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3-5-2变换句式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3-5-2变换句式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9 09:1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二、变换句式
从语言素养来说,对于基本的语言基础知识,应该全面掌握。句式变换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的过程,是小综合性质的语言运用题,须有一定的语法基础,但主要的是语感和运用。
第一节 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1.[2021·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中国画讲究虚实相生的意境美。老舍曾请齐白石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十里蛙声,如何入画?潺潺山泉,如何表达?白石老人思考良久,终于画成了一幅经典之作:六尾蝌蚪在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看过此画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文中画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                                    
                                    
2.[2023·济南4月统考]用排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画线部分。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与上文语意连贯;不改变原意。
长途跋涉后,我终于在林中寻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这潭水,可以将我的容颜映照在它明镜一般的水面上;我把这潭水当作激发我诗兴的佳酿;这潭水还可以成为我的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答:                                    
                                    
                                    
第二节 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变换句式有两个原则:一是必须服从表达效果的需要,二是不可改变句子的原意。它考查的类型较多,综观历年高考题,经常考查的有长短句互换、句子重组、整散句变换等3大题型。
三类易误变换句式题突破
易误题型1 长短句互换
(一)长句变短句
长句变短句绝不是把一个长句子随意切割成几个短句这样简单,它是有严格的操作步骤的。
第一步,找准主干句。“主干句”是指重要的中心句子,不简单等同于“句子主干”,它可以包含部分修饰语。找到主干句后,把它暂放一边。之所以“暂放一边”,一是因为这个句子的位置待定———或放在段首,或放在段尾,一般不在中间;二是因为这个句子在整理成段时或需要“增删词语”。找准主干句就等于完成了长变短的三分之二。
第二步,抽出修饰语独立成句。把长句的修饰语分别抽出,写成若干个完整的短句。并列型的修饰语可采用并列关系抽取,包含型的修饰语要根据逻辑关系整理出几个句子。
第三步,整合成连贯的语段。长句变成短句后,这些短句必须构成一个连贯的语段,而不是互不相干的几个独立句子,所以在操作时不要被题目中给出的序号、标点迷惑。所谓整合,就是通过合理排序、使用衔接词(借代词和关联词)、增删词语等手段把前两步析出的短句整理成一段连贯的话。
典例1 把下面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答:                                    
                                    
                                    
                                    
(二)短句变长句
首先,确定长句的主干,分析所给的几个短句中共同陈述的对象,定为长句的主语,然后再依次确定谓语和宾语。其次,组合附加成分,将短句中的其余内容合理转化为长句的定语、状语或补语。再次,复查验证排序,检查变换后的句子的主干成分、附加成分、并列成分等的语序是否恰当。
典例2 将下面的四个短句改为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①寺庙、佛塔在地震中往往不容易损毁、倒塌。
②这是因为寺庙、佛塔选址和建筑有玄机。
③它们比一般建筑更为科学、合理,具有极好的防震抗震性。
④科学最终揭开了这一“不倒之谜”。
答:                                    
                                    
                                    
                                    
易误题型2 句子重组
句子重组就是根据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原意的条件下,打乱句子的结构,改变陈述的对象,重造一个新句子。句子重组题型,多是改变句子的开头或改变陈述对象,让考生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情况下,对句子进行重新组合,重新表述。
典例3 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下面这段文字重组为三个句子,每句均以“静”字开头。
中国古典园林不论依傍何种建筑流派,都要以“静”为自己的独特韵律。有了“静”,全部构建会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而失去了“静”,它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了。
答:                                    
                                    
                                    
                                    
易误题型3 整散句变换
整句就是结构相同或相似,长短大体相同的一组句子,一般指对偶句和排比句。结构不整齐,长短不一,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
1.散句变整句
首先,定基准句。分析语句特点,确定某一句为基准句。其次,仿基准句。把其他句子调整成与基准句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整体形成对偶或排比修辞格。再次,顺调后句。调整理顺句子,检查有无语意变化。
2.整句变散句
整句改散句就是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提示词去掉,使相关内容变成细小成分,取消对偶或排比修辞,变整齐的句子为长短不一的句子。
典例4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要求:不得改变原意)
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个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
答:                                    
                                    
                                    
                                    
典例5 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散句。
为了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提高工作效益,为了更好地支援农业,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这一指示。
答:                                    
                                    
                                    
                                    
二、变换句式
第一节 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所给句子“六尾蝌蚪在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成分复杂,属于长单句,把它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即长句化短句,方法是:先提取句子主干单独成句,再分别把复杂成分(多层定语状语等)拿出来作为句子或者短语存在。
比如本题中主干句为“六尾蝌蚪(主语)摇曳着尾巴(状语)顺流而下(谓语);复杂成分包括状语“在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和定语“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分别以句子或短语的形式表达为:山峦映衬的山涧里(偏正短语),潺潺清泉涌出的乱石中(偏正短语);山涧里山峦映衬(主谓句子),乱石中潺潺清泉涌出(主谓句子)等等。综合以上信息表述。
答案:(1)山峦映衬的山涧,乱石中潺潺清泉不断地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2)山涧里山峦映衬,乱石中潺潺清泉不断地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3)在山峦映衬的山涧里,有潺潺清泉从乱石中不断地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
2.答案:如明镜,让我映照容颜;似佳酿,助我激发诗兴;若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第二节 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易误题型1
典例1 答案: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为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做了工作。他还为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做出了杰出贡献。
典例2 解析:此句的主干是“科学最终揭开了这一‘不倒之谜’”。②③句作为①句中“寺庙、佛塔”的定语补充进去,然后把补充后的句子替代主干句中的指代词“这”。
答案:科学最终揭开了选址和建筑有玄机,比一般建筑更为科学、合理,具有极好的防震抗震性的寺庙、佛塔在地震中往往不容易损毁、倒塌的“不倒之谜”。
易误题型2
典例3 答案:“静”是不论依傍何种建筑流派的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韵律;“静”能使全部构建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静”一旦失去,园林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了。
易误题型3
典例4 答案: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是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典例5 答案:为了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益,更好地支援农业,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这一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