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环境问题的概念、类型及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综合思维)
2.结合案例,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综合思维)
3.运用资料,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明确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增强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
【自主预习】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概念: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① 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分类:根据② ,可分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
3.产生的原因
(1)人类对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2)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的③ 。
(3)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二、主要环境问题
1.资源短缺
(1)成因:人类长期大规模开采与破坏;掠夺式开发,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
(2)表现: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④ 锐减、质量下降;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大幅度减少。
(3)后果:难以满足和保障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2.生态破坏
(1)成因: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长时期地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等。
(2)后果: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失衡,加剧了⑤ 、土地荒漠化和生态恶化。
3.环境污染
(1)概念: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
(2)污染类型
主要类型 概念 污染物或特点
大气污染 指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放的⑥ 导致大气质量下降的现象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及可吸入颗粒物等
水污染 指水体因某些有害物质的大量进入,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⑦ 恶化的现象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及畜禽粪便等
土壤污染 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容纳和自净能力,从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⑧ 失调、质量下降的现象 工矿企业排出的废水、烟尘、残渣中所含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农用化学药剂中的有害成分,以及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
海洋污染 指人类活动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导致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降低海洋环境质量的现象 具有⑨ 多、持续性强、扩散面广、难以控制等特点
【答案】 ①环境质量 ②环境问题的性质 ③自净能力 ④数量 ⑤水土流失 ⑥污染物 ⑦水质 ⑧功能 ⑨污染源
【合作探究】
情境导入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1907—1964)撰写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使得环境保护问题摆到了各国政府的桌面上,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签署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开启了环境保护事业。
1.春天本来是鲜花盛开、百鸟齐鸣的美好季节,而《寂静的春天》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寂静世界。为什么会这样呢
2.议一议,《寂静的春天》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主题1 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情境1 阅读甲、乙两幅图。
任务1 两图分别反映了哪类环境问题
【答案】 甲图反映的是大气污染,乙图反映的是水污染。
任务2 该类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情境2 下图为人类与环境关系示意图。
任务1 分析图中箭头A、B表示产生环境问题的两个主要原因。
【答案】 A表示人类社会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B表示人类的经济活动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任务2 说出图中箭头C、D表示的含义。
C表示 系统的反馈作用,D表示人类活动对 的影响。
【答案】 环境 环境
任务3 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有生态破坏、 和 。
【答案】 环境污染 资源短缺
任务4 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分别填入A、B、C、D(与图中箭头含义相同)的横线上。
①乱采滥用矿物资源 ②燃油产生的烟尘 ③工业“三废”排放 ④过度抽取地下水 ⑤通过绿化改造局部气候 ⑥酸雨 ⑦水利工程 ⑧环境保护
A ;B ;C ;D 。
【答案】 ②③ ①④ ⑥ ⑤⑦⑧
日本琵琶湖的水污染——培育人地协调观、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情境 琵琶湖是日本第一大湖泊,分为北湖(平均水深43 m)和南湖(平均水深约4 m),琵琶湖流域人口约有1 400万人。大约有460条一级河流流入琵琶湖,其中120条直接流入琵琶湖,而流出琵琶湖的只有濑田川和琵琶湖排水渠。
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周边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琵琶湖流域环境问题日趋突出。1972年开始,滋贺县政府开始加强对琵琶湖的综合治理,把大量消费型的现代生活方式转变为立足于自然与人类共生的环境协调型生活方式。下图为琵琶湖流域示意图。
任务1 说明20世纪60年代琵琶湖流域面临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答案】 环境污染问题:水体富营养化(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人为原因:琵琶湖流域人口、城市众多,生活消费水平高,排放大量含氮、磷的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进入琵琶湖流域。
任务2 与北湖相比,说明南湖水体自净能力差的自然原因。
【答案】 南湖水域面积狭小,水量少;水浅;支流少;湖区相对封闭,水体流动性差。
1.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具体分析如下表:
环境问题 概念 类型 产生原因 典型事例
资源短缺 人类长期大规模地开采与破坏,全球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以至于不能满足人类资源需求的现象 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 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 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
环境污染 指由于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增加,破坏了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原有的物质成分和结构,导致环境各要素及整个环境系统的自净能力降低或丧失,并发生严重的质量退化,从而使其中的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大气污染 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的排放 洛杉矶市的大气污染状况
水体污染 多瑙河的水污染
土壤污染 常熟市农田重金属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生活产生大量垃圾 市区垃圾场
噪声污染 工矿企业、交通工具 机场附近的噪声
