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3张PPT)
一看到这些元素你会想起哪个国家?
美国
学习目标
● 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 根据资料说出美国的人口和种族特点及成因;
● 运用图文资料分析美国地形、气候、河湖特点,以及农
业生产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 根据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
作用。
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01
“星条旗”
美国国徽
认识美国
13道宽条代表最早发动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的13个州,50颗五角星代表美利坚合众国的州数。
阿拉斯加州
夏威夷州
美国本土
美国地跨北美、大洋两大洲
美国的范围
美国的面积
160°E
赤道
20°W
西半球
北半球
美国在世界的位置
— 半球位置
49°N
30°N
中纬度
北温带
美国本土
美国在世界的位置
— 纬度位置
北极圈
北寒带
北温带
北回归线
北温带
热带
美国地跨热、北温、北寒三带
美国在世界的位置
— 纬度位置
本土
加拿大
太平洋
墨西哥
墨西哥湾
亚洲
北冰洋
美国在世界的位置
— 海陆位置
美国东临大西洋
西临太平洋
北临北冰洋
民族文化大熔炉
02
中国
印度
美国
印尼
巴西
巴基
斯坦
尼日
利亚
孟加
拉国
俄罗斯
0
2
4
6
8
10
12
14
14.12
13.24
3.31
2.66
2.10
2. 00
1.95
1.66
1.43
世界各国人口排名
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同时是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美国的人口
部分国家人口增长率
印度
美国
英国
中国
日本
德国
1.5
1
0.5
-0.5
-1.5
-1
-2
0
单位:%
美国的人口
移民
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美国的人口
亚洲人
欧洲人
非洲人
美国的人口— 人种来源
白种人 79.96%
黑种人 12.85%
亚洲人 4.43%
印第安人等原住民 1.15%
其他种族 1.61%
美国的人口—人种构成
原来居住在美国的是印第安人等原住民。
美国的人口—原住民
美国第一任总统
祖先是英国人
华盛顿
爱因斯坦
著名科学家,原籍是犹太人
奥巴马
美国第四十四任总统
祖先来自非洲,黑色人种
美国土著居民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原籍中国人
印第安人
杨振宁
美国的人种
— 民族大熔炉
历史上,华人劳工在美国西部开发和铁路的修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人曾说,如果没有中国人使用炸药的知识并重视炸药的作用,如果没有中国人贴在几乎垂直的悬崖上干活,如果没有中国人闯过了白人难以忍受的难关,中央太平洋铁路决不会建成。
P75阅读材料:华人对美国的贡献
唐人街:是华人在其他国家城市聚居的地区。
唐人街的形成,是因为华人移居海外,成为当地的少数族群,在面对新环境需要同舟共济,便群居在一个地带,故此多数唐人街是华侨历史的一种见证。
纽约“唐人街”
旧金山“唐人街”
洛杉矶“唐人街”
华人、华侨集中的城市及代表性聚集区名称
美国的自然环境
03
北美洲气候分布图
结合北美洲气候分布图思考:
美国有哪些气候类型?其中分布最广的是?
美国本土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湿润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
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分布最广
美国的气候类型
思考:哪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
美国的降水 读图思考:美国降水量的分布特征?
从东向西递减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
西北部太平洋沿岸降水较多
中央平原
中央平原
科迪勒拉山系:世界上最大的山系,纵贯南北美洲西部
美国的地形 — 归纳美国地形的分布特点
南北纵列分布
平原面积广大
耕地
广大
东西高,中部低
美国的地势
美国
印度
中国
俄罗斯
巴西
加拿大
澳大利亚
乌克兰
世界各国耕地面积排行
180
160
120
80
40
0
单位:万平方千米
美国耕地面积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10%
美国的耕地面积
探究一: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美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 西部高大山地
西部高山南北走向,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西风带),在迎风坡一侧形成地形雨。
背风的高原盆地干旱少雨。
使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呈狭长形分布。
阻挡冬季南下的冷空气,使得西海岸冬季气温升高。
中央大平原
美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 中央大平原
中部大平原南北贯通,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长驱南下直达墨西哥湾,气温急剧下降,形成暴风雨、寒潮等天气。
夏季,热带墨西哥湾和大西洋暖湿气流北上,北美洲中东部普遍暖湿。
南北冷暖气流的交汇处,气旋活动频繁,多飓风、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
阿巴拉契亚山脉
美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 东部低矮山地高原
东部山地比较低矮,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作用不显著,降水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递减。
冬季对南下寒冷气流阻挡作用弱,东部地区冬季气温低。
探究二:奇特的地貌(了解即可)
构造地貌 — 死谷
最低点海拔-85米,是西半球陆地最低点。
谷地夏季气候炎热,气温经常超过49℃,最高曾达57℃。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
构造地貌 — 死谷
思考:死谷为北美洲夏季最炎热地区的原因?
纬度较低,多晴天,太阳辐射强;
谷底海拔低,空气对流弱,热量不易散发
缺乏植被覆盖,谷底和谷坡共同吸收太阳辐射,加热大气;
构造地貌 — 科罗拉多大峡谷
位于美国西南部。
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之一,平均深度超过1500米。
为典型的“桌状高地”,即顶部平坦侧面陡峭的山。
大峡谷山石多为红色,从谷底到顶部层次清晰,色调各异。
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
构造地貌 — 科罗拉多大峡谷
思考:推断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过程
地处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在板块挤压作用下隆起抬升,形成高原;
后期在风化及 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大峡谷
圣劳伦斯河
密西西比河
墨西哥湾
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
苏必利尔湖
密歇根湖
休伦湖
伊利湖
安大略湖
五大湖: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
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美国的河流湖泊
美国的五大湖—冰川地貌
这5个湖泊所组成的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域。
再加上水量巨大,由位于北美大陆的中部,素有“北美大陆地中海”和“淡水海”之称
为冰川侵蚀作用而形成
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河流湖泊—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对美国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农业地区专业化
04
美国的农业 —
美国是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农业强国
美国的农业
美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农业强国?
