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十校联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附答题卡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十校联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附答题卡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29 08:39:57

文档简介

(
线
)班级
考号 (
初中化学联考试题答题卡
)
姓名
考生注意:
1. 化学试题共有四个大题,21个小题,总分70分
2. 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题号后的指定区域内
3.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Zn:65 Cu:64 Ag:108
选择题(本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1-10 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12 题每题有一或两个正确选项,正确选项不全得 1 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题(本题共 5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7分)
13 .(1) (2) (3)
14 .(1) (2) (3) (4)
15 .(1) 、 (2) (3)
16 .(1) (2) (3)
17 .(1) (2)
(3)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共 3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24 分)
18 .(1)
(3) 、
(4)
(5) 、
19.[探究活动一](1)
(2)
(3)
(4) (5)
[探究活动二](1)

(4)
20. (1)
A: B:
(3) (4)
(5) (6)
四、综合题(本题共1个小题,每空1分,共7分)
(1) (2)
(3)化学试题
考生注意:
1. 化学试题共有四个大题,21个小题,总分70分
2. 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题号后的指定区域内
3.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Zn:65 Cu:64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1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1-12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正确选项不全得1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
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你的选项所对应的大写字母涂黑
1.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石墨制取金刚石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浓硫酸在实验室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D.石油制合成纤维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取 B.收 C.称 D.洗
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棕色粉末变为银白色
C. 氯化铵溶于水吸热,温度升高
D.氢氧化钠固体放置在空气中:白色固体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
4.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A. 有机物:甲烷 乙醇 葡萄糖
B. 复合肥料:尿素 硝酸钾 磷酸二氢铵
C. 为人体供给能量的三种营养素:糖类 维生素 蛋白质
D.混合物:煤 石油 冰水混合物
5.下列有关资源和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B.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C.回收废旧金属既节约金属资源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 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制得煤焦油、焦炭、煤气等
色氨酸(C H N O )是一种氨基酸,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黄豆、黑芝麻、海蟹等得以改善。有关色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 H N 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4 g
B.色氨酸中碳、氢、氮、氧元素质量之比为11:12:2:2
C.色氨酸中共有27个原子
D.色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7.下表中对化学知识的阐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材料
①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②吸烟危害人体健康,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 ③酶是一种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 ①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 ②青铜、锰钢和氧化铁是金属材料 ③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C.化学与能源 D.化学与安全
①乙醇汽油属于新能源 ②氢气是理想的清洁能源 ③可开发的新能源有生物质能、潮汐能等 ①厨房燃气管道漏气应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 ②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③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8.某固体混合物由镁和氧化镁组成,取该混合物12.8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蒸发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48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5% B. 20% C. 16% D. 40%
9.下列各组离子在pH=13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 Ag+、Na+、Cl-、SO42- B. Ba2+、Na+、Cl-、NO3-
C. K+、Cu2+、Cl-、SO42- D. NH4+、Na+、HCO3-、NO3-
10.下列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H4Cl和KNO3 取样,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CuSO4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C 分离KCl和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D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11.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12.取6.5 gZn放入Cu(NO )和 AgNO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分析 正确的是( )
A. 若滤液为蓝色,滤渣中一定有 Ag、Cu
B. 若滤液为无色,滤液中一定有 Zn(NO ) , 可能有 AgNO3。
C. 若滤液为无色,原溶液中 AgNO 的质量不可能为34g
D.若滤渣质量为20 g,滤液中一定有 Zn(NO ) , 一定没有 AgNO
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请在答题卡上把你的答案写在相对应的题号后的指定区域内
13.用化学用语填写。
(1) 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2) 写出一种有机氮肥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3) 不含电子的离子____________
14.下面是某品牌豆浆的营养成分表。请回答:
成分 蛋白质 油脂 糖类 钙 铁 维生素
质量分数(%) 1.8 0.7 1.1 0.01 0.0005 0.015
(1)表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是____________。
(2)若人体缺乏__________,会引起坏血病。
(3)豆浆中的 在消化道内逐渐被分解成可被人体吸收的多种氨基酸。
(4)淀粉属于糖类,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与水反应最终转化为______。
15 .观察图1、图2中各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1是溴的原子结构示意图,x=______;溴的化学性质与图2中______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字母序号)。
(2)图2所示微粒中,其中________(填字母序号)属于稀有气体原子。
(3)由图2中的阴、阳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16.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2)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采用______(填“升
