己的革命信仰萌发、壮大。所以说在他的心中,提起延安,他首先想到的是那鲜艳的红色和永不磨灭的延安精神、延安魂。
让我们一起齐读第五节,感受这永不磨灭的延安魂。
第2课时
一、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诗歌《回延安》的内容,感受到了诗人贺敬之于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情。1956年6月,《回延安》在《延河》杂志上发表,一经发表,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推崇。诗人臧克家曾经这样评价它:这是解放以来我最喜爱的一首诗,恐怕也是贺敬之同志的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每次读它的时候,我总想起杜甫的《赠卫八处士》。我想这是有理由的。这两篇优秀的诗,都是久别重逢抒写胸臆的。情感的浑厚真挚,艺术成就所达到的境界,都可以相比拟。
二、析读 知手法
1.臧克家认为《回延安》的情感浑厚真挚,请大家大声朗读,勾画出你认为能够体现诗人情感的诗句。
(学生边读边勾画,同桌交流。)
2.根据抒情方式,大家刚才勾画的诗句有什么不同?
点拨:
直接抒情:“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延安熔炉锻造了“我”,与延安永远有割舍不掉的感情。
间接抒情:“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心中有千言万语,却“登时说不出来”,表现出诗人见到亲人时无以言表的激动,“扑”这一动作正是这种心情的外在表现。
3.再次默读勾画的间接抒情的诗句,细细品味研读,并做批注。思考诗人是如何来间接抒发情感的。
(学生默读做批注,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点拨:
(1)动作描写:“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抓”和“贴”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出诗人珍爱延安的山山水水,体现出他回到延安后的无比激动的心情。
(2)语言描写:“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表现了以老爷爷为代表的革命群众与诗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
(3)场景描写:“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延安的街道变得宽阔平坦,在落日和彩霞的映衬之下,延安一座座的楼房更显得整齐壮观,春风里,一排排杨树显得更加的高大碧绿;晚上,还有一盏盏明亮的路灯……通过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4)修辞:①“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延安人民热烈欢迎诗人的热闹场景,体现出诗人与延安人民亲人般的情感。②“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回到延安后看到这两个地方时内心的激动。
三、赏读 知形式
1.《回延安》的内容丰富,抒情直白、热烈,得益于贺敬之成功地借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
屏显:
信天游是民歌的一种,流行于陕北一带。曲调淳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经常是上句比兴,下句道出真意。每句四个节拍(有时有衬字),与七言诗略同。短的只有一两节,长的可达数十节。每节的上下两句都押韵,多节可连用一韵,也可以换韵。多节时,用同一曲调(有时稍加变化)反复演唱。
请大家试选两三个小节做简要分析。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小结:
(1)比:“——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母亲延安换新衣”“再回延安看母亲”——将延安比作母亲,表示亲切和敬意。
(2)兴:“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先说山上的物产,以引起下文说“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红旗”和“书”是“我”当年在延安的斗争生活和学习生活的写照。
(3)比兴:“树梢树枝树根根”——先说树的梢、枝、根是连成一体的,以引起下句,用树梢、树枝、树根的关系来比喻“我”与延安的亲密之情,说“我”与延安亲人是一家人,不可分割。
(4)叠词:“几回回”“树根根”“羊羔羔”“眼眶眶”“白生生”等,都是“信天游”式的言语。
2.除了采用“信天游”的民歌形式,《回延安》还使用了不少极具陕北地域特色的词语,试找出几处,感受陕北的民俗文化。
(学生默读诗歌,勾画相关语句,同桌交流。)
点拨:“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等,都是打上延安烙印的景象,极具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
四、比读 知新意
1.欣赏歌曲《兰花花》《赶牲灵》片段。
2.与陕北的信天游民歌相比,《回延安》又有哪些不同?(可以从内容、语言、意象等方面分析)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点拨。)
点拨:
(1)内容上,描写革命生活,抒发革命情感。“红旗飘飘把手招”“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枣园的灯光照人心”等描写,都带有红色意象,是打上革命记号的新民俗。
(2)多用普通话而避陕北方言,并省去衬字。
(3)比兴句少,直接叙事抒情的诗句居多。
五、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诗以“信天游”的形式,写重游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诗歌表现了诗人无限兴奋和喜悦的心情,抒发了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2.拓展延伸
对照《回延安》,课下阅读莫耶《延安颂》、祁念曾《延安,我把你追寻》,看看它们体现了怎样的“延安精神”。
3.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回延安》。
(2)完成本课练习。
回延安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回延安》一诗中,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颂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抒情,又有间接抒情。或记叙,或描写,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八年级诗歌教学,应侧重在指导学生如何读诗,掌握读诗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深入地欣赏,并在品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 安塞腰鼓
