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同步学案 (4份打包,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同步学案 (4份打包,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29 10:19:39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城乡空间结构
【学习目标】
1.结合地理图表资料,说出城乡土地利用类型。(区域认知)
2.结合图文资料,说出功能区的特征,比较城乡空间结构的差异,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及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综合思维)
3.运用资料,分析城乡区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自主预习】
一、城镇和乡村
1.城镇: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①    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具有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各类建筑聚集、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的特点。
2.乡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分布较为②    的地方。
二、城乡土地利用
1.分类
(1)农用地:指直接用于③    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2)建设用地: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④    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3)未利用地: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2.利用
(1)城镇土地利用:指城镇中工业、交通、⑤    、文教、卫生、居住、绿化等建设用地的状况,反映的是城镇布局形态和⑥    差异。在土地利用方式上,城镇以建设用地为主。
(2)乡村土地利用: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占有较大比重,反映农业生产布局、农村居民点,以及相关设施的分布状况。在土地利用方式上,乡村以农业用地为主。
三、城乡空间结构
1.城市空间结构
(1)形成: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人口和⑦    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不同性质的功能区,这些功能区的布局与组合,就形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
(2)主要功能区
a.居住区:城市⑧    生活、交往、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b.工业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⑨    布局的主导因素。
c.商业区:城市各种⑩    ,特别是商品交易和金融流通的中枢。
d.中心商务区:高度集中了一个城市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是城市的核心区域,具备金融、贸易、服务、咨询等多种功能,并配以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信条件。
(3)空间形态
较小的城市多表现为同心圆状、扇状和条带状,较大的城市多表现为多核心状、棋盘格状等。
(4)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       、交通运输状况、政策等,它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
2.乡村空间结构特点
(1)土地利用方式较为简单。
(2)聚落空间形态主要有     、分散型和半聚集型等。
(3)集市流通和地方服务功能相对突出。
3.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义
(1)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2)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     。
(3)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4)营造良好的     ,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和丰富的文化空间。
四、城乡区位分析
1.区位:既指某一事物的地理位置,又指该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1)自然地理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
(2)社会经济因素:资源、     、政治、军事、宗教和文化等。
3.区位因素的变化
军事、宗教等对现代城镇区位的影响已经很弱,自然资源、交通等因素一直对城镇区位有巨大影响。
【答案】 ①非农业 ②分散 ③农业生产 ④公共设施
⑤商业 ⑥空间功能 ⑦产业 ⑧居民 ⑨内部空间 ⑩经济活动  经济发展水平  密集型  运行效率  人居环境  交通
【合作探究】
情境导入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布局,促进主副结合发展、内外联动发展、南北均衡发展、山区和平原地区互补发展。下图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图中“核心区”对应的城市功能区主要为行政区,北京城市规划中布局“多点”的首要目的是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
主题1 城市功能区
情境1 结合教材城乡土地利用示意图。
任务1 城镇占比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什么 说出其原因。
【答案】 居住用地。城镇的人口已达到一定规模,居住用地承担城镇最基本的职能,是分布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任务2 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土地利用有哪些变化
【答案】 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土地利用类型越来越多样,结构越来越复杂;出现土地利用的专业化,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任务3 在城镇中,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的空间分布分别有什么特点
【答案】 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状;居住区是城镇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功能区,有的城市随着住宅区的分化,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工业区是工业集聚的区域,多分布在城市外缘,且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情境2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有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且布局合理。
任务1 分析a功能区空间布局的原因。
【答案】  a功能区为商业区,布局在市中心,可以最大程度地接近消费者;位于多条交通干线交会处,交通通达度最高,人流量大。
任务2 说明c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
【答案】 c为工业区。位于城市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减少对城区的污染;远离城市河流上游,减少对城市河水的污染;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位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位于城市郊区,地租水平较低,可以降低成本。
任务3 你认为该市空间布局中还有哪些不足 还有哪些需要改进或者增加的部分
【答案】 铁路通过市中心,会对市内交通造成干扰。在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应该设置绿化隔离带。
新加坡城市规划——培育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情境 城市岛国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附近。该国不仅重视教育,发展科技,还大力建设公共住房,解决了大部分国民的居住问题。如今新加坡的金融、旅游等服务产业辐射六大洲,工业产品在世界范围内也广受欢迎。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新加坡非常重视城市的总体规划。下图为新加坡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示意图。
任务1 指出高密度居住区的分布特点及其好处。
【答案】 特点:沿快速交通线呈带状分布。好处:方便居民出行。
任务2 指出城市绿地的布局特点及其环境效益。
【答案】 特点:分布广泛,镶嵌在各居住区之间。环境效益: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候、降低噪声。
任务3 新加坡成为世界级宜居城市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环境优美,房屋质量和结构好,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齐全,社会治安良好。
1.城市功能分区
功能区 组成 特点 区位 区位选 择原因
中心商务区 地区性、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大公司、大银行等机构,也有高级商场 建筑密集,高楼林立,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大 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交通便利、通信发达 便捷的交通;快捷的网络信息交流系统
商业区 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或超级商场)组成 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 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城区或交通道路旁 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
居住区 高级居住区 豪华宽敞的楼群、别墅 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 城市边缘上风向、城市河流上游或靠近湖泊、绿地等环境优美处 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人口素质高
低级居住区 破旧、低矮的楼房、平房 配套设施陈旧、不全,环境条件差 与高级居住区背向发展 便于工人上下班;居民收入低,文化程度低
工业区 遍布厂房、仓库等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多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环境因素) 减轻对市区的污染;交通便利,降低生产运输成本
方法技巧  “六看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
