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区域发展(江苏专用)区域类型与区域发展差异
(2024·江苏南京·一模)长江经济带各省区受自然条件、农业类型、撂荒现象等影响,粮食自给率空间差异明显。下图示意长江经济带隐含耕地(指粮食的生产和交易过程中所需要的耕地数量)跨区域流动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省际间隐含耕地流动主要呈现出区域的( )
A.等级性 B.邻近性 C.过渡性 D.整体性
2.与云南相比,四川成为隐含耕地净输入省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土壤肥力 B.耕地面积 C.地形状况 D.农业结构
3.为缓解土地撂荒的问题,长江经济带应( )
A.承接产业转移 B.完善基础设施 C.扩大隐含耕地 D.加快城镇建设
【答案】1.B 2.D 3.B
【解析】1.依据材料可知,隐含耕地指粮食的生产和交易过程中所需要的耕地数量。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隐含耕地跨区域流动主要发生在相邻的省份之间,距离较远的省份之间基本没有隐含耕地的流动,所以隐含耕地流动的主要特征是邻近性,B项正确;从给出的信息并不能判定各省隐含耕地跨区域流动具备等级性、过渡性、整体性的特征,所以ACD三项错误。故选B。
2.隐含耕地净输入省份是指该省份通过农产品贸易,实际上消耗的耕地资源多于本身拥有的耕地资源,这就意味着该省份的农业结构可能更倾向于种植高产值、高效益的农作物,从而需要更多的耕地资源来满足生产需求。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川成为隐含耕地净输入省份,而云南成为隐含耕地净输出省份。与云南相
比,四川省的农业结构更加多元化,除了粮食作物外,还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畜牧业等,这使得四川省对耕地资源的需求较高,从而成为隐含耕地净输入省份,D项正确;虽然土壤肥力、耕地面积和地形状况也是影响省份成为隐含耕地净输入省份的因素,但在与云南比较时,这些因素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云南和四川在土壤肥力、耕地面积和地形状况方面虽然存在差异,但差异并不大。而四川省则是凭借更加优化的农业结构,使其在农产品贸易中具有更高的竞争力,从而成为隐含耕地净输入省份,ABC三项错误。故选D。
3.土地撂荒问题主要是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失、农业生产效益低下以及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造成的,因此,要缓解土地撂荒问题,就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在长江经济带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从而减少土地撂荒现象,B项正确;承接产业转移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会加深土地撂荒的问题,A错;扩大隐含耕地是指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将非耕地资源转化为耕地,从而增加耕地面积,原本土地撂荒的问题就比较严重,再扩大隐含耕地会加重土地撂荒现象,C项错误;加快城镇建设会减少耕地,一方面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也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土地撂荒的问题,D项错误。故选B。
【点睛】隐含耕地是指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而导致的耕地面积的变化。它通常是指在农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生态建设等过程中,原有的耕地被转化为其他用途,从而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隐含耕地的概念主要用来反映土地资源的变动情况和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2024·江苏泰州·一模)中国的乡村聚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刻体现了各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和生产生活方式。图为“中国村镇特色综合区划方案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均质型区域具有内部一致性较高、外部差异性明显的特点,下列不属于均质型区域的是( )
A.区域C B.区域L C.区域J D.区域F
5.下列区域内部存在较大特色差异的是( )
A.区域B B.区域E C.区域I D.区域L
6.K区域的建筑特色主要是( )
A.平顶土拱式民居为主 B.多为防御式建筑组群
C.厅井式民居粉墙黛瓦 D.干栏式民居发达多样
【答案】4.D 5.C 6.A
【解析】4.区域C是黄土高原特色区、区域L青藏高原特色区、区域J塞北特色区,这些区域同时具备内部一致性较高、外部差异性明显的特征,且能识别出与相邻区域具有显著差别的界线,划分依据十分明确,ABC错误;区域F闽客特色区内部不同片区之间均存在较大的特色差异,缺乏非常明显的共性特色,但与此同时,其内部差异性仍然小于与相邻区域的外部差异性,因此按照相对一致性原则,将这一多样化的区域划为同一个特色区,D正确。故选D。
5.区域I是云南特色区,该区域民族构成复杂、文化景观迥异,内部不同片区之间均存在较大的特色差异,缺乏非常明显的共性特色,C正确;区域B、E、L内部特色差异较小。ABD错误。故选C。
6.区域K是西北特色区,由于当地气候干旱少雨,建筑特色以各类西北系平顶土拱式民居为主,院落围合或呈曲尺形,A正确;闽客特色区多为防御式建筑组群,江南特色区厅井式民居粉墙黛瓦,云南特色区干栏式民居发达多样,BCD错误。故选A。
【点睛】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和界线,但有些区域的界线是明确的,而有些区域的界线是不明确的。均质区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具有同质性特征的一种地域划分。
(2024·江苏泰州·一模)洞庭湖地区已进入城乡转型快速发展阶段,耕地利用逐渐多元化。图为“洞庭湖地区耕地功能演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直接影响后期洞庭湖地区耕地演化功能的因素是( )
A.自然地理条件 B.耕地利用水平
C.社会经济发展 D.区域人口规模
8.洞庭湖地区城市空间快速扩张是在耕地功能演化( )
A.早期 B.中期 C.后期 D.中期和后期
9.洞庭湖地区耕地功能演化中期的农业生产状况是( )
A.传统农业 B.产业化农业 C.现代化农业 D.规模化农业
【答案】7.B 8.B 9.D
【解析】7.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和耕地利用水平较低的时期,自然地理条件是地区耕地功能空间分异及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社会发展加快,城市空间快速扩张时期耕地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自然地理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度逐渐降低,耕地利用水平影响能力相对突出,三者共同作用下推动耕地功能演化发展,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耕地功能演化早期处于城市化初始阶段,城市空间扩张较慢;耕地功能演化中期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城市空间扩张加快;耕地功能演化后期处于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空间达到一定规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耕地功能演化早期传统农业, 种植水稻、蔬菜作物为主;耕地功能演化中期规模化农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耕地功能演化后期现代化农业, 观光、休闲、智慧农业。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城市化导致农村劳动力减少,但能加强农村地区与城市的经济文化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
(2024·江苏南通·一模)稳定和适当提升水稻种植面积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路径之一。江苏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苏北推行“旱改水”耕作制度改革,将旱地改为水田。下图为“1992~2021年江苏及省内三大区域水稻种植面积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代表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曲线依次为(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11.③地水稻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政策调整 B.劳力价格上涨 C.产业结构调整 D.调水工程实施
12.苏中、苏北地区进一步扩大稻田面积的有效途径是( )
A.缓坡修筑水田 B.改良滨海盐土 C.开垦河湖滩地 D.复垦矿区土地
【答案】10.A 11.C 12.B
