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07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重难点07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29 12:5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重难点07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二)
一、选择题
1.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卵在子宫中形成
B.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C.胎儿和母体通过羊水进行物质交换
D.男孩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一般早于女孩
2.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B.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C.鸟类的繁殖过程一般须经历求偶、交配、产卵
D.家兔的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
3.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常为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进行生存斗争
C.生物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D.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4.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阴道
5.在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
A.子宫、子宫 B.卵巢、子宫
C.输卵管、子宫 D.输卵管、卵巢
6.如图是人体脑部和生殖器官与全身相对生长速率的比较曲线,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
A.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二性征
B.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
C.①表示生殖器官的生长,②表示脑部的生长
D.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
7.下列有关青春期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第二性征与睾丸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无关
B.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C.进入青春期后的青少年只有身体发生变化
D.青少年独立意识增强,可完全独立
8.以上选项为生殖过程先后顺序的是(  )
A.卵细胞→胚泡→受精卵→胚胎→胎儿
B.卵细胞→胚胎→胚泡→受精卵→胎儿
C.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
D.受精卵→卵细胞→胚泡→胚胎→胎儿
9.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以下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带水母荧光基因的小鼠 B.染成金黄色的头发
C.选育获得的高产奶牛 D.人的红绿色盲
10.有关人体内体细胞核中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和DNA的数目一样多
B.染色体比基因的数目多
C.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
D.基因、DNA和染色体均不成对存在
11.男、女生殖系统最主要的器官分别是(  )
A.睾丸、卵巢 B.睾丸、子宫
C.附睾、阴道 D.输精管、输卵管
12.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原始生命诞生于(  )
A.原始陆地 B.原始大气 C.原始海洋 D.其他星球
13.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其生存
B.生物为适应环境产生变异
C.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D.有利变异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4.养鸡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杀苍蝇,第一次使用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药效逐渐下降。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A.药效下降是因为苍蝇体表产生了保护膜
B.苍蝇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苍蝇对杀虫剂有应激性,趋利避害
15.真菌使某森林中树干的颜色由褐色变成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数量变化结果是(  )
A. B.
C. D.
16.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嫁接或扦插的方法繁殖可保持果树的优良性状
B.鸟卵的结构中,卵黄将来发育成雏鸟
C.种子萌发必备的外界条件是阳光
D.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是在女性的子宫里完成的
17.南瓜根系发达,抗病力强。在南瓜植株上嫁接西瓜苗,不仅西瓜产量高、单瓜大,还保留了原有的甘甜。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嫁接时南瓜植株作接穗,西瓜苗作砧木
B.该方法应用了植物的无性生殖
C.用该方法繁育出的西瓜含有南瓜的优良基因
D.这种产量高、单瓜大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18.青春期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显著变化。下列做法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是(  )
A.摄入充足营养 B.集中精力专注学业
C.拒绝与异性交往 D.了解遗精和月经知识
19.如图所示,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
A.③ 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②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③DNA分子成单存在
C.正常人体的所有细胞中,②染色体的数量都为23对
D.④基因的数目和③DNA分子的数目相等
20.一般情况下,每种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不变的。马蛔虫的体细胞中含有2对染色体,它的卵细胞、精子和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依次是(  )
