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9 17:1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单元导学
1.语言运用: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领会游记多样化的语言风格。
2.思维发展: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初步了解不同游记作品的多样化写作风格。
3.审美鉴赏:感知文章所写的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中的情感,理解作者对景、人、事的感悟与思考。
4.文化传承:领略祖国优美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
引导学生基本通读本单元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整体感知游记散文的特点,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领会多样化的语言风格,体会作者的情感。
引导学生精读精彩段落,揣摩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写作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学习作者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1.情境教学法;2.朗读教学法;3.比较阅读法;4.小组合作讨论法。
本单元安排了四篇风格不同、写法各异的现代文游记,分别是教读课文《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自读课文《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
《壶口瀑布》的作者梁衡,他在枯水期游览壶口瀑布,得以走到河心,从独特的角度表现黄河壶口瀑布的奇景,既有整体关照,也有细节刻画,描写景物,表达情感,写法典型,具备游记的典型特征。《壶口瀑布》以水之势喻人之情,从黄河的特点联想到人的个性品质,与古人“山水比德”的思想息息相通,透露出作者对所写景物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写作者马丽华在生命极限处游览“冰塔林”的经历,呈现独特的身体感觉和心理感受,带给读者一种难以言传的触动。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各拉丹冬的雄奇和壮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美、敬仰,也展现出人们对大自然孜孜不倦的探索。
《登勃朗峰》的作者马克·吐温先用散文笔法描绘登山过程中所见的勃朗峰景色,后以小说笔法写匪夷所思的“登山”过程,相辅相成,独具异趣。从中透露出好奇心和幽默感,体现出一种随性豪放的人生姿态。
《一滴水经过丽江》不是写人的“游览”,而是以一滴水的前世今生作为线索,描写丽江的景物与人,写活了丽江的生命和生命的丽江,赞美了淳朴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
《壶口瀑布》2课时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1课时
《登勃朗峰》1课时
《一滴水经过丽江》1课时
17 壶口瀑布
1.语言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思维发展:梳理文章内容,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
3.审美鉴赏: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品味文章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4.文化传承:品读课文,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情怀。
了解游记的文体特征,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作者的游踪。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领会黄河的伟大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感情。
感受文章独特的写景角度,把握壶口瀑布的特点,品味课文的语言。
诵读法、圈点批注法、任务驱动法。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相信许多同学都有过或近或远的旅游经历,有时可能还会携带一份旅游攻略,借鉴别人的经验,让自己的出游不留遗憾。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著名散文家梁衡先生走进《壶口瀑布》,透过文字,一起领略壶口瀑布的风采,为我们找寻一份“壶口瀑布”的景点旅游攻略。(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疏通字词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曾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和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
(2)知识链接
壶口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的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 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2.生难字词
(1)字音
告诫(jiè)     推搡(sǎng)  汩汩(gǔ)      寒噤(jìn)
雾霭(ǎi) 出轧(zhá) 驰骋(chí chěng) 潺潺(chán)
迂回(yū) 霎时(shà) 漩涡(xuán) 怒不可遏(è)
震耳欲聋(zhèn)
(2)词义
【寒噤】寒战。
【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文中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驰骋】(骑马)奔跑,也指在某一领域纵横自如,能充分发挥才能。
3.美词积累
大量运用短语是这篇课文的语言特色,课前布置大家勾画出本文的四字短语,老师将大家的反馈进行了收集,咱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1)写瀑布声形的短语
涛声如雷 雾气弥漫 浪沫横溢 排排黄浪 堆堆白雪
一川黄浪 汩汩如泉 潺潺成溪 哀哀打旋 如丝如缕
(2)写瀑布态势的短语
千军万马 扑面而来 震耳欲聋 深不可测 轰然而下
夺路而走 乘隙而进 折返迂回 钻石觅缝
(3)写瀑布精神的短语
博大宽厚 柔中有刚 挟而不服 压而不弯 不平则呼
遇强则抗 死地必生 勇往直前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体播放),感受壶口瀑布的壮观。
2.文中两次写到壶口瀑布的情景,分别是在什么季节?在文中标出两次的段落。
点拨:——第2段   ——第3~5段
四、精读品析 提升素养
1.回顾游记要素
师: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游记。结合以前学习游记的经验,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这类文章的?