放射性污染 核废料处理不当及意外事故的发生 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
海洋污染 海岸带工业发展、海上航运泄漏,海上石油工业泄漏 墨西哥湾石油泄漏
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 有害气体(温室气体、氯氟碳化物)的排放 冰川融化、南极臭氧层空洞
生态破坏 是人类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衍生的环境效应,导致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生存发展及环境本身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森林调节功能下降 毁林开荒 热带雨林的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砍伐森林、开垦草原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我国北方冬、春季的沙尘暴天气
土地盐碱化 不合理的灌溉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次生盐碱地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存环境的恶化,人类的过度捕猎 珍稀动物的减少,如大熊猫、华南虎等
2.环境问题的差异
(1)不同地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同
城镇地区 乡村地区
主要 表现 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森林面积减少、物种减少等
原因 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污染物集中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2)不同国家环境问题的表现不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表现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原因 发达国家不但消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资源,还将污染转嫁给发展中国家 人口快速增长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 问题 区别 联系
含义 产生机制 表现方式
环境 污染 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都是环境问题的基本表现形式,环境污染往往会导致生态破坏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放射性污染
海洋污染
生态 破坏 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土地盐碱化
大气增温、臭氧层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
4.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读下列景观图片,回答1~3题。
1.图片反映的环境问题中,其成因为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图片反映的环境问题中,属于自然资源枯竭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片反映的环境问题中,表示水土流失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C 2.A 3.B
【解析】 第1题,当人类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图片中①是森林破坏,②是水土流失,③是大气污染,④是垃圾污染,其中③④属于环境污染问题。第2题,当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①是森林破坏,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森林资源减少,最终出现自然资源衰竭问题。第3题,图②中的河流含有大量泥沙,是该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结果。
主题2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情境1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世界环境日”主题。
……
2010年: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
2011年: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2012年: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
2013年:思前,食后,厉行节约。
2014年: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
2015年:可持续消费和生产。
2016年:为生命呐喊。
2017年:人与自然,相联相生。
2018年:“塑战速决”。
2019年: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2020年:“关爱自然,刻不容缓”/“自然为本”。
2021年:生态系统恢复。
2022年:只有一个地球。
2023年:塑料污染的解决方案。
任务1 当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答案】 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任务2 为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案】 切实履行好保护环境的责任,自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增强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情境2
任务1 说出土壤污染物质的主要来源。
【答案】 固体废弃物,大气污染物,污水灌溉,农药、化肥、重金属等。
任务2 土壤具有容纳污染物质的能力和自我净化的能力,为什么还会被污染
【答案】 污染物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
任务3 描述土壤污染的主要过程,说一说土壤污染可能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答案】 过程: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和倾倒,过量施用农药、化肥,污水灌溉,导致有害物质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加上大气中的污染物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进而造成了土壤污染。
危害:当土壤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植物、水间接被人体吸收,危害人体健康。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培育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情境 人类对环境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就会得到环境对人类的相应反馈。例如,人们过度垦荒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恶化,这种状况又进一步加剧了人地矛盾,甚至使人类陷入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中。
任务1 推测驱使人们垦荒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人口增长过快;耕地面积下降,粮食不足,单产不高,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任务2 图示垦荒方式有哪些 分别对环境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
【答案】 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减小,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加剧下游洪涝灾害,会使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使局地气候异常现象增加。开垦草场:致使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毁林开荒:致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气候异常现象增加。
任务3 耕地面积虽然扩大了,但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解决了吃饭问题,反而越垦越贫穷。请讲讲其中的道理。
【答案】 该地区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生态意识淡薄,人们长期采用有害环境的生产方法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结果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形成恶性循环,不但解决不了原有问题,反而产生了更严重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 原因