1.语言运用:正确读写“亢奋、晦暗、羁绊、蓦然、冗杂”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维发展:理清思路,感知安塞腰鼓的特点,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3.审美鉴赏:品味语言,体会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提高阅读与鉴赏能力。
4.文化传承: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人生、传承民俗文化的潜能。
1.感知安塞腰鼓的特点,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2.体会本文所表达的热烈、豪放的情感,感受“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所代表的西北高原人的蓬勃生命力。
体会文中多种表达方式、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效果。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它粗犷、雄浑、动力十足。今天我们就一起跨越时空,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风采和魅力。(多媒体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画面)(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疏通字词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刘成章,陕西延安人。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代表作《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2)文本链接
安塞腰鼓产生于距陕西延安四十公里处的安塞县(今安塞区),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是黄土高原的产物,其粗犷、雄浑的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浑然一体。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其源远流长,风格独特,融舞蹈、音乐、武术于一体,具有队行多变、刚劲、豪放的特点。1996年,安塞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2.生难字词
(1)字音
亢奋(kàng)     晦暗(huì)     羁绊(jī)     冗杂(rǒng)
蓦然(mò) 戛然而止(jiá) 闭塞(sè) 飞溅(jiàn)
恬静(tián) 烧灼(zhuó) 骤雨(zhòu) 震撼(hàn)
瞳仁(tóng) 辐射(fú) 束缚(fù) 磅礴(bó)
(2)词义
【亢奋】极度兴奋。
【晦暗】昏暗。课文中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羁,约束。
【冗杂】繁杂。
【蓦然】突然,猛然。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大彻大悟】形容彻底醒悟,强调醒悟的程度深。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初读,感受鼓势。
要求:①发音准确、语调自然流畅、速度快慢适中。②注意停顿、重音、语气、节奏。③有力量、有气势。
(学生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价,教师及时指导。)
2.再读,理清层次。
听课文录音朗读(多媒体播放),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调并思考全文可分为几部分。
点拨:文章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安静。
第二部分(5~27):激昂。
第三部分(28~30):寂静。
四、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学生自读,找出作者在文章中直接赞美安塞腰鼓的语句。找出全文中感情最炽烈、音调最高亢的句子。
点拨: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四次,构成了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了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
2.“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哪里?用“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________,你看(听/想),______”表述。创意地读,创意地写,体会安塞腰鼓的“好”。
点拨:
①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宏伟的场面。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②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雄壮的鼓声。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③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磅礴的力量。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④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绮丽的舞姿。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小结:好在宏伟的场面、雄壮的鼓声、磅礴的力量、绮丽的舞姿。听到的是震撼人心的声音,读到的是一句句鼓点式的文字,是安塞腰鼓在黄土地上掀起的狂飙。
3.理清主体部分(5~27)的层次。
点拨:
文章从四个方面写表演中“激昂的安塞腰鼓”。
第一层(第5~13段):宏伟的场面。
第二层(第14~17段):雄壮的鼓声。
第三层(第18~22段):磅礴的力量。
第四层(第23~27段):绮丽的舞姿。
五、探究交流 明确主旨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于《安塞腰鼓》这样一篇经典美文,要想晓其义、明其旨、悟其情、受其熏陶,还须解决以下问题。
1.诵读交流
(1)“安塞腰鼓”有什么突出特点?