(生交流回答,师补充总结)
点拨:
游记三要素:“所至”(游踪)、“所见”(风貌)和“所感”(感想)。
(1)“所至”是作者的游踪。
(2)“所见”是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包括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现实生活等。
(3)“所感”是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
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所至”是游记的线索,也是写景抒情的基础;“所见”是游记的主体,也是作者着力描写的对象;“所感”是游记的灵魂,也是游记的生命力所在。
2.理清作者“所至”
师:我们首先来理清作者的游踪。作者写了两次游览壶口瀑布的经历,其中详写了枯水季时瀑布的景象。请同学们朗读第3~5段,圈出表示观察顺序的词句,把握作者的立足点和观察角度。
点拨:关键词:下到沟底—走到河心,河心有沟—向上游看去—脚下出现深沟,河水跌下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细观脚下的石。
立足点:沟底河心的一块大石头上。
观察角度:俯视龙槽—仰观河面—视线随河水由上而下—平视龙槽两边—俯视脚下。
师小结:像作者这样立足点不变,而从不同角度描绘不同方位景物的写作方法,即定点换景法。
3.感受作者“所见”
师:作者运用定点换景法,视线转换自如,描绘的景物也呈现出独特的美。请同学们勾画出描写壶口瀑布的语句,赏析作者从不同观察角度描绘的景物的独特特征。
示例: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赏析:作者俯视“河中有河”的龙槽,介绍壶口瀑布的形状,交代“壶口”得名的原因,表现了景物之“奇”。
点拨:(1)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赏析:作者仰观河面,看滚滚而来的黄河水,交代了壶口水流迅猛的地理原因,表现了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突出了壶口瀑布之“雄”。
(2)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赏析:作者的视线随河水由上至下,写河水“跌入”龙槽,碎为水雾,突出了景物之“险”。
(3)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赏析:作者平视龙槽两边,细写千姿百态的河水,以及水雾和彩虹,表现了壶口瀑布多姿多彩的特点。
(4)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
赏析:视角转换到作者自己的立足点,描写长年被黄河冲刷侵蚀的河底巨石,巨石“静”的形态蕴含着河水“动”的力量,突出壶口瀑布震撼人心的力量美。
4.体会作者“所感”
(1)作者采用在河心游目四顾的多重视角,描绘枯水季的壶口瀑布,有远有近,有静有动,刚柔相济,使壶口瀑布展现出一种审美的立体感,不同于雨季时所见的磅礴之景。面对不同季节的壶口瀑布,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勾画文中表达作者感受的语句,根据提示将其归类,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点拨:①观景时的直接体验。雨季时“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枯水期时“不觉打了一个寒噤”。前者表现水势之大,偏重“可怕”,后者表现瀑布之“险”,偏重“震撼”。
②由景物引发的感想。“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作者由自然联想到人本身,巧妙地把水的多样与人的多情联系起来。
③基于景物进行的理性思考。“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作者由脚下的巨石,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引出对黄河个性的诠释。
(2)本文从不同视角描写雨季和枯水季的壶口瀑布之景,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感受与思考。小组讨论:在学习游记散文时,要注意三要素的哪些特点?
(生交流并明确)
点拨:所至:不一定都是实录游程,也不一定都有明显的“移步换景”,可以像本文这样定点换景。
所见:要写最能触动自己的景物,选择表现景物之美最集中、最典型的“点”描写。如本文从不同角度描写枯水季的壶口瀑布的水流,表现其奇、雄、险的阳刚之美,多姿多彩的柔和之美和震撼人心的力量之美。
所感:由景物自然而然地触发出来,与景物融为一体;写出自己对景物的独具个性的体验与感想。如本文将自己观赏时的体验融入对壶口瀑布水流的描写之中,并用议论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黄河的个性的思考。
师小结:本文紧扣游记的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采用定点换景法,以自己的游踪为线索,描绘了雨季和枯水季的壶口瀑布各具特色的景观,层次清晰、鲜明逼真地展示了壶口瀑布的立体美,表达出充满智慧的感悟与思考。
第2课时
一、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感受了壶口瀑布雨季和枯水季不同的美,学习了游记散文的基本要素。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从写作手法方面继续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和精神。
二、研读探究 深入理解
(一)雨季中的壶口瀑布
初次相识,壶口瀑布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文中找出描写雨季时的壶口瀑布的语句,说说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绘的。
点拨:印象:惊心动魄,气势磅礴。听觉:“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近处涛声“震耳欲聋”。视觉:“雾气弥漫”“像一锅正沸着的水”“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
(二)枯水季的壶口瀑布
1.仔细阅读课文第3~5段,圈出能够体现壶口瀑布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点拨:
(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此句通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波涛汹涌、翻江倒海、奔腾激越的壮观景象,表现出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充溢着催人奋进、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2)“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此句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奔腾至此,但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一下从河床跌入深谷,河水被碎成点,碎成雾,变成了水的另一种形态。
(3)“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奔腾的黄河之水已变成了飞流而下的瀑布——浑厚、壮阔、猛烈、凝重。
2.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作者为什么又写“脚下的石”?
点拨:①壶口瀑布是水和石共同造就的。②写被河水侵蚀的石头,能够展现河水的真正力量。③从观景角度来看,作者定点换景,游目四顾,最后把视线收归脚下,转换非常自然。④作者所感慨的小小壶口却“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的奇景,正是产生于石头对水的约束,因而接下来描写“脚下的石”也是很自然的。
3.理游踪(所至)。
作者一共去了两次壶口瀑布,分别是雨季和枯水季。枯水季的视角较之雨季更为独到,谁可以说一说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观察角度,看到了哪些景物。
(生交流,师点评)
三、探究写法 提升素养
1.作者为什么在写第二次之前,还要写第一次来观看壶口瀑布的感受?