【解析】10.结合图示信息知识可知,,三大区域内的苏北地区自“江苏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苏北推行“旱改水”耕作制度改革,将旱地改为水田经济”后,由于灌溉条件改善,当地水稻种植面积出现波动变化,后期呈上升的趋势,故判断①为苏北;苏南地区距离上海最近,受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经济发展最快,耕地非农化现象严重,所以水稻种植面积最小,故判断③为苏南;苏中地区介于两者之间,故判断②为苏中,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③地是苏南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变化,主要是因为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C正确。农业政策调整、劳力价格上涨不是主要原因,A、B错。当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优越,调水工程的实施不会导致种植面积减少,D错。故选C。
12.苏中、苏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缓坡地面积较少,A错误;苏中、苏北地区滨海面积大,结合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苏北推行‘旱改水’耕作制度改革,将旱地改为水田”可知,随着对滨海盐土的持续
改良、耐盐水稻的深入开发和沿海旱地灌溉设施的改良,使得有效灌溉面积增长,因此可以通过改良滨海盐土来扩大耕地面积,而不是通过矿区土地复垦扩大水稻种植面积,B正确,D错误。开垦苏中、苏北地区河湖滩地虽会增加稻田面积,也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不是有效途径,C错误。故选B。
【点睛】江苏省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跨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陆域面积10.72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土地总面积的1.12%。
(2024·江苏连云港·一模)如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城市及都市圈间人口流动状况统计图(采样时间为1个月,图中的百分数表示流动人口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港澳与其他都市圈之间联系强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体制差异及通关边界的存在 B.基础设施发展的差异
C.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存在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14.围绕核心都市圈之间的人口持续流动会导致( )
A.各城市间交流增多 B.区域内发展不平衡
C.区域整体迅速发展 D.中小城市迅速崛起
15.面对人口流动现状,大湾区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应当( )
A.加强对汕潮揭都市圈和湛茂都市圈中心城市培育
B.进一步改善深圳都市圈与广州都市圈的交通条件
C.着力推动香港、澳门与海外各大城市之间的联系
D.强化深圳、广州、东莞、佛山为核心的发展态势
【答案】13.A 14.B 15.A
【解析】13.香港澳门都是特别行政区,体制差异及通关边界阻碍了联系强度,A正确;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经济水平的差异不是联系的限制性因素,BCD错误。故选A。
14.读图可知,不是所有城市都有交流的,A错误;最大的人口流入地是深圳都市圈,也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这会导致深圳等发达城市的发展水平更高,故区域发展不平衡,B正确;区域发展水平速度不一致,不是整体迅速发展,C错误;人口主要流向大城市,说明中小城市的发展并不迅速,D错误。故选B。
15.图上显示人口流动向发达的大城市,汕潮揭和湛茂都市圈都是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应加强培育,A正确;深圳和广州都市圈已经交通很便利,进一步改善的必要性不大,B错误;香港、澳门应充分发挥其制度优势,着力于产业转型,C错误;要提升国际竞争力,应加强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的辐射带动作用,D错误。故选A。
【点睛】按照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通信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无人机产业、机器人产业以及石油化工、服装鞋帽、玩具加工、食品饮料等产业集群,是中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2024·江苏南京·一模)产业集聚效率是指产业集聚的投入—产出效率,投入分为集聚程度、集聚规模,产出分为集聚效益和集聚质量。下图为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各小城镇产业集聚效率密度图,密度大小代表产业集聚效率高低。完成下面小题。
16.杭州、绍兴等地小城镇产业集聚效率密度高的主要原因( )
A.地方政策优惠 B.城市产业延伸 C.生态环境优美 D.土地价格低廉
17.利于小城镇产业集聚效率提升的措施( )
A.发展大城市规模 B.拓展大城市交通 C.优化小城镇产业 D.提高小城镇等级
【答案】16.B 17.C
【解析】16.据图示杭州和绍兴地理位置临近,产业集聚效率密度高是因为杭州和绍兴经济较发达,城市产业带动作用强,城市产业延伸导致杭州、绍兴等地小城镇产业集聚效率密度高,B正确;本题中没有特别说明该地区的地方政策有优惠,不能判断,排除A选项;题中没有关于这一区域生态环境的叙述,无法判断,排除C选项;杭州和绍兴经济较发达,对应的土地价格并不一定低廉,D错误。故选B。
17.发展大城市规模与小城镇的产业集聚效率提升关系不大,A错误;拓展大城市交通对于大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有利,对于小城镇的产业集聚效果十分有限,B错误;优化小城镇产业能减少产业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加强产业协作,有助于小城镇产业集聚效率提升,C正确;提高小城镇等级是行政措施,与小城镇产业集聚效率提升无关,D错误。故选C。
【点睛】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
18.(2024·江苏扬州·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武汉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光电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等产业已成规模。对周边城市有金融、商贸、科教、信息、物流和旅游等辐射功能。
材料二:黄冈紧邻武汉,该市农业、教育品牌优势明显。近年来,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等高端制造业,与武汉共建“中国光谷黄冈产业园”。如图为“武汉城市圈示意图”。
(1)分析黄冈发展电子电器产业的区位优势。
(2)比较武汉对鄂州和潜江辐射带动作用的差异,并说明其理由。
(3)为提高武汉市辐射带动力提出合理的对策。
【答案】(1)临近武汉;交通便利;依托武汉的光电子产业优势;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政策支持。
(2)对鄂州辐射带动作用大于潜江。武汉和鄂州距离近,交通便利,对其辐射带动作用强;武汉和潜江距离较远,交通通达性差,对其辐射带动作用弱;潜江距离重庆较近,受其辐射作用较强。
(3)依托都市圈内劳动力、商品市场、资源等,提高武汉经济发展水平;明确各城市的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提高经济带内的联通效率;完善经济带内相关配套设施等。
【分析】本题以黄冈工业发展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及其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黄冈紧邻武汉,消费市场较为广阔且交通较为便利,该地区依托武汉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等高端制造业;黄冈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且租金较低,同时,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且廉价;加上政府政策支持,促进了本地区电子电器产业的发展。
(2)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由于鄂州距离武汉更近,交通更加便利,因此武汉对鄂州的辐射带动能力更强;而潜江地区距离武汉较远,交通通达性较弱,因此对其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同时潜江距离重庆较近,受其辐射带动作用较强。因此武汉对鄂州辐射带动作用大于潜江。
(3)结合所学知识,武汉市辐射带动能力的提高,需要依托本区域内部劳动力,市场,资源等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发挥其优势,提高武汉的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合理规划各区域,明确各城市的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同时,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从而提高区域内部的流通效率;同时,完善区域内部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等,带动区域合理发展。
