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课时作业(含答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课时作业(含答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9 08:1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春运,一开始称“春节客运”,后来简化为“春运”。从1954年起,铁道部就有春运记录,1989年,伴随着民工潮,中国媒体开始大量使用“春运”字眼,从此,一年一度如同潮汐一样的候鸟式大迁徙不断轮回。1998年至2004年,铁路连续五次提速,绿皮火车也逐渐被豪华空调列车所代替。材料主要反映
A.民工潮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变迁
B.民工潮体现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
C.民工潮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民工潮出现是市场经济对配置资源的结果
2.济青高铁建成运营后,构成了连接济南、青岛之间多个城市和通达沿海的烟台、威海、日照等城市的快速客运主通道,逐步形成省内的2小时交通圈。这表明( )
A.新型交通工具加快城市化进程 B.经济版图彻底突破了地域限制
C.人们的竞争意识正在逐步形成 D.交通发展密切了区域经济联系
3.1876年,淞沪铁路通车后,“华客即持照纷纷上车,并有妇女小孩”。1897年,京津铁路告成,“京城内外附近居民,咸思(乘火车)到津一阔眼界,其中以旗人妇女为最多”。这表明( )
A.铁路成为了陆路交通的主体 B.中国近代化历程步履维艰
C.新式交通推动社会观念更新 D.妇女在晚清时期率先觉醒
4.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
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增长 B.技术发展推动生产工具的改进
C.议会改革推动民主政治发展 D.时间精准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5.2016年北京市交通委公布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北京推进方案。其中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张家口、廊坊6座城市将力争在2017年实现区域公交、地铁“一卡通”互联互通。材料反映了
A.中国交通设施发展迅速 B.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发展
C.交通发展引发社会生活变化 D.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交通发展
6.下列交通成果源于德国的是
A.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 B.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
C.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 D.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
7.工业革命使交通运输业有了巨大的发展,下列成就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富尔顿发明汽船②斯蒂芬森改进蒸汽机车( )
③中国汽轮“黄鹄”号试航成功④美国福特T型汽车诞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②①④③
8.城市交通是我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现象带给我们的直接影响是( )
A.交通拥堵 B.环境污染 C.能源紧缺 D.汽车增长过快
9.如今,以地铁为主导的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准时、高效的的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出现在
A.英国伦敦 B.法国巴黎 C.美国纽约 D.德国柏林
10.列符合我国交通工具演进顺序的是
A.人力车—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
B.人力车—火车、轮船—飞机—电车、汽车
C.电车、汽车—人力车—火车、轮船—飞机
D.自行车—人力车—火车、轮船—飞机
11.近代以来,河南郑州的发展态势超越了洛阳和开封两大古都。其直接原因是
A.铁路的开通 B.运河的修建
C.农业的发展 D.工业的兴起
12.1943年,中国工程师学会向隶属于国防最高委员会的中央设计局提出建议:战后“新(铁)路线应修成网状,纵横距不宜过远;与海岸线或行之路线似以暂缓为宜;两线或两线以上之接轨地点似应以在内地为原则”。据此可知,有识之士提出此建议的原因有( )
①对工业化建设的追求 ②促使铁路管理现代化
③沿海工业内迁的需要 ④国家安全的现实考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对轿车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但有人认为其实当时的汽车工业结构是与当时我国的国情基本适应的。与之适应的国情主要是
A.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落后 B.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D.我国基本是一个农业国家
14.2012年4月,雅西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从雅安到西昌的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大大缩短到3小时,西昌旅游收入增加了124亿元,多个国内外知名康养企业落户西昌,建成了各类物流中心,对凉山农特产品资源“走出去”起了重要作用。这说明了交通的进步( )
A.促进了贸易网络的建立 B.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C.带动了地区和域市发展 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15.如图是绍兴地铁1号线末班车运营时刻表。关于绍兴地铁的开通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进城市经济繁荣 B.推进市区面积扩大
C.便利居民工作生活 D.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16.上海是中国最大的一线城市,下列关于上海的历史,表述正确的是( )
①1897年成立中国通商银行
②1900年成立先施百货公司
③1920年陈独秀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④1988年建成沪嘉高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如表是1978年和1988年中国客运量结构分布表(单位:万人),表格中中国客运量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年份 铁路 公路 水运 航空
1978 81 491 149 229 23 042 230.91
1988 122 645 650 473 35 032 1 442
A.改革开放促进了人口流动 B.科技发展使交通方式更加多样化
