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食》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国美食》,我的说课内容分成六部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生情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中国美食》是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识字的最后一篇,本单元的主题为“传统文化”,意在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本课是一篇图片词串课文,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菜品图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美食,通过认识这些美食,从而认识生字,通过认识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认识中国的美食文化,爱上中国的美食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学生情况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另外,学生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而且自学识字能力很强。通过课前的预习,多数已经解决识字问题,只个别学生个别字有障碍。这都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三、说教学目标
1.归类学习字词,了解中国美食原料丰富、做法多样、色香味俱全的特点。
2.学习点菜的方法,了解中国饮食礼仪,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学写“烧、烤、炒",注意关键笔画。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读好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了解中国美食的烹调方法。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
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观察插图并说说自己熟知的中华美食,激起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的向往与兴趣。从而有助于主动进入文本,从而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情感。
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有关传统美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分组活动,小组提问题,小组互相评价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星级奖励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的回答,老师或者小组进行评价,如在写字词时候:全写对的可以获得一颗星,书写规范的可以获得一颗星,坐姿端正的可以获得一颗星。课堂中积极回答问题的可以获得一颗星。整节课下来得星最多的小组,可以获得团体荣誉奖,即每人可以获得一颗星。这样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可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二)说学法
自主探究《语文课程标准》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识字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在朗读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情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明确任务,导入新课
1.视频展示,美食真美播放视频,教师介绍:
这是两位外国小朋友,男孩叫杰克,女孩叫琳达。他们很喜欢我们中国,来中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听得懂中国话,也会说中国话。
今天他们遇到了麻烦,进了饭店,看到这么多中国美食,不了解这些菜就不知道该点什么菜了。怎么办呢
2,揭示任务,朗读课题
就让我们来为杰克和琳达展示中国美食、推荐中国美食,和他们一起感受中国美食的魅力。
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中国美食读课题,变换重音读,感受“中国”与“美”食。
[设计意图]设置任务情境:为外国小朋友推荐中国美食,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领学生的学习,赋予学生强烈的角色意识,增强学习动力和目的意识。
板块二:学习词语,认识美食
1.我来报菜名
出示七道菜的图片和文字。
(1)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2)报菜名给杰克和琳达听。第一轮:图片,词语(有注音)。
第二轮:图片、词语(无注音)第三轮:图片。
提示:指图片,报菜名,要求字音正确,突出菜的特点。
点拨:香煎豆腐、红烧茄子、小鸡炖蘑菇,轻声读得轻而短。
2.我来说原料
(1)发现排列规律。
观察课本,提问:课本上的七道菜为什么这样排呢
要点:第一排是素菜,第二、三排是荤菜。
(2)说说原材料。
①找一找这些中国美食的原料。
要点:菠菜、豆腐、茄子、大葱、蘑菇、鸭、鱼、羊肉、鸡。
②学习表示植物类原料的词语。
提问:读一读第一行,看看这些表示原料的字都有一个共同的什么特点。为什么第一行的字大多有草字头
提示:有草字头,说明跟蔬菜有关。引导探究“豆腐”也属于素菜的原因。
③找找“菜单”中哪些菜是用蔬菜做的。找一找,圈一圈,告诉两位外国小朋友。
④学习表示肉类的词语。
指读第二行词语:鸭、鱼、羊肉、鸡。
出示“肉”字字形变化图:
介绍:看,这是一块肉。(出示肉的图片)根据它的形状,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这个肉字。(出示小篆“肉”字)后来,它就变成了现在的“肉”字。小朋友看,中间这个肉字,里面有弯弯的两横,像什么呀 (肉里面的骨头)后来,这两横就变成了两个撇点。
教师示范书写:肉。学生书写。
⑤哪些肉可以用来做菜
同桌说一说,再向两位外国小朋友介绍。
小结:五花八门的肉类,品种丰富的蔬菜,都是中国美食的原料。听了你们的介绍,杰克和琳达可惊讶了,赞叹道:“中国美食的原料可真丰富呀!”(播放录音)
4.了解制作方法
(1)介绍制作方法。
杰克和琳达都是好学的小朋友,他们想了解这些美食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谁来当一当小厨师为他们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教师相继点拨。
小结:中国美食有许许多多的制作方法,每个都不一样!
