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通过课文内容的前后对比,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和母爱的伟大。
2.结合具体的语句来体会,感受作家用词的严谨,使学生认识到,母鸡就是一个无私无畏、日夜操劳的母亲。
3.通过比较,感受同一作家在写不同动物时,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4.体会作者对母爱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感受母鸡的特点,感悟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回顾内容
教师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跟随着老舍先生认识了一只开始让人讨厌而后却让人不敢再讨厌的母鸡,老舍先生的态度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将深入课文,继续学习课文《母鸡》。教师板书:母鸡
二、自主探究,深入学文
1.一天,老舍先生正在安静的读书,突然,一声“嘎嘎”“嘎嘎”的叫声传入的老舍先生的耳朵里,此时,老舍先生有点烦恼;又有一天,老舍先生正在写作,他有听到了细声细气的母鸡的叫声,他刚想好是思路被打断了,此时你会怎么做?学生发言。真想说一个词——讨厌!所以老舍也一向讨厌母鸡。(板书:讨厌)
老舍先生他可是语言大师,所以决定要把讨厌的母鸡的罪状一一罗列出来,不信,请你默读课文1-3自然段,找找看,她的罪状有哪些?提取事实里面的关键词书写,你也替老舍先生诉诉苦。
2.边读书边完成学习单:
罪名
事实(提取关键词书写)
3.借助自己书写的学习单进行诉苦,可以借助课文中的句子。
句型:我要告发母鸡,因为它的叫声难听,请看事实:-----读句子。
预设罪名一:叫声难听。
(1)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引导:嘎嘎出现了几次?引导学生理解没完没了,从前院嘎嘎到后院,再由后院嘎嘎到前院,反复说,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师生配合着读,一生读事实,其他读“讨厌”,读出母鸡的讨厌。)
(2)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母鸡有心事吗?那它怎么细声细气的?而且怎么走路?颤颤巍巍,就是摇摇晃晃走路,有病吗?没有病怎么颤颤巍巍?这不仅仅是叫声难听,可以说是无病呻吟,这样扯长了声音,“如怨如诉”好像在哀怨,又好像在倾诉,声音悲切,你听了什么感受?——“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真想用一个词形容——讨厌!师生配合读。)
教师板书:叫声难听
教师小结:通过这些词,我们了解了母鸡的特点,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严谨。是呀,同学们,如果有人一直在你旁边没完没了的抱怨、一刻不停地诉说,你们会有什么感觉?我们会觉得很烦、很不舒服对不对,就像文中说的“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让我们再来齐读一遍,读出我们对它的讨厌。母鸡的叫声让人心烦,所以让作者讨厌。
预设原因二:欺软怕硬。
找事实: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引导:母鸡害怕谁?(公鸡)为什么?(怕硬)母鸡欺负谁?为什么?
预设:从母鸡对待公鸡、鸭子和其他母鸡的态度上,以及通过“不反抗”“欺侮”“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咬下一口”等词,反映出了母鸡的欺软怕硬、心狠手辣。欺软——欺负鸭子、其他母鸡;怕硬——公鸡。
预设原因三:居功炫耀。
事实: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教师提出问题1:什么人被吵得受不了?(聋人)聋人能听见吗?那为什么还被吵得受不了?(夸张,体现母鸡的居功炫耀),还有一处: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师生配合读。
4.体会作者对母鸡尊敬之情。
(1)教师提出问题:这样讨厌的母鸡,却让老舍先生能改变态度,哪个自然段?为什么会改变态度呢?(因为母鸡孵出来小鸡。)在文中有很重要的四个词语,你找到写下来,(2分钟)并在五—八自然段找到事实,提取关键词书写。(3分钟)
母鸡特点
在五—八自然段提取能体现母鸡特点事实的关键词
(2)根据自己的书写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分享,其他人补充。(3分钟)
(3)第一条事实:(第五自然段)
A生读句子,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单说说从哪些关键词体会到了什么特点。
B警戒、警告区别:都是像警察一样警惕,用近义词来理解:警戒是防备,警告是提醒,结合句子说说:警戒是母鸡用自己的动作语言提醒小鸡加强防备。警告是母鸡告诉小鸡什么?(有危险,快快躲到我的身边来!)