点拨:安塞腰鼓具有“壮阔”“豪放”“火烈”“有力”“惊心动魄”“奇伟磅礴”等特点。
(2)本文明明以“安塞腰鼓”为题目和主要内容,为什么要多次写“高粱地”“黄土高原”?
点拨:质朴的“高粱地”、厚重的“黄土高原”是“安塞腰鼓”表演的背景,也是孕育“安塞腰鼓”的文化土壤,“安塞腰鼓”不仅仅是一种表演,更是西北高原地区风土人情的展示。
(3)黄土高原上的“后生”是怎样的形象?
点拨:黄土高原上的后生们朴实、沉稳、热烈、奔放,充满生命的活力。击打腰鼓时,他们全情投入、用尽全力,因为这对于他们是一种生命的宣泄与释放。
(4)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主题?
点拨:关于这篇文章的主题,可以有多种见解:
①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
②表达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束缚的力量。
③歌颂阳刚之美。“一群”“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的“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阳刚之美。
④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遗落了一切冗杂”,打破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而不必计较功名利禄,不必患得患失,不必苍白憔悴。
2.问题探究
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
(师引导生讨论)
点拨: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曾有过秦、汉、唐的强盛,拥有雄睨世界的辉煌文明。作者写本文时,当时的西北地区黄土高原比较贫穷,人们生活艰苦,西北好像落伍了。但作者深情地歌颂的“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并没有因生活的贫苦和封闭而丧失希望,复生的生命能量就在这沉重的躯壳内奔突,终有一天会喷发。落后是暂时的,只要生命还在期盼“搏击”,重生之日并不遥远。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一步步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天天活跃的今天,这种“搏击”精神将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里的人们是有希望的,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
六、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梳理,感受了安塞腰鼓雄浑、激越、壮阔、火烈的特点和洋溢的阳刚之美,也感受到了黄土高原人独有的热烈豪放和蓬勃的生命力,作者刘成章生于此长于此,他深切体会到贫瘠的黄土地、贫苦闭塞的生活,给了黄土高原人们太多的压抑和羁绊,而越是悠久的历史,传统陋俗的束缚也越牢固。但是他们没有丧失希望,阵阵的鼓声告诉我们,他们渴望新的生活,渴望冲破一切羁绊。没有什么能阻碍他们生命的释放和力量的喷发,所以作者赞美的是高原人民心中强烈的渴望。
因而作者在文中不只是在赞美安塞腰鼓的壮美,他是通过写鼓来赞美人、生命和生活。
第2课时
一、回顾旧课 导入新课
如果说悠扬高亢的信天游是黄土高原的淳朴悠长的诗情,那么安塞腰鼓就是这片土地上顽强生命的呐喊和奔突。安塞腰鼓,以其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磅礴的气势和惊人的视听效果及震撼力,传达了西北汉子粗犷豪放的阳刚之美和激越饱满的生命激情!上节课我们感受了安塞腰鼓表演的雄浑气势及独特的魅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感受《安塞腰鼓》的语言魅力。
二、精读 品味鼓韵
1.默读第1~13段,任选角度品析课文的语言表达之美。
赏析角度:用词、写句、修辞、段落、动静、虚实……
点拨:
①“飞扬、壮阔、豪放、火烈、亢奋、冲破、撞开”等词语,极力渲染了安塞腰鼓的雄劲气势,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赞美的激情。(用词)
②“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这一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塞腰鼓安静时的状态。(修辞)
课堂共鸣:
(1)修辞的奥秘
激昂的排比:对仗工整、层层递进、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是句子内部的排比;“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使人叹为观止”是句与句之间的排比;第9~11段是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生动的比喻:使对象更加形象具体,从而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常把喻体提前,既增强了表现的力量,又使句式富于变化。
强烈的反复: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好一个安塞腰鼓”在课文第二部分反复出现了四次,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形成回环往复的气势,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2)动静映衬
开篇:第1~4段写表演前的静,第5~13段写表演中的宏大场面,是动态描写。开篇静态的描写为后文写腰鼓的火烈、豪放作铺垫。结尾:第28~30段由动入静,给人留下一个巨大的感觉空白,这样的结尾独特、余味无穷。
(3)虚实相生
写搏击的后生:第18段实写,第19~21段虚写,第22段抒情。写变换的舞姿:第23段实写,第24段抒情,第25~27段虚写。实的描写给人最强悍、最直观的视觉冲击,想象把读者带入内心感受的一种虚的境界。虚实相生给安塞腰鼓蒙上了一层迷人的光晕,充满了艺术的张力。
2.作者把“但是:”和“看!——”独立成段的用意是什么?