(1)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2)看距离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3)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4)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人口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6)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占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原因分析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1)经济因素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城市地租水平由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决定,如下图所示。
(2)土地付租能力图的判读技巧
该土地付租能力图力求表达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影响的两个具体表现,即地租水平和付租能力。
地租水平由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决定,付租能力由各类活动的收益决定。
地租水平线 付租能力
字母 名称
a 商业直线 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最大,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区的影响最大
b 住宅直线 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较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住宅区的影响较小
c 工业直线 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最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工业区的影响最小
功能区 区位选择原因
字母 名称
A 商业区 (地租最高) 靠近市中心,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商业付租最高
B 住宅区 (地租中等) 靠近市中心,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C 工业区 (地租最低) 工业生产占地面积较大,地租成本比较高,远离市中心可降低成本
总之,该图判读重点应关注三方面:
①判断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根据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可知,距市中心越近,地租水平越高。
②判断三类经济活动的付租能力变化趋势。根据图中三条直线斜率的变化,判断商业、住宅、工业三类经济活动的付租能力随着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都在下降。根据斜率变化的大小可判断商业最陡,住宅次之,工业最缓;三者的下降速度不同,商业最快,住宅次之,工业最慢。
③判断三类经济活动的最优区位。如上表,A段商业付租能力最强,B段住宅付租能力最强,C段工业付租能力最强。因此,A段可能成为商业区,B段可能成为住宅区,C段可能成为工业区。
3.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方法
(1)协调主要功能区和交通用地的相对位置:既要保证各功能区内都有便捷的交通,又要在各功能区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各功能之间的联系。商业区除考虑交通因素外,还要考虑消费人群因素。
(2)合理布局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的相对位置,可减少污染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住宅区尤其是高级住宅区一般布局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城市河流上游环境优美的位置;工业区则应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城市河流的下游。
(3)卫生防护带的设置:卫生防护带主要指设置在工业用地与住宅用地之间的城市绿地,带内可以植树造林,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等,也可安排一些少数人使用、非长期停留的建筑物,如仓库和停车场等。这样既可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环境。
(4)占地面积大的功能区(尤其是工业区)要有充足的土地,土地租金低。
(5)留有发展余地:目的是针对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
4.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1)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2)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
(3)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4)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和丰富的文化空间。
  图Ⅰ为某城市土地地价随市中心距离变化图,图Ⅱ为该城市土地地价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Ⅱ中①处地租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该处属于中心商务区
B.人口稠密,文化水平高
C.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
D.该处多分布有高级住宅区
2.图Ⅰ中的丙处最有可能对应图Ⅱ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城市地租主要受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影响。距离市中心越近,交通通达度越高,地租水平越高。第2题,图Ⅰ中丙地位于地租的次高峰,所以应该位于城市外围的环形道路和放射性道路的交会处,图Ⅱ中①处位于城市中心,地租最高,大于300。②处位于城市外围的环形道路和放射性道路的交会处,地租在200~300之间。③处地租小于100,④处地租等于100,说明③④两处地租价格低,而丙处位于地租的次高峰。
主题2 城市区位分析
情境1 材料一 世界上第一批城市诞生在大河冲积平原,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的汇合处或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处,如重庆市位于嘉陵江和长江汇合处,武汉市位于汉江和长江的汇合处。
材料二 大庆市是在丰富的石油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石家庄市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上海在鸦片战争前还只是一个很小的港口,目前是我国第一大港……
任务1 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自然地理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案】 地形、气候、水文等。
任务2 世界第一批城市为什么诞生在大河冲积平原
【答案】 这些地区有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农业发达;水运交通便利。
任务3 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人文地理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案】 铁路、公路、港口、工矿企业、商品农业基地等。
任务4 上海市能够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核心城市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答案】 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运输非常便捷;工业基础雄厚,周围有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经济腹地广;劳动力充足,且素质较高;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等。
情境2 武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境中央,将武汉市中心城区一分为三,形成武汉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下图为武汉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任务1 从地形、气候和河流三个角度分析武汉市的自然地理区位。
【答案】 地形: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上,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有利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气候:武汉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适中,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河流:武汉市地处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河流径流量丰富,为武汉市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另一方面,河流交汇处,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
任务2 从资源、交通两个角度分析武汉市的经济地理区位。
【答案】 武汉市靠近大冶铁矿,便利的交通运输是钢铁工业选址在武汉而不在大冶的主要原因;武汉市交通发达,位于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同时京广铁路穿过市区,带动了武汉市的发展。
任务3 从政治、科技与旅游三个角度分析武汉市的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答案】 武汉市是湖北省的政治中心,也是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武汉市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高科技产业基地之一;武汉市的旅游业日趋发达,为武汉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1.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
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地理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河流等,具体如下表所示:
自然因素 影响结果 原因 实例
地形 平原 绝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节省建设投资 我国城市大多分布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
高原 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热带地区低地湿热,高原地区凉爽 巴西利亚
山区 城市沿河谷谷地或开阔的低地分布 地表相对平坦,水源丰富 汾河谷地、湟水谷地
气候 气候适宜 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 纽约、东京、上海等
气候恶劣 荒漠区、高寒区、湿热区的城市少 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宜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城市少