19.(2024·江苏南通·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法国是传统港口大国,共有500多座海港和河港。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促港,法国形成了“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的格局。近年来,由于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上升,法国的临港工业出现空心化态势。
材料二:如图为法国主要港口的分布示意图。
(1)描述法国港口空间分布特征,并据此推测法国人口和水系的空间分布差异。
(2)解读法国“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格局的形成过程。
(3)从劳动力角度提出缓解法国临港工业空心化的措施。
【答案】(1)海港主要分布于英吉利海峡和地中海沿岸;内河港口多,北多南少;北部和地中海沿海人口密集,中部较少;水系发达,北部河网较南部密集。
(2)港口增强对外联系,吸引人口和产业集聚;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和港口规模扩大;城市为港口和产业提供服务和支撑。
(3)实施优惠政策,吸引他国劳动力;提高港口自动化程度,降低对劳动力依赖;加强现有劳动力培训,提高适岗能力。
【分析】本题以法国港口分布图文资料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国人口和水系的空间分布差异、港口与城市关系的演变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推测法国人口和水系的空间分布差异,主要根据港口的分布情况来进行判断,港口密度大,反映人口密度大,同时也能够反映水系较多。由图可知,由于法国英吉利海峡、地中海沿岸港口集聚,反映这一带人口密度较大,说明法国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并且法国北部和地中海沿岸人口密度较大,中部较小。由图可知,由于法国内河港口数量较多,分布相对分散,且北部更多,说明法国河流较多,水系较为发达,并且空间分布不均匀,整体来说,北部的河网密度更大。
(2)港口的建设,使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增强对外联系,吸引大量的人口和产业集聚;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繁荣,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随之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改变,使得港口规模扩大;城市为港口提供广阔的腹地,并且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人才。
(3)劳动力角度,即劳动力数量、成本、素质(受教育成本)。由材料可知,由于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
上升,法国的临港工业出现空心化态势。从三个角度来分析解决,一是靠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实施优惠政策,吸引他国劳动力;二是,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效率,提高港口自动化程度,降低对劳动力依赖;三是,加强技能培训,加强现有劳动力培训,提高适岗能力。
20.(2024·江苏泰州·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自古富宁夏”。在黄河的滋养下,宁夏北部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宁夏中部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重点,形成以滩羊肉牛养殖、特色种植为主的旱作节水农业体系。宁夏南部以配套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抓手,形成以肉牛、冷凉蔬菜为主的较为完善的生态农业体系。
材料二:图1为“宁夏年等降水量图”,图2为“宁夏农业空间格局图”。
(1)描述宁夏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宁夏南部发展生态农业的原因。
(3)有专家反对引黄灌区规模化种植水稻。对此,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分布不均衡;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南部降水量最多。
(2)地形主要为山地,利于发展畜牧业;海拔高,夏季温度低,利于发展冷凉蔬菜;
地势高,污染少,利于发展生态农业。
(3)赞同。①水稻耗水量大,引黄灌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②大水漫灌,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③规模化种植会对灌区地下水位及产量带来很大影响。
不赞同。①可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②增加农民收入③可以合理种植,水稻每年的种植面积可随黄河水情而定。
【分析】本题以宁夏年等降水量图、宁夏农业空间格局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区域自然要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业发展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详解】(1)此题重在考查我们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分析时把握好三个方面:宏观的整体性和围观的差异性,即要整体表现;差异比较;突出情况等。本题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归纳描述角度:宏观整体表现→总体分布趋势(哪儿多,哪儿少→分布是否均衡);微观差异比较→多→集中分布在哪里,少→在哪儿有分布。突出情况→最高植分布。从图中等降水量线可以明显看出,年降水量分布不均衡;南方降水量可达600mm以上,南部最多,等降水量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年降水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2)该题答题要紧扣限定词,从地形的角度。由材料可知,宁夏发展的是“以肉牛、冷凉蔬菜为主的较为完善的生态农业体系”。读图11,可知宁夏南部地形主要为山地,地形复杂,垂直高差大,并不适宜发展耕作业,更适宜发展畜牧业。由于海拔高,温度低,利于发展冷凉蔬菜。山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污染小,更适宜发展生态农业。
(3)宁夏地处黄河上游,属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雨量小、蒸发量大,多年平均降水量289毫米,平均蒸发量1250毫米,干旱指数4.3,是典型的人工灌溉绿洲。据统计,引黄灌区有87万亩盐碱地,主要分布在银北和银南灌区的地下水浅埋深区域,其中约40万亩属中度或重度盐渍化。水稻田具有压盐洗碱、改善土壤与生态环境质量等综合作用,若不种水稻盐碱地只能逐步退化为盐荒地。因此,宁夏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引黄灌区。引黄灌区规模化种植水稻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灌区水稻发展与水资源短缺不匹配;水稻高耗水量与成本效益不匹配。故有专家反对引黄灌区规模化种植。引黄灌区立足地区粮食安全保障,优化区域布局,合理压减规模。坚持“以水定地、稻旱轮作、集中连片”原则,加大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灌水有保障地区调整轮作模式,改“一年旱一年稻”为“多年旱一年稻”,水稻种植区域向稻旱轮作区、灌溉便利区集中。水稻产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使得生产水平大幅提升,产量品质再上新台阶,同时涌现出一批地方品牌,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并保障了地区的粮食安全。
21.(2024·江苏南京·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下表为绿色发展维度及衡量指标。
维度 衡量指标(指标属性:+为正相关-为负相关)
绿色生 农药使用强度(-)、化肥使用强度(-)、灌溉系数(+)、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
产 塑料薄膜使用强度(-)
绿色生活 农村用电情况(-)、农村住房保障程度(+)、农村医疗保障程度(+)、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
绿色生态 水资源占有量(+)、森林覆盖率(+)、人均造林面积(+)、人均耕地面积(+)
材料二江苏2017年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态空间分布图。
(1)比较苏南、苏北地区绿色生态水平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评价城镇化水平提高对乡村绿色发展带来的影响。