点拨:第一次是粗略地看,总写壶口瀑布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为后文具体描写第二次观看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起到铺垫和渲染的作用,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这黄河之水使作者想到了什么?找出相关的语句。
点拨:
(1)想到了人——“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此句作者看壶口瀑布由黄河集纳了所有水的形态,进而想到了人的各种感情,想到了博大包容的胸怀。正因为如此,在作者笔下,黄河之水也被赋予人的情感,而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正是寄予在对黄河之水的描写之中。
(2)想到了民族精神——“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此句作者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再次描写了黄河惊心动魄、雄浑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之水博大宽厚、柔中带刚的性格特点及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由黄河的性格想到中华民族虽历经艰难,但宁折不弯,坚忍刚强。
3.本文最突出的写法是什么?
点拨: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②议论、抒情、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的兼用。③善用修辞。
四、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这篇散文让我们感受到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透过瀑布我们看到了黄河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坚强性格。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性格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性格。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学习黄河的精神,来面对自己未来的生活。
2.拓展延伸
收集、摘抄描写瀑布的诗句。
点拨:①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③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徐凝《庐山瀑布》)
3.布置作业
完成本节内容。
壶口瀑布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以朗读为手段,以学生的感受为主线,从文中的关键语句着手,来解析文章。但学生在读了“第二次看瀑布”后,未能如我所愿地体会到“壶口”瀑布那千姿百态的景象。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学生朗读开展得不深入,教师的范读过多。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加以改进。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上课素材
资料链接
各拉丹冬位于青海省杂多县唐古拉山乡境内,各拉丹冬峰周围有40多座海拔6 000米以上的雪峰,形成了唐古拉山的高峰群。各拉丹冬冰川覆盖面积790.4平方公里,有冰川130条。雪线高度,北坡5 570米,南坡侧各有一条弧形冰川,南支姜根迪如冰川,长12.8公里,宽1.6公里,尾部有5公里长的冰塔林,是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北支冰川长10.1公里,宽1.3公里。
各拉丹冬周围自然景观奇特,十分壮观。冬季,这里是冰雪的世界,山上山下,银装素裹;夏秋季节,烈日炎炎,冰消雪融,山下天然草原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红,姿态万千。草原上放牧着成群的牛羊。
各拉丹冬地区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仅200毫米,海拔5 000米以上的高处降水量大大高于山下,经常是雪雹霰铺天盖地,极利于冰川发育。
1.语言运用:学习并掌握生难字词,感知课文,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
2.思维发展: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审美鉴赏:品味语言,感受各拉丹冬的“奇美”,进而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4.文化传承:体会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不怕苦难、坚韧、顽强的探索精神。
1.赏析语言,感受景物雄伟瑰丽的特点。
2.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悟读思考,体会作者直面苦难的精神和对自然的感悟。
情境体验法、圈点勾画法、朗读法、品读鉴赏法。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同学们,人生应有两大梦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昨天,我们一起领略了雄浑壮美的壶口瀑布;今天,让我们跟随马丽华一起到祖国的大西北,到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看一看。(板书课题)
屏显:了解各拉丹冬
各拉丹冬,藏语意思为“高高尖尖的山峰”,为长江源头,神秘的雪域高原,充满未知与挑战,令人向往。
二、检查预习 疏通字词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马丽华,汉族,195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1976年进藏,在西藏工作生活了27年,曾经写过10多本关于西藏人文地理的纪实作品。代表作有《走过西藏》等。
2.生难字词
(1)字音
懈怠(dài)     黧黑(lí)      腈纶(jīng)   演绎(yì)
棱角(léng) 骤然(zhòu) 蠕动(rú) 砾石(lì)
酝酿(yùn niàng) 虔诚(qián) 敦实(dūn) 漫溢(yì)
裸露(luǒ) 接踵而至(zhǒng) 衰竭(shuāi) 熠熠生辉(yì)
安营扎寨(zhài)
(2)词义
【黧黑】形容黑。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懈怠】松懈懒惰。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三、抓关键 明所至
1.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体播放),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点拨: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
2.通读全文,为本次旅行做一份旅行攻略图。
方法提示:自由朗读,圈画出文中有关时间、地点和视角转换的关键词句,理清游踪。
班级交流,理清作者行踪。
点拨:地点转换:草坝子上的营地—砾石堆上—沿冰河接近冰山—置身于冰窟—进入冰塔林。
时空顺序、移步换景:作者的游览有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的交替,第一天驻扎在草坝子,去了冰河、砾石堆,远观冰塔林;接下来去了冰山,观看冰山;置身冰窟,观赏冰塔林。第二天依然进入冰塔林,半卧砾石堆,再去砾石堆。
3.作者如何评价自己的各拉丹冬之旅呢?
