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检测卷(第1-5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检测卷(第1-5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7.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5-04 19:4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期中检测卷(第1-5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1984年、1996年、2009年、2100年这四个年份中闰年有( )个。
A.1 B.2 C.3
2.成人平均体重大约是65千克,照这样计算,15名成人一次性乘坐载重1吨的电梯( )超载。
A.会 B.不会 C.不能确定
3.根据下面线段图,求羽毛球拍和网球拍一共多少钱,列式正确的是( )。
A.40+22 B.40-22+40 C.40+22+40
4.一本书,小强每天看25页,14天可以看完,如果7天看完,每天看( )页。
A.30 B.50 C.60
5.31×□4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
A.5 B.4 C.3
6.在计算时,乐乐把12看成了21,得数比正确的得数多( )。
A.9 B.135 C.108
二、填空题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星身高大约140( ),体重40( );他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有2( )。
(2)马拉松长跑比赛全长约42( ),跑完马拉松全程大约需要7( )。
8.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间:
凌晨4时( );下午3时10分( );晚上10时50分( )。
9.32个23的和是( ),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
10.要使7□×4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里可以填( )。
11.在括号里填上“>”“<”或“=”。
21×19( )400 145-33-29( )145-(33+29)
37×50( )43×60 135-35÷5( )(135-35)÷5
12.根据46+21=67,24×67=1608,写成综合算式是( )。
三、判断题
13.75和40相乘,积的末尾有3个0。( )
14. 1吨铁要比1000千克棉花重得多。( )
15.58×3×3与6×58的积相等。( )
16.9月1日的前一天是8月31日。( )
17.一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从上午8时到下午1时,一共行驶了560千米。(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32×10= 50×60= 480÷6= 46-28= 93+40=
43+69= 280÷7= 0×78= 20×15= 80×11=
19.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0.脱式计算。
540-240÷6 27×13÷9 (102-64)×42
五、解答题
21.少年宫、学校、琳琳家在同一条直线上,少年宫离学校1500米,琳琳家离学校2500米。少年宫和琳琳家相距多少千米?
22.某电影院2014年7月26日至8月8日举办电影节,电影节共举办多少天?
23.每个羽毛球4元,每筒有12个羽毛球。买这些羽毛球一共需要多少元?

24.李老师每分钟步行62米,他从家走到学校需要12分钟。如果他想用8分钟从家走到学校,平均每分钟要走多少米?
25.贝贝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爸爸妈妈周末带她到海洋馆游玩,海洋馆的门票价格如下。贝贝一家三口买门票一共花了多少钱?(列综合算式解答)
今日票价 成人票:每张150元 儿童票:每张108元 团体票:每张125元 (团体票需5人及以上)
参考答案:
1.B
【分析】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普通年份是4的倍数,整百年份是400的倍数,即是闰年,据此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1984÷4=496,是闰年。
1996÷4=499,是闰年。
2009÷4=502……1,不是闰年。
2100÷400=5……100,不是闰年。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并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B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65×15求出15名成人的总重量,在根据1吨=1000千克,将15名成人的重量和1000千克比较,如果小于或等于1000则不会超载,如果大于1000则会超载,据此选出合适的选项即可。
【详解】65×15=975(千克)
1吨=1000千克
975<1000
15名成人一次性乘坐载重1吨的电梯不会超载。
故答案为:B
3.C
【分析】先用40加上22计算出羽毛球拍的钱数,再加上40计算出一共多少钱;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40+22+40=102(元),所以羽毛球拍和网球拍一共102元,列式正确的是40+22+40。
故答案为:C
4.B
【分析】由题意可知:这本书一共25×14=350页,如果7天看完,则每天应看350÷7=50页,据此解答。
【详解】25×14÷7=50(页)
如果7天看完,每天看50页。
故答案为:B
5.C
【分析】依次将2、3、4、5…代入算式中,看□里是哪个数时,积是四位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1×24=744
31×34=1054
31×44=1364
31×54=1674
□最小可以填3。
故答案为:C
6.B
【分析】可以假设□代表的数是2,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算出原算式的结果,当把12看成21时,计算出式子的结果,再求出两个得数的差即可。
【详解】□=2时
15×(12+2)
=15×14
=210
15×(21+2)
=15×23
=345
345-210=135
在计算15×(12+□)时,乐乐把12看成了21,得数比正确的得数多135。
故答案为:B
7.(1) 厘米/cm 千克/kg 千米/km
(2) 千米/km 小时/h
【分析】(1)结合生活常识,以及数据140,这里选择厘米作单位,体重的数据是40,这里选择千克作单位;家离学校的距离数据是2,选择千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2)马拉松的路程是比较长的,这里选择千米作单位,跑完马拉松的时间也是相对比较长的,这里选择小时作单位。
【详解】(1)小星身高大约140厘米,体重40千克;他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有2千米。
(2)马拉松长跑比赛全长约42千米,跑完马拉松全程大约需要7小时。
【点睛】根据所学的单位大小以及常识积累,直接解答。
8. 4:00 15:10 22:50
【分析】普通计时法化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没超过12时的,直接去掉限制词即可;超过12时的,去掉限制词,再用当前时间加上12时即可。
【详解】凌晨4时(4:00);下午3时10分(15:10);晚上10时50分(22:50)。
9. 736 990
【分析】(1)32个23的和就是求32个23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32乘23即可得出答案;
(2)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用99乘10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32×23=736
(2)99×10=990
所以32个23的和是736,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990。
