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检测卷(第1-5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检测卷(第1-5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5-04 19:4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期中检测卷(第1-5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再补画一个正方形,使补画后的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一共有( )不同的补画方法。
A.2种 B.3种 C.4种
2.9□468≈10万,□里可以填的数字有( )个。
A.10 B.5 C.4
3.已知1×9+2=11,12×9+3=111,123×9+4=1111,那么12345×9+6=( )。
A.11111 B.111111 C.11111111
4.下面三道算式中,与280×64相等的算式是( )。
A.28×64 B.280×640 C.56×320
5.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积也( )。
A.不变 B.乘2 C.除以2
二、填空题
6.下列现象中,平移的有( )个,旋转的有( )个。
①轮船在水里航行;②荡秋千;③风扇叶片的运动;④升降机运动。
7.在965004500中,从左边起,第一个“5”表示( ),第二个“5”表示( )。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亿”作单位是( )亿。
8.一个普通计算器的数字键“4”坏了,如果要在计算器上算出48×22,该怎么办呢?请用算式表示出思考过程( )。
9.妈妈比强强大25岁,今年妈妈的岁数正好是明明的6倍。今年妈妈( )岁。
10.在括号里填“>”“<”或“=”。
120×18( )12×180 240×50( )240×60 303×11( )101×33
460500( )47万 1000万( )1亿 25000千克( )23吨
11.张叔叔每天可以加工145个零件,上个月他工作了26天,一共加工零件( )个。
三、判断题
12.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等腰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13.九万零四十写作90040。( )
14.每双鞋50元,求300元买多少双鞋,是求数量。( )
15.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一定也有几个0。( )
16.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发现输错了当前的数据,按ON/AC可以修改错误。( )
四、计算题
17.我能直接写出得数。
128×5= 230×20= 236+474= 282-60+40=
600×15= 800×70= 520÷5= 6×6÷6×6=
390÷3= 17×300= 80×50= 875-175×0=
18.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57×45= 38×540= *506×34=
19.脱式计算.
602×14+218 9860-236×38
五、作图题
20.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称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六、解答题
21.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4万,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22.一个六位数,最高位上的数是万位上数的2倍,万位上的数是千位上数的2倍,千位上的数是个位上数的2倍,十位上的数是最大的一位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24,这个六位数是多少?
23.如图是兴旺家具厂部分商品的单价。上个周末卖了12套桌椅,一共卖了多少元钱?
24.一只山雀5天大约能吃8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一个月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计算)
25.某超市在“六一”儿童节举行优惠购物活动,购买一种糖果的优惠方案如表。四年级一班要购买10盒这样的糖果,四年级二班要购买12盒这样的糖果。
购买数量/盒 1~10 11~20 21~30
单价/(元/盒) 120 105 85
(1)如果四年级二班单独购买,应付多少元?
(2)如果这两个班合起来购买,四年级一班可以节省多少元?
参考答案:
1.B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可知,要使补画后的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第一种补法,使补画后的图形成为一个正方形。第二种补法,将正方形放在左上方正方形的上面。第三种补法,将正方形放在左上方正方形的左边。据此解答。
【详解】
如图所示,一共有3种不同的补画方法。
故答案为:B
【点睛】解决本题时应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解答,可以亲自画一画,拼一拼,即可得出结论。
2.B
【分析】四舍五入到万位,就是把万位后的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小于5直接舍去,大于或等于5向前一位进一,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据此分析。
【详解】9□468≈10万,显然是用“五入”法求出的近似数,所以□里可以填5、6、7、8、9,共5个。
故答案为:B
3.B
【分析】观察前面三个算式可知,第一个乘数最高位上是1,相邻数位后面数位上的数比前面数位上的数多1,第二个乘数是9,再加上比第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多1的数,算式的结果的位数比第一个乘数的位数多1,各个数位上的数都是1,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已知1×9+2=11,12×9+3=111,123×9+4=1111,那么12345×9+6=111111。
故答案为:B
4.C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0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或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不变;如果一个因数不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看题干中的因数与各个选项中因数之间的变化情况,确定出哪个选项中的算式与280×64的结果相等即可。
【详解】A.28×64,因数64不变,因数280缩小为原来的,得因数28,所以280×64的积是28×64的积的10倍;
B.280×640,因数280不变,因数64扩大到原来的10倍,得因数640,所以280×640的积是280×64的积的10倍;
C.56×320,因数280缩小为原来的,得因数56,因数64扩大到原来的5倍,得因数320,所以280×64的积等于56×320的积。
三道算式中,与280×64相等的算式是56×320。
故答案为:C
5.B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几或除以相同的数;
积不变的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也同时除以(或乘)相同的数,它们的积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积也乘2。
故答案为:B
6. 2 2
【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
旋转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运动。
【详解】平移的有:轮船在水里航行,升降机运动;
旋转的有:荡秋千,风扇叶片的运动;
则平移的有2个,旋转的有2个。
【点睛】熟练掌握平移和旋转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 5个百万 5个百 10
【分析】先确定965004500中的数字在哪一数位上,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算单位,据此作答;