请在第4段中找出一句能代表作者对此行态度的一句话。你会怎么读这句话?抓关键词,读出情感来。
点拨: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
追问:“值得”——读一读,为什么说它值得?——各拉丹冬的景美
四、品语言 赏所见
1.本文的写景主要集中在第5、6、11段,朗读这些段落,找出描绘所见之景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作者描写了怎样的景色,值得你走上一遭。
(1)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2)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
(3)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点拨:
(1)本句是远观各拉丹冬的气势,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统领”和“劲旅”两个词将各拉丹冬拟人化,并将各拉丹冬比喻成白色金字塔,雪山群比喻成队伍,表现了各拉丹冬的气势雄伟之美。
(2)本句描写的是冰山,以冰山图案为主要描写对象,将冰山比作“屏风”,图案的随意性强,抓住了冰山“精雕细刻”和“随意”的特点。
(3)“冰体形态”是本句的描写对象,“漂亮”是关键词,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来表现;将“冰的流苏”比作“长发披肩”,表现冰体的形态多样之美。
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跟着作者的脚步欣赏到的景致美。这样独特又奇丽的景致,果真是“值得”的。
2.品味下列语句,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第5段)
点拨: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自然创造了各拉丹冬的美。
(2)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第10段)
点拨:此句写出了冰河上风的猛烈巨大。
(3)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第11段)
点拨:此句采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了“阳光和风”经年累月,持续不断地将冰窟装饰成琼瑶仙境,又含蓄地表现出冰塔林的悠久历史,歌咏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表达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喜爱之情。
(4)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第11段)
点拨:“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无不打上岁月的烙印。岁月无情似有情,是时间造就了冰山这大自然的美景,并且由冰山的波纹联想到年轮,赋予各拉丹冬以生命,赞颂各拉丹冬的神奇和历史久远。
3.第14段写道:“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这句话具有怎样的内涵?谈谈你的理解。
点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展示在人们面前的不仅仅是美景,它所给予人类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穷无尽的财富。长江之水源源不断,长江边的人们会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应有尽有的美。
五、历苦难 悟情感
1.再看这句话,“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作者在各拉丹冬游览时遇到了哪些困难?请浏览课文,找出相关内容。
点拨:
①海拔接近六千米,严寒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驻地艰苦
②从崖底冰河里背回大冰块喝水——生活条件差
③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意外危险
④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的动作进行;裂骨之痛;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外加新伤剧痛;爬行——身体状况
2.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到自己身体的状况,是不是在抱怨不该来各拉丹冬呢?对比下面两个句子,说一说作者的情感。
(1)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2)不甘心在车里闷坐,又挣扎着去那座冰河中间的砾石堆。
点拨:衰竭—衰弱至极,一般形容身体将近枯竭。不甘心—不情愿。“衰竭”用来形容身体状况,“不甘心”用来形容心理状态,身体和心理形成一组矛盾,因观景的艰难而衰竭,可还要挣扎着再去观景,作者用这样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她内心对各拉丹冬所蕴含的强大生命力和永恒的自然力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这样的身体条件和这样的心态,共同构成了本文的第二大美,那就是作者历尽艰辛也不愿放弃的“苦难美”。
3.你认为除了热爱与赞美,作者还表达了怎样深沉的情感?
点拨:“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对历史的思考。
“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对生命的歌颂。
六、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课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描写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源远流长,奔腾不息,气势恢宏。她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我们要尊重、热爱、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2.拓展延伸
观看纪录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
3.布置作业
