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9 08:1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政府鼓励“技术接收”,德国六家公司购买了948项英国专利。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德国银行向本国公司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使他们能够尽可能地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并有效利用研究成果。这说明当时
A.德国政府力量助推科技发展 B.国际贸易基本准则得以确立
C.英国继续保持科技领先优势 D.垄断组织干预国家经济政策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业发展迅猛。化学工业中,酸碱等基本化学品产量据世界首位,染料、医药、照相用化学品驰名世界;1913年德国电器制造产品占世界的35%;发电机、造船、汽车制造尤为突出。德国经济的发展突出表明
A.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后起国家可以借助新科技实验弯道超车
C.工业化水平是影响国际地位的关键因素 D.统一的世界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机遇
3.1752年,英国哲学家休谟指出“一个时代如果能孕育出伟大的哲学家和政治家,著名将军和诗人,通常也拥有大量熟练的纺织工人和造船工人。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能制造出精美毛呢的国家会不了解天文学,会忽视伦理学。”该观点旨在说明( )
A.工业革命推动自然科学的进步 B.英国自然科学成就高于其他国家
C.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相辅相成 D.近代自然科学首先产生于英国
4.如图是美国、英国、日本、巴西、印度在不同时期反映城市化进程的“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美国所对应的数字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图是英国某一时期犯罪统计图。根据此图,我们可以得出( )

A.该现象是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结果
B.当时的案件由各地的庄园法庭审理
C.该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
D.英国当时犯罪现象在欧洲最为严重
6.《英国产业革命史论》中提到:所谓工业革命,其中包括六个相互关联的大变化和发展,即机器制造业的发展、铸铁业的革命、纺织机械的运用、化学工业的创制、煤炭工业的发达和交通手段的进步。下列人物的成就不属于上述范围的是
A.哈格里夫斯
B.史蒂芬孙
C.瓦特
D.贝尔
7.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并不是主要的新技术发明者。电的发明和应用、内燃机创制、化学的应用等技术美国最初都不占优势,但美国采取“搭便车”策略,从领先国家引入先进技术加以学习改造并创新,然后大力推广新兴产业。这说明美国崛起主要是由于( )
A.利用好后发优势 B.垄断组织的推动
C.生产方式的创新 D.政治制度的完善
8.据统计,英国棉布生产在1785年为4000万码,1850年达到20.25亿码;1815年英国输入印度棉纱还很少,到1829年超过了300万磅;1815年英国输入印度棉布有80万码,1830年增至4500万码。这些数据的变化反映出英国
A.棉纺织业产能大幅度过剩 B.工业革命的效能优势得到体现
C.工业领域已完成了机械化 D.已经完全打开了对亚洲的市场
9.17世纪,一系列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诸如手工工场、公司都拥有了独立的所有权,人们也要求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同时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巩固了私有产权的合法性与安全性。这表明
A.经济发展引发了生产经营方式变革
B.市场经济促进产权意识与法治建设
C.人文主义鼓励人们享受现世的幸福
D.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组织形式革新
10.18世纪90年代初,美国财长汉密尔顿提出发展经济的措施,如对进口加工品征收商关税、对国内加工工业直接财政补偿、实行专利以鼓励发明等。这些主张因南部几乎一致反对和北方议员的支持乏力而未获国会批准。对该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国家分裂的危机一触即发 B.美国尚未真正实现统一
C.美国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 D.三权分立体制良性运行
11.19世纪下半期,科学技术的突破,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科技进步成果应用于军事带来的后果是
①提高了武器的性能,大大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
②战争突破了以往以陆地为主的限制,扩展到海底和空中
③战争突破地域条件的限制,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指挥战争
④战争更加残酷,充满更大的危险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1750年-1850年英国人口(单位:百万人),据如表可知,英国
年份 1750 1781 1801 1811 1821 1831 1841 1851
人口数 10.5 13 15.9 17.9 20.894 24.092 26.731 27.390
A.工业革命期间人口持续缓慢增长
B.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使人口出生率较高
C.是当时欧洲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
D.在工业革命期间经济增长率不断上升
13.自由主义盛行于19世纪中叶,它是随着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而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但是到了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自由主义为基础的经济、政治主张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了,这也导致主张自由主义的英国政党自由党逐渐失势,最后退出英国政坛。导致英国自由党退出历史舞台最根本的原因是
A.英国议会改革,自由党势力受到排挤
B.自由党的政治、经济主张不合时宜
C.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D.两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国因力相对衰退
14.下图为英、美、法、德四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示意图
据图判断,1913年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位于第三位的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15.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福特汽车厂每10秒生产一辆汽车,创造了世界汽车生产史的奇迹,也使汽车成为了大众消费品。这主要得益于( )
A.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 B.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
C.钢铁领域的技术突破 D.动力领域的本质创新
16.下表展示了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情况,由此可知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 22% 8% 13% 10% —
1913 15% 11% 13% 8% 4%
——根据库钦斯基著,陈东旭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编制
A.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B.俄国世界贸易占比从无到有
C.世界各国经济依赖程度加深 D.世界贸易的新格局已经形成
17.19世纪中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受教育群体范围的增大,英国将一直受古典主义字体风格影响的繁杂字体字形简化,并加大笔画粗细对比,书写更加自由,字体的应用性得到增强。据此可知(  )
A.古典主义对人们影响深远 B.工业革命利于社会文化发展
C.自由主义使文化趋于活跃 D.城市化带来教育观念的转变
18.某学者指出: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和地理。欧洲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该学者意在强调
A.亚洲生产方式的先进性 B.亚洲与欧洲经济的互补性
C.欧洲资本主义的扩张性 D.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多样性
19.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它不但是社会生产和人口生产的单位,而且是最为重要的文化载体。进入19世纪,美国妇女们纷纷从家庭走向社会,人口流动普遍,家庭人口在减少,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离婚率不断上升,个人对于家庭的依赖亦减弱。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价值观念变化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妇女生育意愿下降 D.家庭妇女地位提高