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美国的农业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气候
地形
水源
土壤
市场
劳动力
交通
机械化水平
美国的农业
美国发达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本土大部分地区属温带、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
中部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中央大平原有肥沃的黑土
密西西比河及五大湖提供大量水源
便利的交通
发达的工业
科技水平高
广阔的市场
农业地区生产专业化
农业地区生产专业化
指各地区着重发展各自具有突出优势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从而使每个地区发展成为一种或少数几种农产品占主导的专业化生产区。
1
1
2
3
4
5
6
7
乳畜带
乳畜带
混合农业区
混合农业区
棉花带
棉花带
亚热带作物带
亚热带作物带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小麦区
小麦区
小麦区
小麦区
玉米带
玉米带
南棉北乳西灌溉
中间隔着玉米带
玉米两侧种小麦
最后东边混合带
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
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玉米带
玉米带
地形、土壤、气温、降水
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玉米带
这里是温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生长。
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乳畜带
乳畜带
气温、市场
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乳畜带
这里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而且,这里是美国的制造业带,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因此乳畜业非常发达。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畜牧和灌溉农业带
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畜牧和灌溉农业带
这里为高原山地,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很多地方为荒漠,形成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亚热带作物带
亚热带作物带
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亚热带作物带
这里属于亚热带,气温较高,降水丰沛,适宜发展亚热带作物。
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棉花带
棉花带
由于土壤肥力下降等原因,棉花种植业已衰落,现已成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美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2%,平均每个劳动力可供76人消费,不仅满足本国需要,还可以有1/3~2/5的农产品用于出口。 例如,2个人就可以养2万头牛,1个人可照料10万只鸡。
中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3% ,平均每个劳动力可供2.5个人消费。
小资料
美国是依靠什么做到的?
实现地区生产专业化,形成农业带,
生产规模大
实现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
便于推广先进的生物技术、耕作技术,使农产品质量优良。
世界最发达的
工业国家
05
美国主要工业产品及世界排名
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美国的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工业特点
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城市
东北工业区
西部工业区
南部工业区
温馨提示:东北部工业区是美国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工业区
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城市—东北工业区
特点:历史悠久,是美国也是 世界最大的工业区。
工业部门:钢铁、汽车、化工。
(传统工业)
发展条件:开发最早;
煤铁资源丰富; 交通运输便利; 工业基础好。
汽车之城 — 底特律
活塞队
芝加哥
公牛队
最大的城市和港口 — 纽约
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城市—南部工业区
休斯敦是石油化工、宇航研究和发展中心。
工业部门:石油、飞机、宇航、
电子等工业产区
发展条件:石油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航天城 — 休斯敦
火箭队
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城市—西部工业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传统工业呈下滑趋势,而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型产业却迅猛发展。
工业部门:宇航,飞机,电子信 息技术等新兴工业
发展条件:先进的科学技术; 海运便利;
环境优美;
人才众多,科技力量雄厚。
“硅谷"
波音所在地 — 西雅图
硅谷 — 旧金山
第二大城市——洛杉矶
湖人队
思考:美国产业转移的方向是什么?
什么原因导致了产业转移?
小组讨论
提示:影响工业分布的原因有交通、能源、土地价格、环境等
美国工业分布地区的变化
转移方向:大量工业向西向南发展
转移原因:①东北传统工业区是美国资本主义集中发展的地区,工业部门已呈现饱和状态,产业开始向外扩散。
②加之西部和南部发现了新的原料、能源,土地价格较低,环境优美,导致了产业转移
伴随着产业转移和环境影响人口开始大量从东北部迁往西部和南部
美国工业分布地区的变化
思考:产业转移带来了什么影响?
案例:底特律是世界著名的“汽车之城”,20世纪七十年代受到石油危机的重创,加上其他国家的产业冲击,开始走向衰弱。由于转型不成功,2013年底特律负债严重,申请破产保护。其所在的东北工业区大量工厂倒闭,废弃的工厂锈迹斑斑,被称为“锈带”。
美国的工业 — 尖端技术领域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 — 信息技术
23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 — 新材料技术
斯坦福大学
谷歌
贝宝
易贝
惠普
因特
苹果
高新技术产业 — 硅谷
硅谷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高新技术工业迅速发展,对美国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了27%。众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位于旧金山的“硅谷”。这里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0
0
0
0
0
0
0
材料:硅谷位于旧金山市东南,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在低山和海湾之间,各大公司的现代化建筑掩映在田园诗般的恬静气氛中。这里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居住;临近旧金山的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这里聚集了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其中斯坦福大学拥有世界最好的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系。
议一议,硅谷为什么能够成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密集区?
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海陆空交通便利;高校和科研院所齐聚,人才集中,为硅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军事订货,市场稳定;创新意识强。
信息技术产业拓展就业通道,增加了新部门,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并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价值,是美国对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
支柱产业
增加就业
应用广泛
推动其他产业发展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 — 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1
高新技术产品价格高,利润大,耗用自然资源少,在经济全球进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 — 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