完成本节内容。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针对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可取之处是问题的设计符合学生情感体验和学习经验,符合语文学科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能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不足之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这次备课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到自己对雪域高原的认知太肤浅,在备课前应找到《藏北游历》这部书,了解雪域高原,了解作者,这样才能使这堂课上得更有意义。
19* 登勃朗峰
上课素材
背景链接
勃朗峰是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也是西欧第一高峰,海拔4 810.90米,法语意为“白色的山峰”,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境。勃朗峰地势高耸,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积雪,夏不融化,白雪皑皑,山峰约有200平方公里为冰川覆盖。勃朗峰设有空中缆车和冬季体育设施,为登山运动胜地;山峰雄伟,风光旖旎,为阿尔卑斯山最大旅游中心。勃朗峰下筑有公路隧道,起自法国的沙莫尼山谷到意大利的库马约尔,长11.6公里,1965年建成通车,使巴黎到罗马的里程缩短了约220公里。
1.语言运用:正确理解并积累“沟壑、翌日、纷至沓来、络绎不绝”等词语。
2.思维发展:了解勃朗峰景色的奇异特点,理清作者的游踪顺序。
3.审美鉴赏:体会作者运用优美和幽默的语言描写景物、记叙人物的写作方法。
4.文化传承: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整体感知并把握文章内容,了解勃朗峰景色的奇异特点,理清作者的游踪顺序。体会作者的生活态度。
体会作品优美和幽默的语言,把握作者综合采用散文笔法和小说笔法的写作技巧。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你们去过阿尔卑斯山吗?(幻灯片播放阿尔卑斯山、勃朗峰图片)阿尔卑斯山主峰勃朗峰海拔4 810.90米,山顶终年积雪不化,它耸立于法国和意大利之间,是整个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号称欧洲第一峰。山峰雄伟,风光旖旎。诗人雪莱为勃朗峰写下了著名诗句:勃朗峰仍在高处闪烁时,阿尔卑斯山已经代表了欧洲的人间天堂,一个新的世外桃源。今天,让我们跟着大作家马克·吐温一起去游览神秘的勃朗峰吧!(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疏通字词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作品风格以幽默和讽刺为主。代表作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王子与乞丐》等。
2.生难字词
(1)字音
翌日(yì)    巉峻(chán)    拾级(shè)   辚辚(lín)
俯瞰(kàn) 穹顶(qióng) 逗留(dòu) 霓裳(ní cháng)
沟壑(hè) 皑皑(ái) 妩媚(wǔ) 缭绕(liáo)
颠簸(bǒ) 瞬息万变(shùn) 纷至沓来(tà) 轻歌曼舞(màn)
名副其实(fù)
(2)词义
【翌日】次日。
【巉峻】险峻陡峭。
【拾级】逐步登阶。
【皑皑】形容霜、雪洁白。
【辚辚】形容车行走时的声音。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往来不断。
【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和优美的舞蹈。
【瞬息万变】形容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变化多而快。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本文是一篇游记,请大家跳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游踪的词语,明确作者的行踪。
点拨:坐火车去马蒂尼→取道黑首→抵达高地→经隧道→过v字形山口→拾级而上→勃朗峰→逗留高地→向阿冉提村进发→沿河谷前往沙蒙尼→到达沙蒙尼旅馆。
小结: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写了上山下山的过程。
2.划分层次。
点拨:
【第一部分(1~6段)】写登山的见闻与感受。——上山写景
【第二部分(7~11段)】写乘车的经历与感受。——下山写人
3.作者在前往勃朗峰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美景?遇到了哪些趣事?
点拨:作者在前往勃朗峰的过程中,沿途不乏秀色美景,如“整个黑首道上,到处瀑布倾泻,轰鸣作响”;在抵达阿冉提村前目睹了“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拾级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看到勃朗峰周围一些奇形怪状的山峰;向山下阿冉提村进发前,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色彩斑斓,妩媚动人。
在阿冉提村遇上了奇人“车王”,感受了车王疯狂的车技,虽有颠簸之苦,也有意外之喜,住进了上等房间。
四、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为什么作者认为乘车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
点拨:因为天气灼热难当,骡子、马车行进缓慢,乘客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不能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不能充分享受登山的乐趣,所以说他们“可怜可悯”。
2.快速浏览课文,回答问题:作者在写登勃朗峰的经历中,是分几个方面来写的?
点拨:分两个方面来写:上山途中和下山途中。
3.上山途中重点写了哪些内容?试找出来读一读。
点拨:上山途中,作者浓墨重彩地写了山中的奇景:嶙峋的怪石、变幻的光影。具体内容体现在课文的第4、5、6段。
4.文章第3段中说:“我们拾级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踞苍穹。”山为什么会随我们拾级而上而“愈升愈高”呢?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
点拨: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山势的陡峭、险峻。爬过山的人就会有这种感觉。
5.作者在旅途中不只关注风景,还有奇人奇事也足以让他乐开怀。这些内容体现在文中的什么地方?