A.1条、1条、2条 B.2条、2条、4条
C.2条、2条、2条 D.4条、4条、8条
21.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个DNA分子上都有许多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基因
B.父母都是有耳垂的,生下的子女不一定都有耳垂
C.从理论上讲,生男生女的可能性各是50%
D.凡是外界环境引起的变异都不可遗传
22.牛的体细胞中有30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其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
A.29条+X B.29条+Y C.29对+XX D.29对+XY
23.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肤色表现正常的一对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孩子,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基因组成和概率分别是(  )
A.Aa、25% B.aa、12.5% C.Aa、12.5% D.aa、25%
24.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每条DNA分子上有1个基因
C.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蛋白质分子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5.下列有关青春期可能遇到的情况及处理方式,最恰当的是(  )
A.面对父母事事操心的做法,故意逆反抵制
B.遭遇挫折或心烦的事,主动与人倾诉,调整心态
C.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刻意保持疏远,不交往
D.面对青春期的生理现象感到不安,但不与父母交流
26.图为生活在某区域的几种灵长类动物的进化历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与长臂猿的亲缘关系最近
B.大猩猩的形态结构比长臂猿复杂
C.灵长类动物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
D.人类位于灵长类动物进化的最高等级
二、读图理解题
27.辣椒富含维生素C和辣椒素等物质,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我国育种工作者通过多种方法培育了辣椒新品种,丰富了辣椒的风味和品质。
(1)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了太空椒。太空椒果实的颜色有不同表现形式。这在生物学上被称为   。
(2)辣椒是自花传粉植物,育种工作者以抗病性强的羊角椒与早熟性的线椒为亲本进行杂交,培育出新品种“辣美长”。育种时,要对母本的花人工去除   ;辣美长表现出早熟且抗病性强的性状,是因为其具有   。
(3)育种工作者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育种材料,具有性状稳定的特点,这是因为通过该技术获得的辣椒只具有   。
(4)育种工作者研究了相同亲本杂交后代的一些性状,发现单果重、单株结果数等性状在不同年份间的差异不明显,推测这些性状主要受   的控制;而株高、茎粗等性状的差异很明显,推测这些性状可能受   的影响较大。
(5)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红椒出口基地。传统红椒存在株型匍匐或直立、成熟期相差三四十天等情况,不适合机械化采收。假如你是育种工作者,为培育出适合机械化采收的辣椒新品种,需要选育的辣椒性状是   (答出两条)
28.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控制正常和白化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和a表示。如图是某家庭白化基因的遗传和个体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所代表的细胞是   ,新生命自此开始。
(2)胎儿在子宫内,通过   、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
(3)由图推理可知,女儿的肤色表现为   (填“正常”或“白化”)。
(4)该对夫妇又生一男孩,该男孩体细胞中X染色体来源于   (填“父亲”或“母亲”)。
29.蝗虫是农业害虫,它的成虫具有群集、迁飞的习性,容易形成蝗灾。大山雀是蝗虫的天敌之一,大山雀生殖和发育的突出特点是能产带硬壳的大型卵。[ ]填序号,请分析回答:
(1)据图1回答:蝗虫的发育要经过卵、[   ]   和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与成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   。
(2)蝗虫的幼虫和成虫都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请结合蝗虫的发育特征,试着写一条既环保又能防治蝗虫的措施   。
(3)据图2回答:将鸟蛋敲破,让内容物流到一培养皿内。可发现卵黄上有一个小白点,它是   。受精的鸟卵在母体内发育成幼小的胚胎,鸟卵中,为胚胎发育供给所需的养料和水分的结构是[   ]   和卵白,类似于大豆种子萌发时为胚提供营养的   。
30.孟德尔自小喜爱自然科学,他运用豌豆植株进行杂交实验,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是遗传学的创始人。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据图分析回答:
(1)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如图子一代豌豆全部为高茎,则高茎是   性状。
(2)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   片段,位于细胞核中的   上。
(3)若子一代高茎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假设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其后代中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
三、综合应用题
31.图为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简图,请你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每个人都是从一个   发育而来的。甲表示正在受精的卵细胞,受精过程是在母体内的   完成的。
(2)丁是由乙经过细胞的   和   等复杂过程逐渐发育形成的。丁通过   从母体血液获得氧气和养料,并将代谢废物排到母体。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A错误;
B、睾丸是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B正确;
C、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是胎盘,羊水是胎儿生活的环境,C错误;
D、男孩的发育会慢于女孩,因此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一般晚于女孩,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人的生殖过程为有性生殖,体内受精,过程如下:①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形成受精卵;②受精卵分裂形成胚泡;③胚泡转移到子宫内膜着床,发育成胚胎;④胚胎发育成胎儿;⑤胎儿分娩形成新生儿。