河流 供水 城市常沿河分布 城市需要大量的生活、生产用水 长江沿岸城市如南京、重庆等
运输 河运起点和终点处易形成城市 货物在此集聚、转运 赣州、宜宾
干流与支流汇合处易形成城市 大量人流、物流集聚、中转 重庆、武汉
河口处易形成城市 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便于人流、物流集散 上海、广州
军事防卫 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处建城 利用天然河道进行防卫 伯尔尼、巴黎
2.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
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指城市与周围经济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具体影响因素如下表所示:
因素 评价(对区位的影响) 发展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典型事例
经济水平 水平越高,城市数目越多、规模越大 推进或制约城市发展 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多,中西部地区城市较少
资源(矿产) 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产生新兴城市 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或某种矿产资源利用结构发生变化,会影响城市发展 英国阿伯丁(石油),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矿),中国鞍山、包头、攀枝花(铁矿),中国大庆、玉门、东营(石油),中国大同、抚顺、开滦(煤炭);德国鲁尔区20世纪50—70年代城市的衰落与世界煤炭地位下降有关;中国的矿业城市面临资源枯竭前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交通 交通便利与否: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线形成城市轴线 不同时代的交通运输对城市区位影响不同;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对城市产生影响 车船时代大多在河流交汇处、大道会合处出现城市,现代交通时代在交通枢纽和沿线出现城市;依据铁路枢纽发展起来的城市有石家庄、蚌埠、宝鸡、株洲等;以扬州、济宁为代表的运河城镇在古代是重要的商贸中心,后来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运、铁路的开通,发展速度放缓
3.城市的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因素 评价(对区位的影响) 发展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典型事例
政治、 宗教、 历史、 军事  政治中心使得首都成为大城市;宗教兴起城市;军事要塞兴起城市 政治中心的变化会影响城市发展;国家政策的变化会影响城市发展;当前宗教、军事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力日益下降 许多国家的首都为大城市,有些国家把新建城市作为首都,如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中国的城镇化战略促进了城镇的兴起和发展;麦加、麦地那、拉萨的兴起都是因为宗教
科技与 旅游  因科技而兴起科学城;因旅游而兴起旅游城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与旅游成为新兴城市的区位影响因素 科技:日本的筑波、中国台湾的新竹。旅游:中国安徽的黄山、广西的桂林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武昌自古为军事重镇,先人择址蛇山等高地筑城。明代以前,汉水下游为网状水系,并以汉水南支为入江主水道。鹦鹉洲曾是长江武汉段的沙洲,其在干支流汇合处形成,历经数次变迁,对古商业中心——武昌南市的兴衰有重要影响。南宋诗人范成大对此地曾描述“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廛闬(市肆商店)甚盛,列肆如栉……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下图示意198年—1732年长江武汉段水系及沙洲状况。
(1)推测武昌古城选址高地修筑的原因。
(2)分析武昌南市商业一度兴盛的原因。
【答案】 (1)利于军事防御;减少水患。
(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解析】 第(1)题,武昌自古为军事重镇,先人择址蛇山等高地筑城,利于军事防御,抵御外敌;武昌古城位于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水系发达,水患多,选址高地修筑有利于减少水患。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武昌南市位于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长江和汉水沟通南北东西,交通条件便利;武昌南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随堂检测】
  图Ⅰ为云南省寻甸县塘子村鸟瞰图,图Ⅱ示意该村土地利用结构。读图,回答1~3题。
1.该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属于(  )。                 
A.街道式 B.团块式
C.棋盘格式 D.分散型
2.该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特点是(  )。
A.结构简单,农业区规模较大
B.结构简单,农业区规模较小
C.结构复杂,居住区和公共服务区规模较小
D.结构复杂,居住区和公共服务区规模较大
3.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乡村,过去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庭院正转变为统一规划的居住区,这样有利于(  )。
A.分散设置基础设施
B.集约利用乡村空间
C.分散农业生产区
D.功能区逐渐淡化
【答案】 1.A 2.A 3.B
【解析】 第1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乡村呈条带状分布,所以其空间形态属于街道式。第2题,读图Ⅱ可知,耕地占45%,林地占31%,说明该村主要以农业区为主,农业区规模较大,且该村落土地利用类型较少,所以空间结构较为简单。第3题,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乡村,过去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庭院正转变为统一规划的居住区,这样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集约利用乡村空间;集中设置基础设施;集中农业生产区;促进功能区的形成。
  图Ⅰ为某平原大城市风向频率图,图Ⅱ为该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单位:万元/米2)示意图,其中②线数值为3,图中等值距为0.5。读图,回答4~5题。
4.图Ⅱ中④线的数值应为(  )。
A.5 B.4 C.3.5 D.1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电厂可能布局在乙处
B.钢铁厂可能布局在戊处
C.大型商场、豪华酒店、知名大公司最密集之地应位于丙处
D.大型仓储式批发市场可能布局在甲处
【答案】 4.B 5.A
【解析】 第4题,由材料可知,②线数值为3,图中等值距为0.5,甲处为市中心且位于交通线交会处,应该为地租的高值区,按照数值递变规律,④线的数值应比②线数值高1,应为4。第5题,读图可知,火电厂会污染大气,乙处位于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向的郊外,火电厂适合布局在乙处,对城市产生的污染最小;戊处位于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布局钢铁厂会污染城市大气;大型商场、豪华酒店、知名大公司付租能力最高,适合布局在市中心甲处;甲处为市中心,不适合布局大型仓储式批发市场。
  读韩国略图,回答6~7题。
6.韩国的重要城市主要集中分布于(  )。
A.东南沿海和东北沿海
B.西部沿海和南部沿海
C.东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
D.内陆地区和河流沿线
7.影响图示地区重要城市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交通 B.气候、矿产
C.旅游、宗教 D.科技、军事
【答案】 6.B 7.A
【解析】 第6题,由图可知,韩国的重要城市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尤以西部沿海和南部沿海最为集中,内陆地区较少。第7题,结合图中信息进行判断,图示地区重要城市主要沿铁路、高速公路、河流分布,因此影响图示地区重要城市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交通。
2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学习目标】
1.收集相关资料,调查某一城镇发展的过程,理解城镇化的概念和表现。(地理实践力)
2.对比不同区域的城镇化特征,突出地域差异。(区域认知)
3.分析人类活动对城镇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城镇发展观。(人地协调观)
【自主预习】
一、城镇化
1.含义:又叫城市化,是指①    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表现
(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②    。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3)建设用地规模不断③    。
(4)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
3.动力
(1)④    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2)城镇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
(3)城镇的兴起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1.城镇化进程
(1)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上的城镇发展极为⑤    。
(2)工业革命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城镇化进程明显⑥    ,城镇人口比重迅速攀升。
(3)目前,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
2.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1)城镇化水平大多在75%以上。
(2)有些大城市由于过度扩张,出现了郊区化和⑦    现象。
3.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1)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
(2)城镇化水平很不平衡,有“虚假城镇化”或“⑧       ”等问题。
4.我国的城镇化
(1)状况: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2)意义:拓展了高效率的成长空间,拉动了生产与消费,创造了大量的⑨      ,提高了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积极影响: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城镇功能日益增强,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的中心。
2.产生问题
(1)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对地理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导致人居环境质量普遍⑩    。