C.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化 D.对外开放政策加速了航空业发展
18.1932年科隆至波恩新型公路投入使用,这是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这一成就( )
A.体现了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B.受汽车工业发展的有力推动
C.说明工业革命造成道路堵塞 D.直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19.下图是1866年,在伦敦的泰晤士河畔建成的东南铁路终点站的图片。影响这一铁路站点修建的技术因素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应用 C.社会经济发展 D.交通运输进步
20.下面是近代汉口地区某一公共汽车线路运营调度时刻表,据此分析,公共交通(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
站名 车到分秒 车开分秒 停车分秒
三元里 — 28分15秒 —
六合路 31分25秒 31分55秒 30秒
华清街 35分50秒 36分55秒 1分5秒
青年会 40分5秒 40分50秒 45秒
怡园 45分55秒 46分35秒 40秒
六渡桥 55分45秒 56分15秒 30秒
宝善街 58分5秒 58分50秒 45秒
居仁门 1时01分20秒 1时01分45秒 25秒
硚口 1时04分30秒 — —
A.加快了当地民众的生活节奏 B.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
C.推动了城市商业的高速发展 D.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不二选择
二、材料分析题
21.铁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中期,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人们对动力的需求更加迫切,当原始动力再也不能继续满足日益扩大的需要时,蒸汽动力应运而生。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正式开通,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客运铁路。它展示了机械牵引的优越性,也带动了英国的筑路热潮。铁路拓展了市场,降低了经济成本,促进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一体化,“根据许多历史学家估计,运输业的发展,尤其是铁路的发展,不但是19世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分,而且也是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分。”
——摘编自[意]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十一五”期间,我国全面加快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营业里程跃居世界第二,并昂首跨入高速时代,高速铁路里程世界第一,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2003年以来,铁路建设项目批复投资总规模超过4万亿元,已完成投资1.5万亿元。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0年10月6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铁路产生的根源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并就中国铁路的迅速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22.主题一 陆海交通的发展
材料一 1914年英国11家铁路公司缔结经营协定,完成了全英国铁路的垄断化。20世纪之初,小汽车和公共汽车运量的激增迫使政府扩大自己在运输领域的职能范围,1936年英国颁布“千线公路法案”,规定30条干线由运输部长直接负责。1947年8月以后,英国政府在铁路运输、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1956年美国《公路法》规定,联邦政府将为建造州际公路承担90%的费用。在13年中建设了41000英里州际超级公路网,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公共工程,公路建设推动了旅游业和郊区的发展。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的民航、汽车运输猛增,使得铁路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国铁经营陷入困境。1964年,日本第一条新干线——东海道新干线——问世,使人们认为“夕阳产业”的铁路运输重新焕发了生机。1971年,日本国会审议并通过了《全国铁道新千线建设法》,决定在日本客运中推行新干线。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和国会制定并通过了《日本国有铁路改革法》及相关的7项法律,有步骤地对国铁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允许铁路的私营化。之后,日本政府实行运价上限认可制,铁路企业只要获得了运价及新干线特快票的上限价格的认可,对既有线路的特快票价、卧铺、对号座席及各种票价的折扣优惠,仅提出申报即可,对站台票、退票费等均已无限制。
——摘编自《日本铁路改革的模式及启示》
材料三 1994年,我国第一条广州—深圳准高速铁路建设成功并投入运营,被称为我国高速铁路化的起点。2012年,我国有1.3万千米长的时速达250~350千米的客运专线建成投产,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快速客运网基本形成,标志着中国铁路全面进入高速铁路时代。中国用6年左右的时间跨越了世界铁路发达国家一般需要30年的历程,形成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未来几年里,中国高铁建设将进入全面收获期,当我国高速铁路系统初具规模时,相邻的省会城市或者大城市将形成1~2小时交通图,而省会城市与地级市之间将形成1小时甚至半小时交通圈,届时,“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将成为现实。
——摘编自干佳筱《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船舶工业体系得到发展,但当时船舶工业主要以军用船舶为主,民用船舶工业发展严重滞后,仅能修造沿江、沿海中小型船舶,既无科研试验设施,亦无开发设计能力。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船舶工业体系进一步优化,主要船舶企业逐步建立了现代造船模式,基本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造船,造船效率大幅提升。20世纪80年代初,为满足建造出口船需要,我国开始成套成体系引进、转化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初步形成了船舶标准体系。步入新世纪后,船舶工业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船舶标准化步入高速发展、规模壮大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船舶工业进入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全面做强阶段。我国船舶设计、建造、修理行业准入标准基本建立,对国际标准转化率已达到70%左右。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船舶行业产业链进一步完善,船舶工业标准体系逐步建立,现代高水平的新型船舶工业体系初步形成,船舶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摘编自胡文龙《中国船舶工业70年》