森林生态功能下降 乱砍滥伐,森林面积减少,导致森林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吸烟滞尘等的生态功能下降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滥伐、滥垦、滥牧,自然植被遭到破坏,对表层土壤的保护作用减弱
土地盐碱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不合理的农业灌溉等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过度捕猎等
2.环境污染
表现 主要原因 典例
大气污染 工业“三废”和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任意排放 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泰晤士河的污染、部分农业区的有毒农作物
水污染
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垃圾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废弃物任意堆放 太原矿区的煤矸石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 许多城市噪声超标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渤海湾赤潮、日本九州岛水俣湾汞污染、海上石油泄漏
3.资源短缺
资源短缺 原因
土地资源短缺 人口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类不合理利用,造成土地资源退化、荒漠化等;城市建设用地增加
水资源短缺 人口增加,生产、生活水平提高,人均用水量增多;水污染;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能源资源短缺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能源需求量增大;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等问题
知识拓展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全球问题
表现 原因 典例或分布区
全球 变暖 自然:气候的变化 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乱砍滥伐森林 全球
臭氧层 破坏 自然:太阳活动 人为:大量排放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 两极和青藏高原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
酸雨 自然:地形造成酸性气体不易扩散;降水较多 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西欧、北美、日本、中国长江以南地区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环境问题依次是( )。
A.臭氧层破坏、酸雨、全球变暖、荒漠化
B.臭氧层破坏、酸雨、荒漠化、全球变暖
C.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荒漠化
D.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荒漠化、酸雨
2.由图中②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有( )。
A.土壤盐渍化加剧
B.皮肤癌高发
C.腐蚀建筑物
D.海平面上升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氯氟碳化物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为臭氧空洞,属于臭氧层破坏;氮氧化物与硫氧化物会进入大气中,融于空气中的水汽,形成酸雨;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会导致全球变暖;植被锐减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出现荒漠化等现象。所以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环境问题依次是臭氧层破坏、酸雨、全球变暖、荒漠化。第2题,图中②环境问题是酸雨,酸雨不会使土壤盐渍化加剧;皮肤癌高发是臭氧层破坏、紫外线强导致的;酸雨酸性较强,会腐蚀建筑物;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变暖、极地冰川融化导致的。
【随堂检测】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砍伐 B.草场退化
C.土壤污染 D.沙尘暴
2.若图中的情景出现在我国江南地区,则该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有( )。
①林产品短缺 ②珍稀动物减少
③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 ④臭氧层破坏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出现的环境问题是森林砍伐。第2题,臭氧层破坏与森林砍伐无关。
读某种污染物对环境各要素的危害示意图,回答3~4题。
3.该种污染物最有可能为( )。
A.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
B.交通运输产生的噪声
C.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
D.生产、生活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该污染物占用土地,传播疾病,污染大气、土壤和水体,应为生产、生活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4.上题中污染物对水体产生污染的途径主要有( )。
①人们将该污染物直接排入水体 ②随大气降水进入水体
③该污染物中的有害物质渗入土壤,污染地下水 ④该污染物直接转化为污染水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固体废弃物无法直接转化为污染水体;人们将固体废弃物直接排入水体,从而污染水体;固体废弃物受大气降水、流水冲刷等的影响,有害物质进入水体,甚至随水体渗入土壤,污染地下水。
为保护不断减少的自然水体中的鱼类资源,上海市出台了要求垂钓者只能是“一人、一杆、一线、一钩”的“精准垂钓”政策。据此回答5~6题。
5.上海市自然水体中鱼类种类不断减少,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气候变暖 B.水体污染
C.过度垂钓 D.河道减少
【答案】 B
【解析】 上海市自然水体靠近城市,生产生活污水量大,排放到自然河道中,易造成水体污染,导致鱼类减少。
6.上海市实施“精准垂钓”有助于( )。
A.提高环境质量 B.增加鱼类品种
C.减少垂钓人数 D.缓解生态压力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精准垂钓”是自然水体中鱼类不断减少,为保护自然水体中鱼类资源而施行的政策。“精准垂钓”能够有效减少单次垂钓人员的大范围集中,减轻流域的生态压力。
2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
1.理解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过程及原因。(综合思维)
2.运用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综合思维)
3.正确认识人类依赖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到善待自然的人地关系的转变,以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
【自主预习】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社会 人地关系 产生原因
采集—狩 猎社会 原始的① 关系 人口数量少、生产力水平低下且发展缓慢,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有限
农业社会 不协调 人口逐渐增多,人们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② 与广度都明显增大,环境遭到破坏
工业社会 人地矛盾③ 机器和矿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人口数量剧增,环境问题严峻
信息社会 走向协调,向生态化、④ 、绿色化、循环化等方向发展 当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使人类社会的组织制度、经营管理、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等产生一系列变革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⑤ 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1.转变传统发展观念
(1)传统发展观念:片面追求⑥ ,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简单地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尺;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
(2)可持续发展观念: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相协调的多目标模式。