(3)简述从发展绿色生产角度提高苏北地区乡村绿色发展水平的措施。
【答案】(1)苏北高于苏南。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进程快,乡村资源被占用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下降。苏北乡村面积相对较大,经济相对落后,人口流出多,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较高,绿色生态水平高。
(2)有利:为乡村绿色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资金保障;促进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技术创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绿色发展意识增强,文化水平提高。不利:占用大量耕地、林地资源;优质劳动力大量流失。
(3)减少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的使用量;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农田水利建设)。
【分析】本大题以乡村振兴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城镇化及其影响、绿色生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素养。
【详解】(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北绿色生态水平高于苏南。由于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化进程快,水平较高,乡村资源被占用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下降,绿色生态水平较低。而苏北乡村面
积相对较大,城市化水平较低,经济相对落后,人口流出多,人口较少,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较高绿色生态水平高。
(2)影响分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城镇化水平提高可以为乡村绿色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资金保障;使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地被完善、农业技术不断的创新、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人们的绿色发展意识,文化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但是城市化水平提高也会占用大量耕地、林地资源,破坏原有的生态;优质劳动力大量流失,造成人才外流。
(3)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减少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的使用,减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机械化、专业化的生产;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减少水旱灾害的影响。
区域可持续发展
(2024·江苏南通·一模)卢特沙漠是伊朗最著名的沙漠,部分区域存在流动沙丘,沙丘沙粒较细,会威胁经过流沙地的道路。借鉴中国风沙防治经验,伊朗提出建立公路综合治沙体系(如图),在防风固沙带建立前,先向流动沙丘表面喷洒碳氢化合物胶体(炼油厂的副产品)固定沙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路基两侧防风固沙带宽度差异主要取决于( )
A.植被类型 B.沙砾粒径 C.土壤水分 D.盛行风向
23.与我国相比,伊朗采取该固沙措施主要得益于( )
A.资源禀赋 B.灌溉技术 C.政策扶持 D.物种丰富
【答案】22.D 23.A
【解析】22.风沙活动强的地方需要较宽防风固沙带减轻风沙对路基的危害。图中路基左侧应有沙丘存在,能为强风沙活动提供沙源,风沙较右侧大,所以防风固沙带较宽。左右两侧相距较近,且植被类型相似,沙粒粒径、沙丘含水量相差不大,ABC错误;盛行风上风向风速较大,所以风沙较大,左侧防风固沙带较宽说明左侧位于上风向,风沙大,D正确。故选D。
2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伊朗石油资源丰富,向流动沙丘表面喷洒碳氢化合物胶体固定沙丘需要大量炼油
厂的副产品,这正是伊朗的资源优势所在,A正确。灌溉技术、政策扶持和物种丰富,与向流动沙丘表面喷洒碳氢化合物胶体固定沙丘无关,排除BCD,故选A。
【点睛】沙漠治理的主要方法:(1)防风固沙:①设置沙障;②在沙面上覆盖致密物。(2)植物治理:①在沙漠地区有计划地栽培沙生植物,造固沙林。一般是在沙丘迎风坡上种植低矮的灌木或草本植物,固住松散的沙粒,在背风坡的低洼地上种植高大的树木,阻止沙丘移动。②在沙漠边缘地带造防风林,以削弱沙漠地区的风力,阻止沙漠扩张。防风林的效果与林带的高度有关,树木越高大防风效果越好。
24.(2024·江苏扬州·一模)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江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体系。
材料二:长江中游城市群也称为中三角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力图打造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下图为“中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略图”。
材料三:为发挥整体优势,促进区内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如表所示为近年来依据39个工业大类的数据计算得出的湖北省、江西省和湖南省之间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
省份 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
湖北省与江西省 0.64
湖北省与湖南省 0.77
江西省与湖南省 0.85
(1)据图描述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城市体系,并从空间组织的角度,说出城市间距离、城市数量、服务范围、城市等级之间的关系。
(2)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中三角城市群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3)分析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高的地理原因,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具体建议。
【答案】(1)长三角大都市圈按城市规模可分为四级;第一级上海为全国性中心城市;第二级南京和杭州为省会城市;第三级为省辖市(省内区域中心城市)如宁波、苏州、无锡等;第四级为县如德清县。城市等级越高,城市之间的距离越远,城市数量越少,城市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等级越低,则反之。
(2)中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比长三角弱;中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和经济水平低;长三角城市群密度更大,中三角城市之间相距较远;长三角城市等级体系更完整、合理,中三角城市有待完善。
(3)原因:地理位置相邻;自然环境相似,特别是资源禀赋相似。建议: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间协作,实现产业合理分工,避免恶性竞争等;承接沿海先进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分析】本题以长三角大都市圈为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城市等级体系、城镇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城市体系是一定地域内各种类型、不同等级的城市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的综合反映。由图例可知,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体系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直辖市、省会、省辖市、县,结合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体系可知,第一级上海为全国性中心城市;第二级南京和杭州为省会城市;第三级为省辖市(省内区域中心城市)如宁波、苏州、无锡等;第四级为县如德清县。城市等级越高,如省会城市,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的数量越少,城市之间的距离越远,城市等级越低,如舟山市等,服务范围越小,城市的数量越多,城市之间的距离越近。
(2)城市群的发展可以从中心城市、城市化水平、城市密度、城市体系及布局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核心,中三角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这些城市与上海相比,辐射带动作用较弱;从城市化水平来看,长三角城市群起步早,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高,中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和经济水平较低,区域竞争力较低;长三角城市群密度更大,中三角城市之间相距较远,联系较弱;长三角城市等级体系更完整、合理,中三角的城市群有待完善和提高。
