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亚历山大以马其顿国王身份进入亚洲,但每到一地都自认为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他崇尚威严赫赫的东方宫廷礼节,穿波斯、米底君王的衮服,要人们向他行匍伏礼,对他敬若神明。这些举措旨在( )
A.融合东西方文明 B.促进区域间文明交流
C.推广古希腊文化 D.加强被征服地区统治
2.蒙古西征后,许多俄罗斯封建主的生活习俗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俄语中的靴、长衫、束腰带、圆帽都来自蒙古和契丹。随着蒙古人在俄罗斯定居,饮茶习俗也传到俄罗斯,并通过俄罗斯进一步传至欧洲。这表明( )
A.战争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必要手段 B.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C.俄罗斯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D.蒙古西征改变了欧洲的文化格局
3.在蒙古军队于1220年征服中亚的撒马尔罕之后,当地人“田园不能自立,须附汉人及契丹、河西(指西夏)等。其长官亦以诸色人等为之,汉人工匠杂处其中”。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元朝直接管辖中亚地区 B.蒙古帝国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蒙古西征促进人口迁徙 D.战争的频发导致中亚经济萧条
4.20世纪40年代,蒋介石在一次国际会议召开之后的日记中写道:“以政治收获为第一,军事次之,经济又次之,然皆获得相当成就。……(中国)军民精神为之一振,此乃为国家百年来外交之最大成功,是卅年来苦斗之初效也。”下列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这次会议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B.“政治收获”是指中国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力得到国际公认
C.“卅年来苦斗”与甲午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密切关系
D.中国“军民精神为之一振”是因为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5.据《尼康编年史》记载,1382年脱脱迷失汗进攻莫斯科的时候,守城的俄罗斯人用火器击退了蒙古军。到了15世纪时,火器已经在俄罗斯成为广为人知的武器,俄罗斯人成功掌握了火器制造和使用技术。材料可以佐证( )
A.蒙古族最早发明了火药武器 B.俄罗斯深受拜占庭文化影响
C.蒙古西征促进先进文化传播 D.阿拉伯人将火药传到了西欧
6.“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客观上
A.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B.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阻隔东西方文化交流
7.13世纪,蒙古进行了三次西征。第二次西征后,两位欧洲传教士分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漠北与蒙古进行交涉。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约于1275年来到中国,留居17年,根据他口述记录的《马可 波罗行纪》,展示了一个富庶而神奇的东方世界。这反映出蒙古西征
A.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 B.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C.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D.促进了被征服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8.在中亚地区的尼萨古城曾出土了60余只公元前2世纪的象牙角杯,檐口通常雕满了各种希腊神话与生活主题的图案,杯口边缘饰有希腊式的波浪形葡萄纹和波斯式的直线连珠纹。这些角杯印证了( )
A.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西移 B.波斯帝国推行文化包容的政策
C.罗马帝国内文化交流加强 D.希腊化时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9.下图是波斯手抄本里的一幅插图,描绘了蒙古军队驻扎在巴格达城外,而居民们则在城内挤作一团的场景。此次蒙古西征( )
蒙古军队包围巴格达
①是成吉思汗以复仇为由发动的战争
②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
③为马可·波罗来华创造了客观条件
④促使欧亚内陆的民族分布发生变化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10.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在战争胜利后……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习俗……还有当地的法律,有时候甚至是原来的国王和总督也会被重新任命,坐上原来的位置。马其顿人负责统领军队,而当地人来做行省总督。”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 )
A.照搬被征服地的治理模式 B.体现较强的专制主义色彩
C.阻碍了马其顿文化的传播 D.具有因地制宜的治理特点
11.希腊化时代,过去没有铸币而主要仰赖物物交换的东方国度,在托勒密王朝治下由希腊商人首次引进铸币。为巩固统治,埃及托勒密诸王全盘承袭法老旧制,在国家政体结构上,大体实行东、西方混合型,以东方专制君主制为主要形式。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希腊化是一种新文明形态 B.托勒密王朝实行专制统治
C.埃及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D.希腊化时代商品经济较为繁荣
12.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被西方学者称为“希腊化时代”。在这段时间里,希腊文化随着希腊人的足迹扩散开来,同时与东方诸文明进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也就是“希腊化文化”。下列选项对“希腊化时代”理解恰当的是( )
A.文明特征体现了多元化和开放性 B.破坏了东西方之间经济联系
C.文明成果依托于城邦的自然环境 D.与古典希腊时代无直接关系
13.据记载,东征之时,亚历山大就抱有一种把“已知人类居住世界”联合为一体,建立大同社会的愿望。他不仅随军带有专家学者,而且还资助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亚历山大的所作所为
A.使亚历山大帝国长治久安 B.世界开始从分散联合为一体
C.开始打破区域文明的界限 D.为东西方文明交流创造条件
14.蒙古西征带来的或从阿拉伯和国教人处转移过来的科技和人文知识,是日后西欧“文艺复兴”的先河;蒙古西征带来的中国火药等火器科技,更是日后西欧君主们打击封建割据领主们的致命工具。欧洲民族国家的建立因此才得以实现。材料主要强调蒙古西征( )
A.助推了西欧近代文明萌生 B.致力于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C.创造了民族文化互鉴条件 D.直接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
15.伊斯兰西班牙(711年-1492年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继承了希腊、罗马和波斯科学的遗产,并在天文学、数学、医学、化学和哲学等各个领域发展了新知识,伊本海瑟姆、扎拉维和法拉比等伊斯兰科学家的著作被翻译成阿拉伯文、拉丁文和希伯来文,并在整个伊斯兰世界和欧洲传播。这表明 ( )