主题二 航空的发展
材料五 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试飞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从1939年开始到1945年,美国航空工业的年均产量是二战各参战国中最多的。德国战败后,美国人将德国的喷气式战斗机制造技术带回美国。二战后初期,美国有9个战斗机公司,40多个战斗机研制项目。麦道公司是战后世界上最成功的军机制造商,波音公司一家就足以让美国航空工业在民用市场笑傲全球。波音公司推出了多款商用喷气式客机,其中有民航史上最大的飞机家族一波音737系列。美国领导人说:“美国战后的航空政策很简单,我们想飞到任何地方,这是我们的时代!”
——摘编自【美】詹尼佛·凡·弗莱克《空中帝国:美国航空与美国霸权》等
材料六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决定通过快速提高修理能力和配件制造能力来加速建设我国的航空工业。从1951年10月开始,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重点发展了六大修理厂。1956年,试制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一5”首飞成功。但是,1961年国民经济发展进行调整时,航空科研建设项目未能被列入重点确保范围。1986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航空技术也未被列入。1993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意味着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实现了从政府部门到市场主体的巨大转变。同年,航空工业第一支股票“飞亚达”在深交所上市。1995年,航空高科技的国家战略定位得到了重新确立。2009年,中国商飞公司正式发布首个单通道常规布局的大型客机。2017年,中俄远程宽体客机正式命名为CR929,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向商用飞机研制领域中最高难度的宽体客机发起挑战。
——摘编自铎恩《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
主题三 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材料七 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中国传统的物流方式不能满足商品与物资的流通。轮船招商局的设立开中国股份制公司的先河,打破了外国资本主义轮船运输势力对中国的垄断,是中国传统物流向近代物流转变的里程碑事件。1903年清政府成立了工商经济管理专门机构——商部,次年又专门成立了邮传部,统管全国航运、铁路、道路、邮政等事业。清末以来,形成了由破产农民与手工业者为主体的近代劳动力市场,为物流这种劳动密集型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
——摘编自贾杉《中国近代物流业研究》
材料八
时间 新中国的交通成就(部分)
1950年 中国民用航空正式开航
1956年 中国制造的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出厂
1957年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1969年 北京地铁建成通车,全长23.6公里,属于战备工程,不对公众开放
1981年 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营
1982年 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
1988年 中国建成大陆第一条 高速公路—上海沪嘉高速
2008年 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2018年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2019年 北京大兴机场正式通航
2020年 中国高速公路里程、高铁运营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基础测评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以来欧美交通发展主体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铁路改革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特点。
能力提升
(4)根据材料四,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变化。并阐述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积累的经验。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美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历史条件,并简析现代航空工业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6)根据材料六,概括20世纪90年代前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因素。
(7)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物流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历史纵横
(8)根据材料七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9)阅读材料八的表格,结合所学,对新中国的交通成就进行解读。
23.铁路百年巨变见证民族伟大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一些矿山、工厂、林场的专用铁路线,未计算在内。
——整理自王晓华、李占才《艰难延伸的民国铁路》
材料二
1921年10月,中国铁路工人中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长辛店机厂建立。至此,铁路工人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走向革命道路。当年11月20日,陇海铁路举行大罢工。12月,京绥铁路大罢工。1922年5月,李大钊向京汉、京奉、京绥、正太、陇海、津浦等六路派去共产党员,领导工人运动。8月24日,长辛店铁路工人大罢工。铁路工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反抗帝国主义,为争取工人权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强《中国铁路百年发展见证中华民族历史性飞跃》
材料三 《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节选)
