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的春节 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懊悔(ào) 筹备(chóu) 装模作样(mú)
B.褪色(tuì) 汲水(Xī) 载歌载舞(zài)
C.仍然(réng) 拮据(jié) 养尊处优(zēn)
D.卑鄙(bǐ) 称职(chèng) 栩栩如生(xǔ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蜡月 展览 风筝 空竹 B.店铺 除歹 对联 年画
C.亲戚 拜年 寺院 除非 D.一律 采绘 广告 通霄
3.对文中的“京味儿”语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杂拌儿”指外形不规则的干果。
B.“零七八碎”指干果零散不全。
C.“玩意儿”指玩具。
4.对《北京的春节》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是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写的。
B.《北京的春节》介绍了老北京一些春节的习俗。
C.《北京的春节》充满了浓郁的“京味儿”。
D.《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八一直写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二、填空题
5.根据拼音写词语
(1)jiǎo( )子蘸着cù( )很好吃。
(2)我家有一个亲qi( )是fàn( )羊毛的。
(3)现在城里是不允许rán( )放爆竹的。
(4)元dàn( )一zhǎ( )眼就过完了,又要开始上补习班了。
6.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素”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 除部首外还有 画。 “素”的解释有: ①与“荤”相对; ②本来的,原始的;③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④一向,向来, 从来。“素材”中的“素”应选第 种解释;“素不相识”中的“素”应选第 种解释。
7.辨字组词。
旦( ) 但( ) 拌( ) 伴( )
恰( ) 给( ) 轿( ) 娇( )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注意不能重复。
( )腊八粥 ( )新衣 ( )庙会 ( )毛驴
( )醋大蒜 ( )年画 ( )爆竹 ( )灯笼
9.补全本课出现的四字词语,并完成练习。
万( )更( ) 万( )得( )
( )然( )同 独( )心( )
悬( )结( ) 色味( )( )
日夜( )( ) 无( )顾( )
(1)上面的词语中,可以用来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的是 。
(2)新年到,大人小孩都穿上了新衣新鞋,显出一派 的气象。(选词填空)
10.句子广场。(按要求改写句子)
(1).孩子们把鞭炮点燃了。(改成 “被”字句)
(2).除夕真热闹。(改为反问句)
(3).姥姥对小红说:“春节放假, 来我家住几天吧。”(改为转述句)
(4).北京是城市。 北京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北京的春节》作者是 ,原名 ,字 ,满洲人,被授予 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 》,剧本《 》《 》等。
(2)《北京的春节》是描述北京风俗民情的 (体裁),描述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 ,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 ,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 之情。
三、阅读
过年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惯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
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吱咯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炕桌上呼三喝六,没有孩子的份。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大厅上供着祖先的影像,长辈指点曰:“这是你的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虽然都是岸然道貌微露慈祥,我尚不能领略慎终追远的意义。
“姑娘爱花,小子要……”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拌儿,哼,看那个桃脯蜜枣沾上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一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锅子、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素面筋,十香菜,比较的受欢迎,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
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12.文段写的是除夕守岁,一共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出来。
13.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个描写有什么作用?
14.文中画“﹏﹏”的句子用了三个“满”字,有什么作用?
