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时间的测量 误差)
【课时衔接】
1.(刻度尺的使用)测量长度时,让物体的一端与刻度尺的 刻度线对齐;读数时,视线应 刻度线,并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
2.(刻度尺的读数)若正确测量并记录某一本书的宽度为2.200 dm,则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
A.1 nm B.1 mm
C.1 cm D.1 dm
【基础通关】
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生活中常用的单位还有 、 等。
4.如图所示,停表的分度值是 s;此时的读数是 s。
5. 与 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任何测量结果都 (选填“有”或“没有”)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 等。
6.(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我国古代将一天的时间分成12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 ( )
A.1小时 B.2小时
C.15分钟 D.30分钟
7.(教材变式练)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测量工具的分度值越大,误差越小
B.只要测量的次数足够多,测量时足够仔细,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C.操作不规范会影响误差的大小
D.测量时,我们可以避免错误
【素养提升】
8.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时间值估测正确的是 ( )
A.中学生跑一百米大约要用15 s
B.正常心跳120次大约需要10 min
C.月球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24 h
D.人类大脑正常的反应时间大约为3 s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多测几次求平均值、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
C.长度测量时,在已有的测量工具中要选择分度值最小的测量工具
D.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2.570 dm,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
10.(教材拓展练)小媛5次测量课桌的宽度,结果分别为48.1 cm、48.13 cm、48.31 cm、48.10 cm、48.11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测量结果中没有错误数据
B.最后结果应记作48.11 cm
C.48.10 cm中最后一位“0”可以去掉
D.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 mm
11.中医诊断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切”就是用手指把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这是中国古代传统医学家独创的诊法,如图所示。每次把脉的时间,古人强调不应少于脉跳五十次,据此可知中医把脉一次约不少于多长时间 ( )
A.50 min B.5 min
C.1 min D.1 s
参考答案
课时衔接
1.零 正对 下一位
2.B
基础通关
3.秒 小时 分
4.0.1 268.7
5.测量值 真实值 有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
6.B
7.D
素养提升
8.A 解析: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 s,中学生百米成绩在15 s左右,故A正确;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 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120次的时间接近100 s,故B不正确;月球绕地球一周接近30天,故C不正确;人类大脑反应迅速,反应时间非常短,一般在0.1 s左右,故D不正确。
9.D
10.B 解析:由数据知,48.1 cm与其他4个数据的分度值不同,为错误数据,故A错误;48.31 cm与其他3个数据偏差较大,所以错误,则课桌的宽度为≈48.11 cm,故B正确;48.10 cm最末位的“0”是估计值,长度测量时,要求有且只有一位估计值,当刻度正好在整数刻度时,我们就应估读为“0”,故C错误;由数据知,此刻度尺估读到 mm的下一位,所以分度值为1 mm,故D错误。
11.C
2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的测量)
【基础通关】
1.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用符号表示为 。
2.刻度尺的使用:
(1)使用前:观察刻度尺的 、 、 。
(2)使用时: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 ;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 被测部分。
(3)读数时:①视线要与尺面 ;②结果要估读到 。
(4)记录读数:记录的结果包含 、 、 。
3.如图所示,在长度测量中甲刻度尺的测量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 刻度尺。
4.(教材变式练)如图所示,小雨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手中橡皮的长度,她观察后读数为3.0 cm。请你指出小雨同学的两处错误:
① ;
② 。
5.在长度单位的家族中,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换算的关系,请完成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
(1)5.5 m= nm。
(2)3 mm= km。
(3)1 cm= μm。
6.小明同学测量某物体长度4次,记录的数据分别为18.39 cm、18.40 cm、18.41 cm、18.52 cm。请你根据物理知识分析,物体测量的结果应记为 ( )
A.18.43 cm B.18.4 cm C.18.40 cm D.18.52 cm
7.小明学习了刻度尺的使用后,归纳了使用刻度尺的一些要点,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记录测量结果时,可以不带单位
B.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放歪斜
C.测量时,必须从零刻度线开始量
D.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素养提升】
8.我国古代曾用张开的大拇指与中指间的距离作为长度单位,称为“拃”。如图所示,利用刻度尺测量某人“一拃”的长度。图中读数正确的是 ,测得“一拃”的长度为 cm。
9.某同学绘制了用“夸赞礼”取代“握手礼”的宣传画,如图所示。图中两位中学生伸出的两手之间的距离约为 ( )
A.0.5 m B.1.5 m
C.3 m D.4.5 m
10.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 )
A.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B.量程30 cm,分度值1 mm
C.量程3 m,分度值1 mm
D.量程3 m,分度值1 cm
11.(素养拓展练)下列特殊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
A.甲: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20圈,则该铜丝的直径为5.00 cm
B.乙:用三角板和直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为2.50 cm
C.丙:将薄厚均匀的纸带紧密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n圈,纸带的厚度为
D.丁:测量这本书的厚度为H,查看书的最大页码为n,则一页纸的厚度为
12.(1)如图所示,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 (选填“甲”或“乙”)图,物体A的长度是 cm。
(2)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为12.80 cm,乙测得的结果为12.8 cm。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 mm,则 同学的结果错误,原因是 。
参考答案
基础通关
1.米 m
2.(1)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2)对齐 紧贴
(3)垂直 分度值的下一位
(4)准确值 估读值 单位
3.正确 乙
4.①视线未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
②记录结果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5.5×109 3×10-6 1×104
6.C
7.B
素养提升
8.乙 19.0
9.A 解析:中学生的手臂长约0.5 m,图中两位同学伸出的两手之间的距离约为手臂长,故他们两手之间的距离约为0.5 m。
10.C
11.C
12.(1)甲 2.10
(2)这两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乙
没有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解析:(1)乙图刻度尺测量时始端没有与零刻度线对齐,而是在零刻度线的左侧,故乙图放法错误;甲图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分度值)是1 mm,物体的长度是6.10 cm-4.00 cm=2.10 cm。(2)甲测得的结果是12.80 cm,乙测得的结果是12.8 cm,若这两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这两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1 mm,记录结果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乙的结果是错误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