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4单摆(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4单摆(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29 09:1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单摆
高中物理
悬挂物体在竖直面内的 往复运动——摆动。
高中物理
一.单摆模型
用一根很轻的细线悬挂一个有质量的点,这样的装置叫做单摆。(惠更斯) 1.理想化条件:
细线的质量和伸缩可忽略;
小球的直径远小于细线长,可忽略;
空气阻力远小于小球重力、细线拉力,可忽略。
特征参量
摆球质量m
摆长l——悬挂点到摆球重心的距离
摆角θ
高中物理
二.单摆的运动
1.单摆的运动:机械振动
思考:用什么方法探究单摆的振动是否为简谐运动?
判据<一>. 单摆的回复力与摆球的位移成正比且方向 相反。
判据<二>. 单摆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满足正弦关系。
单摆运动的频闪照片
高中物理
二.单摆的运动
2.单摆的回复力
重力的切向分力提供回复力,F mg sin
分析:当角θ很小时,sin x
l
x
回复力 F mg x ,即 F kx
l
结论:摆角很小时,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
高中物理
二.单摆的运动
实验1:观察单摆的振动图像
高中物理
三.单摆的周期
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
猜想: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设计实验研究?
摆长l、摆球质量m、振幅A ?
实验设计:定性研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
控制m、A相同,摆长l不同;
控制m、l相同,振幅A不同;
控制A、l相同,摆球质量m不同;
傅科摆
(1851年,摆长67m,周期16.43s)
高中物理
三.单摆的周期
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
实验2:定性研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
控制m、A相同,摆长l不同;
控制m、l相同,振幅A不同;
控制A、l相同,摆球质量m不同;
结论: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周期越大; 单摆的周期与摆球质量和振幅无关。
高中物理
三.单摆的周期
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实验3: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实验器材的选择和实验条件控制
摆线要选择弹性小的轻质细线; 选择质量大、直径小的摆球;
振幅不要太大;竖直平面内摆动;实验中摆长不变……
摆长的测量 l L d / 2
竖直悬挂测摆线长L,用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d;
累积法测周期T t / n
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停止)计时
高中物理
三.单摆的周期
2.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实验3: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4)数据处理方案
猜想:
T l
T l 2
T
T
T
l
l2
l
T l
化曲为直
高中物理
二.单摆的运动
2.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实验3: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T
l
结论: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二次方根成正比。
高中物理
l
g
T 2
三.单摆的周期
3.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
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摆长的二次方根成正 比,与重力加速度的二次方根成反比,而与振幅、 摆球质量无关。
(荷兰,惠更斯)
单摆周期公式的发现,为人类利用简谐运动计时提供 了可能,并以此为基础发明了真正可持续运转的时钟。
高中物理
1.下列有关单摆运动过程中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 A.回复力是重力和摆线拉力的合力
B.回复力是重力沿圆弧方向的一个分力 C.单摆过平衡位置时合力为零
D.回复力是摆线拉力的一个分力
答案:B
高中物理
2. 如图所示为一单摆及其振动图象,由图回答:
单摆的振幅为 ,频率为 ,摆长为 ;(g=10m/s2)
第一个周期内,速度、加速度都沿正方向的时间段是 ,势能 先减小后增大的时间段是 。
答案:(1) 3cm,0.5Hz,1m;(2) 1.5~2s ,0.5~1.5s;
l
g
T 2
秒摆
高中物理
l
g
T 2
答案:(1) 1:4;
(2)甲通过平衡位置向左运动。
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图象。
甲、乙两个单摆的摆长之比为 ;
以向右的方向作为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正方向,从t=0起,乙第一次到 达右方最大位移处时,甲振动到什么位置?速度方向如何?
高中物理
一个单摆从甲地移至乙地,其振动变慢了,其原因和调整的方法应为
A.g甲>g乙,将摆长缩短 B.g甲>g乙,将摆长加长
C.g甲<g乙,将摆长加长 D.g甲<g乙,将摆长缩短
答案:A
l
T 2
g
高中物理
总结:单摆
1.单摆模型
理想化条件
简谐条件、周期公式
2.探究实验中体现的思想方法
实验设计:控制变量法
数据测量:累积法
数据处理:化曲为直 ……
高中物理
附表
摆角θ 弧度值 正弦值sinθ |θ-sinθ|/θ
1° 0.01745 0.01745 0.005%
2° 0.03491 0.03490 0.029%
3° 0.05236 0.05234 0.038%
4° 0.06981 0.06976 0.072%
5° 0.08727 0.08716 0.126%
6° 0.10472 0.10453 0.181%
7° 0.12217 012187 0.246%
8° 0.13963 0.13917 0.329%
9° 0.15708 0.15643 0.414%
10° 0.17453 0.17365 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