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子李[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刷子李[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5-31 14: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刷子李》A、B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3.认识课文中的6个生字,摘录描写精彩的句子。
  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写人的写作方法,摘录描写精彩的句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A案
  教学过程
  一、扣题导入
  1.出示课题。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见姓李的老师称李老师,看见姓李的会计称李会计,看见姓李的厂长称李厂长,那看见姓李的粉刷师傅,我们称什么呢?
  3.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作者为什么称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为“刷子李”呢?请同学们结合预习,猜猜原因。
  4.“刷子李”他的技艺到底有多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要读得流利。
  1.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正音,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蘸(zhàn)和 (hè)着琴音 必得(dě) 发怔(zhèng) 调(tiáo)浆 天衣无缝(fèng)
  3.再读课文,画出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语句。
  三、小组讨论,深化感悟
  根据学生所画句子,顺势导入以下两个话题的讨论:
  话题一:黑衣服的描写
  1.文中多次写到“刷子李”的黑衣服,你们发现了几处?
  2.学生交流列举。(四处)
  3.教师小结:听说黑衣服──看到黑衣服──检查黑衣服──发现“小白点”。
  4.出示:“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白刷不要钱。”
  5.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技艺高超)
  6.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了他的技艺高超?
  7.读一读,读出对他高超技艺的赞叹。
  8.刚才我们通过对一些重点词句的品析来体会作者描写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小组讨论其它三处地方描写的好处。
  9.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10.小组派代表朗读,要让同学听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在读之前可让其他同学友情提醒,促进交流,深化感悟。
  11.为什么要着重写“发现‘小白点’”?
  12.指导学生读出曹小三心理的变化。
  话题二:刷墙的描写(第五小节)
  1.“刷子李”的粉刷本领到底有多强?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2.学生自读。
  3.这一小节,有哪些令你惊叹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与小组成员交流交流看法。
  4.小组派代表小组讨论的结果。
  (1)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折得清爽。(蘸浆的手法高明,或者调浆配料方法巧妙。)
  (2)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声,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动作熟练,优美。)
  (3)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做的活,效果非同一般。)
  5.请一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6.自由练读。
  话题三:写法的妙处
  1.课文是写“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本该花大篇幅描写他是怎样刷墙,刷得怎样好,可为什么却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他的黑衣服呢?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刷墙的描写是直接写他的刷墙的技艺高超,而黑衣服的描写虽然不是直接写,可从这些描写中却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技艺高超,我们可以称这种描写为侧面描写,但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是为了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四、紧扣末句,总结课文
  1.出示最后一小节。
  2.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分别见到、听到?
  五、课后作业
  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夸一夸身边有一技之长的人,用一段话写下来。
  B案
  教学过程
  一、解课题,初识“刷子李”
  1.出示课题“刷子李”,说说从课题中你可以看出一些什么?
  可能的答案:(1)课文描写的是一个姓李的人;(2)这是一个用刷子干活的人;(3)这个人刷墙特别好,所以才叫“刷子李”……
  2.刷墙特别好的,姓李人叫“刷子李”,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称呼。你还知道类似的称呼吗?