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
(1)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差异
传统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模式
目的 扩大生产⑦ 、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 实现⑧ 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特点 社会生产多以牺牲资源、⑨ 为代价 强调环境承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果 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改变传统的以“⑩ 、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2)转变措施
a.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b.环境污染的治理。
c.生态保护。
3.公众参与,从我做起
(1)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2)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 ①平衡 ②强度 ③激化 ④低碳化 ⑤发展 ⑥经济增长 ⑦规模 ⑧清洁生产 ⑨环境 ⑩高投入
【合作探究】
情境导入 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播出了一部中国拍摄的短片《2032:我们期望的未来》,片中接受采访的中国人各用一句话描述了自己对20年后的期望。全球公众都听到了中国强有力的声音。20年后,你期望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拥有我们所期望的未来
主题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情境 材料一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采集—狩猎社会,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狩猎为生,对环境的影响有限;农业社会,人类开始大规模地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气候等资源;工业社会,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同时在这个阶段,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信息社会,人类开始谋求人地协调,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不能再走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以及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发展道路,必须向生态化、低碳化、绿色化、循环化等方向进一步发展。
材料二 下面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示意图(图Ⅰ)和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示意图(图Ⅱ)。
图Ⅰ
图Ⅱ
任务1 图Ⅱ中A表示 ,它是决定 社会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答案】 土地 农业
任务2 分析影响工业社会经济增长关键要素的变化特征。
【答案】 资本是影响工业社会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下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后期成为关键要素;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任务3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 社会。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答案】 工业 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
任务4 信息社会人地关系的基本特是 ,此阶段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 向生态化、低碳化、绿色化、循环化等方向发展 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历史阶段 人类活动特点 人地关系
采集— 狩猎社会 人口数量少,生产力水平低下且发展缓慢,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狩猎为生,对环境的影响有限 人类与环境保持着原始的平衡关系
农业社会 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栽培植物和畜养动物使食物供应稳定和可靠,人口逐渐增多。人们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广度都明显增大,环境遭到破坏,甚至导致一些文明的消失 人地关系不协调,人们对人地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如我国古代朴素的人地关系思想
工业社会 机器和矿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环境问题愈发严峻 人地矛盾迅速激化,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和谐论”应运而生
信息社会 (后工业 社会) 当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使人类社会的组织制度、经营管理、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等产生了一系列变革 人地关系向生态化、低碳化、绿色化、循环化等方向进一步发展
读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2.下列关于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结合人类的发展历史可知,在早期的农业文明时期,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进入工业社会后,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读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均能源的消耗数量不断增长。第2题,农业社会主要是利用生物能源,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类为了获得能源而大量地乱砍滥伐,从而易出现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
主题2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情境 “循环经济”已经融入中国主流经济概念当中,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已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任务1 什么是循环经济
【答案】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任务2 循环经济有哪些模式
【答案】 工业采用清洁生产模式;农业采用生态农业模式。
认养农业——培育人地协调观
情境 近些年,为了发展农村经济,一些新型农业类型不断出现,其中一种名为“认养农业”的新农业模式走红全国,如在辽宁省盘锦市某镇,当地农户看准了“认养农业”的发展潜能,实行“农旅结合,共同发展”的模式,将农业认养开展得如火如荼。“认养农业”是消费者预付生产费用,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有机农产品。城市居民可以在农村认养一块土地,工作的闲暇之余可以体验种植、收获的喜悦。下图为盘锦市“认养农业”的运行模式。
任务1 据材料分析与传统农业相比“认养农业”的优势。
【答案】 农民通过向公司出租土地获得租金;农民通过转农为工增加收入;绿色有机农产品价格高,经济效益更好;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收入。
任务2 除参与生产、监管环节外,请设计消费者还能够亲自参与体验的其他服务项目。
【答案】 发展文教产业(研学基地、产教融合);农业观光旅游;体验民俗(宿)文化;品尝特色餐饮(农家菜)。
任务3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谈谈“认养农业”发展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答案】 要有(地方)特色;保证品质和提高服务质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指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化、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2)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或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
