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时作业(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时作业(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9 08:1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下表为古代中国边疆治理主要史实(部分),它们共同体现的政治传统有( )
①因地制宜,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②设立机构,加强边疆管辖与开发
③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④推广中原习俗,实现政教合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秦汉时期,政府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部族自治,按照户口多少划分部族首领的封邑大小。同时,将这些部族安置在边郡,对其人民进行授田、征兵等编户化管理。上述措施旨在( )
A.践行因俗而治理念 B.推进民族间交流交融
C.完善户籍管理制度 D.加强对边疆地区治理
3.中国古代中央政权曾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管理,如汉朝设立护乌桓校尉。此后,诸多王朝在这一区域设置机构加强管辖。下列有关示意图中①②③填写正确的是( )
A.①隋朝 ②岭北行省 ③奴儿干都司 B.①唐朝 ②辽阳行省 ③奴儿干都司
C.①隋朝 ②辽阳行省 ③乌里雅苏台将军 D.①唐朝 ②岭北行省 ③乌里雅苏台将军
4.元朝时期,蒙古族的马奶酒为中原所接受,北方传来的胡萝卜、洋葱成为了南方餐桌上的必备之物。中原婚配中出现“频求更嫁,不以为耻”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 )
A.南北间经济差距逐步缩小 B.中原生活习俗受到统治者推崇
C.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加强 D.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持续上升
5.秦汉以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规模不断扩大,对外关系在明清时期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下列地点与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
A.汉朝开辟了从①处出航最远到达印度南部
B.元朝马可·波罗由②回到威尼斯
C.乾隆帝在③处接见马戛尔尼使团
D.明朝为防范蒙古骑兵入境袭扰在④设置军镇
6.据《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狩二年,浑邪王降,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又将酒泉、武威二郡分别拆置敦煌、张掖两郡”。”自此“河西四郡”成了中原王朝对外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对该地域治理状况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汉朝——设西域都护府 B.唐朝——设安北都护府
C.元朝——设立甘肃行省 D.明朝——设乌思藏都司
7.咸丰县唐崖土司城遗址于2015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唐崖土司始建于元朝,明朝天启年间,在协助朝廷平叛中取得胜利,获赐牌楼一座,书“荆南雄镇、楚蜀屏翰”八字(见下图),雍正十二年(1734年),唐崖土司和散毛土司、龙潭土司等一起前往省城总督衙门呈请改土归流,最终被调至汉阳、孝感等地安插.给予千把总直职。唐崖土司近四百年的历史变迁折射出( )
A.政府对地方首领有所倚重 B.自请改土归流实为无奈之举
C.少数民族拥有较大自治权 D.政府适时调整地方治理手段
8.阅读中国部分王朝的边疆治理简表,下列空格处填写正确的是( )
时期 管理体系 边疆防御 民族政策
唐朝 唐朝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和 其长官由各民族首领担任,上统于中央政府。 确立军镇屯制度 采取武力讨伐方式,但以怀柔、招抚为主,故册封、和亲为历朝之最
明朝 在中央设置礼部、鸿胪寺和 ,作为管理民族事务的三大机构。 重修长城,设九边重镇 册封各地民族首领,由各族酋长世袭卫所、土司职务,重视茶马贸易、马市等经济交流
清朝前期 在中央设立 ,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地方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西北设 ;乌鲁木齐设都统;东北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等 制定笼络政策,如封爵、联姻
A.鸿胪寺 提督四夷馆 宣政院 伊犁将军
B.羁縻州刺史 提督四夷馆 理藩院 伊犁将军
C.羁縻州刺史 行都指挥使司 理藩院 安西都护府
D.鸿胪寺 提督四夷馆 理藩院 伊犁将军
