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
1.1647年,在西印度群岛的巴巴多斯岛,一位游客参加了一个派对,派对盛宴上有乳猪及一种名为“Kll Devi”的饮料。"KII Devil"是由种植园中的甘蔗榨成糖后的副产品酿制而成的。这可用来说明( )
A.跨太平洋贸易的繁荣 B.物种的交流改变饮食习惯
C.美洲出现了商业革命 D.欧洲殖民者改良美洲物种
2.21世纪以来,人类主要粮食产量有了新的突破。下表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杂交水稻产量增长表”,推动表中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时间 国家 新品种 产量
20世纪60年代 菲律宾 杂交水稻 亩产可达600一650千克
2014年 中国 “中国超级杂交水稻” 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创世界纪录
2019年 中国 第三代杂交水稻 亩产1046.3千克
A.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 B.现代育种技术的应用
C.优质高效化肥的推广 D.粮食储存技术的提高
3.下图说明全球物种交流具有( )
A.双向性 B.长期性 C.单一性 D.独立性
4.在国家的支持下,四川省人民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开办农机学校并兴建农机制造厂,六七十年代又从欧洲、日本引进化肥生产设备。四川地区使用农机、化肥的土地面积明显增多,粮食产量也有较大的提升。这反映出四川省
A.农民个人收入显著提高 B.工作重心是农业生产
C.农业技术完全依赖国外 D.重视农业现代化并有所成就
5.下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分该表能够反映的准确信息是
(单位:1000海关两)
A.农业领域近代化有所拓展 B.传统农具逐渐退出农业生产
C.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 D.自然经济主导地位逐渐丧失
6.下面为早期农耕畜牧的产生及其传播示意图。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农业起源的多元性 B.作物传播的单向性
C.地区发展的均衡性 D.文明发展的趋同性
7.明中后期,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出现了一批“经营地主”。与传统的“坐地收租”地主相比,他们常亲临田间指挥生产,强调在经营管理上下工夫,对雇工“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自由劳动力大量产生 C.政府赋税制度的调整 D.农业生产收益的提升
8.据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推断,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到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进入原始农业社会以后,即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 B.铁犁牛耕的广泛应用
C.手工业的形成与发展 D.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
9.班固《白虎通义》载,“为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这段历史材料( )
A.可以印证神农创建了古代传统农业 B.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先民的生产生活
C.由此确立神农为中国农耕文明象征 D.证明神化是农业技术推广主要途径
10.哥伦布开辟从欧洲至美洲的航线后,美洲的一些高产作物陆续传入欧洲,仅土豆一项的传入就使欧洲人口在1700一1900年增长25%左右,加速了欧洲城市化进程,并助推工业革命的发生。由此可知( )
A.人口的增长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B.欧洲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了巨大变化 D.开辟新航路是为了获取高产作物
11.古代不同地区的居民培育了适合本地区的植物物种,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下列诗词所描述的物种不属于美洲培育的是( )
A.君不见贰师城外行人稀,葡萄满目秋离离。——明·张宁
B.不奇桂辣椒辛味,知是吴民性喜甜。——清·王季珠
C.玉米秋成晒满场,长杨丛立守其旁。——明·罗青山
D.番薯当米度年华,鼓腹安闲海外家。——清·胡健
12.2009年11月16日《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我们重申国际合作和团结的重要性并要避免采取与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不一致并可能危及粮食安全的单方面措施。”“气候变化给粮食安全和农业部门增加了严重风险。”据材料可知,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有( )
①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 ②人口激增,工业化、城市化加速
③国际上不同国家间政治经济矛盾 ④气候变化 ⑤农业农村长期投资不足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
13.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源远流长。观察下面四幅历史遗址图片,它们共同反映的文化特征是
A.农耕文化 B.海洋文化 C.草原文化 D.游牧文化
14.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17世纪,英国很多咖啡馆的墙上贴满了商品广告和寻人启事,成为人们交换信息和针砭时弊的场所。2002年8月,美国咖啡业巨头星巴克宣布着手为消费者提供无线互联网服务,在各咖啡门店配备Wi-Fi,将其打造成为办公室和居家之间的过渡性空间。以上史实共同说明( )
A.咖啡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C.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D.美国正主导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15.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化被后人称为“农耕文化”,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农耕文化的特点有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建筑房屋,过定居生活 ③饲养家畜 ④种植农作物 ⑤有成熟文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6.有学者说:17世纪,随着美洲种植园经济发展,欧洲国家确立了“欧洲服务于美洲”的原则。材料中所说的“服务”体现为( )