(2)给城市就业和       造成很大压力,引发环境污染、交通阻塞、房价居高不下、建设用地紧张等诸多问题。
3.发展方向
提出建设       、田园城市、智慧城市的目标,走健康、持续、绿色、高效的城镇化道路。
【答案】 ①人口 ②上升 ③扩大 ④经济发展 ⑤缓慢
⑥加快 ⑦逆城市化 ⑧滞后城镇化 ⑨就业机会 ⑩下降
配套服务  生态城市
【合作探究】
情境导入 曾经,北京聚集了大量非首都功能,城市体量不断扩张,人口稠密、产业集聚、交通拥堵、空气质量堪忧等“大城市病”让这座特大城市不堪重负。如今,北京明确定位,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国第一个提出“减量发展”的城市,北京逐步实现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转变。
北京市发展中的“减量发展”主要指什么
提示:采取各种措施分散、转移人口与产业,疏解一些城市职能。
主题1 城镇化
情境1 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至t4的历史发展过程。
任务1 图示这一过程的含义是    。
【答案】 城镇化
任务2 在这个过程中,城镇的变化特征有哪些
【答案】 城镇面积由小到大,城镇数目由少到多,由孤立的城镇发展为城市群。
任务3 在这个过程中,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
【答案】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情境2 正月初九,按照民间“三、六、九,往外走”的习俗,河南出门务工的农民大批赶往火车站。河南是我国第一劳务输出大省,每年向外输出劳动力1 200万左右,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十分之一。
任务1 农民工进城打工如何促进城镇化发展
【答案】 农民工由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改为从事工业或建筑业等其他产业活动,甚至在城镇定居,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任务2 运用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说明农民工进城的原因
【答案】 吸引农民工进城的拉力原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完善,城市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农民工离开农村的推力原因:农村人口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任务3 有人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体现其社会发展水平。”你认为有道理吗
【答案】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它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镇的发展。由此可见,该说法是有道理的。
1.城镇化的内涵和标志
(1)内涵
(2)表现
(3)动力机制
从人口迁移来看,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推力和拉力。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如下图所示:
2.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1)社会经济发展是促进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主要表现在三大产业的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见下表。
产业 影响
第一产业 随着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
第二产业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工业化进程为进城的农民从事加工、制造、建筑等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产业 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进城的农民工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也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
工业化扩大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出现了一大批工矿业城市;工业化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人口增加;工业化促进了城市本身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大了对工业和人口的吸引力。
  下图为某城市25年间的发展变化示意图,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城镇化过程。读图,回答1~3题。
1.衡量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  )。                 
A.城镇数量
B.城镇用地规模
C.城镇人口数量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2.图中可直接观察到的城镇化过程是(  )。
A.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B.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C.城市商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
3.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
①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②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 
③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④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1.D 2.B 3.A
【解析】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数量增加、用地规模扩大、人口增多是城镇化的表现。第2题,读图可知,城镇用地面积增加;人口变化、商业服务水平变化及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变化在图中无法判断。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因此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①正确;城镇化过程是农业活动逐渐转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进入城市,会促进第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造成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②正确;人口的大量迁入,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和汽车尾气等其他污染物质,会破坏城市生态环境,③错误;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中期阶段,并不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因此城市中心区人口应该是不断上升的,④错误。
主题2 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情境 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到2030年,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居民将会居住在城镇中,他们的生产总值将占全球生产总值的80%。下图为世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过程图(含预测)。
任务1 1800—2025年,世界城镇化水平有什么变化 城镇化速度有什么变化
【答案】 世界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城镇化速度加快。
任务2 由图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的差异及成因。
【答案】 差异: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较低。
成因: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任务3 据图分析1975年以后发达国家城镇化速度有何变化 为什么
【答案】 变化:1975年以后发达国家城镇人口比重上升较慢,说明其城镇化速度减缓。原因: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大都进入城镇化后期的成熟阶段。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培育区域认知
情境 材料一 中国的城镇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目前,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已超过60%,形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城市群;但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还不到50%。
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城镇化进程曲线(1978—2015年)图。
任务1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
【答案】 特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镇化进入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原因: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任务2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
【答案】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城镇化水平高;中西部地区经济较落后,人口大量迁出,城镇化水平较低。(或中西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恶劣,不利于进行开发;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较东部地区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地区。因此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低于东部地区。)
1.城镇化的表现及过程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国家类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所处发展阶段 成熟阶段 加速阶段
起步时间 早 晚
目前速度 缓慢甚至停滞 快
水平 高,多在75%以上 低,在40%左右
城镇化与 经济发展 相适应 不相适应
发展结果 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出现城市群;注重营造高水平的人居环境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加大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压力;生态破坏,人居环境质量下降
3.城镇化、郊区化、逆城市化的表现、成因与联系
城镇化 郊区化 逆城市化