(3)由图可知,湖北、湖南、江西均位于长江中游地区,地理位置相邻;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特征相似;三省份铁矿、铜矿等矿产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的产业类型相似;面对相似的发展条件,三省份应加强协作,合理分工,避免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整体竞争力;该区域距离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较近,可以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产业转移
(2024·江苏泰州·一模)中国疆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不同,水土流失的成因类型组合复杂。图为“某丘陵区水土流失过程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滇 B.鄂 C.秦 D.新
25.关于Ⅰ、Ⅱ、Ⅲ三阶段水土流失对应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植被覆盖率降低 ②成土过程较慢 ③基岩完全裸露 ④地表千沟万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①③ D.②①④
26.该地土壤( )
A.土质疏松 B.土体黏重 C.腐殖质高 D.土层浅薄
【答案】24.A 25.C 26.D
【解析】24.在阶段Ⅰ,该区域植被主要为乔木,地表植被丰富;其次阶段Ⅱ图中告知该地地质基底不稳定且降水丰富多暴雨;阶段Ⅲ,基岩形状为峰林峰丛结构,属于典型的的喀斯特地貌,选项中全部符合以上几点信息的只有云南,A正确;陕西、湖北、新疆不符合以上特点,BCD错误。故选A。
25.阶段Ⅰ,云南地区多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发育,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成土作用慢。阶段Ⅱ,在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的作用下,该丘陵区植被覆盖度降低,沟谷切割深度变大,基岩出露。阶段Ⅲ,植被消失,土壤流失,基岩完全裸露,出现石漠化景观。因此,三阶段水土流失对应过程②①③;地表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的自然特征,④错误。故选C。
26.该区域土壤主要由石灰岩生成,由于流水溶蚀作用,成土速度慢,加上流失侵蚀强烈,地表土层浅薄,D正确;该地土壤为红壤,土质黏重,腐殖质含量低,水土流失严重,土体稳定性差,并不黏重,ABC错误。故选D。
【点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夏季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
等。
27.(2024·江苏南通·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万朝镇位于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是武陵山土家族文化与长江汉族文化的交融地带。镇域内地势起伏大,立体气候显著。该镇森林资源与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煤炭产业曾是其主导产业。2014年重庆市出台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环保的政策。2016年,该镇煤矿被全部关停,成为典型的收缩型城镇。
材料二图1为“万朝镇位置示意图”,图2为“万朝镇2010年和2020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统计图”。
(1)简述万朝镇2020年较2010年人口变化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2)简述目前万朝镇产业转型面临的主要困境。
(3)有人提出发展旅游业是万朝镇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请结合当地资源禀赋说明其合理性。
【答案】(1)常住人口数量锐减;户籍人口数量略减。经济、政策
(2)产业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足;人力资源不足;环境质量下降。
(3)有立体气候和森林资源,可发展康养产业和避暑游;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可发展民族风情游;有自然风光,可发展山水游;有工业遗址遗迹,可发展工业主题旅游。
【分析】本题以重庆“万朝镇位置示意图”和“万朝镇2010年和2020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统计图”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涉及人口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城市转型面临的困境及发展旅游的条件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通过图2分析可知,万朝镇2020年较 2010年人口变化的特点是常住人口数量显著下降,下降速度快,户籍人口数量略减,变化小。结合材料信息“2016年,该镇煤矿被全部关停,成为典型的收缩
型城镇”可知,人口减少主要因国家政策改变,煤炭工业关停,经济结构调整,使得人口数量发生变化。
(2)结合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万朝镇产业转型面临的主要困境包括传统工业衰落,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创新能力不足;煤矿关停,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外流,人力资源不足;由于传统工业的发展,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3)由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对发展旅游是万朝镇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这一观点进行阐述及分析合理性即可。当地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如秀美多姿的山水景观、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等,这些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的升级,旅游业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发展旅游业是万朝镇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由材料信息“镇域内地势起伏大,立体气候显著;该镇森林资源丰富”可知,有山地、森林等自然风光,可发展山水游;有立体气候和森林资源,可发展康养产业和避暑游:“万朝镇位于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是武陵山土家族文化与长江汉族文化的交融地带”可知,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可发展民俗民族风情游;“煤炭产业曾是其主导产业”可知,拥有与煤炭相关工业遗址遗迹,可发展工业主题旅游。
资源跨区域调配
(2024·江苏南京·一模)西北“水三线”通过建设南水北调大西线工程,跨越“胡焕庸线”、“阳关线”和“奇策线”,是西北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优化配置线、西北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特征分区线。下图为我国西北“水三线”划分的空间格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8.“奇策线”是新疆重要的( )
A.人口经济分界线 B.地形阶梯分界线 C.干湿地区分界线 D.植被景观分界线
29.西北地区资源开发面临最主要的现实问题( )
A.土地荒漠化加剧 B.资源组合不匹配 C.交通运输不便利 D.劳动力资源匮乏
30.“水三线”建设对西北地区的意义( )
A.改变人口分布格局 B.提高矿产保有量 C.缩小东西发展差距 D.缓解水质型缺水
【答案】28.A 29.B 30.C
【解析】28.据图示信息可知奇策线以西北有新疆省会城市乌鲁木齐,据区域背景知识可知该线以西北还有喀什、克拉玛依、石河子、阿克苏等新疆重要城市,城市多,人口分布多,而该线以东南主要的城市只有吐鲁番和哈密,城市少,人口分布也较少,所以“奇策线”是新疆重要的人口经济分界线,A正确;新疆内部都属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B错误;我国干湿地区分界线以年降水量400mm为主,新疆地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小于400mm,奇策线不是干湿地区分界线,C错误;新疆内部植被以荒漠为主,内部差异小,D错误。故选A。
29.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气候干旱,水资源极其短缺,水资源与矿产资源不匹配是西北地区资