(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
①内涵
生态农业指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②特点
农业资源 得到再生 生态农业利用生态学理论调整了农业结构,保护了农业资源,使资源再生,永续利用
综合效益突出 生态农业科学地增加物质和技术投入,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良性循环 生态农业可以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渔等合理发展,并可调节气候,减少灾害
3.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差异
项目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利用 方式 粗放利用 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化利用
资源利用 一次利用,利用率低 多次利用,利用率高
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大量排放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物质流动 物质单向流动 物质循环流动
结果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 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传统基塘农业水陆比例一般为6∶4,基上种植蔬果。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某村的传统基塘农业生产已严重退化,鱼塘已转为规模更大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为此,该村提出发展“有机—双循环基塘农业模式”(如下图),建设特色田园美丽水乡。读图,回答1~2题。
1.近年来,该村基塘农业中“基”减少甚至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空间扩展 B.蔬果需求减少
C.养殖空间扩大 D.绿化用地增加
2.与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相比,“有机—双循环基塘农业模式”有利于( )。
①扩大水产业规模 ②加快城镇化进程
③降低饲料成本 ④提高产品品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传统基塘农业水陆比例一般为6∶4,基上种植蔬果,所以“基”即基塘农业中的“陆地”。珠江三角洲地区某村的传统基塘农业生产已严重退化,“基”减少甚至消失,鱼塘已转为规模更大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由此可推测,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使得养殖空间扩大,将部分“陆地资源”(基)转化为鱼塘。第2题,与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相比,“有机—双循环基塘农业模式”产出不只是有机鱼类,还有有机农产品、有机水生经济作物等,产品更加绿色健康,品质更优,加上种植有机饲料和水草饲料等,降低了饲料成本,经济效益更高,③④正确。
【随堂检测】
彩虹之境生态村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该村只有43户住户,却向世界展示了独特的人居环境。能源方面,居民利用太阳能发电,并且主动降低电能消耗;水资源方面,设置雨水收集设施,所有的污水都经过处理二次利用;建筑方面,建筑材料以木材、卵石、秸秆、泥土为主。据此回答1~2题。
1.彩虹之境生态村独特的人居环境反映出( )。
A.地理环境决定人类发展 B.人类被动适应环境
C.人定胜天 D.人地协调发展
2.当地居民利用太阳能发电有利于( )。
A.节约水资源 B.降低碳排放量
C.维持全球碳氧平衡 D.节约建筑材料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能源方面,居民利用太阳能发电,并且主动降低电能消耗”可知,人类有自身的能力与意识,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不是地理环境决定人类发展。材料“能源方面,居民利用太阳能发电”说明人类能够利用自然资源,可见不是人类被动适应环境。材料“水资源方面,设置雨水收集设施,所有的污水都经过处理二次利用”表明人类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可见不是人定胜天的思想。彩虹之境生态村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反映出人地协调发展。第2题,利用太阳能发电与节约水资源关系不大。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当地居民利用太阳能发电有利于降低碳排放量。当地居民利用太阳能发电对维持全球碳氧平衡作用不大。根据材料“建筑材料以木材、卵石、秸秆、泥土为主”可知,利用太阳能发电与节约建筑材料无关。
可持续发展模式与传统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目标、增长方式上有很大差别。读图,回答3~4题。
3.与传统发展模式相比,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增长方式是( )。
A.高消耗、高排放、低增长 B.低消耗、高排放、高增长
C.低消耗、低排放、高增长 D.高消耗、低排放、低增长
4.下列生产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 )。
A.秸秆焚烧还田 B.矿渣生产水泥
C.垃圾转移国外 D.污水灌溉农田
【答案】 3.C 4.B
【解析】 第3题,传统发展模式的增长方式是高消耗、高排放、低增长,而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的增长方式是低消耗、低排放、高增长。第4题,矿渣生产水泥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
22
第五章整合与评价
微专题1 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
1.常见类型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一种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或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图形。循环经济关联图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产生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的一种图示。其主要呈现形式有三类:一是体现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关联图(如图Ⅰ);二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关联图(如图Ⅱ);三是工业园区工业部门间关系或产业关联、生产流程关联图(如图Ⅲ)。
图Ⅰ中a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为资源开发;b表示对资源进行加工,为某种生产活动;c表示生产活动所生产的产品供给人类消费,为消费活动;d表示废弃物排放。
图Ⅱ中符合该循环系统的①②③④⑤的含义分别是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畜禽养殖和商品率高是该农业科技园的突出特点。
图Ⅲ所示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该生态工业园实现了清洁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2.判读技巧
关联图的判读一定要注意图中信息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关联、两图之间的关联、图中已知信息与未显示信息之间的隐性关联等。判读时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1)顺藤摸瓜法
①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么;②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③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框中提供的已知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④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快问题的解决;⑤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2)代入尝试法
有些表示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选择题,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尝试求解。宜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先把最直接、最容易的完成,剩余得越少就越容易填,在确定完填空内容后要进行验证,以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典例巩固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国家编制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对发展循环经济作出战略规划。读复合型循环经济基本模式图,回答(1)~(3)题。