表现 人口由乡村转向城镇,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 人口、产业由市区迁往郊区及郊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市中心衰落,城市总人口增加 人口继续迁往中小城镇和乡村,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
成因 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镇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堵 城市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中小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优美
图解
联系 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们之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随后出现逆城市化,最后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出现再城市化
  城镇化是对人类影响巨大的社会发展过程。读中国和英国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回答1~2题。
1.与中国相比,1950年到2000年英国(  )。                 
A.城市人口数量更多 B.非农村人口占比高
C.城镇化速度快 D.城镇问题突出
2.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其他都市区仍处于逆城市化阶段,而伦敦都市区已进入再城市化阶段。促使伦敦都市区进入再城市化阶段的原因是(  )。
A.传统工业复苏 B.农村环境恶化
C.人口增长率提高 D.城市环境改善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英国的城镇化水平高,但英国总人口远少于中国,城市人口数量更少。读图可知,1950年后,英国的城镇化速度变缓。1950年到2000年英国的城镇化水平高于中国,非农村人口占比高。英国城镇化起步早,城市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第2题,一般而言,再城市化是逆城市化的下一阶段,其特点是城市人口数量增加,人口重新向城区回流。根据题干“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其他都市区仍处于逆城市化阶段,而伦敦都市区已进入再城市化阶段”可知,与英国其他都市区相比,首都伦敦加强环境治理,城市环境改善,吸引人口迁入;传统工业复苏不是伦敦自身的优势条件;人口增长率提高,是再城市化的表现,不是原因;没有出现农村环境恶化。
主题3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情境 
任务1 四幅图片表示的城市问题分别是什么
【答案】 A——就业困难,B——交通拥堵,C——环境污染,D——地价、房租昂贵。
任务2 图中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答案】 城市人口密集,是长期的产业活动强度大造成的。
任务3 上述问题会使城市中心衰落吗 简述其原因。
【答案】 会。在上述情况下,城市人口会由市区向环境质量较好的郊区和卫星城迁移,导致城市中心衰落。
任务4 针对上面四幅图片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答案】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合理规划城市,加强管理;建设新区和卫星城;扩大绿化面积,治理污染;等等。
现代新城建设典范——培育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
情境 为解决城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20世纪60年代起,法国首都巴黎在其东郊建设马恩河谷新城(下图)。该新城的Ⅰ(巴黎之门)、Ⅱ(莫比埃谷)、Ⅲ(比西谷)、Ⅳ(欧洲谷)四个分区先后建于不同历史时期,各具特殊职能,分工明确。马恩河谷新城以快速变通为城市轴线,城市建设用地被绿地分置,形成葡萄串状不连续的组团状空间布局形态。时至今日,该城市建设依旧被誉为“现代新城建设典范”。
任务1 新城建设是解决大城市病的主要措施。据此推测巴黎老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社会问题。
【答案】 人口过多,住房困难,用地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堵。
任务2 说明马恩河谷新城被誉为“现代新城建设典范”的理由。
【答案】 各区各具职能,分工明确,减少恶性竞争;以城市快速交通为轴线,加强区域间联系;以绿地分隔城市建设用地,美化环境(减轻污染)。
任务3 1992年,占地2 000公顷的游乐园在马恩河谷新城IV(欧洲谷)区建成。分析该乐园布局在该地的主要原因。
【答案】 地处巴黎城区,客源充足(市场广阔);有轨道交通、铁路和高速公路联系,交通便捷;该区地价便宜,满足该乐园的布局要求。
1.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表现 成因 措施
资源短缺 耕地面 积减少 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 城市、工业及交通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
水资源 短缺 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大 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治理水污染
生态破坏 用地规模扩大,破坏林地、草地、湿地,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减少地下水开采,减少雨季回灌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设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大量排放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固体废 弃物 污染 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实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燃烧、堆肥等处理方法
噪声 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设绿化隔离带
2.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
表现 成因 危害 治理措施
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 城镇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交通堵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缺少,质量低劣;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控制城镇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镇道路;加快住房建设
增加就业难度,失业队伍扩大 城镇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 造成内城衰落问题、社会治安问题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社会问题突出 人口过度集中 地价昂贵、就业困难、犯罪率高 综合治理
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握手楼”是形容两幢楼房距离过近。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握手楼”逐渐增多。城中村的楼房一幢挨着一幢,且“疯狂”向上生长,楼与楼之间的空间极小。读南宁市某区的“握手楼”景观图,回答1~3题。
1.南宁市的“握手楼”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市(  )。                 
A.人口增加
B.用地紧张
C.环境恶化
D.交通拥堵
2.“握手楼”集中的区域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
①建筑质量差,容易倒塌 
②建筑通风、采光条件极差 
③车辆(如消防车)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 
④位于城市中心区,影响市容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是(  )。
A.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城市
B.发展城市立交,改善交通条件
C.增加社会投资,扩大居民就业
D.发展城市新村,扩大居住面积
【答案】 1.B 2.D 3.A
【解析】 第1题,“握手楼”是形容两幢楼房距离过近,城中村的楼房一幢挨着一幢,且“疯狂”向上生长,楼与楼之间的空间极小,说明城市用地紧张,住房拥挤。第2题,“握手楼”的主要特征是楼间距窄,建筑质量并不一定差,①错误;楼间距过窄,导致建筑通风、采光条件差,②正确;楼间距窄不利于车辆(如消防车)通行,存在安全隐患,③正确;市中心区一般是商业区的集中分布地,“握手楼”主要出现在住宅区,④错误。第3题,“握手楼”主要是楼间距过小,解决“握手楼”现象最有效的措施是控制人口数量,合理规划城市;修建城市立交改善的是交通条件,不是住房条件;增加社会投资,促进居民就业,主要解决的是居民就业困难的问题;扩大居住面积只能暂时缓解住房紧张状况,人口不断增加还是会导致住房紧张。
【随堂检测】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图,回答1~3题。
1.图中所示现象是(  )。                   
A.农村土地改革 B.城镇产业调整
C.区域城镇化现象 D.人口迁移现象
2.在该过程中,该地区发生的变化是(  )。
A.城镇人口比重增大 B.农村人口不断减少
C.城镇用地规模扩大 D.城镇数目不断增多
3.该地区发生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有(  )。
①更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 
②逐步改变农村地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③促进地区工业化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④农村的人口出生率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1.C 2.C 3.A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城区面积扩大,周边水稻种植用地变为城镇用地,城镇用地面积扩大,应属城镇化现象;农业用地变为建筑用地,并非土地改革;城镇面积扩大,城镇产业调整与图示现象无关;图中并未直接体现人口迁移现象。第2题,读图可知,城镇面积逐渐扩大,城镇用地规模扩大;材料未体现该地区城镇人口及乡村人口数量和比重的变化;图示只能看到单一城市面积扩大,无法确认城镇数目是否发生变化。第3题,读图可知,该地区城镇面积扩大,应属区域城镇化现象,城镇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就业机会多,区域吸引力强,随着城镇面积扩大,更多农村人口会转变为城镇人口,①正确;城镇的经济基础和生活方式与乡村的大不相同,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会逐步改变其自身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②正确;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将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缩小城乡发展差距,③正确;人口出生率受经济水平、社会保障和人口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与城镇化发展并无关联,④错误。
