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提升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题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父辈腕间滴答作响的腕表,需要每天用毛巾擦拭、上发条,宛如一种神圣的仪式一样周而复始。
B.每每世界大赛销声匿迹,人们便要潜心剖析它留下了什么精粹。
C.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不是目空一切的幻想家,而是知道那条“对的路”并不容易,却也要借助某种力量走过去的人。
D.《追风筝的人》将阿富汗君主制的终结、塔利班当权、“9·11”等政治事件天衣无缝地融合在小说背景中。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检测 衍射 泛大陆 B.膨胀 缓慢 岛屿链
C.漂移 流逝 不解之迷 D.地震 构造 天衣无缝
3.下面对两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图片所示字体为行书。
B.图中两个字分别是“花”“茶”。
C.两个字的部首“艹”写法不一样,都是错误书写。
D.图中书法线条流畅,运笔简洁,都稍向左倾斜,有独特的美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城市景观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新一届学生文联代表大会广泛采纳并征求了与会学生关于如何办好文学社团的意见。
D.“神马都是浮云”“鸭梨”“围脖”等网络词语一下子蹿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结果。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ùn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ùn( )育 簌簌( ) 衰草连天(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载”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四个意思,文中“风雪载途”的“载”意思应为( )
A.装载 B.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
C.充满(道路) D.又;且
(4)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二、综合性学习
6.实验学校开展“倡导低碳生活”活动,请你参与。
低碳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生活看起来很遥远,其实和每个人息息相关。①人们在生活和消费过程中的过量碳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②因此,改掉一些生活陋习,是为了节能减排为目的的。
(1)请修改宣传语中画线部分的两处语病。
(2)同学们走进社区宣传低碳生活,听到一位正在购物的阿姨因超市不提供塑料袋而抱怨,你会怎样规劝她?
三、作文
7. 不息的流水,是大自然的神奇之物。潺潺流水,激发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之情;悠悠流水,引发人们对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的怀想;滔滔江水,让人感悟到生命的时起时落……生命因流水而鲜活,景色因流水而秀美,情感因流水而丰富,艺术因流水而灵动……
请针对“流水”谈谈自己的感受。200字左右。
四、文言文阅读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①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救凌②上犯禁③,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节选自《管子》)
【注释】①奚:疑问代词,相当于“何”。②凌:侵犯,这里是“违抗”的意思。③犯禁:触犯禁令。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2)委而去之
(3)亲戚畔之
(4)故治国常富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
10.甲乙两文都论述了 (用乙文中四字短语概括),都强调人的重要性。但两文论述的角度有不同,甲文强调要 (原文中两字概括)乙文强调要 (原文中两字概括)
11.甲文说的“得道者多助”和乙文说的“凡治国之道”,这两个“道”意思一样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 (1)孕 sù shuāi (2)消声匿迹 销声匿迹 (3)C (4)拟人
6.(1)①“最”与“之一”语意矛盾,删去“最”或“之一”。②句式杂糅,删去“为目的的”或将“为了”改为“以”。
(2)参考示例:阿姨您好!购物没有塑料袋确实会有一些不便,但使用塑料袋会产生白色污染,产生碳排放,而过量的碳排放能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阿姨,以后购物可带一个无纺布购物袋,这样既环保又方便,让我们一起为推进低碳生活出一份力,好吗?
7.参考例文
我静静地展开书卷,吟诵着,感叹着。流水犹如那不可名状的豪情,流入了我的心扉。
是的,当我踏入屈原生命最后一刻的故事时,我是震撼的,我眼前的一片滔滔流水在奔腾。这位伟人高昂着头,坦然地面对奔腾的江水,将自己高超的志节与流水融为一体,向东奔去。他并没有消逝,是流水,拥抱了他的热情;也正是流水,接纳了他的洁白。
从那一刻起,我对流水充满了敬意,一种对历史长河中的豪情的折服。
水在汹涌,在奔流,流动着激情与生命的活力……
8.(1)围(2)放弃(3)同“叛”,背叛(4)所以,或因此 9.(1)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2)因此,善于主持(或治理)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 10. 治国之道 得道或“人和” 富民 11.不一样。【甲】文中的“道”指统治者施行的“仁政”(取得战争胜利),【乙】文中的“道”指统治者治理天下的方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