15.短文是作者回忆幼时过年的经历,语言不乏幽默风趣,试举一两句加以分析。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略
2.C
【解析】略
3.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杂拌儿”是一种表示吉祥的象征物。传统节日民俗之一。流行于北京地区,夏历春节,将一些表吉利的干果掺在一起放在一大盒内供食用。
“零七八碎”指各种干果掺在一起。
4.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单元课文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的掌握和理解,对文章中句子的理解,体会文章中的细节问题。
【详解】《北京的春节》文章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市从腊月初旬开始, 直到正月十九结束,这一段时间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字里行间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 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也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认同。
结合以上这点,可知选项D错误在对北京春节的时间描写上。
5. 饺 醋 戚 贩 燃 旦 眨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其中“醋、戚、贩”容易写错,注意书写。
6. 糸 4 ② ④
【详解】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7. 元旦 但是 搅拌 伙伴 恰好 送给 轿车 娇嫩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旦:一旦、元旦;但:但是、但凡。
拌:搅拌、拌面;伴:同伴、伙伴。
恰:恰好、恰当;给:拿给、给予。
轿:轿子、轿车;娇:娇小、娇嫩。
8. 熬 穿 逛 骑 泡 贴 燃放 打
【解析】略
9. 象 新 不 已 截 不 出 裁 灯 彩 双 美 不 绝 暇 及 截然不同 万象更新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积累。
万象更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一番新气象。
万不得已: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截然不同:指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独出心裁: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悬灯结彩:挂着灯笼,系着彩球。形容节日喜庆的景象。
色味双美:指食物颜色和味道都十分好。
日夜不绝:白天黑夜不间断。
无暇顾及:没有时间来管或关心某些人和事物。比喻一个人十分繁忙,没有闲暇空余的时间做别的事。
(1)根据以上对词语的解释很分析可知“可以用来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的”是词语“截然不同”。
(2)从“新年到,大人小孩都穿上了新衣新鞋,”这句话可以知道,新年新气象,一切事物都改换了样子,故是词语“万象更新”。
10. 鞭炮被孩子们点燃了。 除夕难道不热闹吗? 姥姥对小红说,春节放假去她家住几天。 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
【详解】考查了改为“被”字句,句式是“谁被谁怎么样”,考虑“鞭炮”被“孩子们”怎么样。
考查了改为反问句,句子中加“难道”和“不”,句末加疑问词“吗”,句号改为问号。
考查了改为转述句,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我,你”改“她”,“去”改为“来”,去掉“吧”。
考查了关联词连句,句子之间是转折关系,故为“虽然……可是 ……”。
11. (1)老舍 舒庆春 舍予 人民艺术家 骆驼样子 四世同堂 龙须沟 茶馆 (2)散文 隆重和热闹 温馨和祥和 喜爱
【详解】略
12.一共写了六件事:熬夜守岁,磕头要压岁钱,拜祖先,放鞭炮,分杂拌儿,吃年夜饭。 13.环境描写。写出了过年时的喜庆气氛和孩子们的喜悦心情。 14.三个“满”字写出了所备食物的丰盛。 15.(1)“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这一句近似口语的表达,写出一个男孩对炮的独特感受,语言自然亲切。(2)“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吃?”“低枝倒挂”一词生动传神地写出“我”因熬夜而困倦不堪的动作,语言不乏幽默风趣。
【解析】12.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
要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任务、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明的写出来。文章开头“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惯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写了除夕要熬夜守岁。“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大厅上供着祖先的影像,长辈指点曰:‘这是你的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虽然都是岸然道貌微露慈祥,我尚不能领略慎终追远的意义。”写了除夕磕头要压岁钱,拜祖先。“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拌儿,哼,看那个桃脯蜜枣沾上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写了除夕要放鞭炮,分杂拌儿,吃年夜饭。
13.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的运用。
“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吱咯吱响。”运用了环境描写手法,将过年时前庭、后院中的环境描写出来,挂满了灯笼,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吱咯吱响。写出了过年时的喜庆气氛和孩子们的喜悦心情。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14.本题考查句子中字词的作用。
“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这句话写了过年时,大家都准备了很多的食物,不知什么时候才吃完。三个“满”字写出了所备食物的丰盛。
15.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文中幽默风趣的语言有很多,如:“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惯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这句话写了作者对于“守岁”的感受,作者认为“对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语言自然,感受真实。“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这一句近似口语的表达,写出一个男孩对炮的独特感受,语言自然亲切。“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吃?”“低枝倒挂”一词生动传神地写出“我”因熬夜而困倦不堪的动作,语言不乏幽默风趣。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