  “虚假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城镇化现象,又称“过度城镇化”“超前城镇化”,南美洲国家“虚假城镇化”的状况最为突出。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四个国家中出现“虚假城镇化”的是(  )。
A.英国 B.美国
C.巴西 D.印度
5.图中四个国家城镇化进程的推力因素是(  )。
A.乡村收入低 B.城市交通便利
C.乡村环境好 D.城市教育质量高
【答案】 4.C 5.A
【解析】 第4题,图中四个国家,英国和美国为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相适应;印度为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低,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为“滞后城镇化”;巴西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较落后,城镇化起步晚,但城镇化速度快、水平高,至2000年前城镇化水平超越美国,城市发展与经济不相适应,出现“虚假城镇化”。第5题,城镇化的推力因素是指使人离开乡村的因素,乡村收入低是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转变的主要推力;城市交通便利,教育质量高,这是城市对乡村人口进城的拉力;乡村环境好不会促使人口离开。
  2020年我国进行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读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城镇化水平统计图,回答6~8题。
6.我国近四十年来城镇化的特点是(  )。
A.起步早,水平较高 B.起步晚,速度缓慢
C.起步晚,速度加快 D.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7.城镇化带来的问题是(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城市内涝增加
C.就业压力减小 D.交通更加便利
8.缓解上题中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①大力开发地下水,加快雨水下渗 
②改造城市地下管网,实现雨污分流 
③增加路面坡度,加快雨水流速 
④建设下凹式绿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6.C 7.B 8.D
【解析】 第6题,读图可知,我国近四十年城镇化水平每隔十年之间的差值越来越大,说明我国近四十年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化水平较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第7题,城镇化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城镇化导致城市人口增加,导致就业压力增大,交通堵塞;城镇化使城市硬化地面增多,导致城市内涝增加。第8题,大力开发地下水易引起城市地面下沉,①错误;改造城市地下管网,实现雨污分流,加强雨水的排放,有利于减轻城市内涝,②正确;增加路面坡度不利于行车安全,③错误;建设下凹式绿地,增强雨水的下渗,从而减轻城市内涝,④正确。
2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内涵及地域文化的差异。(区域认知)
2.结合景观图,理解不同区域地域文化的差异及成因,分析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区域认知)
3.结合实例,说明保护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及措施。(人地协调观)
【自主预习】
一、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
1.地域文化
(1)概念: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①      ,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②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特点: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断发展变化,在一定阶段内具有相对的③    。
2.城乡景观:是人们④    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的⑤      、价值观、审美观。
3.相互关系:地域文化对城乡建设具有深刻影响,而城乡建设反过来又影响并提升了地域文化。
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1.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
光照强烈的地方需要⑥    ,气候寒冷的地方需要保暖,湿润多雨的地方注重⑦    和通风,沙尘暴频繁的地方注重防御风沙,地震、泥石流较多的地方重点防御地质灾害。
2.在城市格局上的体现
(1)我国古代城市: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在功能分区上反映出严格的⑧      。都城以宫殿为中心并确定中轴线,构建城市的基本骨架。
(2)欧洲城市:多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心与四周的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⑨      和现代文化的融合。
(3)美国城市:中心多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并逐渐形成连绵的城市带。
3.在建筑风格上的体现
(1)我国:砖墙木梁架结构广泛流行,斗拱飞檐和⑩      是我国特有的建筑风格。
(2)西方:柱廊、尖塔、喷泉、雕塑等特点明显。
【答案】 ①文化传统 ②人文 ③稳定性 ④适应 ⑤文化内涵 ⑥遮阳 ⑦排水 ⑧等级制度 ⑨历史文化 ⑩雕梁画栋
【合作探究】
情境导入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文化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图为“浙江水乡乌镇”“重庆过江索道”景观示意图。
说出“浙江水乡乌镇”与“重庆过江索道”两种文化景观的差异与自然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提示:乌镇地处江南,地势较低,排水不畅,河汊纵横,形成特有水乡特点;而重庆地区地势起伏大,多大江大河,成为对岸交通的障碍,所以依赖索道。
主题1 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
情境 材料一 下图为云南红河哈尼梯田。
材料二 颇具历史渊源和哈尼族特色的“木刻分水”:在一股山泉或沟渠的灌溉面积内,由这一面积内的田主,根据各自梯田的数量协商、规定其用水量,然后按泉水流经的先后,在流水入田处,横放一块刻有一定水量的木槽,水经木槽流入各家梯田。这种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任务 美丽乡村哈尼村落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 该地区流传下来的古代分水制度体现了怎样的地域文化
【答案】 哈尼村主要由森林、村庄、梯田和江河四部分组成。分水制度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1.地域文化的含义与特点
(1)含义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2)特点
区域性: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资源产物、生活方式与习惯及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等差异显著,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其中,“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其范围大小不等。
多样性: 地域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与生活方式等。根据属性可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方面包括建筑、服饰、饮食等; 非物质方面包括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
独特性:地域文化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地域文化打上了所在地域和时代的烙印,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物质。
相对稳定性:地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化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
2.图解地域文化差异的形成
3.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文化的差异
地区 人口分布 生产活动 生活习惯
东部农耕区 人口众多,密度较大 多从事种植业,畜牧业以圈养为主,现在出现了大量企业 以粮食为主食,房屋建筑多就地取材,现在楼房增多
西部牧区 人口分散,密度很小 以牧业为主,牲畜靠放牧,现在不少牧区在水源较好的地方发展人工草场,有些定居点新建畜产品加工厂 以奶制品、牛羊肉为主食,喝奶茶,住蒙古包,现在定居点逐渐增多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文化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图Ⅰ为浙江水乡乌镇景观图,图Ⅱ为重庆过江索道景观图。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不属于地域文化特点的是(  )。              
A.区域性 B.相对稳定性
C.独特性 D.创新性
2.下列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有(  )。
①建筑风格 ②生活水平 ③宗教信仰 ④习俗 ⑤教育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3.浙江水乡乌镇景观与重庆过江索道景观反映出两地(  )。
A.地形地势不同 B.气候条件不同
C.植被状况不同 D.耕作方式不同
【答案】  1.D 2.C 3.A
【解析】 第1题,地域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相对稳定性、独特性特征,创新性不属于地域文化特点。第2题,地域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体体现在建筑风格、宗教信仰、饮食、服饰、习俗等方面,而生活水平、教育水平不能体现地域文化。第3题,浙江乌镇与重庆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差异不明显。典型植被均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差异不大。两地均为水田,耕作方式差异不大。乌镇地处江南,地势较低,排水不畅,河流纵横,形成特色水乡景观,而重庆地区地势起伏大,多大江大河,这些大江大河成为两岸交通的障碍,所以依赖索道,故两地景观反映出两地地形地势不同。
主题2 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情境1 四合院是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其基本特点是以南北中轴线为轴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正房位于中轴线上,多为坐北朝南,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任务1 北京的四合院是如何体现“合”字内涵的
【答案】 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
任务2 四合院的建筑格局体现了中国人的什么性格特征
【答案】 体现了中国人性格的内向性和封闭性,体现了正统、严谨、尊卑有序的特点。
任务3 试从气候的角度入手,分析北京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及形成原因。