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字,把亿位后面的千万位上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将亿位后的所有数字省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即可。
【详解】在965004500中,从左边起,第一个“5”在百万位上,所以第一个“5”表示5个百万,第二个“5”在百位上,第二个“5”表示5个百。
因为6>5,所以向亿位进1,9+1=10,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亿”作单位是10亿。
8.(50-2)×22
【分析】数字键“4”坏了,不能直接输入48,48=50-2,所以可以输入50减2代替48,再输入“×”号,最后输入22,即可计算出48×22的积,算式为:(50-2)×22;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个普通计算器的数字键“4”坏了,如果要在计算器上算出48×22,该怎么办呢?请用算式表示出思考过程:(50-2)×22。(答案不唯一)
9.30
【分析】根据差倍问题公式:差÷(倍数-1)=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解答即可。
【详解】25÷(6-1)
=25÷5
=5(岁)
5+25=30(岁)
今年妈妈30岁。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差倍问题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明确差倍问题的解答方法。
10. = < = < < >
【分析】(1)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积不变;
(2)一个因数(0除外)相同,另一个数大的积大;
(3)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积不变;
(4)47万=470000,460500<470000,所以460500<47万;
(5)1亿=10000万,1000万<10000万,所以1000万<1亿;
(6)1吨=1000千克,25000千克是25个1000千克,等于25吨,25吨>23吨,所以25000千克>23吨。
【详解】120×18=12×180
240×50<240×60
303×11=101×33
47万=470000,460500<470000,所以460500<47万
1亿=10000万,1000万<10000万,所以1000万<1亿
25000千克=25吨>23吨
11.3770
【分析】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用加工零件个数乘天数,即可求出一共加工零件数量。
【详解】145×26=3770(个)
张叔叔每天可以加工145个零件,上个月他工作了26天,一共加工零件3770个。
12.×
【分析】长方形、正方形和等腰梯形都可以找到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找不到一条直线对折后,使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不是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长方形、正方形和等腰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轴对称图形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3.√
【分析】整数的写法是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详解】九万零四十写作90040。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整数的写法,分级写或用数位表写数能较好的避免漏写0的情况。
14.√
【分析】根据题干分析可得,单价是每双鞋的价格,是50元,300元是总价,要求的能够买多少双鞋,是购买的数量,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要求能够买多少双鞋,是求购买的数量,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5.×
【分析】根据乘法的计算方法可知,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据此举例判断。
【详解】例如120×20=2400,120×50=6000,两个因数的末尾有2个0,积的末尾有2个0或3个0,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详解】计算器上的键盘区域除了数字键和运算符号键之外,还有一些功能键。其中ON/AC是开机、消除键;CE是改错键,主要功能是消除当前输入的数据。故题干说法错误。
17.640;4600;710;262
9000;56000;104;36
130;5100;4000;875
【解析】略
18.11565;20520;17204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要与十位对齐,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
乘数末尾有0时,0不用对齐数位,先不参与计算,只需再最后的结果末尾添上0即可。
乘法验算时,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看是不是等于积。
【详解】257×45=11565 38×540=20520 506×34=17204
验算:
19.8646 892
【解析】略
20.见详解
【分析】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根据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找出各个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依此解答即可。
【详解】
作图如下:
21.最大:44999,最小:35000
【分析】要使“4□□□□”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4万,且满足最大的条件,千位上一定是小于或等于4的数,才能满足“四舍”的条件,只有千位上填4,其他各位填9时,这个数最大是44999;
最小的数是“4□□□□”,而只有当千位上填大于或等于5的数,才能满足“五入”的条件,只有千位上填5,其他各位填0时,才能满足最小的条件,所以这个数最小是35000。
【详解】这个数最大是44999,最小是3500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取近似数的方法,注意最大是千位上的数舍去得到的,最小是千位上的数进一得到的。
22.842091
【分析】读题可知,这个六位数十位上的数是9,百位上的数是0,且最高位上的数是个位上数的2×2×2=8倍,1×8=8,2×8=16,16是两位数,所以个位上的数只能是1。据此解答。
【详解】2×2×2=8
1×8=8
2×8=16
所以个位上的数是1。
1×2=2
2×2=4
4×2=8
1+9+2+4+8=24
这个数十万位上是8,万位上是4,千位上是2,百位上是0,十位上是9,个位上是1。
答:这个六位数是842091。
23.2100元
【分析】根据题意,用130+45先求出一套桌椅的价格,再乘12即可求出一共卖了多少元钱,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30+45)×12
=175×12
=2100(元)
答:一共卖了2100元。
24.4800只
【分析】先用800除以5计算出一只山雀1天大约能吃害虫的数量,然后用一只山雀1天大约能吃害虫的数量乘30即可,依此计算。
【详解】800÷5=160(只)
160×30=4800(只)
答:一只山雀一个月大约能吃4800只害虫。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归一问题的计算,先计算出一只山雀1天大约能吃害虫的数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1)1260元
(2)350元
【分析】(1)四年级二班要购买12盒这样的糖果,12盒糖果,每盒的单价是105元,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用每盒糖果的单价乘12,即为应付的钱数;
(2)这两个班合起来购买,一共需要购买10+12=22(盒)这样的糖果,22大于21,所以可以按每盒85元计算,四年级一班要购买10盒这样的糖果,每盒的单价是120元,因此先用120减去85,求出一盒糖果比原来节省的钱数,再用一盒节省的钱数乘10,即可求得四年级一班可以节省多少元。
【详解】(1)105×12=1260(元)
答:如果四年级二班单独购买,应付1260元。
(2)(120-85)×10
=35×10
=350(元)
答:如果这两个班合起来购买,四年级一班可以节省350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