点拨:作者把“但是:”和“看!——”独立成段,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画面由静到动的急转;语意递进,气势增强。
3.文中大量出现“隆隆,隆隆,隆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点拨:这是叠词、拟声词的运用。“隆隆,隆隆,隆隆”拟声词的反复使用,富有音韵美,表现安塞腰鼓震撼人心的力量。
4.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举例说明其效果。
点拨:描写:生动的描写,使景物、人物的形象特点更加鲜明。
议论、抒情:课文中议论和抒情的语句,揭示了高原后生的精神、胸襟、激情,抒发了对高原后生和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让学生举例说明效果)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可以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学习的一个重点。
5.最后一段“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为什么写“鸡啼”?
点拨:以声衬静,突出安塞腰鼓表演结束后的寂静;衬托腰鼓对人们心灵的震撼。
三、悟读 感知鼓魂
本文通篇贯注一个“情”字,作者借“安塞腰鼓”到底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
点拨:①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②表现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②歌颂阳刚之美。④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
助读资料:
作者关于《安塞腰鼓》的自述。
我在陕北生活多年。陕北以她的山河五谷养育了我,我在陕北发现了无数闪闪发光夺人魂魄的人类美质,因此当我决定此生以写作为业的时候,我就立誓,要长时间地写陕北,要把陕北那些令人感动的地方统统挖掘在世人面前。在写《安塞腰鼓》之前,我已接连写了好几篇颇有影响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但使陕北骄傲地在新时期美的视野中踏出一方天地,而且都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讴歌改革开放。那个时期,我满脑子都是改革开放。因为天地的巨大变化给我个人和国家都带来了希望,我对改革开放充满了热情。
课堂共鸣:《安塞腰鼓》是对黄天后土的礼赞,是对蓬勃生命力的讴歌!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
好一群充满生机的黄土地人民!
好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
好一种粗犷厚重的黄土文化!
好一首奔腾的蓬勃的生命赞歌!
四、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秀美的山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都令我们无比自豪。黄土高原上有壮阔、豪放、火烈、雄浑、激荡、磅礴、冲破束缚和阻碍、痛快淋漓的安塞腰鼓,而江南有姿态各异、千帆竞渡、气氛热烈、争先恐后的龙舟赛……这些形式不一的表演,铸就了我们中华的灿烂文化。
2.拓展延伸
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令你想到课文中体现的这种不可阻挡的生命力量?
点拨:体育竞赛,如划龙舟比赛、足球比赛、田径比赛等。
3.布置作业
(1)模仿文中的排比句,仿写一段话,描写一个场面。(100字左右)
(2)完成本课练习。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浓墨重笔,抒写饱满的生命激情;以诗载情,使整个散文呈现出雄奇的诗意美;想象奇伟,意境雄浑。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它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这篇是自读课文,我就重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字的力量,体会作者写法的高妙,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安塞腰鼓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种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 灯 笼
1.语言运用:正确认读并理解“锵然、燎原、斡旋”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思维发展:以“灯笼”为线索,理清文章叙事脉络,把握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3.审美鉴赏:品味语言,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4.文化传承: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感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1.以“灯笼”为线索,理清文章叙事脉络。
2.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1.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2.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唐朝诗人张萧远有《观灯》一诗:“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星宿别从天畔出,莲花不向水中芳。宝钗骤马多遗落,依旧明朝在路傍。”这首诗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的盛大喜庆情景。灯笼吸引了无数诗人进行描绘,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吴伯箫先生的散文《灯笼》,看看灯笼是如何引起他的家国情怀的。(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疏通字词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2.生难字词
(1)字音
争讼(sòng)   领域(yù)      静穆(mù)   锵然(qiāng)
褪色(tuì) 燎原(liáo) 斡旋(wò) 幽悄(qiǎo)
霍骠姚(piào) 怅惘(chàng wǎng) 熙熙然(xī) 暖融融(róng)
马前卒(zú)
(2)词义
【斡旋】调停,调解。
【垂珠联珑】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
【幽悄】幽深寂静。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一)一盏灯笼,一个故事
1.文中第2段的结尾,作者写道:“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作者将记忆比作网,那记忆中到底有哪些与灯笼结下的“缘”呢?