到2035年,率先建成服务安全优质、保障坚强有力、实力国际领先的现代化铁路强国。
1.现代化铁路网率先建成。全国铁路网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2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铁路覆盖,其中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公众号:浙睿talk
2.创新引领技术自主先进。铁路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智能高铁率先建成,智慧铁路加快实现。
3.运输服务供给品质一流。高效率的全程服务体系和高品质的产品供给体系更加完善,全国1、2、3小时高铁出行圈和全国1、2、3天快货物流圈全面形成,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2020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特点,并结合所学,简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当时中国铁路工人大罢工的主要背景。
(3)根据材料三,概括到2035年中国率先建成现代化铁路强国的意义。结合所学,以高铁为例,简述“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依据。
参考答案:
1.A
2.D
3.C
4.D
5.D
6.B
7.A
8.A
9.A
10.A
11.A
12.B
13.C
14.C
15.D
16.C
17.A
18.B
19.A
20.A
21.(1)根源:英国工业革命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意义:国内: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商品的竞争力;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国际: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一体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原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政府重视发展铁路运输,制定铁路发展规划;铁路运输具备运价低、燃耗小、载重大的优势。
看法:铁路事业的发展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技术创新、政府重视、科学规划是铁路事业发展的保障;铁路交通运输在现代社会中仍具独特优势;铁路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推进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铁路事业发展需要积极回应市场需求,协调好系统发展与民生、环保的关系。
22.(1)变化:由私人资本到私人垄断资本再到国家垄断资本。影响:促进了交通运输业进步;加强了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提升了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管理水平;推动了第三产业及城乡均衡发展。
(2)措施:发展新干线;完善法律法规;对国铁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允许铁路私有化经营;放宽铁路运价限制。
(3)特点:起步晚,发展快;注重自主研发。
(4)变化:船舶工业体系不断优化;船舶标准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船舶行业产业链进一步完善;船舶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经验:重视科技创新;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或与国际接轨)不断深化结构调整;不断形成核心竞争力。
(5)历史条件:积极引进国外科技;“冷战”的刺激;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二战后美国综合国力强盛。影响:拓宽了交通运输的空中通道,便利了人员、物资的往来;使世界各地的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推动经济全球化;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6)特点:得到了苏联的援助;由修理到制造,发展曲折;国家主导;民用航空工业发展薄弱。因素:对外开放政策的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央高度重视航空工业的发展;国际合作的推动;经济发展,航空市场扩大。
(7)传统物流弊端显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方列强入侵,近代物流思想和管理制度传入;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思潮推动(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等改革运动的推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8)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体系;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物流效率;加强立法,完善法律体系。
(9)解读:新中国建立后交通不断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新中国的交通发展由追赶到超越;新中国的交通成就比较全面;新中国能取得这些成就是由政府的重视与人民的努力共同促成的;新中国不断发展交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地区之间的交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新中国不断取得的交通成就验证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3.(1)特点:铁路类型性质多元;以国有铁路为主;列强、日伪修筑占比较高。
主要原因:列强入侵,掠夺路权,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分崩离析,军阀等地方势力把持路权;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或官僚资本确立统治地位)。
(2)主要背景:中国工人阶级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积极投身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在铁路工人中传播;铁路工人民族民主意识逐渐觉醒。
(3)意义:覆盖大部分城市,服务大范围人流和物流;推动技术自主创新,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依据:中国已进入高铁时代(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创新、整体技术领先世界;积极“走出去”,与多国开展项目合作(伊安高铁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