源开发最主要的问题,为缓解这一矛盾才有了西北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优化配置线,B正确;西北地区的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而土壤肥力资源本身较低,开发价值低,虽然当地土地荒漠化严重,但不是最主要的现实问题,A错误;西北地区的交通条件日益完善,可以满足资源开发的需求,C错误;资源开发对劳动力需求相对较少,劳动力资源不是资源开发最主要的现实问题,D错误。故选B。
30.“水三线”通过建设南水北调大西线工程,主要是缓解当地水资源紧张,不可能改变人口分布格局,A错误;矿产保有量是相对稳定的,且矿产保有量与水资源数量无关,B错误;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三线工程有利于西北经济发展,缩小东西发展差距,C正确;西北地区缺水主要是因为水资源总量太小,是水源型缺水,D错误。故选C。
【点睛】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a.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b资源的地区供需差异;c.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2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a.本地资源少;b资源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c.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
31.(2024·江苏南通·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半导体集成电路(简称IC)又称芯片,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和产业实力的重要标志。半导体产业有三次明显的转移,每一次转移的过程都带动了当地科技与经济飞速的发展。如图示意不同阶段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情况。
材料二:芯片是众多工业制成品及军事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一辆新能源智能汽车需要1000~5000颗芯片。我国芯片产业厚积薄发,半导体产业下游应用领域发展迅速,但研发设计短板也十分明显。2017年开始,广州投资建设大型芯片制造企业,改写了“缺芯”的历史,并带动了100多家半导体企业落户。 近年来,广州正将芯片产业辐射到周边地区,形成珠三角半导体芯片产业链集群,正打造“一核两极多点”集成电路产业格局,确定增城区主要聚焦智能传感器和芯片制造等领域,助力广州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核心承载区。
(1)简述我国在阶段三承接半导体产业的优势条件。
(2)说明广州将芯片产业辐射到周边地区的目的。
(3)从国家安全角度说明近年来广州大力发展芯片制造产业的意义。
【答案】(1)劳动力成本较低;消费市场广阔;科技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完善。
(2)利用周边比较优势,加强产业协作,降低生产成本;扩大芯片产业规模,形成芯片产业集群,提高竞争力;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促进周边地区产业升级,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3)降低芯片对外依赖,提高国家贸易安全;促进技术自主研发,保障国家技术安全和国防安全;构建完整芯片产业链,稳定供应链,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分析】本大题以芯片产业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主要从土地成本、原料、交通运输、动力、市场、劳动力素质及成本、环境、基础设施、工业基础、政策法规等社会经济条件的角度展开分析。根据材料二,我国半导体产业厚积薄发,半导体产业下游发展兴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半导体产业下游应用发展迅速,消费市场广阔。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具备了相应的技术条件和配套基础设施。经济增长快,资金充裕。
(2)可从成本、效益等角度展开分析。广州将芯片产业辐射到周边地区,利用周边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协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根据材料,广州将芯片产业辐射到周边地区,形成珠三角半导体芯片产业链集群,进而提高广州乃至珠三角芯片竞争力;广州投资建设大型芯片制造企业,带动了100多家半导体企业落户,推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广州将芯片产业辐射到周边地区,促进周边地区产业升级,加快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
(3)国家安全包括政治、军事、经济、资源等。广州大力发展芯片制造产业,通过增加我国半导体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降低芯片对外依赖,提高国家贸易安全。通过增强技术研发,促进我国芯片科技发展,保障国家技术安全和国防安全。广州大力发展芯片制造产业,促进半导体产业不断发展与升级,产业链更加完整化,有利于提升我国芯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32.(2024·江苏南京·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班牙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0%,以旱作农业为主。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班牙为扩大耕地灌溉面积,实施了塔霍河调水工程,将塔霍河上游70%的水量调往缺水严重的塞古拉河流域。欧盟成立后,西班牙政府大力发展蔬菜、花卉、果树等园艺业,农产品主要面向欧盟市场成为“欧洲菜园”。
材料二下图为西班牙塔霍河调水工程线路图和甲、乙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1)判断甲、乙两地与①、②气温年变化曲线对应关系并说明理由。
(2)相较欧盟其他国家,分析西班牙成为“欧洲菜园”自然区位条件。
(3)简述西班牙塔霍河调水工程线路的优点和缺点。
【答案】(1)甲对应②,乙对应①。甲地夏季气温低于乙地;主要是由于甲地受加拉利寒流的影响,气温偏低;冬季甲地气温略高,主要原因是甲地受来自海洋的低纬西风影响较大。
(2)可耕地面积广大;气候干燥晴天多,光照充足;纬度较低,热量资源丰富。
(3)优点:塔霍河水量丰富;可以利用部分现有河道,减少工程量。缺点:调水工程要穿越多个分水岭和河谷,工程难度较大,需逐级提水;调水工程线路长,工程量大,建设成本高。
【分析】本题以西班牙塔霍河调水工程线路图和甲、乙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气温的影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调水线路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1)甲地西临大西洋,乙地东临地中海,两地气候类型同为地中海气候,但两地的洋流及大气环流影响由差异;夏季甲地气温低于乙地,主要是因为甲地受西岸寒流的减温影响,气温较低;冬季甲地受温暖的西风影响更大,而乙地受地形阻挡,受西风影响较小,所以冬季甲地气温高于乙地。故此判断甲对应②,乙对应①。
(2)西班牙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0%,可耕地面积广大;西班牙与欧洲其他各国相比纬度较低,热量较为充足;欧洲大部分地区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照缺乏,而西班牙气候干燥晴天多,光照充足。
(3)调水的影响因素有水资源调出地的水量和水质、沿线的地势落差、新建河道的长度等因素,据此分析该线路建设的优点主要是水资源调出地塔霍河水量丰富;可以利用部分现有河道,减少工程量。缺点:调水工程要穿越多个分水岭和河谷,工程难度较大,需逐级提水,工程耗资大;调水工程线路长,工程量大,建设成本高。
国际合作
(2024·江苏连云港·一模)环南海区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区域。如图为1990~2018年环南海16个城市空间扩张主要模式与扩张速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环南海城市空间扩张速率变化特征表明该区域( )
A.城市污染日益严重 B.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C.资源禀赋逐渐丧失 D.人口流动持续加快
34.深圳城市空间扩张模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缓慢 B.经济增长放缓
C.城市用地紧张 D.政策红利减弱
35.研究该区域城市用地扩张的时空规律与城市化进程,有利于( )
A.我国因地制宜对外投资建设,降低风险 B.缓解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C.促进该区域对外开放,提升其国际地位 D.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答案】33.B 34.C 35.A