温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①t2℃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②甲溶液由t2℃降到t1℃,一定有晶体析出
③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到t1℃,所得溶液溶质量分数大小关系:
乙>丙>甲
④t1℃时,用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
系:甲>乙>丙
⑤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17.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和反应关系。 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是一种酸,其浓溶液具有吸水性,D、E均为氧化物,E为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D转化为C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
(3)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请在答题卡上把你的答案写在相对应的题号后的指定区域内
实验室有氯酸钾、稀盐酸、二氧化锰、大理石等药品及相关仪器和用品,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若用上述药品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 __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3)用 D 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_____________的物理性质。要完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时合理的操作是_______(填A或B)时,在水下用玻璃片磨砂面盖好玻璃片,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A.集气瓶中还有少量水 B.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4) 若用上述药品制取二氧化碳,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5)盐酸有挥发性,为除去制得的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将气体通过装置 E,E中的液体药品由左至右依次是足量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
19.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科学探究,请你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现有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少量Na2SO4、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的粗盐样品,某实验小组对粗盐样品进行提纯,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氯化钠溶液。
步骤如下:取样加足量水溶解,先加入过量Ba(OH)2溶液,再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后,蒸发结晶,得到精盐。
回答下列问题:
(1 ) 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滤渣的成分有_________种。
写出加入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所得精盐配置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NaCl
的质量为________。
(5)对配置溶液进行检测发现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为_____。
A.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 B.取水时俯视读数
C.砝码生锈 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
【探究活动二】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里发现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
久的NaOH溶液,同学们对溶质的成分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二:NaOH溶液完全变质
【实验探究】
(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小华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步骤一 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 成 立
步骤二 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变红
若步骤一与步骤二顺序调换 (填“是”或“否”)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反思】
(3)下列物质中不能替代步骤一中所加试剂的是____(填序号)。
①BaCl2溶液 ②Ca(NO3)2溶液
③Ca(OH)2溶液 ④Ba(OH)2溶液
(4)步骤二中用另外一种试剂代替酚酞溶液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兴趣小组同学在做镁与盐酸反应的实验时,不小心将镁条掉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 意外发现溶液中有白色不溶物和气泡生成。同学们非常好奇,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
(1)小明先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溶液无变化;再用排水法收一试管该气体,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气体燃烧,有轻微爆鸣声,产生淡蓝色火焰,该气体是
【探究二】
【提出问题】白色不溶物是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Mg(OH)2; 猜想二:MgCO3;
猜想三:Mg(OH)2和MgCO3
浓硫酸 碱石灰
C D
图2
【查阅资料】①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
②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③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取适量干燥的白色不溶物,充分加热,并使分解的气体依次
通过图1的A、B。
【实验现象】(2)A中: B中:
【实验结论】 猜想三正确
(3)写出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拓展探究】(4)直接向白色不溶物中滴加足量 ,也能检验碳酸
镁的存在。
【探究三】
同学们为了进一步测定白色不溶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关系,继续进行
下列探究:
称取干燥的白色不溶物36.8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并使分
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被图2装置的 C 和装置D吸收。
【实验数据】实验后装置C增重3.6g,装置D增重13.2g。
(5)若上述白色不溶物的组成用xMg(OH)2●yMgCO3表示,则x:y=
【反思与评价】
(6)实验后,同学们经过讨论交流,发现实验方案可进一步优化,
下列优化方案可行的是
①只称量C、D增加的质量,不称量白色不溶物的质量
②去掉D,只称量白色不溶物的质量和装置C增重的质量
③去掉C,只称量白色不溶物的质量和装置D增重的质量
四、综合题(本题共1个小题,每空1分,共7分)
请在答题卡上把你的答案写在相对应的题号后的指定区域内
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样品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称取该样品24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分析并计算:
(1)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______ 。
(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3)向所得不饱和溶液中加入36.3g水,求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0.1%)。化学试题三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C D A B D D A B B C CD
(1)H22 (2) CO(NH2)2 (3) H+
14. (1)铁 (2)维生素C (3)蛋白质 (4)葡萄糖
15. (1)7 A (2) E (3)MgO
16. (1)28.6% (2)升温 (3)②⑤
17. (1)H2SO4
(2)放热,产生白色浆液
(3)Na2CO3+Ca(OH)2=CaCO3↓+2NaOH
18. (1)略
(2)木条复燃
(3)不易溶于水 A
(4)CaCO3+2HCl=CaCl2+H2O+CO2↑
(5) 饱和碳酸氢钠 浓硫酸
探究活动一
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
(2) 四
Na2CO3+2HCl=2NaCl+H2O+CO2↑ 、 NaOH+HCl=NaCl+H2O
7.5
(5) BC
探究活动二
(1)CO2+2NaOH=Na2CO3+H2O
(2)一 是
(3)③④
(4)CuCl2+2NaOH=Cu(OH)↓+2NaCl (合理即可)
(1)H2
(2)A:无水硫酸铜变蓝 B: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Mg(OH)2MgO+H2O (4) 稀盐酸或稀硫酸
(5)2:3
(6)①②
(1)8.8
(2)88.3%
(3)13.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