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手大赛】初中化学九年级 《专题训练: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的“可视化”》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学能手大赛】初中化学九年级 《专题训练: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的“可视化”》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2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29 09:3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训练:《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的“可视化”》教学设计
xx中学 xxx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寻找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证据,复习酸碱盐知识。构建无明显现象反应发生的认知模型,形成从隐性到显性基于证据进行推理的能力。
2.通过系列对照实验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体会从个别到一般、从宏观到微观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3.通过亲历实验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并评价改进,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初步形成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证明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发生的思路和方法。
学习难点:如何化隐性为显性。
实验药品仪器:澄清石灰水、蒸馏水、紫色石蕊溶液、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锌粒、氧化铜、碳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PH试纸、烧杯、玻璃棒、烧瓶、胶头滴管、试管等。
教学软件:PPT、希沃授课助手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视频,引入课题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播放视频,引入课题 【展示】播放视频 《走进美丽的化学世界》 【设问引入】化学反应往往伴随明显的现象,但有一些肉眼无法观察到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我们如何证明它们发生了呢? 1、通过视频,感受有现象的化学变化; 2、回忆化学变化的特征及现象。 观看化学反应中美丽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活动一】 从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证明反应发生
1.NaOH和CO2的反应--------检验Na2CO3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从生成物的性质探究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探究实验】 1.请两名同学分别向装有澄清石灰水和蒸馏水的两支试管中吹气。 2.向无现象的试管中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引导】通过上述实验说说你证明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的思路? 【设问引入】NaOH与CO2反应生成了Na2CO3和H2O,也没有明显现象我们应该从哪种新物质出发呢? 【引导】以Na2CO3为典型复习盐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 取NaOH与CO2反应后的溶液1-2mL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稀盐酸和氯化钙溶液。 【观察回答】 两名同学演示,其他同学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蒸馏水:无现象。 2.观察现象,分析溶液变红原因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CO2+H2O=H2CO3(呈酸性,使石蕊溶液变红) 【思路形成】 从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证明反应发生 【讨论回答】 学生根据溶解性表,回忆并归纳碳酸盐的化学性质:与酸反应有气泡产生,与钙盐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汇报】 实验现象1.有气泡产生 2.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原理 实验结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 能 (“能”或 “不能”)发生反应。
反思: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能够从 生成物的 角度证明反应发生了,能够利用物质间的特殊现象,例如:产生气泡、沉淀等。 引发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变化本质之间关系的思考。 形成用实验验证问题进行有序思维的习惯。 再次强化化隐性为显性的思想。 进一步培养学生证据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水平。
【活动二】 从反应物被消耗的角度证明反应发生
2.NaOH和CO2的反应--------压强差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从物质状态的变化探究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追问】 除了证明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还有其他思路可以证明反应的发生吗? 【引入】NaOH和CO2的反应也没有明显现象,那我们是否能够用该方法来证明呢? 【演示实验】 (
NaOH
) (

HCl
) (
NaHCO
3
) 【追问】小组讨论,你还能画出其他原理相同的装置并预测实验现象吗?每组选择最好的分享。 【归纳】这些实验的共同原理是什么?该方法又适用于哪一类反应呢? 【评价】表述非常完整和准确,由此我们能够将这种方法命名为:压强差法。 【拓展】以上方法都不够严密,你能分析原因吗?如何解决呢? 【讨论】 分析如何知道氧气的含量? 【归纳总结】 证明气体反应被消耗,压强差法。 【观察思考】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气球先鼓后瘪的原因。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装置图,并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装置图预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 (“能”或 “不能”)发生反应。
【实验展示】 【归纳】共同原理:密闭装置中气体被消耗,压强减小,利用大气压强将减小的压强显现出来。适用于有气体参与,反应前后有压强改变的反应。 【小组讨论后回答】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也会吸收二氧化碳。能够用等体积的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做对比实验。 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水平 更一步强化化隐性为显性的思想 培养学生的模型理解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活动三】 从反应物被消耗的角度证明反应发生
3.NaOH和HCl的反应-------检验酸碱性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根据酸和碱的性质探究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 【引导】看不见不代表没有发生。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请您依据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要求】 分工合作、操作规范 、仔细观察、记录完善、汇报准确。 【引导】接下来我们由小组同学选一名小组发言人汇报你们小组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评价】回答非常棒!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感受到了我们将看不见的变化显性化。这种化隐形为显性的思想在以后会应用非常广泛! 【实验探究】依据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并完成实验操作单。 酸碱中和实验操作单 实验目的: 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如何证明真实的发生。 实验仪器和药品: 烧杯、试管、镊子、胶头滴管、玻璃棒等。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 锌粒、氧化铜、氯化铁、碳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PH试纸等。 【实验归纳及反思】 复习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实践力以及证据推理的水平。 建立化隐性为显性的思想
【活动四】概括整合---核心思想:化隐性为显性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概括 整合 【引导】通过今天的探究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呢?和小组同学一起归纳整理并分享。 【归纳整理】 证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的发生出发角度 ①从反应物减少的角度 ②从新物质生成的角度 常见的方法 ①指示剂法 ②压强差法 ③其他试剂法 ④其他方法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 ①对比的实验方法 ②“化隐性为显性”的思路 ③实验探究的活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学以致用】 完成中考连接习题。 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强化知识归纳水平
板书设计:
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的“可视化”
1.证明新物质生成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CaCl2=2NaCl+CaCO3↓
2.证明反应物消失
2NaOH+CO2=Na2CO3+H2O(压强差)
(

) 对比试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