【答案】 北京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旱多风沙,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可保温、防寒、避风沙,向阳使得冬季可采纳的阳光多。
情境2 材料一 美国大城市中心多是摩天大楼,离开市中心,建筑物高度急剧下降,然后又缓缓向郊区递减。欧洲市中心一般很少见到现代化高楼大厦。
材料二 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而美国街头,除特殊的建筑,往往没有围墙。
材料三 中西园林比较。
任务1 简述美国与欧洲城市地域形态存在明显差别的原因。
【答案】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发展历史较短,大量移民来自欧洲,美国人接受了欧洲居民自由的精神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
任务2 从中西方建筑有无围墙方面,指出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
【答案】 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而西方文化以外向、开放著称。
任务3 从中西方园林建筑特色方面,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存在哪些明显差异
【答案】 中国:含蓄隐蔽,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
西方: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线条简洁,直率开朗,和盘托出,以外向、开放著称。
任务4 归纳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答案】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主要影响建筑布局(如我国多讲究对称布局)、建筑结构(如我国的“墙”文化)、建筑风格(如我国的四合院)。
任务5 街巷往往可视作一座城镇的缩影。观察家乡或学校附近的一条街巷,了解其房屋建筑、道路等方面的变化。分析当地的文化生活、风俗民情、经济活动对街道变化的影响。
【答案】 在对当地城镇的某条街巷进行调查时,既要观察当前的建筑景观和格局特点,又要查阅历史资料或访问老年人,或找居委会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其过去的情况。通过比较找出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进而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产生的影响。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培育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情境 明末清初以来,西关作为广州对外贸易的主要场所,形成了以商贸和市井为主的西关文化,永庆坊位于西关老城区,80年代以来社区衰落、居住环境恶劣,经过近几年的“微改造”,修旧如旧,保留了原有街巷肌理,增加了多种业态,成为新的历史文化街区。下图是永庆坊改造后的景观图。
任务1 简述形成广州西关文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 商业贸易的发展。
任务2 分析永庆坊旧城“微改造”成功的前提条件。
【答案】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任务3 永庆坊改造仍然保持骑楼的建筑风格,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广州降水多,骑楼屋檐下方有走廊,方便人们躲雨。
1.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
体现 具体内容 典型案例
世界各地的民居为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特色 光照强烈的地方需要遮阳,气候寒冷的地方需要保暖,湿润多雨的地方注重排水和通风,沙尘暴频繁的地方注重防御风沙,地震、泥石流较多的地方重点防御地质灾害 我国北方四合院一般沿南北纵轴对称布局,由四面房屋围合而成,是相对封闭的独立院落。大门位于宅院的东南角,这种结构可以防西北风侵袭,房屋南窗较大,冬季可以吸纳较多的阳光
建筑材料的选用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建筑用材较多,体积庞大,运转难,因而必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建筑材力学和美学特点。产石地区多石构,产木材地区多木构,产竹地区多竹楼,黄土地区多土筑窑洞 西双版纳竹楼、因纽特冰屋、土耳其洞穴房屋、叙利亚泥屋等都是就地取材建成的民居
2.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尤其对城市建筑的影响最为突出,城市建筑的布局、结构、风格都深深地烙上了地域文化的印记。如下表所示:
城市建筑 表现 原因
城市格局 美国城市 市中心多是高层的摩天大楼,离开中心区,建筑高度急剧下降,然后又缓缓向郊区递减 美国历史较短,早期移民大部分来自欧洲,沿袭了欧洲自由主义精神的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 发展历史不同
欧洲城市 市中心有市民集会的广场、大教堂及工商组合的事务所,有许多著名历史建筑,高层建筑大都建在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地区 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多著名建筑,人们不愿意让现代化建筑夺去其历史建筑的风采
建筑结构 中国建筑 围墙是主要景观,城有城墙,园有园墙,宅有宅墙,庙有庙墙;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 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而西方文化以外向、开放著称 中西方地域文化差异
西方建筑 极少有围墙,园林强调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直率敞朗,和盘托出
建筑风格 中国宫殿式建筑的红墙、黄瓦、飞檐、斗拱,宫廷中的楼、台、殿、阁与西方宫廷中的喷泉、雕塑等明显不同 中国古代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城市建筑表现出教堂占优势地位 中西方统治权力不同
3.地域文化的保护
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有些地区城乡建设无序推进,土地开发强度过大,导致民族文化和传统特色逐渐丧失
措施 将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特征融入现代建筑之中,协调好老城区与新城区的发展关系,促成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和谐共生
  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西郊外峡谷中的爨底下村,高低错落,呈扇面形沿河流阶地展开。某校学生到村中开展地域文化研学活动,并撰写相关考察报告。读图,回答1~2题。
1.爨底下村(  )。
A.房屋均坐北朝南,利于冬夏季节采光通风
B.依山就势错落式布局,利于抵御海啸灾害
C.位于河流阶地上,便于取水和房屋的建造
D.随时代发展,集市、水井等公共空间扩大
2.下列对村中古建筑特色的描述,最可能出现在考察报告中的是(  )。
A.布局紧凑的四合院落
B.便于拆卸的民族毡房
C.小桥流水的恬静水乡
D.粉墙黛瓦的私家园林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爨底下村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呈扇面形沿河流阶地展开,不一定坐北朝南;爨底下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西郊,并不临海,不需要抵御海啸;位于河流阶地,有利于生产、生活用水,阶地地势较为平坦有利于建造房屋;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集市、水井等公共空间在萎缩。第2题,爨底下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西郊,建筑融合了北京四合院和晋中四合院的主要特征,成为北方传统合院民居典型代表;毡房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逐水草迁徙时使用的;小桥流水的水乡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江南的大部分建筑的墙是白色粉刷的,瓦片是青色,故粉墙黛瓦主要在江南地区。
读纽约帝国大厦和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图片,回答3~4题。
3.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B.城市发展历史短暂
C.城市环保意识强烈 D.城市规划不合理
4.中国建筑一般都有围墙,而美国建筑极少有围墙,这说明(  )。
A.中国的发展历史比美国的长
B.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封闭性,美国文化具有外向性、开放性
C.中国与美国的行政权力不同
D.美国社会比中国社会安全,无须围墙
【答案】 3.B 4.B
【解析】 第3题,美国城市发展历史短暂,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较高,市中心多现代化的摩天大楼。第4题,中国建筑一般都有围墙,而美国建筑极少有围墙,是因为中美地域文化存在差异,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而美国文化则具有很强的外向性、开放性。
【随堂检测】
  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特定地域内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域文化具有传承性
B.地域文化具有不变性
C.地域文化包括物质文化
D.地域文化包括精神文化
2.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域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 
②地域文化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 
③地域文化的地域范围越大,地域文化越重要 
④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地域文化具有传承性;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域文化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地域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第2题,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方面,①错误;地域文化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②正确;地域文化的范围大小与其重要性没有关系,③错误;地域文化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中,但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④正确。
  伴随着某电视剧的热播,其取景地江门骑楼也吸引了广大游客打卡。骑楼是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商住建筑物,最早起源于印度尼西亚,后传入我国东南沿海侨乡。读骑楼景观图,回答3~4题。
3.骑楼体现了江门(  )。
A.起伏的地势 B.多雨的气候
C.肥沃的土壤 D.密集的河网
4.骑楼蕴含了江门人(  )。
A.人与自然融合的价值观
B.老幼尊卑的文化传统
C.团结合作的精神气质
D.包容开放的人生态度
【答案】 3.B 4.D