C母鸡怎样为小鸡作警戒?生找到句子读。
D师生配合读。生读警戒的部分。
E此时,你读出了什么?有母鸡的负责吗?(立刻警戒)你读出了勇敢吗?(咕咕的警告,挺着脖儿,歪着头,挺着身儿)你读出慈爱了吗?(每时每刻都在保护着小鸡,能不慈爱吗?)你读出辛苦了吗?(抓住总是理解辛苦。)
F师生配合读出母鸡的负责、勇敢、慈爱、辛苦。
师过渡:可是我们印象里,母鸡曾经是这样,出示第一自然段第二句,她只会叫声难听,哪有什么负责可言?过去的母鸡是这样的:出示第二自然段,朗读,她只会欺软怕硬,哪有什么勇敢可言?出示第三自然段,朗读,她只会居功炫耀,哪有什么辛苦可言?可是,现在母鸡变了,她为什么会变?(因为她是鸡母亲,因为她有了一群鸡雏。)母鸡变了,这样的事实还有很多,大家继续分享。
(4)第二条事实(第六自然段)
A生读句子: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我们分明看到母鸡变得消瘦了许多,为什么?(为了鸡雏)为了孩子,她消瘦了,而鸡雏的肚子却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我们分明看到了这是一个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鸡。继续找。
B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以前的母鸡是欺软怕硬的,怕谁?(大公鸡)现在的母鸡为什么不怕了?谁给了她力量。(鸡雏)因为她是母亲,连以前最害怕的大公鸡都不怕了。为了鸡雏,我们分明看到母鸡变得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5)第三条事实(第七自然段)
A生读:她教鸡雏们着实决定用土洗澡,一天不知道教多少次,她还半蹲着让她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她若伏在地下。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者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吭。
B母鸡有一个动作你还记得吗?(半蹲着),为什么半蹲着,怎么不站着呢?(怕压着小鸡雏。)你半蹲过吗?最多半蹲多长时间?(3分钟)而母鸡呢?她不累吗?(为了鸡雏她宁愿受苦。)为了鸡雏,母鸡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她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6)第四条事实(第八自然段)
A生读:在夜里,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要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B这时母鸡的声音再难听吗?(不难听,因为是在警戒,为了保护小鸡雏。)
5.感受对比写法。
(1)可是,原来的母鸡她叫声难听,她欺软怕硬,她居功自傲,为了小鸡雏,她变了,变得——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这种写法叫什么?(对比)
(2)你对这样的母亲有怎样的情感?(由讨厌到敬佩)
三、联系比照,升华情感
1.读到了这里,你会想起谁?(母亲)老舍先生一样,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出示资料:老舍的母亲整天给人家洗衣裳,手起了层鳞还咬着牙给人家当女仆,挣了钱供儿子念书。母亲教会了他做人,教会了他劳动。
(1)出示段落1,配乐师生配合朗读: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嫩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实得清清爽爽。
这就是老舍的母亲,她——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老舍还记得:
(2)出示段落2:
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
这就是老舍的母亲,她——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3)他还记得,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
出示段落3:
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
这就是老舍的母亲,她——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2.就在老舍观察鸡母亲的时候,她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所以他在结尾处这样写:
出示第九自然段: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其实他想写的是什么?(生读:她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她有了一群儿女。她伟大,因为她是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3.老舍先生终于明白,我们也终于明白。无论是鸡母亲还是他的母亲,还是其他的母亲。无论她多么的卑微,无论她多么的平凡,她都是那样地——负责;那样地——慈爱;那样地——勇敢;那样地——辛苦。对于这样的母亲,你敢再讨厌她吗?为什么?(因为她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母鸡们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为什么?(是因为她是母亲。)一个母亲为了自己的子女无私无畏、日夜操劳,(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四、延伸拓展:(作业设计)
1.你的母亲有哪些让你感动的事,写出来,分享这一份感动。
2.对比与《猫》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完成表格。
板书设计:
母鸡
讨厌——对比——不敢再讨厌了
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了《母亲》,感觉课堂上没有真正走进老舍的心里,对不起他用心写得这些文字。老舍先生的母亲在那贫困与战争交加的岁月里是怎样将子女教育成人的,她付出了多少常人很难想象的汗水和心血,这些都深深印在老舍的心里,他看着母鸡,写着母鸡,可是心里却想到的是母亲,我们每个人在读这些文字时,读着读着,也会想到自己的母亲,不觉泪眼婆娑。
可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容量过大。课堂上我让学生进行了整篇文章的学习,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主次不太分明。导致重点没有很好的突出来。
2.学习单的设计第二题有点难度,缺少老师的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起来有困难,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凸现出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我在课堂上眼中没有学生,没有依据学情来定教情。
4.课堂上的教学环节的衔接不太紧密。各环节之间衔接有点松散,导致教学过程有点零散。
本节课的优点:
1.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了文本中。在开始环节,利用老舍先生读书和写作两个情境让学生通过听努力叫声,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对于母鸡的讨厌。
2.利用老舍先生写这篇文章的背景资料,拓展阅读老舍先生《我的母亲》的片段,加深了学生对于文本情感的体会。
3.利用学习单,让学生学会了寻找关键词体会句子意思。虽然第二个学习单的设计对于学生有点困难,但是,在这两个学习单的引导下,通过老师的点拨,学生在阅读时会关注句子中的关键词,去体会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针对于以上问题我准备这样去做:
1.将学习单设计成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单,并且利用学习单的任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贯穿这个课堂,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应该利用这个学习单,让学生在课文里面勾画关键词,引导学生学习第一个事实,抓住关键词体会母鸡叫声难听的事例,接着让学生自主完成后面两个事实的学习,通过抓住关键词体会母鸡的讨厌。
对于课文的第二部分的学习,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依据学情,在每个自然段中画出最能体现母鸡特点的句子,并且把关键词进行书写,最少1个词语,然后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补充,最后班级内汇报交流,让学生围绕着自己画出的句子,结合自己书写的关键词进行汇报,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2.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题地位。课堂上的问题设计应该依据教学的重难点,贯穿课堂,情境的设计应该围绕着目标来设计,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深入学习,老师引导好学生,并且注意课堂各部分之间的过渡。
3.课堂设计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思想。这节课上有部分环节是根据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母鸡》来设计的,可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以我的个人素养怎能和王老师相比,所以有些环节的处理有点生硬,而且学情不同,所以,我觉得我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教学思想,用属于我的教学思想来设计适合我的学生的课,名师的有些问题和情境可以借鉴,但是一定要和自己的实际相符。
总之,这节课对于我而言又是一次成长,也许课不完美,但是我却从中明白了许多的,领悟了许多以前没有明白的东西,有些东西,也许实践过后才会真正明白。希望在这样的历练中,自己越来越成熟,成长也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