提示:《灯笼》是一篇自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后的阅读提示往往为大家指明阅读的方向,同学们在梳理内容时,可以结合起来思考,还可以标注你找到的相关信息。
(学生快速概括,老师引导学生发现灯笼中的变化。)
点拨:第3段写到挑灯笼,伴祖父夜行。
第4、5段写到接纱灯,上、下灯学。
第6段写到村口挂红灯,慰藉孤行客。
第7段写到元宵张灯,跟着龙灯跑半夜。
第8段写到族姊远嫁,曾经的富贵破落。
第9段写到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字。
第10段联想到灯伴献帝。
第11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
2.本文以“灯笼”为题有什么作用?
点拨:“灯笼”串起了作者与它相关的诸多回忆,“灯笼”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PPT屏显:
师小结:散文所叙之事多而杂,但往往有线索贯穿,起到一线串珠的效果。本文中,灯笼作为回忆的重点,在贯穿全文的同时,有所变化:家园——社会——历史——国家。
(二)一盏灯笼,一份情思
1.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几类不同的灯笼呢?我们顺着灯笼背后暗藏的情感线索,去发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点拨: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引发作者关于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情景的联想,激发爱国热情。
2.结合文章,分析并评价第11段所表现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点拨: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使全民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家园。
3.本文语言看似平淡,比较后发现作者不直抒胸臆,而是用描写和议论的方式寄情于物,寓情于景。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来谈谈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引导学生感受多种表达方式的抒情效果,发现情感的变化。)
点拨:
示例一:“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吗?梦都随了蜡火开花。”作者没有直接写自己对童年灯会的喜爱,而是通过写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这样一个情节来表现孩童的天真烂漫,传递出细腻的情思,道尽“我”心中的美好、憧憬与回味。
示例二:“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作者没有直接写自己对祖父的怀念,而是通过写“忘路之远近”道出了祖孙间的长幼情笃,更让这条可能原本并不那么让人踏实的夜路充满了温馨与安宁。“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熙熙然,指温和、欢乐、热闹的样子;静穆,不仅仅是指环境,更是内心的一份安然与归属。可见,本文的抒情也独具作者的匠心,不热烈、不喧噪,将叙事、抒情、描写、议论融为一体,寓情于景,陈情于事,融情于理,寄情于物。抒情也是自然质朴的。
4.结合内容分析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点拨:文章中的“灯笼”,是早年乡村生活中的一个微小事物,文中的人物也是一些“微小”之人。但作者由一家一村延及天下,由一时一事延及历史,由个人延及社会,最后所述国家之事、所抒壮烈之情,才是作者真正的写作主旨。将情感的切入由小到大,由优雅含蓄到雄放壮烈。
(三)一盏灯笼,一把烈火
1.再读课文,理解第4段“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一句的含义。
点拨:母亲的吩咐:“路上黑”是黑暗的现实,“去吧”是上战场,“打了灯笼”是照亮前行的路去追求光明。这是母亲对“我”的支持,是出征前的叮嘱。
2.理解最后一段“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的含义。
点拨:“壮”是照应了前一段“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唉”“于今灯笼又不够了”是从当时动荡的时局来看,灯笼已不够承载战场杀敌的激越悲壮,需要更大更强,更多更烈的火——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学生朗读此段,读出前后语气变化。
3.作者发出感叹,目的是什么?