点拨:作者在写下山时,以小说的笔法,叙述了奇人奇事,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这些内容体现在课文的第8、9、10段。
6.课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点拨:表现了旅途中的无限趣味,表达了对世事人生的无限感慨,抒发了对勃朗峰的奇异之景的赞美之情。
五、品味语言 提升素养
翻译家高健这样评价马克·吐温:“流贯和渗透在他全部作品的基调则是他那极度夸张的讽刺艺术和饱含哲理意味的爽朗的幽默。”跳读课文,找出你觉得有趣的语句,读一读,体会其幽默效果。
点拨:(1)天气灼热难当,乘坐在缓慢爬行的骡子背上和辚辚前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真是可怜可悯。我们可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可那些人不行。既然花了钱坐车,就一定要使他们的旅行物有所值。
制造反差:将徒步而行的“我们”的自由自在与骑骡乘车者的为物所役进行对比,形成一种带有揶揄的幽默效果。
(2)他说他爬山的次数比谁都多——47次——而他兄弟只有37次。除他外,他兄弟是世上最佳的向导——可他自己,对了,请别忘了——他是“勃朗队长”——这个尊号是非他莫属的。
突出细节:“车夫之王”那夸诞、重复的话语内容和酒意十足的说话方式,写了整整一段,还插入“说的却是德语——但标点系统毫无两样”这样一个滑稽的小插曲,幽默的效果就自然产生了。
(3)如果这位王爷的车技略欠敏捷——或者说,不是老天有意安排,让他在离开阿冉提时喝得酒气醺醺——结果就不会是这样的了。
反常归因:经历不测之险却平安迅速地到达目的地,一般人的感觉应该是“幸运”,作者的表述却是“幸亏”——幸亏“车王”在驾车之前“喝得酒气醺醺”,他才能那样不顾一切地飞驰。这样不合常理的归因,带着感叹,也带有玩笑的色彩。
六、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作者记述了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描绘了山中奇景:嶙峋的怪石、变幻的光影;叙述了奇人奇事: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由此领略到了大自然给予的馈赠——勃朗峰的奇异之景,对勃朗峰充满了敬畏。
2.拓展延伸
(1)在教师带领下,游览当地的山川等风景名胜,写一篇游记。
(2)课外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3.布置作业
完成本节内容。
登勃朗峰
《登勃朗峰》这篇课文充满趣味性和幽默感,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注意到作者的语言特点,但在课堂中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较少,下次教学我会注意这些问题,以便更好地教学。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上课素材
资料链接
阿来,中国当代作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梭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散文《大地的阶梯》等。
1.语言运用:根据游记的文体特点梳理“游踪”,明确本文时空双线交融的写作顺序。
2.思维发展: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学习以“物”(一滴水)为叙事视角的妙处,了解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感情。
3.审美鉴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4.文化传承:感受丽江的自然风景与风土人情,感受作者对丽江的无限热爱。
1.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情;梳理文章脉络。
2.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学习以“物”(一滴水)为叙事视角的妙处,了解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感情。
把握文章的写作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品味作品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情景法、朗读法、品读鉴赏法。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水是生命之源。一滴水,带着夙愿,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经历了水车上的眺望,经历了玉河中的徘徊,终于来到了丽江,来到了常年鲜花点缀、垂柳依依、小河潺潺的四方街,从悠闲恬淡的白天到灯火阑珊的夜晚。这滴水为什么会有这么奇幻的生命旅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疏通字词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阿来,藏族,当代作家,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市,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代表作有《尘埃落定》等。
2.生难字词
(1)字音
矗立(chù)    砚池(yàn)    开闸(zhá)    徘徊(huái)
翡翠(fěi) 目眩神迷(xuàn) 蘸(zhàn) 擦拭(shì)
喧哗(xuān) 映照(yìng) 苍劲(jìng) 眺望(tiào)
喧腾(téng)
(2)词义
【矗立】高耸地立着。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
【苍劲】(树木)苍老、挺拔。
【五彩斑斓】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一)猜读·说困惑
聚焦题目《一滴水经过丽江》,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要求:先自己想,再小组讨论,汇总出你们觉得最有价值的问题,组长反馈。先说先得,后面的小组做补充。
1.一滴水是怎样的水?
2.一滴水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经过的?
3.它经过了哪些地方?
4.它在经过的途中看到了什么?
5.它在哪里停留的时间最长?
6.它最喜欢丽江的什么?
7.一滴水为什么要去丽江?
8.它感受到了什么?
9.它有什么想法?
10.一滴水表面经过了丽江,实际上它经过了什么?
1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
这些问题都指向了散文游记的三个重要价值点——“所至”“所见”“所感”,今天我们就跟随“一滴水”解决大家的疑惑。
(二)速读·理行踪
(1)速读文章,梳理出“一滴水”的行踪,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一滴水”的经历。
点拨:一片雪轻盈地落在玉龙雪山顶上,化作一滴水,经过马帮驿道和纳西人的村庄,奔流到草甸,跌落到落水洞,沉睡黑龙潭,来到前世心之所向的四方街,流过丽江古城,来到果园和田地,跃入金沙江,奔向大海……
(2)大家想想:“水”行走的方式是什么样的呢?
点拨:经过、奔流、跌落、流过、跃入、奔向……
“一滴水”经历了“三生三世”,从玉龙雪山山顶到金沙江,从古至今,历经几百年,它的行程中有木府,有徐霞客,有现代人,“一滴水”见证了丽江发展的“历史”。
四、精读课文 把握情感
(三)跳读·赏美景
“一滴水”一路观赏的丽江美景,也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依照例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结合“一滴水”的行踪,写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丽江美景。
例句:跟随一滴水的脚步,我看到了玉龙雪山的千年沉默,领略了丽江山城相依的和谐,感受了丽江文化的多元丰富。
点拨:
(1)跟随着一滴水的脚步,我望到了丽江坝的美丽富饶,看到了草甸上水草丰茂,听到了落水洞流水潺潺。
(2)跟随着一滴水的脚步,我经过了各色店铺,听到了古代的音乐,参观了纳西族人的院子。
……
我们来欣赏一下丽江的美景(推送相应的景点图片展示)。景美是天然的,最重要的是阿来语言的精彩描绘。
(四)美读·品诗意
“一个作家的天命,就是要坚持语言,就是要讲究语言。”——阿来
1.古老的丽江,如诗般灵性,如画般自然。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批注美的理由,小组交流后,推荐赏析。
关键词提示:和谐共生 闲适恬静 通透静美 人文风情 童趣形象 哲理厚重
点拨:
(1)“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咕咚一声翻上水面。”这句中“咕咚”这个拟声词,再加上“翻”这个动词,活灵活现地把“水”调皮可爱的形象描绘出来了,充满了无限童趣和生命的本真。
(2)“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从“依、顺、止”这三个动词,我仿佛看到了丽江古城别具风格的房屋、古朴自然的老街,看到了城依山而建、人随水而生的画面。
师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用哲理般的语言写出了人心是静的,抒写了丽江的美好,风景人情莫不如此。
(4)“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将薄云掠过月亮的情景,比作丽江古城中银匠在擦拭银盘,将夜色中丽江古城的那种闲适恬静的意境美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大家都有自己的发现,我们感受到在如诗的文字中,在如画的描绘中,看到了丽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看到了阿来诗性中散发的生命本原之美,这种诗意美是阿来语言的精髓。
2.欣赏文中的自然景观(风景画),它美在何处?
