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钢铁长城【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钢铁长城【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30 08:5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5—17课)
1、2022年课标要求:
〖导论〗
中国现代史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叙述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内容要求〗
了解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取得的外交、国防等成就及其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2、2022年课标解读:
1)历史解释:通过分析国防现代化的形成原因,认识到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知道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外交所作的贡献。
2)时空观念:了解陆、海、空军的建设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中美签署《联合公报》、中日建交的时空要素。
3)史料实证: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相关史料,了解我国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了解20世纪5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及我国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外交成就,比较新旧中国外交本质的不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4)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我国军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发展的情况,认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通过了解我国军队在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现代化建设方面的英勇表现,理解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永远是这支军队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体会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学习外交的成就,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增强热爱祖国,立志学习使祖国更强大的使命感,树立团结合作的人生态度。
5)唯物史观:分析国防现代化的形成原因,辩证看待国际形势变化与我军现代化取得的成就的关系,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国家强大与国防实力增强的关系,感受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形成我军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钢铁长城的清醒认识。
1.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
1)国防建设
学习要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情况。
学习提示:军队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到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在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防实力大大增强。近年来,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持续发展。
学习延伸:国防与军队建设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钢铁长城。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学习要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重返联合国;全方位外交。
学习提示:理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学习延伸:初步了解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
2.单元大概念架构
单元时空背景:
1)国际:①美苏冷战;②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逐渐建立外交关系;③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发展受挫;④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2)国内: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
本单元主要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防和外交方面的主要成就。
本单元的各课内容围绕核心内容展开,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国防建设构建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是外交的基石与保障。
第15课课有三个子目,分别是“陆、海、空军的建设”“导弹部队的发展”“新时代强军之路”。本课的重点是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历程,本课的难点是理解国防力量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关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第五单元第二课内容,包含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了解中国的外交在走向成熟,以此证明中国在世界外交所做的贡献。通过了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是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领悟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价值的好教材。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是第五单元第三课内容,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指引下外交事业获得新成就。它包含了本单元三个重点内容即尼克松访华、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全方位外交成果。它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增强爱国意识的精彩篇章。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筑起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工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教学过程中体现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通过回忆古代史、近代史上对外交往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大量历史史料、图片和影像资料的使用,教会学生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即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最终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培养家国情怀。
3、整体教学流程透视
1). 课堂导入环节以科学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启发性原则,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采用设疑、悬念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开门见山法、直接破题法、温故知新等方法导学激趣。
2).导入新课后,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和要求,明晰地让学生知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形成何种能力,从而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3).自主学习,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对基本史实有一定了解,再对重难点进行精细预习,标画重点内容,逐步培养学生大单元、大概念、大主题的历史学科素养,提高整合历史知识的能力。
4).小组合作,问题探究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展开,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5). 课堂总结,以时空观念为指引,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明确该知识点在单元、教材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6). 当堂检测,着重在于以各种形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口答、自背、做题等方式完成。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掌控教学环节,每节课至少留出2至4分钟进行测验训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行反思,以便于后期调整教学策略。
4.本单元教材体例
以“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这一大概念统领内容,强调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本单元通过对三个专题的学习:①钢铁长城;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③外交事业的发展。讲述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1)设计导语激发兴趣,引出重点;
(2)设计插图增强感染力;
(3)设计正文宋体内容明确基本知识;
(4)设计正文楷体内容补充说明;
(5)设计相关史事教会学生提炼有效信息;
(6)设计“问题思考”栏目,引起探究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7)设计“材料研读”培养学生研读材料的能力,活学活用;
(8)设计“课后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9)设计“知识拓展”,扩大学生知识面。
一、学习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大单元教学、中外联系、单元概述等环节,在大单元主题下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历史的横向联系,落实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2.了解我国海、空军及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分析国防现代化的形成原因。
3.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美国、苏联对中国的外交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4.了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难点:理解“钢铁长城”的含义、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的影响;万隆会议得以顺利进行的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第1课时) 《第15课 钢铁长城》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海军、空军的建立,以及陆军、海军、空军发展的史实,了解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素养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陆海空军、导弹部队发展过程,掌握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基本史实。(时空观念)2.小组合作,结合史料分析我国国防力量不断壮大的原因及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认识到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感悟新时代的强军之路,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 我国国防力量不断壮大的原因及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的第一课,承接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下启第五单元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是非常重要的一课。本课有三个子目,分别是“陆、海、空军的建设”“导弹部队的发展”“新时代强军之路”。建国以来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防力量日益增强,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而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坚实基础。因此,本课以国防的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第一部分陆、海、空军的建设,第二部分导弹部队的发展,第三部分新时代的强军之路。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人民解放军由单一兵种到诸兵种合成的转变,以及武器装备向现代化迈进,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筑起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为了便于教学,依据大单元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课增加副标题,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本课知识及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一:铁血铸军魂,三军浩浩点兵台-- 海、陆、空军建设二:长剑守国门,身轻如燕纵云间—导弹部队的发展二:古田新会强军路,听党指挥筑国魂--新时代强军之路