20.伴随着对自然更大的征服和对落后农业国的征服,先进工业国迅速积累财富,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中国几次错失机遇。其中中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迟到的重要原因是( )
A.重农抑商并且闭关锁国 B.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C.国民革命导致社会动荡 D.轻视矿物能源开发利用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一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在英国和其他先进国家先后发生的产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些国家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需要日益扩大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给地。……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摘编自李琮主编《世界经济百科辞典》
材料三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完成了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在这一阶段,垄断资本已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为了追逐最大限度利润,大大推动了资本的输出,从而逐步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摘自李琮主编《世界经济百科辞典》
材料四 资本主义在全球商贸活动与世界市场的开拓过程中,制定了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扩张的国际交往规则,影响持续至今。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虽然带来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但是并没有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的实现。
——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使欧洲的商贸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新特点?请分别列举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的重要发明(各举-例)。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在生产组织方式方面发生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的扩展“并没有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的实现”?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15年,约翰王在濒临泰晤士河岸的一块草坪上签署了《大宪章》,开始限制王权。十六世纪的最后一天,伊丽莎白女王签署了一份成立东印度公司的文书。哈德逊港口公司、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的商人与探险者们,都是在这条河上开始了他们各自的程。当时全世界的海水好像都可以被看作是泰晤士河的延伸。
1645年,在泰晤士河莱德考特桥附近,查理一世的外甥鲁伯特王子打败了一支议会军队,双方都在争夺金顿作为胜利果实:先是国王的军队被议会军赶跑了,后者又被从特恩汉姆戈林战役撤退的保皇党军队赶跑了,然后一支议会军返回并占领了这里,直到内战结束。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泰晤士河,伦敦市及其南业区将永远不会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劳埃德船船社也永远不会成为世界海运保险业的中心,历史上也很可能不会出现东印度公司或哈德逊湾公司,甚至可能不会出现如今的英国。
——摘编自【英】彼得·阿克罗伊德《泰晤士一大河大城》等
材料二 英国政治家约翰·伯恩斯曾说:泰晤士河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河流,“因为它是一部流动的历史。”19世纪前,泰晤士河河水清澈,水中鱼虾成群,河面飞鸟翱翔。19世纪下半叶,水质严重恶化,加之沿岸堆积了大量垃圾污物,该河成为伦敦的一条排污明沟。
——摘编自《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泰晤士河是“一部流动的历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围绕着“工业化与环境污染”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合理,表达通畅)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自办的近代金融事业的开始。19世纪下半叶后,中国城市中开始出现了一些新式建筑,公用设施如火车站、汽车站、航运站及自来水、电力、电话、电报等也纷纷出现。1908年,清政府颁布《城镇地方自治章程》,设置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开埠城市上海、广州、汉口以及东北的大连、旅顺等有了迅速发展,它们主要由外国人管理。这些城市的商品、资金、技术、工厂等高度聚集,使其在短时间内获得畸形的繁荣、发展。而中世纪以来许多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如佛山、松江、朱仙镇日趋衰落。近代中国城市的分布不仅10万人以上的大中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就是全国小城镇的80%也分布在东部几省。
——梁家贵《浅析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欧美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1851年)
国家 总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 城市人口(%)
英国 约1800 48% 52%
法国 约3600 75% 25%
俄国 5900 93% 7%
美国 2300 87% 13%
中国 约43200 89% 1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化的时代特征。
(2)材料二反映出中西在19世纪城市化进程中呈现什么差异?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
参考答案:
1.A
2.B
3.C
4.B
5.C
6.D
7.A
8.B
9.B
10.C
11.C
12.A
13.C
14.C
15.B
16.D
17.B
18.C
19.B
20.B
21.(1)新航路开辟。商贸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在几个大国同时进行;日本、德国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电动机、内燃机。
(3)出现垄断组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逐步形成。
(4)资本主义制定了有利于自身的国际规则;资本主义的扩张给广大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带来灾难。
22.(1)(1)从政治角度作答:泰晤士河见证了英国政治发展的历程。《大宪章》体现了限制王权的思想,并被确定为英国宪法性文件之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议会与国王进行激烈斗争,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对英国的政治民主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从经济角度作答:泰晤士河见证了近代英国崛起的历程。优越的地理条件,大型商业公司的建立,推动了英国的海外殖民,加强了与世界联系,伦敦发展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2)观点:工业化的发展造成环境污染
论证:工业革命之前,以手工工场为主,其生产过程主要依靠人力,没有将煤炭作为主要的燃料,而且产品产量有限,对于环境的冲击较小;工业革命发生后,煤炭成为主要燃料,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煤炭的使用,空气逐渐被污染,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进入城市,造成城市拥堵,而且当时人并没有充分的环保意识,城市环境污染随之加剧。泰晤士河作为主要的河流,一方面承载着交通运输,另一方面,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等排放,加剧了河流污染。
综上所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人们对环问题认识不到位,导致污染问题日益加剧。
23.(1)时代特征: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城镇的政治独立性增强;伴随近代工业与商业发展而发展;开埠城市发展迅速,出现了大中城市;城市分布、发展不平衡;传统工商业市镇走向衰落。
(2)差异:19世纪中期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西方国家。中国的城市化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色彩,本质上反映门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作用(与农业文明相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