A.阿拉伯扩张推动了文化交流 B.伊斯兰教催生近代自然科学
C.西班牙成为世界的文化中心 D.中世纪欧洲具有巨大进步性
16.亚历山大东征后,留下很多以“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位于阿富汗的阿伊哈努姆是其中之一。城里有体育场、宫殿和圆形剧场,还出土了希腊雕塑、大量希腊样式的钱币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手稿等文物。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亚历山大东征( )
A.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碰撞交流 B.扩展了希腊人的活动范围
C.加强了东西方经济贸易往来 D.强化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
17.有学者认为,受翻译运动的影响,那些希腊语版本早已遗失的古希腊哲学和其他科学著作才得以成为古代重要的文化遗产。现代欧洲文明体系的形成,正是得益于这些来自沙漠的游牧人旺盛的好奇心和他们对古代文化的不懈学习与吸收。这一观点( )
A.论证了阿拉伯人引领文化发展潮流 B.旨在强调阿拉伯人吸收创新的意义
C.指出了阿拉伯文化的新成就和特点 D.意在揭示欧洲文艺复兴兴起的源泉
18.观察如表(整理自陈恒《希腊化研究》),从“希腊时代”到“希腊化时代”,反映的是( )
时代 内容 希腊时代(公元前5、4世纪) 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末—前2世纪末)
社会思想 理想主义 地方主义 现实主义 国际主义
教育 私学盛行 公学盛行
商业 有限的商业活动 广泛的海陆商业活动
A.战争推动文明转型 B.东征推动希腊文明发展
C.希腊文明成为主流 D.世界性航路逐渐形成
19.在“纪元前后的几个世纪,希腊雅典语是从亚得里亚海到波斯湾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通用的语言”。塞琉古王国政府的公文、命令用希腊文写成。凡是希腊人和本地人进行的商业活动,大多用希腊文写成文书。有人发现,进入近代以来,波斯边境偏远乡村的居民有用希腊文写租契的事例。这反映了( )
A.民族交融推动了文化创新 B.希腊政治文明的借鉴价值
C.亚历山大东征的深远影响 D.古代波斯帝国的繁荣景象
20.美国学者梅天穆把蒙古的西征称为“成吉思汗大交换”,认为蒙古西征对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可以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媲美。经此过程之后,世界已经与蒙古帝国之前的时代有了“巨大的差异”。下列对蒙古西征的评价,与该学者观点相近的是( )
①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
②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③促使西方文化中心向东转移
④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21.下列为某校高一学生小刚搜集的古代文化交流的相关史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的观点,并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最主要的方式,并举一例说明。
22.文化在碰撞中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亚历山大远征之前,对希腊人的经济活动来说,地中海东都是一个死胡同,由埃及人、腓尼基人和波斯人互相猜忌地把守着。在远征之后,希腊人的经济活动找到了一条通往中亚、印度、阿拉伯和非洲东岸各市场的康庄大道。
——【法】杜丹《古代世界经济生活》
材料二 如表所示为近代以来国际人口迁移情况。
1500—31850年 1850—31945年 1945—3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贩卖黑奴约为1500万人,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人,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人 1960年迁移人口325万人,1974年为947.5万人,1985—31990年迁移人口年增长率为2.59%
——摘编自邬沧萍《世界人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亚历山大远征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以来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文化交流的认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汉帝国一起,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各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材料二 下图是受希腊文化影响的西亚建筑遗址,后被炸毁。
材料三 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之一。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建立了许多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到东方,把东方文化带到西方,一种混有希腊和东方的文明诞生了。
(1)材料一中“汉帝国”通过什么途径与欧亚大帝国连成了一条“文明地带”
(2)“战争是人类文明交融与发展的一把双刃剑”。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此观点的认识
(3)结合材料三思考,我们该如何将这种“和而不同”的文化态度落实到行动中去。
参考答案:
1.D
2.B
3.C
4.D
5.C
6.C
7.B
8.D
9.C
10.D
11.A
12.A
13.D
14.A
15.A
16.A
17.B
18.B
19.C
20.A
21.(1)观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看法:同意,因为虽然在征服和扩张过程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是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2)主要方式:和平往来。举例:如2世纪,大秦王安敦尼派使臣从海路来到中国,建立了与中国的直接往来。(或《马可·波罗行纪》对西方人了解东方起了重要作用)
22.(1)影响:亚历山大向东扩张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使东西文明交流不断扩大和深入;促进了东西方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东西方自然科学、宗教、艺术的交流,推广了希腊文化。
(2)基本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3)认识:文明的交流形式有暴力冲撞和和平交往两种方式,文明的交流和传播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23.(1)途径:丝绸之路
(2)认识
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融和发展。例如亚历山大帝国东征,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罗马帝国扩张过程中其文化涌入它统治的广大地区等。
另一方面战争给人类文明带来巨大的灾难,例如罗马帝国在扩张过程中,把被征服地区有大量居民卖为奴隶,破坏了当地的文明等。
(3)措施:提倡多元文化并存,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坚持学习、借鉴和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