(1)适合大面积推广图示循环经济模式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黑 B.琼 C.鄂 D.新
(2)图中a、b、c、d代表的工业,正确的是( )。
A.a——饮料工业,b——包装工业
B.a——印染工业,b——纺织工业
C.c——饲料加工,d——食品加工
D.c——食品加工,d——饲料加工
(3)下列关于图示循环经济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降低了产业对资源的依赖
②生物质发电解决了工业生产用电需求
③提高了土壤肥力
④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C (2)D (3)C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该区域种植棉花,应位于我国棉花产区,黑龙江、海南不是产棉区;该地发展水产养殖等,湖北河湖广布,适合发展水产养殖;新疆气候干旱,河流少。第(2)题,读图,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判断,a以棉花为原料,应为纺织工业;b为以纺织产品为原料的印染工业;c为畜牧养殖的深加工,即食品加工;d将花卉加工及食品加工的下脚料加工成饲料,供应畜牧养殖业。第(3)题,图示循环经济模式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发展的是常规产业,不是高新技术产业,①错误;生物质发电量小,只是补充了工业生产用电需求,②错误;该生产模式提高了土壤肥力,③正确;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④正确。
微专题2 环境与发展类综合题答题模板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
人类从环境中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资源枯竭,生态破坏
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环境污染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
环境问题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环境污染 地形或水域封闭,大气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煤炭等矿物能源比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以重工业为主);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污染物排放量大
生态破坏 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严重,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气候干旱,多大风,地表物质松散(荒漠化);植物稀少 土地利用不合理;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植被破坏严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矿产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资源短缺 资源储量小,时空分布不均 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资源需求量大;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2.可持续发展
(1)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人口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进行生态移民,减轻人口压力
经济 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绿色产业)
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
能源 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
宣传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政策 加强监督管理,依法保护环境
(2)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减少废弃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3.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因、措施及意义
原因 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显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措施 加强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加强资源跨区域调配;推进产业转移;加强政策的支持
意义 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的差异;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繁荣;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保障国家安全;有利于发挥区域优势;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典例巩固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依据地形特征、人类活动方式、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土地利用方式等要素,兼顾行政区界,进行生态经济区划,可以将北京划分为三个生态经济区:Ⅰ平原高度人类活动综合生态经济区,Ⅱ山前浅山区中度人类活动农林生态经济区;Ⅲ中高山区低度人类活动生态保护及生态经济发展区(如下图所示)。
(1)简述北京市三个生态经济区的分布特点。
(2)简述目前生态经济区Ⅰ区内部存在的城市问题。
(3)说出为促进生态经济区Ⅰ区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 (1)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东南部的市区,Ⅱ区主要分布在Ⅰ区的外围,Ⅲ区主要分布在北京的西北部和西部地区。
(2)由于工农业发达,出现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污染问题。人口稠密,出现居住条件差、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等城市环境问题。
(3)针对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加强水污染的治理、南水北调等;针对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的问题,可以加强监管,保护耕地;针对居住条件差、交通拥堵等现象,可以进行产业转移,将部分非首都职能向雄安新区转移等。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Ⅰ平原高度人类活动综合生态经济区主要分布在北京东南部的市区,Ⅱ山前浅山区中度人类活动农林生态经济区主要分布在Ⅰ区的外围,Ⅲ中高山区低度人类活动生态保护及生态经济发展区主要分布在北京的西北部和西部地区。第(2)题,Ⅰ平原高度人类活动综合生态经济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强度大,水资源、土地资源利用强度大。出现的城市问题包括工农业发达,出现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污染问题。还出现居住条件差、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等城市环境问题。第(3)题,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北京市也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问题。一是自然环境问题。近年来,影响北京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表现出加剧的趋势,水资源匮乏,是困扰北京市的另一个大问题。多年的超负荷开采,使得北京的地下水资源难以为继。同时,工农业生产导致地下水污染,使得北京市符合卫生标准的淡水资源也日渐减少。二是人文环境问题。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工商业的繁荣,使得交通越来越拥挤,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住房也长期紧张。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针对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加强水污染的治理、修建水库、南水北调等;针对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的问题,可以加强监管,保护耕地;针对居住条件差、交通拥堵等现象,可以进行产业转移,将部分非首都职能向雄安新区转移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