(2)胚胎的附属结构有胎膜、脐带、胎盘,胎盘是物质交换的器官,胎盘和脐带可以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而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从胎盘排出。
2.【答案】B
【解析】【解答】A.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正确。
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错误。
C.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几个过程,一般必须经历求偶、交配、产卵三个过程,正确。
D.家兔是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昆虫的发育过程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几个过程。(3)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是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4)两栖动物的受精过程是在水里完成,受精卵的发育也在水里完成,幼体生活在水里,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3.【答案】C
【解析】【解答】A.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即过度繁殖,A正确。
B.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因此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即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B正确。
C.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生物产生的变异有的有利于适应环境,有的不利于适应环境,C错误。
D.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4.【答案】C
【解析】【解答】怀孕是从胚胎从输卵管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内膜开始.当胚胎成功着床后,胚胎发育到第8周末,其外貌开始像人,从此称作胎儿.母体怀孕280天(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成为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可见,胚胎发育的初期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胎儿(母体怀孕第8周﹣﹣第40周)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胚胎发育过程.怀孕是从胚胎从输卵管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内膜开始.
5.【答案】C
【解析】【解答】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部位是输卵管,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动到子宫中植入子宫内膜,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胎儿直至发育成熟,所以,受精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分别是输卵管、子宫,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受精过程、胚胎的发育和营养,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母体产生的卵细胞成熟后,由卵巢排出进入输卵管,在这里如果遇到精子,就会与精子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作用发生在输卵管;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动到子宫中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胎儿,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娩出。
6.【答案】D
【解析】【解答】A.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A错误。
BC.在青春期以前生殖器官的发育基本停滞,所以曲线②是生殖器官发育,①是脑部发育,由曲线②可以看出青春期生殖器官迅速发育,曲线①幼儿期脑部迅速发育,BC错误。
D.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最突出的特征,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两性在生殖器结构方面的差异是各自性别最根本的标志,称为“第一性征”,又称主性征。同样可显示两性差异的生殖器以外的男女身体的外形区别则称为“第二性征”,又称副性征。第一性征在出生时就基本完备了,第二性征要在进入青春期后,在性激素刺激下才表现出来。第二性征是指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各自所特有的征象。在男性表现为阴毛、腋毛、胡须的显著生长,肌肉的发达,骨胳的粗壮,喉头突出,声音变得低沉。在女性则表现为乳房隆起,生长出阴毛、腋毛,骨盆宽度增加,皮下出现丰腴的脂肪。
7.【答案】B
【解析】【解答】A、青春期性器官快速发育,性器官(睾丸和卵巢)成熟并产生性激素,用来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A错误;
B、青春期身体的显著变化是身高突增,明显出现第二性征,B正确;
C、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特征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是人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时期,C错误;
D、青少年内心具有独立意识,但又具有依赖性,并不能完全独立,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①身高突增;
②神经系统;心、肺器官功能明显增强;
③青春期性器官迅速发育,男生会出现遗精,女生会来月经。(10岁以前,生殖器官的发育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④第二性征的发育:男生主要是长胡须、喉结突出、肌肉发达、声音变粗等;女生主要是骨盆宽大、乳房增大、声调较高等。
(2)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①有独立意识,又具有依赖性;
②性意识开始萌动;
③内心世界逐渐复杂。
8.【答案】C
【解析】【解答】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即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
故选:C
【分析】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生殖系统完成的.关键是掌握胚胎的发育过程.