点拨:是在呼吁更多的人加入抗日的队伍中。作者渴望振臂一呼,全中国的民众们都团结起来,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敌侵略。以星星灯火,凝聚燎原之力量。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小结:作者喜爱灯笼,小小的灯笼照亮前行的路,指引我们一起寻找光明,便有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和决心。这盏灯笼串联了全文的人与事,寄寓着或深或浅的情思,生动地诠释了形散神聚的散文自由笔法。
(四)一盏灯笼,一点方法
课外阅读资料《灯》(巴金),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散神聚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情感,探究其写作目的。
四、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一盏灯笼,一生的美好回忆;一盏灯笼,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一盏灯笼,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在灯笼的烛照下,争做时代的马前卒。
2.拓展延伸
(1)阅读推荐:冯骥才《守岁》。
(2)写作练习:寻找一种情感载体,学习本文的写法,进行片段练习。(100字左右)
灯 笼
写作 学习仿写
1.了解仿写的重要性,能从优秀作品中提取值得模仿、借鉴的内容,确定仿写点。
2.了解仿写的基本类型,掌握相应的仿写技巧。
3.通过模仿、借鉴优秀作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朱熹说:“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鲁迅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是要看别人的作品。”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曾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可见仿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学习仿写的方法吧!(板书课题)
二、整体解说 领会方法
1.何谓“仿写”
仿写,又叫摹写。就是模仿某些文章的立意、布局、表现手法等来写文章。
仿写就是“照葫芦画瓢”。照着原文的样子,另外选材作文。
它与生搬硬套、抄袭他人文章不一样,是一种巧妙化用和创新的写作方法,既要借鉴范文的写法,又要发挥独创精神。
2.仿写的步骤
(1)选好范文
(2)揣摩范文的写作特色
(3)选择仿写方法
(4)确定写作内容
(5)仿写并修改
3.仿写的方法
(1)片段仿写
片段仿写可以从片段的句式、修辞、写作手法等入手。比如本单元的《安塞腰鼓》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或细节和场面描写的写法非常适合仿写。
(原文)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仿文《钢琴演奏》:
一弹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近百个黑白分明的琴键,如近百个随音乐不停起舞的舞者,跳动在你面前。流水一样,是汩汩的音符;清风一样,是耳畔的余音;夜莺一样,是清脆的调子;繁花一样,是变幻的节奏;涟漪一样,是起伏的旋律。舞台上,流淌出一曲多么悠扬、多么婉转、多么动人的音乐啊——钢琴演奏!
(2)结构仿写
①一线贯穿法
如:《背影》:引出背影(认为父亲“迂”)——刻画背影(感受父亲的辛酸)——惜别背影(感动、不舍)——再现背影(愧疚、思念)。
②画面组合法
如:《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济南的冬天》:阳光下朗照的山——薄雪下覆盖的山——城外远山。
③欲扬先抑法
如:《阿长与〈山海经〉》:不太喜欢——产生敬意——敬意消失——充满敬意——永远怀念。
④由物悟理法
如:《紫藤萝瀑布》:灿烂藤萝,令我停驻——流去悲伤,带来宁静——十年变迁,花开依旧——跨越不幸,生命长流。
(3)语言仿写
很多文学大家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我们可以借鉴、模仿。
示例:《戏说中考》
鲁迅版:桌上有两张纸,一张是试卷,另一张也是试卷。初夏已经颇热,脊背上却一层又一层冷汗。题目照例是不会做了,先生的讲义上全然没有见过。责任似乎并不在我,譬如使惯了刀的,这回要我耍棍,能行么?