【解析】33.读图可知,环南海城市空间扩张速率整体有下降趋势,主要因素是该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市吸纳劳动力速度下降有关,B正确;城市污染严重,会导致城市中心人口外流,中心发展缓慢,不一定扩张变慢;资源禀赋丧失太绝对,C错误;人口流动速度减慢,D错误。故选B。
34.1990年以后,深圳空间扩张速度快,以特区内和特区外两部分组成,呈现飞地式,2000年以后,深圳进入全面城市化极端,城市西进东拓,呈现填充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城市扩张快,用地紧张,C正确;这过程中,人口增长快,排除A;经济增长迅速,排除B;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很大,排除D。故选C。
35.环南海区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区域,研究该区域城市用地扩张的时空规律与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我国与之合作时因地制宜对外投资,降低风险,A正确;于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对外开放
无太大影响,排除B、C;我国城市化和该区域不同,不能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排除D。故选A。
【点睛】环南海区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区域,中国作为投资方,应密切关注这些区域城市扩张特征,以降低风险。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区域发展(江苏专用)区域类型与区域发展差异
(2024·江苏南京·一模)长江经济带各省区受自然条件、农业类型、撂荒现象等影响,粮食自给率空间差异明显。下图示意长江经济带隐含耕地(指粮食的生产和交易过程中所需要的耕地数量)跨区域流动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省际间隐含耕地流动主要呈现出区域的( )
A.等级性 B.邻近性 C.过渡性 D.整体性
2.与云南相比,四川成为隐含耕地净输入省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土壤肥力 B.耕地面积 C.地形状况 D.农业结构
3.为缓解土地撂荒的问题,长江经济带应( )
A.承接产业转移 B.完善基础设施 C.扩大隐含耕地 D.加快城镇建设
(2024·江苏泰州·一模)中国的乡村聚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刻体现了各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和生产生活方式。图为“中国村镇特色综合区划方案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均质型区域具有内部一致性较高、外部差异性明显的特点,下列不属于均质型区域的是( )
A.区域C B.区域L C.区域J D.区域F
5.下列区域内部存在较大特色差异的是( )
A.区域B B.区域E C.区域I D.区域L
6.K区域的建筑特色主要是( )
A.平顶土拱式民居为主 B.多为防御式建筑组群
C.厅井式民居粉墙黛瓦 D.干栏式民居发达多样
(2024·江苏泰州·一模)洞庭湖地区已进入城乡转型快速发展阶段,耕地利用逐渐多元化。图为“洞庭湖地区耕地功能演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直接影响后期洞庭湖地区耕地演化功能的因素是( )
A.自然地理条件 B.耕地利用水平
C.社会经济发展 D.区域人口规模
8.洞庭湖地区城市空间快速扩张是在耕地功能演化( )
A.早期 B.中期 C.后期 D.中期和后期
9.洞庭湖地区耕地功能演化中期的农业生产状况是( )
A.传统农业 B.产业化农业 C.现代化农业 D.规模化农业
(2024·江苏南通·一模)稳定和适当提升水稻种植面积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路径之一。江苏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苏北推行“旱改水”耕作制度改革,将旱地改为水田。下图为“1992~2021年江苏及省内三大区域水稻种植面积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代表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曲线依次为(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11.③地水稻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政策调整 B.劳力价格上涨 C.产业结构调整 D.调水工程实施
12.苏中、苏北地区进一步扩大稻田面积的有效途径是( )
A.缓坡修筑水田 B.改良滨海盐土 C.开垦河湖滩地 D.复垦矿区土地
(2024·江苏连云港·一模)如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城市及都市圈间人口流动状况统计图(采样时间为1个月,图中的百分数表示流动人口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港澳与其他都市圈之间联系强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体制差异及通关边界的存在 B.基础设施发展的差异
C.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存在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14.围绕核心都市圈之间的人口持续流动会导致( )
A.各城市间交流增多 B.区域内发展不平衡
C.区域整体迅速发展 D.中小城市迅速崛起
15.面对人口流动现状,大湾区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应当( )
A.加强对汕潮揭都市圈和湛茂都市圈中心城市培育
B.进一步改善深圳都市圈与广州都市圈的交通条件
C.着力推动香港、澳门与海外各大城市之间的联系
D.强化深圳、广州、东莞、佛山为核心的发展态势
(2024·江苏南京·一模)产业集聚效率是指产业集聚的投入—产出效率,投入分为集聚程度、集聚规模,产出分为集聚效益和集聚质量。下图为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各小城镇产业集聚效率密度图,密度大小代表产业集聚效率高低。完成下面小题。
16.杭州、绍兴等地小城镇产业集聚效率密度高的主要原因( )
A.地方政策优惠 B.城市产业延伸 C.生态环境优美 D.土地价格低廉
17.利于小城镇产业集聚效率提升的措施( )
A.发展大城市规模 B.拓展大城市交通 C.优化小城镇产业 D.提高小城镇等级
18.(2024·江苏扬州·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武汉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光电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等产业已成规模。对周边城市有金融、商贸、科教、信息、物流和旅游等辐射功能。
材料二:黄冈紧邻武汉,该市农业、教育品牌优势明显。近年来,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等高端制造业,与武汉共建“中国光谷黄冈产业园”。如图为“武汉城市圈示意图”。
(1)分析黄冈发展电子电器产业的区位优势。
(2)比较武汉对鄂州和潜江辐射带动作用的差异,并说明其理由。
(3)为提高武汉市辐射带动力提出合理的对策。
19.(2024·江苏南通·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法国是传统港口大国,共有500多座海港和河港。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促港,法国形成了“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的格局。近年来,由于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上升,法国的临港工业出现空心化态势。
材料二:如图为法国主要港口的分布示意图。
(1)描述法国港口空间分布特征,并据此推测法国人口和水系的空间分布差异。
(2)解读法国“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格局的形成过程。
(3)从劳动力角度提出缓解法国临港工业空心化的措施。
20.(2024·江苏泰州·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自古富宁夏”。在黄河的滋养下,宁夏北部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宁夏中部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重点,形成以滩羊肉牛养殖、特色种植为主的旱作节水农业体系。宁夏南部以配套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抓手,形成以肉牛、冷凉蔬菜为主的较为完善的生态农业体系。
材料二:图1为“宁夏年等降水量图”,图2为“宁夏农业空间格局图”。
(1)描述宁夏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宁夏南部发展生态农业的原因。
(3)有专家反对引黄灌区规模化种植水稻。对此,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1.(2024·江苏南京·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下表为绿色发展维度及衡量指标。
维度 衡量指标(指标属性:+为正相关-为负相关)
