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知识点梳理
文学常识
1、庄子:名周,宋国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侯(官名)。相传楚王用千金礼聘为相,遭他拒绝。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2、《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是《庄子》的特色。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一、诵读理解
1、字音 鲲 (kūn) 徙(xǐ) 抟 (tuán) 邪(yē)
2、字词
冥:同“溟”,海。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垂:悬挂。
海运:海水运动。
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
抟:盘旋飞翔。
扶摇:旋风。
去:离开。
以:凭借。
息:气息,这里指风。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其:表示选择。
邪:同“耶”,句末语气词,吗。
若是:像这样。
3、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巨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这只鹏鸟,海水运动时将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形成的大水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时,翅膀拍击水面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里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天空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二、结构层次
第一层: 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鲲鹏形体之大,气象之宏。
第二层:引用《齐谐》之言,写大鹏迁徒南冥的气势——乘风面起,击水三千,扶摇九万。
第三层:作者仰观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
三、主旨思想
作者借大鹏乘风飞翔,雾气、尘埃等漂浮的现象,说明作为形体的生命 是没有绝对自由的,也不可能有;而人的精神,是应该绝对自由的,表达了作者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以大鹏南飞作比喻,说明世上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 因此,大鹏状似逍遥,其实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道理:世间万物都是有所依凭的,都没有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
四、艺术手法
1、顶真:“.…·其名为鲲。鲲之大………·其名为鹏。鹏之背·..
作用:联结成一个整体,结构严密,读来语气连绵,音律流畅 。
2、反复、夸张:“不知其几千里也”
作用:极力渲染鲲鹏之硕大无比。
3、引用:齐谐》:“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作用:使用了两个极度夸大的数字展现了大鹏“徙于南冥”的磅礴气势 。
4、想象:“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作用:以人之视天来想象鹏之视下,意境开阔。
五、名句赏析
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持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1、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生动传神描写了大鹏起飞的气势,阐明“万物都 有所待”的道理,如大鹏一样,它的鹏飞也需要凭借外力。
2、“击”“转”两字,拍打和盘旋飞翔,生动传神写出了大鹏振翅拍水,盘旋飞向丸万 里高空的形象,激发人的豪情壮志,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3、启示人们要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勇于搏击,敢于追求。
六、难点探究
1、作者笔下的“鹏”是怎样的形象?
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
2、引用《齐谐》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齐谐》的文字渲染鹏之大。击、转、三千里、九万里”等极言鹏徒南冥时气势恢宏 。
3、本文的标题是“北冥有鱼”,为什么又转而去写“鸟”?
因为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形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不知有几千里长 ,表现这只大鹏的奇异与非凡。表现了庄子丰富而雄奇的想象力。
4、.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你从鲲鹏身上受到哪些启迪?
鲲鹏入深海,翔九天,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它给我最大的启迫是人应该胸怀远大的理想 和抱负,就如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伟大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已任,勇于承担历史的使命 。
5、成语积累:
鹏程万里:形容前程远大。
鲲鹏展翅:施展抱负,实现宏伟的理想,创造一番事业,比喻前程远大,不可限量
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上升。
七、拓展阅读
上李邕
[ 唐 ]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译文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霄云外。
即使待到风停下来,其力量之大仿似能将沧海之水簸干。
世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豪言壮语皆冷笑不已。
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少年人啊!
解析
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非常自负,又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心中充满了浪漫的幻想和宏伟的抱负。这只大鹏即使不借助风的力量,以它的翅膀一搧,也能将沧溟之水一簸而干,这里极力夸张大鹏的神力。在这前四句诗中,诗人寥寥数笔,就勾划出一个力簸沧海的大鹏形象——也是年轻诗人自己的形象。
诗的后四句,是对李邕怠慢态度的回答:“世人”指当时的凡夫俗子,显然也包括李邕在内,因为此诗是直接给李邕的,所以措词较为婉转,表面上只是指斥“世人”。“殊调”指不同凡响的言论。李白的宏大抱负,常常不被世人所理解,被当做“大言”来耻笑。李白显然没有料到,李邕这样的名人竟与凡夫俗子一般见识,于是,就抬出圣人识拔后生的故事反唇相讥。《论语·子罕》中说:“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两句意为孔老夫子尚且觉得后生可畏,你李邕难道比圣人还要高明?男子汉大丈夫千万不可轻视年轻人呀!后两句对李邕既是揄揶,又是讽刺,也是对李邕轻慢态度的回敬,态度相当桀骜,显示出少年锐气。
李邕在开元初年是一位名闻海内的大名士,史载李邕“素负美名,……人间素有声称,后进不识,京洛阡陌聚观,以为古人。或传眉目有异,衣冠望风,寻访门巷。”对于这样一位名士,李白竟敢指名直斥与之抗礼,足见青年李白的气识和胆量。“不屈己、不干人”笑傲权贵,平交王侯,正是李太白的真正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