学情分析 首先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事件已经有了基本掌握,能联系前后及相关时间点看问题。其次,学生知道并初步掌握提取材料信息的技能。总之,学生对故事性内容、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还是比较感兴趣。并且学生对于思辨性问题已有初步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 视频辅助法 合作探究法 史料分析法
大单元理念
(设计意图:通过时空线索和单元概况,单元核心概念,构建单元知识框架,形成对单元知识的整体把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 观看图片与视频,初步感知。 通过图片与视频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学生探知欲。
一、铁血铸军魂,三军浩浩点兵台-- 海、陆、空军建设 目标导学一:铁血铸军魂,三军浩浩点兵台-- 海、陆、空军建设.陆军建设教师活动:出示陆军建立的光辉历程,体会其革命精神。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军种,是陆地作战的主力,在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历次作战中发挥出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种抢险救灾中的中坚力量。【重点强调】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兵种也比较少。教师活动:出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与开国大典阅兵相比,你有何认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陆军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二).海军建设阅读材料,从中分析新中国为什么要加强海军建设?【自主学习】【播放视频】阅读课本76页—77页,,结合视频,根据以下时间提示,了解海军建设成就。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重点突破】建立华东军区海军(第一支海军部队)我国即将进入“三航母”时代【合作探究】有人说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三).空军建设教师讲述: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没有建立空军的基本条件,对付空中敌机只能凭……勇敢不怕死的精神,以地面武器对抗。面对残酷的战争……毛泽东深切感受到拥有一支强有力的空中力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出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这支部队刚刚成立就面临怎样的处境?它的军用飞机的发展历程又是怎样的?(教师总结)通过学习,我们能看到这支从战火中成长起来的空军,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学生活动:①历史教训:近代侵略多从海上来。②现实需要: 诸军种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已成为世界军事发展潮流。学生活动: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原因:①鸦片战争时,英军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中,虽然清朝海军装备了近代武器,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坚强的国力作后盾,也有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国防力量(例如:核潜艇),有力地保卫了祖国的海疆。学生活动:国外购买——仿制——自主研制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1956年我国自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使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 利用时间抽,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并通过问题,回顾旧知利用地图和地理知识,跨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时空观念史论结合,培养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概况归纳的能力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有效地利用图片,材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建立海军的必要性。从而培养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进一步加深理解事物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二、长剑守国门,身轻如燕纵云间—导弹部队的发展 目标导学二、长剑守国门,身轻如燕纵云间—导弹部队的发展【自主学习】阅读课本9页,梳理导弹部队的发展概况。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难点突破】火箭军: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知识拓展】知识链接射程小于1000公里为近程导弹射程在1000~3000公里为中程导弹射程在3000~8000公里为远程导弹射程大于8000公里为洲际导弹“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学生活动:①建立时间: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战略导弹部队)。②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③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④它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⑤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⑥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 让学生认识到导弹部队形成的历程及意义通过研读材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以教材内容为史料,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同时通过快递这一名词,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拉近距离,让历史学习不再困难。
三、古田新会强军路,听党指挥筑国魂--新时代强军之路 目标导学三、古田新会强军路,听党指挥筑国魂--新时代强军之路1、国防和军队改革教师讲述:新时代强军之路的背景: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教师提问:结合课本第80页内容回答,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军队改革方面有哪些表现?材料: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于2014年10月30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是,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知识延伸】第一次古田会议的时间和内容?1929年古田会议——思想建党、政治建军2、影响:【课堂延伸】结合史实,党对军队的领导是怎样逐步加强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合作探究】结合本节课所学,思考国防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材料1: 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所以,我们要忍耐几年。……到(本世纪末)我们经济力量强了,就可以拿出更多的钱来更新装备。……先把经济搞上去,一切都好办”材料2: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和批准的预算:2020年中央本级国防支出预算比上年增长6.6%(达到12680.05亿),继续保持适度稳定增长。——国防部网2020年5月29日报道材料3: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拓展延伸】百万大裁军经过三次精简整编,中国军队总员额由660多万人减至423.8万人,国防经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例由1979年的7.37%减至1984年的10.63%。-刘金田主编《大国记忆:新中国七十年经典瞬间》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联系 学生回答:①政治建设:2014年,古田会议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②军种建设:调整组建了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③战区建设:成立东、南、西、北、中部五个战区。④军队管理: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学生: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学生:1、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提高2、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3、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4、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的结果5、科技强军战略 将课后的“知识拓展”移到课堂教学环节之中,意在让生理解“裁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辩证认识国防和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突破教学难点。最后结合相关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军种装备的多种先进武器装备,让学生看到“裁军”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军事进步,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结合思维导图,完成本课的知识点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发展迅速,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到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武器装备不断向现代化迈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筑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钢铁长城。一:铁血铸军魂,三军浩浩点兵台-- 海、陆、空军建设二:长剑守国门,身轻如燕纵云间—导弹部队的发展二:古田新会强军路,听党指挥筑国魂--新时代强军之路 总结课堂内容,梳理知识线索。 通过归纳概括,认识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就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我国国防军队的建设成就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课堂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大单元设计理念,能够按照学生认知规律,思路清晰;依据课标,培养核心素养。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可指导学生收集课外资料,阅读课文,观看图片资料、音像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演示人民海军,空军发展的历程。进行不同时期的国力,军事力量的对比,在比较中体会国家的强大与国防力量增强的关系,提高通过比较掌握知识的能力。
附1:素养提升【历史解释】
附2: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