点拨:这篇散文以“丽江古城”作为画面的中心,再以玉龙雪山为背景,以玉河街道为线索,以四方街小广场为梯形,构成丽江古城风景画,并用水的流动为画面增加运动感。整个画面有层次感,从高到低,由远到近,景致分明。
3.继续欣赏文中的人文景观(建筑画),它的美又体现在何处?
点拨:丽江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我国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古镇之一,城里的街道、水车、小桥等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四方街:丽江古城的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开闸放水,以水洗尽街道,地域特色明显。水车: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用来摄影留念的地方。小桥:历史悠久、数量大、形式多。
4.再来欣赏文中所表现的风土人情(民俗画),它美在丰富而融合。具体体现在何处?
点拨:文中写了丰富的民众活动,赶路、建设、放牧、经商、拉琴、浇花、闲聊、畅游、聚集、唱歌,这些活动与当地自然环境、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丰富而融合的丽江民俗画。
(五)点读·传文化
美丽的丽江是纳西族的聚居地,东巴文化是纳西族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等,已经有1 000多年的历史。东巴文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流传下来的“活的象形文字”。
文章中有一段对于东巴文字“水”的描写,请找出来。
点拨:“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但我停不下来,没有看见。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
五、探究写法 提升素养
1.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写一滴水的旅行,全方位、多角度去描述丽江,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点拨:①亲切、自然。使读者感同身受、如临其境。②“一滴水”既通古贯今,又由高而下,把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结合起来,使文章形成有机的整体。③用“一滴水”贯穿全文有利于获得自由的视角,使得文章对描写对象的表现既全面又灵动。④“一滴水”既是观察者,也是“丽江故事”的讲述者,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情感表达更加真挚。
2.从写景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点拨:热爱丽江,热爱美,更热爱创造美的大自然。
3.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点拨:构思新颖,视角独特,行文如诗,美不胜收。
六、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课文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风景如画的丽江和丽江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丽江民俗民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2.拓展延伸
结合课文,简要说说写游记有哪些注意事项。
点拨:①线索明朗清晰;②抓重点;③突出感受;④语言灵动。
3.布置作业
完成本节内容。
一滴水经过丽江自然美
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可取之处在于:首先,方法指导比较到位。如梳理游踪时,我发现学生梳理起来有困难,及时提示应注意表示地点的词语。其次,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最后,尽量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对同一句话,鼓励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写作 学写游记
1.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培养留心观察、勤于思考的意识;学写文情并茂的游记。
3.在写作中培养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一、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无不向往美丽壮观的大好河山,闲暇之时,最爱游山玩水。游玩之后,就会诗兴大发,留下翰墨。你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能不能也写下你的所见所闻呢?如果我们把自己参观、游览过的一些地方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叙下来,这样的作文就叫游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游记。(板书课题)
二、温故而知新
在我们学过的《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登勃朗峰》和《一滴水经过丽江》这四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共同温习本单元文章中所学的有关游记的知识)
三、文体解读
1.我们学习的这几篇文章都属于游记,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游记吗?