绿色生产 农药使用强度(-)、化肥使用强度(-)、灌溉系数(+)、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塑料薄膜使用强度(-)
绿色生活 农村用电情况(-)、农村住房保障程度(+)、农村医疗保障程度(+)、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
绿色生态 水资源占有量(+)、森林覆盖率(+)、人均造林面积(+)、人均耕地面积(+)
材料二江苏2017年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态空间分布图。
(1)比较苏南、苏北地区绿色生态水平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评价城镇化水平提高对乡村绿色发展带来的影响。
(3)简述从发展绿色生产角度提高苏北地区乡村绿色发展水平的措施。
区域可持续发展
(2024·江苏南通·一模)卢特沙漠是伊朗最著名的沙漠,部分区域存在流动沙丘,沙丘沙粒较细,会威胁经过流沙地的道路。借鉴中国风沙防治经验,伊朗提出建立公路综合治沙体系(如图),在防风固沙带建立前,先向流动沙丘表面喷洒碳氢化合物胶体(炼油厂的副产品)固定沙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路基两侧防风固沙带宽度差异主要取决于( )
A.植被类型 B.沙砾粒径 C.土壤水分 D.盛行风向
23.与我国相比,伊朗采取该固沙措施主要得益于( )
A.资源禀赋 B.灌溉技术 C.政策扶持 D.物种丰富
24.(2024·江苏扬州·一模)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江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体系。
材料二:长江中游城市群也称为中三角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力图打造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下图为“中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略图”。
材料三:为发挥整体优势,促进区内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如表所示为近年来依据39个工业大类的数据计算得出的湖北省、江西省和湖南省之间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
省份 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
湖北省与江西省 0.64
湖北省与湖南省 0.77
江西省与湖南省 0.85
(1)据图描述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城市体系,并从空间组织的角度,说出城市间距离、城市数量、服务范围、城市等级之间的关系。
(2)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中三角城市群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3)分析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高的地理原因,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具体建议。
产业转移
(2024·江苏泰州·一模)中国疆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不同,水土流失的成因类型组合复杂。图为“某丘陵区水土流失过程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滇 B.鄂 C.秦 D.新
25.关于Ⅰ、Ⅱ、Ⅲ三阶段水土流失对应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植被覆盖率降低 ②成土过程较慢 ③基岩完全裸露 ④地表千沟万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①③ D.②①④
26.该地土壤( )
A.土质疏松 B.土体黏重 C.腐殖质高 D.土层浅薄
27.(2024·江苏南通·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万朝镇位于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是武陵山土家族文化与长江汉族文化的交融地带。镇域内地势起伏大,立体气候显著。该镇森林资源与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煤炭产业曾是其主导产业。2014年重庆市出台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环保的政策。2016年,该镇煤矿被全部关停,成为典型的收缩型城镇。
材料二图1为“万朝镇位置示意图”,图2为“万朝镇2010年和2020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统计图”。
(1)简述万朝镇2020年较2010年人口变化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2)简述目前万朝镇产业转型面临的主要困境。
(3)有人提出发展旅游业是万朝镇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请结合当地资源禀赋说明其合理性。
资源跨区域调配
(2024·江苏南京·一模)西北“水三线”通过建设南水北调大西线工程,跨越“胡焕庸线”、“阳关线”和“奇策线”,是西北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优化配置线、西北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特征分区线。下图为我国西北“水三线”划分的空间格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8.“奇策线”是新疆重要的( )
A.人口经济分界线 B.地形阶梯分界线 C.干湿地区分界线 D.植被景观分界线
29.西北地区资源开发面临最主要的现实问题( )
A.土地荒漠化加剧 B.资源组合不匹配 C.交通运输不便利 D.劳动力资源匮乏
30.“水三线”建设对西北地区的意义( )
A.改变人口分布格局 B.提高矿产保有量 C.缩小东西发展差距 D.缓解水质型缺水
31.(2024·江苏南通·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半导体集成电路(简称IC)又称芯片,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和产业实力的重要标志。半导体产业有三次明显的转移,每一次转移的过程都带动了当地科技与经济飞速的发展。如图示意不同阶段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情况。
材料二:芯片是众多工业制成品及军事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一辆新能源智能汽车需要1000~5000颗芯片。我国芯片产业厚积薄发,半导体产业下游应用领域发展迅速,但研发设计短板也十分明显。2017年开始,广州投资建设大型芯片制造企业,改写了“缺芯”的历史,并带动了100多家半导体企业落户。 近年来,广州正将芯片产业辐射到周边地区,形成珠三角半导体芯片产业链集群,正打造“一核两极多点”集成电路产业格局,确定增城区主要聚焦智能传感器和芯片制造等领域,助力广州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核心承载区。
(1)简述我国在阶段三承接半导体产业的优势条件。
(2)说明广州将芯片产业辐射到周边地区的目的。
(3)从国家安全角度说明近年来广州大力发展芯片制造产业的意义。
32.(2024·江苏南京·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班牙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0%,以旱作农业为主。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班牙为扩大耕地灌溉面积,实施了塔霍河调水工程,将塔霍河上游70%的水量调往缺水严重的塞古拉河流域。欧盟成立后,西班牙政府大力发展蔬菜、花卉、果树等园艺业,农产品主要面向欧盟市场成为“欧洲菜园”。
材料二下图为西班牙塔霍河调水工程线路图和甲、乙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1)判断甲、乙两地与①、②气温年变化曲线对应关系并说明理由。
(2)相较欧盟其他国家,分析西班牙成为“欧洲菜园”自然区位条件。
(3)简述西班牙塔霍河调水工程线路的优点和缺点。
国际合作
(2024·江苏连云港·一模)环南海区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区域。如图为1990~2018年环南海16个城市空间扩张主要模式与扩张速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环南海城市空间扩张速率变化特征表明该区域( )
A.城市污染日益严重 B.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C.资源禀赋逐渐丧失 D.人口流动持续加快
34.深圳城市空间扩张模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缓慢 B.经济增长放缓
C.城市用地紧张 D.政策红利减弱
35.研究该区域城市用地扩张的时空规律与城市化进程,有利于( )
A.我国因地制宜对外投资建设,降低风险 B.缓解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C.促进该区域对外开放,提升其国际地位 D.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