9.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都把西域视为故土,行使着对该地区的管辖权,下列各西域疆域图朝代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元朝;②清朝;③唐朝 B.①清朝;②元朝;③唐朝
C.①汉朝;②清朝;③唐朝 D.①唐朝;②清朝;③汉朝
10.下图为唐宋丝绸之路形势图,导致这种变化的社会政治原因是
唐朝丝绸之路 宋朝海上丝绸之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经济中心已移至南方
C.政府实施开放的对外政策 D.北方多民族政权并立
11.“饮酪”一直是胡族典型的饮食习惯,汉族人鲜有饮酪者。十六国北朝时期,饮酪才慢慢在北方仅族社会生活中普及。这一变化表明
A.北方民族交流加强 B.胡族饮食结构更科学
C.南北经济联系扩大 D.中原畜牧业发展迅速
12.康熙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A.西方殖民者联合挑起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活动
B.中央开始设置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C.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
D.维护祖国统一与反对外来侵略相结合
13.在西周的金文记录中已经出现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华夏族不断扩大种族认同观念增强 B.国家统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冲突剧烈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唯一纽带
14.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下面的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
A.元朝推行民族平等政策 B.边疆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C.元朝沿用唐朝“羁縻”政策 D.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15.秦汉王朝采取以徙民实边、屯田为主要内容的边疆政策,秦朝给徙民予拜爵一级奖励,汉朝则免除所有田租和人头税,并赐给一定数量的土地、农具、牧畜和籽种.这些政策( )
A.促进了经济的均衡发展 B.巩固了边疆地区的统治
C.加剧了人地之间的矛盾 D.阻碍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16.《清明上河图》中有个有趣的现象,画上似乎只有一个正在运输货物的胡人,除此之外,可谓“千汉一胡”。这与唐代胡人满京城,贩卖各种物品的情况完全不同。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政局状况 B.民间习俗 C.思想观念 D.经济水平
17.美国学者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一书中指出:“中世纪的远东,对于药品、食物、香料以及焚香等物品并没有明确的区分——换句话说,滋补身体之物与怡养精神之物之间,魅惑情人之物与祭维神灵之物之间都没有明确的区别”。这主要折射出唐代
A.对外贸易繁盛 B.民众生活的丰富
C.医药水平较高 D.兼容并包的气度
18.遗赐为古代帝王死后,继任者把其遗留物恩赐给部分周边民族政权统治者的一种外交活动。宋代进行遗赐时,采取差异化对待,在遗赐物品种类和数量上,辽、金为第一档,远超其他各国;西夏为第二档;西蕃、交趾等为第三档。据此可知,宋朝遗赐( )
A.体现了民族歧视政策 B.旨在稳定政权环境
C.导致国家的积贫积弱 D.强化了对边疆统治
19.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之时,清朝有一些加强东北边防、设立中俄界碑、绘制实测舆图等边界观念。之后,议政王大臣等将中俄平等的划界订约修饰成清朝对俄国的一种恩惠;乾隆要求沙皇对其臣服,对俄政策重回“朝贡礼”路线。这表明( )
A.传统边界因中俄订约划界而动摇 B.天下观念的持续稳固与强化
C.中国近代国界观念的形成受制约 D.清朝疆土频遭割让藩属丧失
20.某朝代建立之初,士绅或庶民的发型、服装依旧崇尚“胡俗”。开国君主乃下诏恢复固有传统,规定士绅百姓必须束发,官员戴乌纱帽,并依身分穿着官定的朝服款式、图案及布料。国子监生、生员亦各订有衣冠。这位皇帝是
A.推动汉化的北魏孝文帝 B.革胡俗行汉法的隋文帝
C.除去蒙古习俗的明太祖 D.怀柔汉人的清顺治皇帝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77年,日本政要井上馨与清朝驻英公使郭嵩焘、副使刘锡鸿会谈。郭、刘二人的日记对此有着截然不同的记载。
材料一廿七日,井上馨来谈(注:井上馨谈及英国近代税收制度)……刘云生(注:刘锡鸿,字云生)云:“此法诚善,然非民主之国,则势有所不行。西洋所以享国长久,君民兼主国政故也。”此论至允。
——据郭嵩焘《使西纪程》
材料二廿七日,井上馨来,与正使并接晤之。井曰:“中国……不效西法改弦而更张之?余曰:“祖宗制法皆有深意,……为大臣者,第能讲求旧制之意,实力奉行,悉去其旧日之所无,尽还其旧日之所有,即此可以复治。若改弦而更张,则惊扰之甚,祸乱斯生,我中朝敢不以贵国为戒乎?”
——据刘锡鸿《英轺私记》
(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刘锡鸿谈及“西法”的态度有何不同?