9.【答案】B
【解析】【解答】带水母荧光基因的小鼠、选育获得的高产奶牛、人的红绿色盲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而染成金黄色的头发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B。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10.【答案】C
【解析】【解答】AB.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所以基因的数目比染色体、DNA多,AB错误。
C.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它们之间的关系: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C正确。
D.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中)中,染色体成对存在于细胞核中,它上面含有起遗传作用的主要物质即DNA,DAN上又有许多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功能单位,这些小单位称为基因。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为: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1.【答案】A
【解析】【解答】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12.【答案】C
【解析】【解答】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地球从形成到现在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早期的地球是炽热的球体,地球上的一切元素都呈气体状态,那时谈不到生命的发生。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才逐渐为生命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水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当时由于大气中没有氧气,因而高空中也没有臭氧层阻挡,不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所以紫外线能直射到地球表面,在紫外线、天空放电、火山爆发所放出的能量、宇宙间的宇宙射线,以及陨星穿过大气层时所引起的冲击波等这些能量作用下空气中的无机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形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物,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于是随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汇集入原始海洋。
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
故答案为:C
【分析】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13.【答案】C
【解析】【解答】A.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即生物产生的变异不一定都有利于生存,A错误。
B.生物的变异不是生物主动产生的,是生物自然发生,环境自然选择形成的,B错误。
C.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C正确。
D.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14.【答案】C
【解析】【解答】A、在使用农药的同时,农药对苍蝇进行了选择作用,选择的都是抗药性的个体,所以经过药物的多次选择,活下来的都是抗药性个体,所以并不是苍蝇产生了保护膜,可见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苍蝇本身存在变异,抗药性的和不抗药性的,而不是为了适应环境才产生的变异,可见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在药物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的苍蝇,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是法正确,故C符合题意。
D、药效下降是药物对苍蝇进行了选择,不是说明苍蝇有应激性,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自然选择,此部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熟记并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15.【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于真菌感染而使某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而蛾类的颜色有褐色、灰色、白色的不同.其中灰色、白色与环境树干颜色一致,是适应环境者而生存,而褐色与环境树干颜色不同,是不适者被淘汰.最终活下来的蛾类多是与环境颜色一致的灰色、白色的,而褐色的较少.
故选:D.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蛾类与森林树干的颜色关系方面来切入.
16.【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嫁接或扦插的方法属于无性繁殖,后代不会发生变异,可保持果树的优良性状.符合题意.
B、鸟卵的结构中,胚盘将来发育成雏鸟,卵黄为其发育提供营养物质.不符合题意.
C、种子萌发必备的外界条件是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不需要阳光.不符合题意.
D、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是在女性的输卵管里完成的,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部分生物的生殖发育方面的内容,逐项分析解答.
17.【答案】B
【解析】【解答】A. 南瓜植株上嫁接西瓜苗,嫁接时南瓜植株作砧木,西瓜苗作接穗,A错误。
B. 嫁接、扦插等繁殖植物体的方法属于植物的无性生殖,B正确。
C. 植物的无性生殖保留了母本的优良性状,故用该方法繁育出的西瓜不含有南瓜的优良基因,C错误。
D. 这种产量高、单瓜大的变异没有改变西瓜的遗传物质,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D错误。
【分析】植物的生殖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有性生殖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法;无性生殖是指不需要两性的生殖细胞结合,而是直接从母体里面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法。无性生殖的方法有:嫁接,扦插,压条,植物组织培养等。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
18.【答案】C
【解析】【解答】ABD、摄入充足营养、集中精力专注学业、了解遗精和月经知识,这些做法都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不符合题意;
C、在与异性交际中,要做到自尊、自爱。故断绝与异性的一切往来,是不健康的心理表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生殖器官在以前发育很缓慢,进入青春期后迅速发育,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如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进入青春期,正值身体发育时期,要注意合理膳食,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19.【答案】A
【解析】【解答】A.结合题图可知,DNA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符合题意。
B.通常,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故②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③DNA分子也成对存在,B不符合题意。
C.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为23条,C不符合题意。
D.通常,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故④基因的数目要比③DNA分子的数目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20.【答案】B
【解析】【解答】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马蛔虫的体细胞中含有2对染色体,它的卵细胞、精子和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依次是2条、2条、4条。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中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染色体的数目关系是体细胞(2N)→生殖细胞(N)→受精卵(2N)。
21.【答案】D
【解析】【解答】A、每个DNA分子上都有许多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基因,A正确;
B、父母都是有耳垂的,但是如果控制父母耳垂的这对基因是杂合的,即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其子女中就有出现无耳垂的可能.因此父母都是有耳垂,生下的子女不一定都有耳垂.故B正确;
C、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图解中看出,生男生女的可能性各为50%.因此生男生女机会相等,故C正确;
D、如果外界环境的变化使生物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生物出现变异,如核辐射等,这种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也可能会遗传给后代.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各种相对性状都是通过变异产生的.如姹紫嫣红的月季、不同品种的杂交水稻、不同品种的宠物狗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掌握有关遗传和变异的知识、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等.