【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骑楼是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商住建筑物,反映了本地多雨的气候类型;骑楼并没有反映本地地势、土壤及河网状况。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地建筑物反映了当地的地域文化,骑楼是底层呈开放性模式,供人们行走的建筑物,反映了江门人包容开放的生活态度;不同地区的建筑物都反映了人与自然融合的生存环境,但不是价值观;未能体现老幼尊卑的文化传统及团结合作的精神气质。
读图,回答5~6题。
5.上图中两建筑物的差异体现在(  )。
A.空间布局形式 B.建筑结构
C.地域组合 D.以上三个方面
6.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差异 B.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地域文化的差异
【答案】 5.B 6.D
【解析】 中式园林和美式园林由于中西方地域文化的差异,在建筑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
2第二章整合与评价
微专题1 城镇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
  城镇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镇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来展示城镇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通常以过程图、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镇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镇化的差异对比。对于该类示意图判读,主要应把握“三判断”。
1.判断城镇化进程的特点
(1)从图示中直接判断城镇化的特点。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①注意观察城镇用地面积,即城镇规模的变化;②注意观察城镇数量的变化;③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镇人口的变化;④是否形成城市带。
如下图,对比四幅图我们可以直接判断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镇用地面积不断扩大;由孤立的城镇发展形成城市群。
(2)深入分析隐含的信息。如下图示意某地区A、B两个城市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隐含的信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进一步增加,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主要沿河流向外扩展,河流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两城市相互连接形成城市群带;城市的功能分区日益明显。
2.判断城镇化进程及阶段
根据图示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体现出的一些明显特征,可以判断城镇化的阶段及进程。如上图,根据城区面积的变化和人口密度的变化可判断阶段Ⅱ为郊区化阶段。
(1)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判断城镇化进程。如下图城镇化进程为a-c-d-b。
(2)根据城镇人口比例,判断城镇化阶段。下图中E到F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下降,可以判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3.判断城镇化地区差异
城镇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把握不同地区的特征,然后进行判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镇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据此,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判断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达发展中国家。
典例巩固 读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镇化的主要表现是(  )。                  
A.城镇人口数量增大
B.城镇用地规模扩大
C.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变大
D.城镇交通网日益完善
(2)从Ⅱ阶段到Ⅲ阶段,该城市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原因有(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区交通拥堵 
③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④城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1)B (2)B
【解析】 第(1)题,城镇化的主要表现有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城镇用地规模扩大。从图中只能看出城镇用地规模扩大。第(2)题,从Ⅱ阶段到Ⅲ阶段,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区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到郊区,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微专题2 城镇类综合题答题模板
1.城镇形成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 地处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和;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河运便捷;地处沿海,海运便利
社会经济条件 邻近公路、铁路(位于公路、铁路枢纽),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高(农业发达);开发历史早,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的大力支持
2.城镇功能区的形成条件
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靠近风景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邻近文化区;交通便利
低级住宅区:靠近工业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环境质量差;交通不便
商业区 位于城镇中心,人口众多;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量大
工业区 靠近原料(燃料)产地;邻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位于郊区,地价低
3.城镇化特点
发达国家(地区) 城镇化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城镇化进程趋缓
发展中国家 (欠发达地区) 城镇化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快
4.城镇化问题
分析角度 相关要点
生态问题 过量开采地下水,出现地面下沉
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
植被破坏,物种减少
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
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垃圾污染: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固体废弃物增多
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社会问题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5.解决城镇化问题的途径
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治理污染,改善城镇环境;重视城镇绿化,保护城镇水域;加强城镇交通建设;改善居住条件;加强卫星城镇和城市新区建设,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因地制宜发展城镇产业。
典例巩固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北京、河北1980年、2012年城镇化水平统计图。
材料二 下图为雄安新区位置图。
(1)从城镇化水平和速度角度,说明1980—2012年北京和河北城镇化进程的差别。
(2据图简析我国选择在雄安建新区的原因。
(3)说明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是如何促进雄安新区城镇化发展的。
(4)说明交通线路的建设对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 (1)城镇化水平北京高于河北;城镇化速度河北快于北京。
(2)距北京、天津近,有利于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转入和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有公路、铁路与北京、天津等地相连,交通便利;有较大面积的湿地,生态环境好;多荒地,新区建设用地充足。
(3)交通一体化发展促进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发展,促进雄安新区承接京津产业的转移,推动雄安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随着产业的转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至此,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更多的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
(4)完善交通网络,提高区域通达度;提升竞争力;促进区域内资源和产业布局的优化;扩大资源的市场范围;促进城镇化。
【解析】 第(1)题,城镇化进程可以从城镇化水平高低和城镇化速度两方面分析。读图可以看出,从城镇化水平来看,北京的城镇化水平高于河北;从速度来看,河北的城镇化速度高于北京,城镇化进程较快。第(2)题,由图可知,雄安距北京、天津近,有利于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有利于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有发达公路、铁路与京津地区等地相连,交通通达度高,交通便利;雄安地区有白洋淀湿地,湿地面积广,生态环境好;雄安地区可发展的空间大,多荒地,新区建设用地充足。第(3)题,由图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发展,促进京津地区产业向雄安新区转移,加快雄安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随着产业的不断转入,将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大量的劳动力迁入,促进就业,增加城市人口数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可以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更多的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加快城镇化进程。第(4)题,首先完善了京津冀区域交通网络,提高区域交通通达度;区域交通网络的完善,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促进区域内资源的开发,优化区域内产业布局;交通的发展、完善可以进一步扩大资源、产品的市场范围;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加快城镇化进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