  比如:做豆腐特别好的,姓王的人叫“豆腐王”,剃头特别好的,姓陈德任叫“剃刀陈”……
  二、读课文,了解“刷子李”
  1.自由朗读课文,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说说“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可以自由说说初读课文后的感受,谈谈初步印象,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里的话来说。
  3.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做好标记。
  4.课堂交流,用一个词来说说“刷子李”的粉刷技艺高超到了什么程度,并在课文中找出理由。
  学生可以多个词语来形容“刷子李”的粉刷技艺高超,比如:出神入化、天衣无缝、出乎意料、不可思议。
  理由主要有以下这些,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调整教学顺序。教学时要把理解、朗读结合起来。
  (1)“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上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通过动作和声音的描写,写出了“刷子李”刷墙时动作熟练优美。
  (2)“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一个“天衣无缝”,一个比喻,写出了“刷子李”粉刷的墙面十分平整,质量很高。
  (3)“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这段话可以和文章开头的一段话联系起来,理解“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真的没有白点,不可思议。
  ……
  5.选择最有兴趣,认为写的最好的句段有感情朗读。
  三、悟语言,体会韵味
  1.熟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独特的感觉。
  2.通读课文,在头脑中想象“刷子李”的形象,刷墙时的样子。再和同位说一说。
  四、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
  2.摘录精彩的语句。
《刷子李》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师傅、刷浆、包袱、透亮、清爽、搜索、威严、露馅、发怔、发傻、半信半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3.继续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了解冯骥才和他的《俗世奇人》,收集相关资料,提供同类文章《泥人张》《快手刘》。
   2.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同时阅读人物描写出色的文章,积累优美词句及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将结识一位手艺人,他就是──《刷子李》。[板书课题]
  2.解题:怎么叫刷子李呢?(姓李,专干粉刷这一行)
  3.简单介绍作者冯骥才及本文出处。
  参考资料:冯骥才,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作家。他长于天津,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怀着一种近乎狂热的激情。他以学者式的渊博和填密,有条不紊为天津文化倾注着心血:他对天津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过抢救性考察;他写过不少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小说,如《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等,从而挖掘天津人的集体性格,展示这个城市的形态和灵魂。其实,这些已超越了学术范畴,它对延续历史文脉、保持个性魅力、清晰城市形象、促进天津未来发展等,都具有深层的意义……
  本文选自《俗世奇人》,其中所述之事,多以清末民国初年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天津卫,天津的旧称,是东南水路的门户,有守卫京都的意思。即今天的塘沽码头。冯骥才偏爱写“俗世奇人”,自有他的道理:“码头上的人,一强活不成,不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如:“刷子李”、“泥人张”等。
  [板书:俗世奇人]
  二、指导阅读
  1.检查预习,初识“刷子李”。
  提问:通过预习,你认为“刷子李”是个什么样的人?
  (根据学生的自由回答,小结要点──技艺高超──俗世奇人。)
  2.引导学生提问:要读懂本文,你会设计一些怎样的问题来帮助同学?
  (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提问,作为自学要求。如:从哪些地方看出“刷子李”技艺高超?)
  3.指导阅读“自读提示”,勾画要点,补充“自学要求”。
  ⑴“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些地方?
  ⑵作家冯骥才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
  ⑶找出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
  4.根据自学要求阅读课文,勾画圈点做批注,老师巡视,发现问题,点拨指导。
  5.交流自学心得。
  ⑴“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也就是他的“奇”表现在哪些地方?
  根据学生回答指导理解重点句,并指导朗读:
  “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干活前,……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白得清爽。”
  “啪啪声里……雪白的屏障。”
  “每一面墙刷完……没发现。”
  ⑵作家冯骥才是怎样写出“刷子李”技艺高超的?
  引导归纳要点,学习写作方法:
  一波三折的叙事,引人入胜──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师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后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
  注重细节描写,塑造人物个性──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裤,刷墙时娴熟的动作,还有那个让人吃了一惊的白点等细节描写都使“刷子李”这个人物活了,神了。
  采用对比手法,烘托人物形象──曹小三对师傅“半信半疑”的态度和主人公“艺高胆大”的自信进行对比,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刷子李”这个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
  三、积累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
  1.谈话:本文语言朴素,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叙述语言,都情趣盎然,简洁传神。同学在解决前两个问题的同时,已经找出了不少精彩语句。现在不妨再读一读,选一句最精彩的推荐给大家,并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再次阅读,准备推荐。
  2.交流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进一步学习如何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
  3.摘抄精彩语句,尝试点评。
  四、推荐阅读,课外延伸
  1.教师推荐:《泥人张》《快手刘》
  2.学生推荐课前找到的同类文章。
  作业设计:小练笔:选择身边一个熟悉的人进行片段描写,写出他的主要特点(一个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