22.【答案】A
【解析】【解答】“牛的性别决定和人相同”,因此雄性牛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牛的性染色体是XX.牛体细胞中有30对染色体,其中有29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雄性牛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9条+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9条+Y染色体的精子。雌性牛则只产一种含29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因此,牛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9条+X。
故答案为:A。
【分析】人类细胞中,共有46条染色体,即23对。其中,22对是男女都有的,称常染色体,1对是在男性和女性中不同的,称性染色体。女性的染色体为44+x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44+xY。当女性的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就只有x一类的性染色体卵子(22+X);而男性的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则产生两类精子:一类含有x性染色体精子(22+X),另一类则含有Y性染色体精子(22+Y)。
23.【答案】D
【解析】【解答】解: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由题中可以看出亲代都正常而子代出现了白化病,因此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如果用A和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白化病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亲代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中看出,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几率为25%。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24.【答案】B
【解析】【解答】A、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包括DNA和蛋白质,A说法正确。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DNA上含有许多个基因,B说法错误。
C、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蛋白质分子,C说法正确。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为基础题,熟记: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5.【答案】B
【解析】【解答】A、面对父母事事操心的做法,青少年应与父母好好沟通,说出自己的心中所想,而不是故意逆反抵制,A错误;
B、遭遇挫折或心烦的事,可以选择主动与人倾诉,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B正确;
C、青春期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是正常的心理,因此要正确认识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做到团结互助,而不是刻意保持疏远,不交往,C错误;
D、青春期的生理现象是正常的,当遇到令自己不安的事情时可以与父母交流,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2)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概括为:①转移注意力;②宣泄情绪;③自我安慰。
26.【答案】A
【解析】【解答】A、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与长臂猿的亲缘关系最远,符合题意;
B、从图中可以看出: 大猩猩比长臂猿高等,因此大猩猩的形态结构比长臂猿复杂,不符合题意;
C、从图中可以看出: 图中几种灵长类动物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不符合题意;
D、从图中可以看出: 人类位于灵长类动物进化的最高等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现代类人猿包括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那时由于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另一类继续过树栖生活,进化成现在的类人猿。
27.【答案】(1)相对性状
(2)雄蕊;双亲的遗传物质
(3)母本的性状
(4)遗传物质;环境
(5)植株直立;成熟期相同
【解析】【解答】(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所以,题干中,太空椒果实的颜色有不同表现形式。这在生物学上被称为相对性状。
(2)辣椒是自花传粉植物,育种工作者以抗病性强的羊角椒与早熟性的线椒为亲本进行杂交,培育出新品种“辣美长”。育种时,要对母本的花人工去除雄蕊,避免自花传粉,对实验产生干扰,完成传粉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所以,辣美长表现出早熟且抗病性强的性状,是因为其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
(3)组织培养过程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所以,育种工作者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育种材料,具有性状稳定的特点,这是因为通过该技术获得的辣椒只具有母本的性状。
(4)育种工作者研究了相同亲本杂交后代的一些性状,发现单果重、单株结果数等性状在不同年份间的差异不明显,推测这些性状主要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而株高、茎粗等性状的差异很明显,所以,这些性状还可能受环境的影响较大,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5)根据题干所述,“传统红椒存在株型匍匐或直立、成熟期相差三四十天等情况,不适合机械化采收”,为了便于采收,辣椒植株应都是直立的,在同一时期成熟,所以,需要选育的辣椒性状植株直立;成熟期相同。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2)雄蕊、双亲的遗传物质;(3)母本性状;(4)遗传物质、环境;(5)植株直立、成熟期相同。