(2)发现造字秘密。
①观察字形,说说这些制作方法的特点。出示:烧、烤、爆、炖、炸、炒、蒸、煎、煮
要点:中国菜基本上离不开火。烧、烤、爆、炖、炸、炒,六个字都是火字旁。
②思考:蒸、煎和煮是用什么方法做的呢 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交流。
出示图片:“四点底”字理演变。赶快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外国小朋友。
(3)在生活中,有哪些食物是用这样的方法做的 小朋友可以去菜单上找一找,也可以回忆自己吃过的菜来给两位外国小朋友说一说。
【设计意图]本板块的学习中,学生为外国小朋友报菜名,介绍中国菜的原料、做菜方法.在一个个学习任务中不断发现,主动建构,感受着中国美食的特点。
板块三:推荐美食,指导写字
1.推荐美食
中国美食原料丰富、做法多样,真诱人啊!可这么多美食,从哪一个开始下口呢 小朋友快给杰克和琳达推荐一个自己认为最好吃的。
指导:为了让两位外国小朋友听得更清楚.我们可以从原料、做法、味道三个方面来介绍。老师这里还有一个词语库呢,你可以选用其中的词语来介绍哦。
出示词语库:
绿油油金灿灿香喷喷软绵绵凉丝丝
甜滋滋辣乎乎油腻腻
(1)自己先对照着评价表练习一下,看看你的介绍可以得几颗星。
出示评价表:
评价标准得星情况自评得星
原料
做法
味道
(2)学生介绍,自我评价。
(3)劝说琳达,合理搭配。
听了大家的介绍,两位外国小朋友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呢!琳达可是个小馋猫,她觉得红烧的菜应该味道最好,她想把这些红烧的菜都品尝一遍,看,这就是她点的菜。
出示菜名:
红烧萝卜红烧茭白红烧带鱼红烧排骨红烧鸡块红烧牛肉
小朋友们说说,她这样点菜好不好 那你来劝劝她。
要点:点菜注意口味搭配、荤素合理,点完菜别忘记还要点主食哦!
(4)介绍主食出示:
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
提示:介绍清楚原料、做法和口味。
2.转盘报菜名
领略了中国美食,两个外国小朋友可别忘了要记住这些美食的名字。来,咱们和杰克、琳达一起做个小游戏:转盘子,报菜名。
3.指导写字
今天,我们为两位外国小朋友展示和推荐了中国美食,让他们领略了中国美食的魅力,其实,中国的汉字也很有意思呢。
出示:烧、烤、炒。
(1)发现“火”字作偏旁后书写的变化。
这几个字都是火字旁。小朋友仔细观察,火做偏旁发生了什么变化 交流。
要点:捺改点,竖撇变瘦变长了(动画配合演示)。
(2)写好关键笔画。
要把这三个字写漂亮,我们还得注意一些关键笔画,谁来当当小老师提醒一下大家
小结(书写口诀):火做偏旁捺改点,笔画穿插要注意,关键笔画位置准。
(3)示范书写。
烧:火做偏旁捺改点,斜钩从竖中线起,横中线收,撇要穿插竖弯钩。
烤:右边长横从横中线起,略略往上斜。下半部分要写得大大方方有精神。
炒;左点在中心,右点稍高,竖的收笔到横中线上,撇要穿插。
(4)学生练习写字。(在学习单上练习)
要求:一看结构二看占格,三看关键笔画
教师巡视指导。根据学生书写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呈现,师生评价,指导修改。
设计意图:任务情境贯穿始终。学生为外国小朋友介绍美食,一起学习点菜方法,不但训练了表达能力,而且初步掌握了点菜礼仪,感受到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特点。最后巧妙指导学生写字,激发了学生学写汉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中国汉字之美。
板块四:创意设计,推荐美食(完成学习单)
设计菜名:( )
用的材料:( )
所用的烹饪方法:( )
味道:( )
六、说教学评价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有效创新的评价方式,适时恰当地改变教学中评价的方式和手段,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可以给学生心理上带来愉悦,更重要的是可以满足学生自尊心的需要,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励他们语文学习热情。
我本节课主要用了以下评价方式:
1.教师评价:
(1)幽默式:”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无意注意相当成熟,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机智、诙谐的评价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更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鼓励式:试一试,相信自己,老师知道你能行!
(3)夸奖式: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4)安慰式:别泄气!还有机会等着你!
2.生生互评:
例如在其他同学朗读课文的时候,鼓励学生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当好小老师,对前面同学的朗读情况进行评价。
又如在写字环节让学生对展示台上展示的学生作品进行点评。
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听的质量,同时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是我对《中国美食》的一些教学设想,有不妥之处,望各位领导和老师不吝赐教,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