点拨:游记就是记游,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
游记的内容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有趣繁盛,可以说明建筑物的构造和游览经历,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无论哪种游记,都是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以及景观中的人与事进行描绘,来达到记事、抒情、说理等目的。
2.根据我们本单元学习的四篇文章,总结游记可以写哪些内容,请举例说明。(学生结合文章回答,教师适时总结、归纳)
点拨:游记往往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交代游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以此串起全文;二是描写景物,抒发感受。后者是写作的重点,须详写;前者则宜简略,只要能起到交代和串联作用即可,不必将游览行动巨细无遗地叙述出来。当然,游览过程中一些特别的经历也可以写出来,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比如《登勃朗峰》的后半部分,写那个“车夫之王”的言行,这是旅途中难得的趣事,值得一写。
四、探讨如何写好游记
(一)学生结合本单元的四篇文章,举例分析如何才能写好游记。
(二)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归纳写好游记的要领。
1.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顺序合理)
以游踪为序是写游记常用的写作顺序。每到一处,观察点不同,所见之景也会不同,随着自己游览参观的开展,将一处处迷人的景物有序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就是移步换景。如《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就是以游踪为序,运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定点观察,就是观察者选定一个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观察对象有次序地进行观察。运用定点观察法,首先要注意选择好观察位置,也就是立足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立足点不同,观察时事物呈现的面貌也不同。所以,一定要根据事物的特点和观察的需要,选择最理想的立足点。在运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时,还要注意有一个合理的观察顺序,可以按照不同的次序,如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等进行观察。由于其固定的立足点,定点观察比较容易收到集中深入的观察效果,特别是对某一处、某一点的具体景物的观察,容易抓住事物的特征,获得深刻全面的印象。
一篇游记,很多时候会同时使用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的方法,使文章条理清楚,内容充实。例如《登勃朗峰》,通篇文章用到了移步换景法,第3段、第4段就用到了定点观察法,对勃朗峰的美丽风景进行了全方位、细致的描绘,突出了勃朗峰的无限魅力。再如《壶口瀑布》中对“龙槽”的描写,作者也用到了定点观察法。
2.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所谓突出重点,就是能体现这一处景物的特征(独特性)的要详写,而不能体现其特征的则要略写或不写,如《登勃朗峰》就抓住了勃朗峰景色秀美、雄伟壮观的特点进行详写。
3.景中有人,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游记,写的就是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是“我以我眼看世界”的情感体验。所以,我们应让游览参观中的景成为我们内心情感的载体。如《壶口瀑布》将赞美之情巧妙地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中,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人文典故,丰富内涵(内容丰厚)
如果在游记中引入一些典故、传说、史料、前人的评价等,定然会丰富游记的内涵,给景物添上一层诱人的人文色彩。如《登勃朗峰》写下山时车夫车技之高,叙述奇人奇事,就有传奇色彩。再如《一滴水经过丽江》中写明朝时,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四方街,徐霞客把玉龙雪山写进《徐霞客游记》,四方街中有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等等,这些都使丽江有了浓郁的文化气息,丰富了游记的内容。
5.巧用修辞,增添文采(语言优美)
在写作中,除了要工于遣词,还要善用修辞。妙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这样不仅能使事物更形象,还可以引发读者的遐想和想象,大大丰富文章的内容。
6.创新思路,彰显个性(构思新颖)
写作时,可以依据内容特征,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进行观察,创新写作思路,彰显作者独特的个性。如《一滴水经过丽江》,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旅游者兼讲述者——“一滴水”,既用它串起文章,形成时空线索,又用它与读者交流,抒发情怀,这就使文章在“展现”之余又有“讲述”,带给读者独特的阅读感受。
五、例文引路 感受特色
九寨沟游记
经过一天一夜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九寨沟。
九寨沟地处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因为四周有着九个大小村寨,所以被称为“九寨沟”。
进入景区,就像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终年不化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从沟谷到峰顶,遍布着原始森林,更增添了几分美丽与神秘。
坐观光车往里走,就看见了大大小小的“海子”,里面的水清澈见底,让你无法知道它有多深。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斑斓的图画。
九寨沟有四绝:湖水、雪峰、叠瀑和原始森林。而湖水则以“五彩池”“五花海”最为著名。
五彩池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美,美得无以言表。那池中水的颜色真令人叫绝:淡白、墨绿、浅绿、深蓝、天蓝,五种颜色搭配得那样和谐,那样令人神往。湖底的石块色彩斑斓,仿佛是镶嵌在湖底的一颗颗明珠。
“五彩池”令人神往,而“五花海”更是美不胜收。走近看,湖水碧蓝碧蓝的。湖底有许多倒下的树木,排列得好看极了,因为时间久,树上长满了像青苔一样的植物,从高处俯视,就像一只正开屏的孔雀。碧绿的孔雀嵌在蓝蓝的水中,多么美、多么神奇呀!
由于九寨沟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了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其中,珍珠滩瀑布最为壮观。据说当年西游记剧组就是在这儿拍摄了师徒四人过瀑布的场景。那瀑布泻下的水帘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而声音更是雄浑,不愧为一绝!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九寨沟,大自然的杰作,童话的世界,人间的仙境!
【点评】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来安排内容,先介绍了九寨沟得名的原因,然后按游览顺序概括介绍自己的所见,并重点介绍了湖水和瀑布,层次清晰,印象深刻。能抓住景色的特点进行描摹,善于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六、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评讲作文:
1.限时批改    2.佳作推荐
3.美文共赏    4.课堂小结
学写游记
本次作文课通过多次的师生互动,成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的兴趣很高,纷纷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但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要讲解的、讨论的内容过多,容量过大,增加了难度系数。要顺利地完成任务,需学生提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