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6选择题,细辨析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6选择题,细辨析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9 09:1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六 选择题,细辨析
第一节 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2023·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 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16.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二轮复习定向
通过一轮复习,考生已初步掌握了古代诗歌阅读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技巧,对考点题型已有基本的应对之策,但是读不懂诗歌仍是一个棘手问题,直接影响着答题的准确性;而在各个题型的细节处理上,还存在一些失误,造成失分严重。故二轮复习中,应从如下两方面突破:(1)再次强化读懂诗歌的能力,进一步帮助考生利用多方面的信息来疏通诗意;(2)针对失分点,逐点例析,并提出应对策略来补短板。
第二节 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一、古代诗歌选择题设误类型
1.望文生义 解释诗句时,不考虑整体内容,错误解说诗句中的词句等。
2.无中生有 凭空解说一些诗歌中没有体现的内容,比如相关的表达技巧等。
3.说法绝对 选项内容太过绝对,不符合客观情况。
4.胡乱联系 选项的内容将诗歌的某些特点与学过的诗句从手法、情感、内容等角度联系起来,但这种联系不是必然的。
5.拼凑词句 把几句没有本质联系的话放到一起作为解释诗歌的具体内容。
二、两类方法破解五种设误
典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方法1 联系背景还原诗歌原景
【分析1】 B项,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错误类型:                                    
分析:                                    
方法2 设身处地体会作者用意
【分析2】 E项,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错误类型:                                    
分析:                                    
即时演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 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分析1】 C项,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错误类型:                                    
分析:                                    
【分析2】 D项,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错误类型:                                    
分析:                                    
即学即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 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答: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诗人晚间卧闻城里钟声,系舟城下,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场景相似。
B.第三、四句表面上写洞庭湖口空旷开阔的景象,实则暗示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的茫然之情。
C.最后四句转向描写人的活动:明月清辉,归舟晚唱,诗人沉醉其中,但还未得尽兴欣赏,疾去的轻舟就将他带走了。
D.本诗视听交错,悠远的晚钟,动人的渔歌,苍茫的云水,皎洁的月光,给读者留下绵绵不尽的情思。
(2)此诗中有对渔歌的描写,《琵琶行并序》中有对乐声的描写,两首诗对音乐的描写有哪些相通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                                    
                                    
第二板块 古代诗歌鉴赏——诗无达诂终须诂
专题六 选择题,细辨析——熟悉设误类型,精准做出选择
第一节 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15.解析:鉴赏诗歌思想内容。“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错,“学转难”表明用“逐字笺”的学习方法难以理解经典真谛,且“逢人个个说曾颜”也并非指努力学习圣人之道,而是讽刺当下人们对圣人之道的学习流于表面。
答案:A
16.解析:思想内容鉴赏。这是林希逸对友人关于治学论述的答复。首联主要写诗人对治学方法的态度和认识。首句中,“逐字笺”是研读经典的方法,“学转难”道出了诗人认为用“逐字笺”这种学习方法难以领悟经典真谛的观点。次句写生活中的治学现象,即那些未掌握经典真谛的人,张口闭口都是曾参颜回,做学问流于表面。这两句看似平铺叙事,实则流露出诗人的嘲讽之情。颔联说的是“皮毛”之下的精要思想并不存在于人们口耳流传的话语中。颈联以“参禅”“修仙”为例,以类比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治学观点。诗人认为,求学需要“自参”“亲炼”,亲身治学方可获得学问真谛。尾联引用魏了翁的名言进一步强调自己的观点,桃李在卖花担上活力不再,只有亲自到树头枝底才能体会到它们的活泼精神,即研读经典唯有回归本原,方能获得学问真谛。
答案:①卖花担上的桃李,虽然也缤纷绚烂,但活力已经不再。②唯有回归本原,方能获得学问真谛,就如同在树头枝底欣赏桃李,方能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
第二节 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典例 【分析1】 错误类型:望文生义
分析:解答此题可以联系到欧阳修的《秋声赋》中“衔枚疾走”的说法,背景为行军士兵口中衔着枚(一种器具),以防喧哗。用来表达的是寂静。而考生看到“衔枚”容易联系到行军打仗,而脱离诗歌的语境去望文生义地主观判断。
【分析2】 错误类型:无中生有
分析:后半句的错误之所以难以看出,是因为没有关注到题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所提供的诗歌写作背景,更不能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古人说话的习惯,以致于容易误判为正确选项,实际上诗歌的尾联是作者自谦的话,表现了他对同僚的谆谆嘱托,不是说作者自己就是体弱多病。
即时演练
【分析1】 错误类型:望文生义
分析:如果看题目,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就能明白: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是一种戏谑,没有不认可李绅的诗歌创作的意思。
【分析2】 错误类型:无中生有
分析:如果设身处地体会一下作者用意就可明白:这首诗透露出作者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和自嘲,说明作者还是想得到当世的认可的。
即学即练
1.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受恩必报”错误,诗歌尾联表达诗人对待恩惠的态度是,接受恩惠需要有理由,不能随便地接受别人的恩惠。(2)首联表明心志,虽然自己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不会改变,自己不会去拜谒朱门权贵之人,而是拜谒裴侍郎这样的儒家学者。颔联点题,把投书裴侍郎的目的直言不讳地讲了出来。颈联从直抒胸臆转而写景,更为形象地展现出自己孤高耿介的情怀。尾联再次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不会随便地接受恩惠。全诗表达出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正常渠道进身的思想感情,语言铿锵有力。
答案:(1)D (2)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2.解析:(1)C项“疾去的轻舟就将他带走了”错误。由第二句“系舟岳阳城下树”可知,此时诗人的船是停着的,故应为“唱歌人驾着轻舟离去了”。这里属于人物判断错误,选项明显将诗人和轻舟中的人混为一谈了。(2)古诗描写音乐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本诗前六句借月下水面的景象烘托歌声美妙,“听不尽”借听众的反应侧面表现歌声之美妙。另外考生要熟悉《琵琶行并序》中侧面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乐声美妙的诗句。
答案:(1)C (2)①烘托。都用月夜的美景来烘托乐声。《琵琶行并序》写琵琶女弹奏结束时“唯见江心秋月白”,以幽静的氛围烘托音乐让人沉醉;而此诗以江月清辉烘托渔歌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②侧面描写。都用听众的反应来表现乐声的美妙。《琵琶行并序》以“江州司马青衫湿”写乐声打动人心,此诗以“听不尽”来写渔歌声所具有的吸引力。(侧面衬托也可,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