朱自清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看着试卷上日日见过的题目,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却无从做起。于是忆起《长歌行》里的句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想着,猛一抬头,却见监考老师在讲台上迷迷糊糊,快要睡着了。
话题同为“中考”,同样围绕“试卷”来表现“考试的不易”,运用不同风格的语言进行表达,显然带来了不一样的效果。我们可以在模仿文学大家写作风格的过程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4.从仿写到创造
作文就是生活的艺术再现,只不过是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因此作文的最终目的还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笔书写自己的生活,因为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可是在写作文时,大脑却一片空白,无从说起,可见是在选材方面遇到了难题。此时,我们可以将目光从书本引向生活,寻找自己的影子,从而认识生活,认识自己,学会选材,进而有效地完成作文从仿写到创造的过程。
总之,仿写是学生写作的起始,是写作兴趣培养的基石,就如同书法中的临摹。只要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同步提高。
三、例文引路 感受特色
流年匆匆,母爱相随
天空依旧蔚蓝,远山依旧爽朗。踏着羊肠小道,按捺不住满溢的思念之情,我加快了脚步……哦,我日夜思念的慈母,一定在焦急地倚门而望……
母爱,又怎么会只在短暂的分别后凸显,当记忆的涓涓细流静静淌过,我发现,原来它一直与我相随。
小时候,母亲是那温馨的小屋——
我静静地坐在小屋内,小脑袋不时向窗外探望着。每天的此时,妈妈总会神奇地出现。脚步声!我惊喜地跑到门前。“吱——”门被轻轻推开,门外是那熟悉的身影。
虽然夜色已深,我却感觉到那身影带着光亮,带着温暖。“我回来喽——”妈妈快步向我走来,微笑着,轻轻蹲下,紧紧搂住我。“肚子饿了没?”“冷不冷?”“一个人在家想妈妈吗?”妈妈的双眸中充满无尽的担忧与心疼。
温馨的小屋内,无尽的母爱在荡漾。
后来啊,母爱是那双拭泪的手——
我拒绝一切光亮,关掉所有的灯,独自忍受着考试失利的心痛……“啪”,灯光照亮了眼前的试卷,我又一次看到了那刺目的分数。于是,我再也无法忍受,放声大哭。泪眼蒙眬中,妈妈的身影悄然走近,伴我而坐。抬头,妈妈的眼眸中分明满含着疼惜……“妈妈——”我更加伤心。突然,一双散发着母爱温馨的手慢慢伸向我,瞬间,我的脸好温暖。妈妈的手指轻轻在我的眼角滑过,带走那已变凉的泪水,带来了那满是鼓励的话语:“从头再来,哭泣不属于你,要赢得微笑,妈妈相信你!”
那双手,总在黯淡的日子里为我擦亮心情。
而现在,母爱是那幸福的叮咛——
吃完早餐,妈妈早已为我拿好了书包,在清晨的阳光中,微笑着送我。阳光下,她的笑容闪耀着金色的光辉,我被幸福触动着。“到转弯处要小心啊!”“中午早点儿回来吃饭啊!”……于是,我带着阳光般的幸福,奔向学校……
时光点滴逝去,母爱如泉涌来!
思绪从记忆中回到现实,猛然发现,我离家更近了!离母亲更近了!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想一下子飞到家中,依偎着母亲,继续让那爱包围着我,永随着我……
【点评】巧化名诗领片段,镜头分呈著华章。像电影镜头一样,作者为我们截取了三幅简单小巧、温情弥漫的画面:“小屋守望,母爱荡漾”“痛哭流涕,母亲拭泪”“离别之际,叮咛不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选用了余光中先生《乡愁》诗中的三个经典句子“小时候……”“后来啊……”“而现在……”领起下文,完美和谐地将几个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片段串联起来。这样不仅线索清晰,而且洋溢着浓浓的流年匆匆之感叹、母爱相随之幸福。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评讲作文:
1.限时批改     2.佳作推荐
3.美文共赏     4.课堂小结
学习仿写
对于这节作文课的教学,我觉得成功之处是教学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教学围绕三个逻辑关系紧密的问题,层层深入,依次讲解了什么是仿写、为什么仿写、怎样仿写,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学起来轻松。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让同学们交流的时间相对有点短,部分学生没有发言的机会。今后讲习作时,在坚持成功之处的同时,要照顾基础水平不同的学生,尽力让每位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干,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