10.0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7□×40其中一个因数末尾有0,积一定有一个0,要使积的末尾有两个0,则□=0或□×4的积末尾有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于4×5=20,如果□填5,则原式为75×40=3000,积的末尾有3个0,不符合题意;如果□填0,则原式为70×40=2800,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符合题意。
故要使7□×4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里可以填0。
11. < = < >
【分析】第1题,计算出21与19的积,再与右边的数进行比较;
第2题,根据减法的性质直接判断即可,a-(b+c)=a-b-c
第3题,计算算式的得数,再比较;
第4题,左边算式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右边算式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最后比较得数即可。
【详解】21×19=399,21×19<400;
145-33-29
=112-29
=83
145-(33+29)
=145-62
=83
另外,根据减法的性质:145-33-29=145-(33+29)
37×50=1850
43×60=2580
1850<2580
37×50<43×60
135-35÷5
=135-7
=128
(135-35)÷5
=100÷5
=20
128>20
135-35÷5>(135-35)÷5。
12.24×(46+21)=1608
【分析】观察这两个算式,看是否有重复出现的数,观察可知“67”在46+21=67,24×67=1608中重复出现,再观察发现先有46+21=67的67,再有24×67=1608的67,故将24×67=1608的67用“46+21”代替,为了不改变运算顺序和结果需要考虑是否加括号的问题,发现替代后是乘加,需要加括号括起46+21,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46+21=67,24×67=1608,写成综合算式是24×(46+21)=1608。
13.√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出75和40的乘积,即可解答。
【详解】75×40=3000
75和40相乘,积的末尾有3个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
【分析】1吨的铁与1000千克的棉花相比,因为都是1吨,所以一样重。据此解答。
【详解】1吨=1000千克
1吨铁和1000千克棉花一样重,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分析】分别计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再判断即可。
【详解】58×3×3=174×3=522
6×58=348
58×3×3与6×58的积不相等,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一年有12个月,其中31天的月份是大月,这些月份是: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8月份是大月,一共有31天;9月1日的前一天是8月31日。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下午1时换算成24时计时法是13时,上午8时换算成24时计时法是8时,先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计算出这辆汽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小时,再乘每小时平均行驶的距离,即可算出这辆车从上午8时到下午1时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据此解答。
【详解】上午8时=8时
下午1时=13时
13-8=5(小时)
80×5=400(千米)
400千米<560千米
一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从上午8时到下午1时,一共行驶了400千米。题目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320;3000;80;18;133;
112;40;0;300;880
【详解】略
19.1334;1665;
4480;4836
【分析】(1)(2)(4)按整数乘法法则:从右边起,用第二个乘数每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最后把几次乘得的数相加。据此解答;其中(2)(4)乘法验算时,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计算,看得数是否与原式得数相同即可;
(3)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据此解答。
【详解】23×58=1334 37×45=1665
验算:
56×80=4480 62×78=4836
验算:
20.500,39,1596
【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2)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3)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详解】540-240÷6
=540-40
=500
27×13÷9
=351÷9
=39
(102-64)×42
=38×42
=1596
21.1千米或4千米
【分析】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少年宫和琳琳家在学校同一侧,那么用减法计算出相距的米数,1千米=1000米,再根据进率转换单位;第二种:少年宫和琳琳家在学校两侧,那么用加法计算出相距的米数,1千米=1000米,再根据进率转换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第一种:少年宫和琳琳家在学校同一侧:
2500-1500=1000(米)
1000米=1千米
第二种:少年宫和琳琳家在学校两侧:
2500+1500=4000(米)
4000米=4千米
答:少年宫和琳琳家相距1千米或4千米。
22.14天
【分析】某电影院2014年7月26日至8月8日举办电影节,7月份有31天,算出7月份和8月份的经过的天数进行相加即可。计算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但日期的问题要注意,减完还得加上1,因为开始那一天也算经过的时间。
【详解】进行分段计算:
第一段:7月份经过的时间。7月份31天,开始时间为7月26日,7月份最后一天31天,31-26+1=5+1=6(天),7月份共经过6天,
第二段:8月份经过的时间。从8月1日还是计算,8月8日结束, 8-1+1=8(天),
所以一共举办了6+8=14天
答:电影节共举办14天。
【点睛】考查日期的推算,但特别注意还得算上开始的那一天。
23.720元
【分析】图中共有15筒羽毛球,先用15×12求出羽毛球的数量,再乘每个羽毛球的价格,即可求出买这些羽毛球一共需要多少元。
【详解】15×12=180
180×4=720(元)
答:买这些羽毛球一共需要720元。
【点睛】解答此类问题,要先分析题文中的条件和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本题也可以先求每筒羽毛球需要多少元。
24.
93米
【分析】已知步行速度和时间,用速度乘时间可求出他家到学校的距离,再除以新的时间,即可得到需要的速度,据此解答。
【详解】62×12÷8
=744÷8
=93(米)
答:想用8分钟从家走到学校,平均每分钟要走93米。
【点睛】明确时间、速度、路程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系。
25.408元
【分析】根据每张票的价格×人数=总钱数,分别求出爸爸妈妈、贝贝买票的钱数,再把他们买票的钱数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150×2+108
=300+108
=408(元)
答:贝贝一家三口买门票一共花了408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