【分析】此题考查相对性状的概念、杂交育种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熟记:性状是指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生物会表现出许多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番茄的红果色和黄果色,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等;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组织培养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性状主要是由基因控制的。
28.【答案】(1)受精卵
(2)胎盘
(3)正常
(4)母亲
【解析】【解答】(1)图中甲是A精子和a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
故填:受精卵;
(2)胎儿在子宫中发育,依靠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故填:胎盘;
(3)分析题目可知:A基因控制正常肤色,a基因控制白化肤色,女儿的基因组成是Aa,表现为正常;
故填:正常;
(4)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Y染色体一定来源于父亲,因此X染色体一定来源于母亲。
故填:母亲。
【分析】(1)胚胎的附属结构有胎膜、脐带、胎盘,胎盘是物质交换的器官,胎盘和脐带可以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而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从胎盘排出。
(2)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①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②输卵管:输送卵细胞,是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③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④阴道:是胎儿产生的通道。
(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生物体主要有两类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对存在,数目为23对,组成为22对+XX(女性)或22对+XY(男性)。人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减半,不再成对存在,数目为23条,组成为22条+X(女性)或22条+X/22条+Y(男性)。
29.【答案】(1)B;幼虫;不完全变态发育
(2)生物防治
(3)胚盘;c;卵黄;子叶
【解析】【解答】(1)由图可以看出,A是卵,B是幼虫,C是成虫,蝗虫的发育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程度不同。
(2)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防治,可用引进天敌的方法将蝗虫大量杀死,和使用农药相比,生物防治更有利于保护环境。
(3)a是胚盘,b是卵壳,c是卵黄,d是卵白,e是气室,其中,胚盘内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主要部位,卵白除了保护卵细胞外,还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大豆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其中子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类似于鸟卵中的卵黄和卵白。
故答案为:(1)B、幼虫、不完全变态发育;(2)生物防治;(3)胚盘、c、卵黄、子叶。
【分析】此题考查蝗虫的发育过程、鸟卵的结构,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是: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如蜜蜂、家蚕、果蝇;不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是:卵→幼虫→成虫,蝗虫、蟋蟀;在鸟卵的结构中,卵壳较硬,上面有气孔,保护卵细胞;卵白除了保护卵细胞,还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卵细胞是由胚盘、卵黄膜、卵黄构成的,卵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鸟。
30.【答案】(1)相对性状;显性
(2)DNA;染色体
(3)DD或Dd
【解析】【解答】(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所以,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图可以看出,高茎和矮茎植株进行杂交,后代都为高茎,控制矮茎的基因被遮盖了,子一代豌豆全部为高茎,可以推测,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所以,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3)根据题干所述,高茎和矮茎植株进行杂交,后代都为高茎,可以推断,高茎的基因组成为DD,矮茎的基因组成为dd,子一代的基因组成为Dd,若子一代高茎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即DdxDd,后代的个体的基因类型为DD、Dd和dd,其中,后代中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显性;(2)DNA、染色体;(3)DD或Dd。
【分析】此题考查相对性状、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与性状遗传,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染色体是指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结构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1.【答案】(1)受精卵;输卵管
(2)分裂;分化;胎盘
【解析】【解答】(1)精子和卵细胞在母体的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新年体发育的起点。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甲表示正在受精的卵细胞,受精过程是在母体内的输卵管完成的。
(2)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即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产生生殖细胞→受精→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因此,丁是由乙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等复杂过程逐渐发育形成的。丁通过胎盘从母体血液获得氧气和养料,并将代谢废物排到母体。
【分析】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发育,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