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9 09:3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背诵并默写《清平乐,村居》这首词,理解词中的生僻字词和句子含义,感受词所表达的美好意境和深厚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体会词的韵味和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词人的生活背景和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和谐美好的生活境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词中的生僻字词和句子含义,感受词所表达的美好意境和深厚情感。
难点:如何通过朗读和感悟,让学生深入体会词的韵味和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清平乐,村居》词文及注释、词人生平介绍、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清平乐,村居》词文,了解词人生平及相关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乡村的美好生活,引出课题《清平乐,村居》。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非常有趣的古诗——《清平乐·村居》。在开始之前,我想先带大家去感受一下诗中所描述的乡村美景。请大家看大屏幕,这里有一些乡村的图片和视频,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A:我看到了绿油油的稻田,还有农民在辛勤地劳作。
老师:没错,这就是乡村的日常生活。那么,你们觉得这样的生活怎么样?
学生B:我觉得很宁静,很舒适,远离了城市的喧嚣。
老师:很好,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古诗《清平乐·村居》所想要传达给大家的感受。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这首古诗的世界,感受它的韵律和意境吧!
2. 新课讲解
(1)首先,教师介绍词人辛弃疾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词人的创作心境和目的。
(2)接着,教师逐句讲解《清平乐,村居》的词文,解释生僻字词和句子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词中表达的美好意境和深厚情感。
(3)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穿插一些互动环节,如提问、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教师: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辛弃疾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一生忧国忧民,积极主张抗金,但由于政治上的挫败,他长期生活在农村,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诗词之中。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他在隐居农村期间创作的,词中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兴衰的关切。
学生:老师,我听说过辛弃疾是“豪放派”代表人物,他的词风是不是很大气磅礴?
教师:你说得对,辛弃疾的词风确实以豪放著称,但在这首《清平乐,村居》中,他却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展现了另一种风格的魅力。现在,我们逐句来讲解这首词。
(教师逐句讲解词文,解释生僻字词和句子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词中表达的美好意境和深厚情感。)
教师:这首词中,辛弃疾用“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来形容村居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自然的感觉。同时,他还通过描写“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等细节,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和谐与温馨。这些生动的描绘,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美好的田园世界。
学生:老师,我觉得这首词中的“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特别有趣,是不是表达了辛弃疾对孩子们的喜爱?
教师:你说得非常好!这几句词确实表达了辛弃疾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他通过描绘孩子们在田园中嬉戏、劳作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家庭生活的向往和对孩子们的关爱。这种情感与他对国家兴衰的关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这首词更加具有深度和内涵。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穿插一些互动环节,如提问、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教师: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这首词的主题和意义。大家认为辛弃疾通过这首词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和思考呢?
学生:我认为辛弃疾通过这首词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幸福的渴望。同时,他也借助田园生活的美好来反衬国家兴衰的沉痛,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教师:非常好!你的理解非常深刻。辛弃疾在这首词中确实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幸福的渴望,同时也寄寓了他对国家兴衰的关切和忧虑。这种情感与意境的结合,使这首词成为了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高度艺术价值的佳作。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品味和领悟其中的韵味和意境。
3. 朗读感悟
(1)跟读阶段
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要一起跟读《清平乐·村居》。在跟读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语音语调、停顿重音等朗读技巧。这首词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我们要通过朗读传达出这种情感。”
学生:“好的,老师。我们会认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重音。”
(学生跟读,教师适时纠正发音和语调)
(2)自由朗读阶段
教师:“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词,体会词的韵味和内涵。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可以边读边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感受作者的情感。”
学生:“好的,老师。我们会认真朗读,并尝试描述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学生自由朗读,沉浸在词的世界中)
(3)教师点评阶段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听到了大家非常用心的朗读。现在,我想对大家的朗读表现进行点评,并给出指导性建议。首先,我要表扬大家在语音语调和停顿重音方面做得很好,成功传达出了这首词的意境和情感。但是,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在描述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时,我们可以适当降低音调,放慢语速,以更好地表现出这种氛围。同时,在朗读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情感的表达,让听众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朗读中能够不断进步,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词文。”
4. 拓展延伸
(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词中所体现的乡村生活与现代城市生活的异同点,以及自己对这种生活的看法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将《清平乐,村居》与其他描写乡村生活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和鉴赏能力。
教师:请大家分组讨论,探讨《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所体现的乡村生活与现代城市生活的异同点,以及你们对这种生活的看法和感受。
学生A(代表小组发言):老师,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乡村生活与现代城市生活的最大异同点在于节奏和环境。乡村生活节奏慢,人们和大自然更亲近,而城市生活节奏快,人们与高科技产品更亲近。我个人更喜欢乡村生活,因为它更宁静,更舒适。
学生B:我同意A的看法,但我觉得乡村生活也有不便之处,比如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设施可能不如城市完善。所以,我觉得现代城市生活也有其优点,比如便利的设施和丰富的文化活动。
教师:同学们的观点很有见地。确实,乡村生活和城市生活各有优缺点。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进行第二个任务,引导大家将《清平乐·村居》与其他描写乡村生活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请大家思考一下,这首词和其他作品在描绘乡村生活方面有什么异同点?
学生C:老师,我读过一些其他描写乡村生活的文学作品,比如鲁迅的《故乡》。我觉得《清平乐·村居》和《故乡》在描绘乡村生活方面有一些共同点,比如都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美丽。但是,《清平乐·村居》更注重表现乡村生活的和谐与温馨,而《故乡》则更多地反映了乡村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学生D:我也发现了这一点,我觉得《清平乐·村居》和其他文学作品在描绘乡村生活时,视角和风格都有所不同。《清平乐·村居》以词的形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而其他作品,如小说或散文,可能更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和对社会问题的探讨。
教师:同学们的分析非常到位。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对乡村生活的描绘,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文学作品在表达同一主题时,会因为作者的个人经历、文化背景和创作风格等因素而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也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和风格,让我们看到同一个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这种敏锐的文学鉴赏力和深入的思考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5.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回顾《清平乐,村居》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积极追求和谐美好的生活境界。
教师:好的,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已经接近尾声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和总结一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首词的主题思想。它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乡村生活场景,展现了词人对于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里,我们要注意把握词人的情感表达,理解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其次,我们还要关注这首词的艺术特色。它采用了白描的手法,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将乡村生活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要学习这种手法,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当然,本节课还有一些难点需要我们掌握。比如,对于词中一些生僻字和难句的理解,我们要多下功夫,勤查字典,多做笔记。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如何将词中的意境和情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产生共鸣。
最后,我想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都能发现其中的美好。同时,我们也要积极追求和谐美好的生活境界,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五、作业布置
1. 背诵并默写《清平乐,村居》这首词。
2. 选择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诗歌或散文进行阅读欣赏,并写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