材料三有学者认为:郭嵩焘的记载大概率属实,而刘锡鸿恰恰在日记中隐瞒了真实的想法。部分证据材料如下:
①总理衙门规定:“出使各国大臣应随时咨送日记等件”,“凡有关系交涉事件,及各国风土人情,该使臣皆当详细记载,随事咨报,……自当用心竭力,以期有益于国”。出行前,朝廷应总理衙门之奏请,诏命郭嵩焘将沿途所记日记等咨送总署。郭嵩焘到达伦敦后,立即将几十天极为详细的日记题名为《使西纪程》寄回总署。《英轺私记》是刘锡鸿的私人日记,也是一部回忆录,其有后来增补和修改的痕迹。
②一年多以前(注:1874——1875年),总理衙门曾召集沿江沿海省份督抚商议海防,绝大多数参与者均认定日本的改革是在自取灭亡。朝野对日本改革的批判成为一时的风尚。
③李鸿章评刘锡鸿:“云生横戾巧诈,日记虽可动听,物望(注:大众对其人品的评价)殊不见佳。”总理衙门大臣沈桂芬评刘锡鸿:“刘云生天分高,以能贬刺洋人、邀取声誉为智,此洋务所以终不可为也。”
④郭、刘二人积不相能,从遇事扞格(注:互相抵触)直到互相参奏,对使事及二人仕途均有影响。受到清政府的申斥,撤职急诏回国。郭后辞官归野,刘官至光禄寺少卿等职。刘后又参奏李鸿章,却落得“诏斥其信口诬蔑,交部议处”的结果,被彻底罢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该学者观点的合理性。(要求:充分运用4个证据材料进行分析,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2.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材料一 历史上的春秋时期,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中华大地上的居民中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戎、狄、蛮、夷。尽管戎狄和华夏在文明程度上有差距,但这对彼此交往并无太大妨碍,如周王曾娶狄女为后,晋献公、文公都娶戎族女子为妻。春秋早期,戎狄势力很盛,中原的华夏诸小国受其威胁较严重,即使晋、齐等大国也经常要遭到戎狄的侵袭。从春秋中期开始,华夏各国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通过称霸而相互联合,增强了对戎狄的防御能力,不少的戎狄渐被华夏所征服。由于各族长期和华夏聚居在一起,经过不断的相互影响,文化礼俗等方面的差别日趋减少。到春秋末年,原来散居于中原各地的戎狄蛮夷差不多都已和华夏融合在一起了。
——《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历史是由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缔造的,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与其他许多民族一样,在伟大祖国的创造与发展过程中,尽了自己光荣的责任。西藏地方自古是中国一部分,藏族与世居青藏高原的古今许多民族为开发、建设和守卫祖国的西南边地作出了杰出贡献,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华灿烂文化的发展谱写了不朽的华章。西藏地方的藏族和祖国内地的汉族及各兄弟民族,也在共创中华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水乳交融的紧密关系。
——张云《西藏历史55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时期民族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出明清对西藏行使管辖权的措施。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一带修缮长城,设置辽东、宣府等九个重镇,以防备蒙古贵族的袭扰。隆庆年间,明廷封与明修好的俺答汗为顺义王,封其妻三娘子为忠顺夫人,使其为明“保边守塞”;在大同、宣府等边外开设了多处马市,定期交易,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在西藏,明廷册封喇嘛教派领袖为“法王”,建立宣慰司等军政管理机构;修通从雅州到乌斯藏的驿道,设置驿站,“道路毕通”。西藏喇嘛和官商来京人数“宣、正间不过三四十人,景泰时十倍,天顺间百倍”。在西番设立赤斤蒙古卫、沙州卫、安定卫等,以畏兀儿、蒙古贵族或头目担任各卫指挥,“受边臣羁络”“给之金牌,令岁以马易茶。”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下册)
(1)据材料概括明朝治边政策的内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明朝的治边政策。
参考答案:
1.A
2.D
3.B
4.C
5.D
6.C
7.D
8.B
9.D
10.D
11.A
12.D
13.A
14.D
15.B
16.A
17.D
18.B
19.C
20.C
21.(1)材料一,对西法认可、赞赏;材料二,推崇祖宗之法,不认可学习西法。
(2)观点:郭嵩焘的记载大概率属实,而刘锡鸿日记大概率不属实。
合理性:首先,总理衙门规定,出使各国大臣应随时咨送日记等件,凡有关系交涉事件,及各国风土人情,该使臣皆当详细记载,随事咨报,郭嵩焘作为外交使臣达伦敦后,立即将几十天极为详细的日记题名为《使西纪程》寄回总署,说明郭嵩焘严格按照总理衙门的规定在行事,而《英轺私记》是刘锡鸿的私人日记,也是一部回忆录,具有更多的个人意愿表达,并且有增补和修改的痕迹。
其次,关于日本明治维新,1874——1875年,总理衙门曾召集商议海防,绝大多数参与者认为,日本改革将会失败,对日本改革的批判成为一时的风尚。刘锡鸿在日记中的记载迎合了朝廷的舆论,却与总理衙门的初衷背道而驰。
再次,李鸿章对刘锡鸿的评价不高,总理衙门大臣沈桂芬也认为刘锡鸿天分较高,但以贬刺洋人、邀取声誉为智,是沽名钓誉之人。
最后,郭嵩焘和刘锡鸿曾经不合,相互抵触、参奏,受到清政府的申斥,撤职急诏回国。刘锡鸿后参奏李鸿章,被诏斥其信口诬蔑。
综上可知,从刘锡鸿日记的篡改到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其日记的可信度较差,而郭嵩焘上奏的《使西纪程》是外交日记记录,更具有权威性。
22.(1)新变化: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形成华夏族(或答“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原因:春秋中期开始,华夏各国经济文化有了较大发展;战争将中原先进的制度、文化、科技扩展到少数民族地区。
(2)观点: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明:设行都指挥使司,册封宗教首领。清:册封喇嘛教首领;设置驻藏大臣;金瓶掣签。(任答两点)
23.(1)内容:修筑长城;设立重镇;册封首领,实行羁縻政策;茶马互市;修通驿道;广置卫所。
(2)评价: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社会进步;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后世边疆治理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