A.把农作物和禽畜引入美洲 B.引进美洲农作物品种
C.向美洲大量倾销廉价商品 D.向美洲提供机械设备
17.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下列有关中国原始农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始农业时期我国培植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 B.原始农业时期已经开始使用铁制生产工具
C.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D.原始农业时期人们在生活中要经常迁徙
18.阅读《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美洲外传的物种以农作物为主 B.欧洲向美洲输送廉价的工业品
C.交通工具革新推动了物种交换 D.物种交换改变了各洲人口结构
19.食物生产导致了社会分工形态的变化,为阶级产生奠定了基础,铺平了向国家发展的道路。这里的食物生产是指( )
A.采集大自然可食的果实和茎叶 B.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
C.原始的农耕和畜牧 D.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20.下表是部分物种在亚、欧、美洲传播、种植情况表,据此可知
A.美洲是世界农业物种的中心
B.其传播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C.17世纪中国闭关锁国不可信
D.中国农业生产发达世界领先
二、材料分析题
21.某历史研究小组以“番薯在中国的传播”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搜集到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万历庚辰,客有泛舟之安南(越南)者,公(名陈益,广东东莞凤岗镇人)偕往。比至,酋长延礼宾馆,每宴会,辄食土产曰薯者,味甘美。公觊其种,贿于酋奴,获之……壬午夏,乃抵家焉……掘啖益美,念来自首,因名“番薯”云。
——摘自《凤岗陈氏族谱》
材料二 番薯,皮紫、味稍甘于薯芋,尤易蕃。郡本无此种,自万历甲午荒后,明年都御使金学曾抚闽,从外番丐种归,教民种树,以当谷食,足果其腹,荒不为灾。
——摘自《福州府志》
材料三 番薯引种时间表
省份 引种年代 省份 引种年代
广东福建 浙江 江苏 四川 江西 湖北 1580年 1593年 1603年 1603年 1733年 1736年 1740年 河南湖南 陕西 河北 贵州 山西 安徽 1743年 1746年 1746年 1748年 1752年 1756年 1768年
材料四
(1)综合材料一、二、你能得出关于番薯传播的什么结论?请说明理由。
(2)研究小组为什么要搜集材料三和材料四?谈谈你的看法。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注:按传统社会人均年需求原粮696 市斤计算
——改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粮食供需关系演变的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时段,围绕“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要求: 史论结合, 论证充分, 表述清晰。)
23.【说一说】
材料 诞生于爱琴海沿岸地区及周边岛屿上的希腊文明不仅在时代和地理环境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而且对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文化传统产生了首要的、深厚的影响。其创造者为希腊人,它不断从爱琴海发源地向整个地中海地区发展、演化、传播,产生了新的习俗,摒弃了旧有的制度。我们对希腊文明的了解有很多,它除留下了宏伟的考古碑铭遗迹之外,还提供了丰富的书写材料供我们研究,这在任何更早的文明中都是前所未有、史无前例的。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数希腊文献资料都是通过别人建立的渠道间接传承下来的。
——摘编自【英】J.M.罗伯茨《欧洲一万年:基督教世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文明辉煌的原因,并指出其对后世的影响。
参考答案:
1.B
2.B
3.A
4.D
5.A
6.A
7.D
8.A
9.B
10.C
11.A
12.C
13.A
14.A
15.A
16.A
17.B
18.A
19.C
20.B
21.(1)结论:番薯在明朝万历年间从海外传入中国。
理由:
材料一认为是陈振龙从越南引入广东,材料二认为是金学曾从海外引入福建,两则材料记载的引种者和地点均不相同,无法得出结论;地方志和族谱带有地域色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在使用时需要不同史料相互印证。
(2)看法:材料三反映了番薯在中国传播时间长,传播速度逐渐加快,从东南沿海逐渐传播到内地,有助于研究番薯传播的时空特征;材料四反映了清代乾隆年间人口的增长,番薯广泛种植,缓解了因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粮食问题,有助于研究番薯传播的重要影响。
22.(1)趋势:秦汉到魏晋南北朝人均粮食占有量呈下降趋势,但供过于求;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时期人均粮食占有量呈上升趋势,供过于求的趋势加强:宋元到清前期人均粮食占有量呈下降趋势,供不应求趋势明显加强。
(2)示例:选择时段:隋唐宋元时期。论题:粮食生产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发展。论述:隋唐宋元时期,国家相对安定,统治者注重发展生产,采取相对宽松的统治政策,促进了农业发展,粮食产量增加。这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唐宋科技、思想文化事业的发展,唐诗、宋词兴盛:社会娱乐形式多样,呈现出开放气象。由此可知,农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会丰富社会生活,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23.示例原因:繁荣的商业经济促进了文化传播;发达的民主政治推动思想繁荣;雅典的民主政治传统为后世吸收和借鉴。
影响:促进了亚非欧文化的交流与重组(亚历山大东征);影响了罗马国家的文化走向;塑造了近代西方政治的民主传统;构建了近代西方思想的人文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