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型 新授课
课 标 解 读 开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基本国策。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尊严,支持和援助世界上被压迫民族解放事业、新独立国家建设事业和各国人民正义斗争,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内涵是教学的重点。
教 材 分 析 本课围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展开,主要学习两部分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争取和平的外部环境,打开外交局面,我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同苏联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注重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在此过程中,与印度、缅等国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在万隆会议上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这些成就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 情 分 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在完成了中国现代史通史部分的学习后,对本节课所涉及到的时代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外交方面知识的了解还是比较欠缺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拓展。通过对新中国建立初期世界格局、中国外交环境和旧中国外交情况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建国初期外交政策制定的原因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对打开中国外交局面的重要意义。
教 学 目 标 1、能够按时间顺序列举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时空观念); 2、通过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史实总结中国外交在不同时期的侧重点(史料实证); 3、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对中国外交的重要作用(历史解释); 4、体会并学习以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外交家身上的奉献精神(家国情怀)
重点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过程和意义 “求同存异”方针对中国外交的意义
难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教学准备 PPT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讲述]截至2024年1月,中国已经与世界上18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国际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了解新中国的外交历程。 直接导入,简单明了地向学生概述了本节课的内容
新课教学 “乾坤初定 捍卫主权”——建国初期的外交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展示材料]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 [教师设问]请各位结合材料,概括旧中国的外交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并按要求对旧中国外交的特点进行概括总结。 (旧中国外交是屈辱的、不平等的外交) [展示材料] 材料一:中苏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是休戚相关的,我们必须加强团结,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世界和平。 材料二: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国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 材料三:帝国主义总想保留一些在中国的特权,想钻进来。有几个国家想同我们谈判建交。我们的方针是宁愿等一等。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否则就会留下它们活动的余地。 [教师设问]为了扭转旧中国屈辱的外交,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在不同场合就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做了陈述。请大家概括以下材料中的外交思想。 [学生活动]讨论并概括材料的中心大意。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将学生讨论的结果概括为“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展示材料]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教师设问]结合材料,概括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政策? [学生活动]结合书本概括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新中国的外交环境 [展示材料] [教师设问]观察地图,结合书本内容。请你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态度 [学生活动]提取书本中的相关信息,对材料进行概括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施军事敌对,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 [展示材料] [教师设问]建国初期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何共同点?这说明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际环境如何? [学生活动]提取信息,总结出结论 (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或第三世界国家,说明国际环境整体上对新中国不够友好) [展示材料] 材料一:面对周边独立国家的民族独立浪潮,中国一度将推进世界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作为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别国造成了干涉内政的印象,恶化了周边环境。尽管周边国家在新中国成立后予以承认,但部分国家因历史遗留问题或美国的介入,对于新中国心存观望 ——刘海泉《毛泽东时代中国周边安全战略评析》 材料二: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 ——缅甸总理吴努 材料三: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印度总理尼赫鲁说:“看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得很高的国际威望,对中国既敬佩,又担心”。 [教师设问] 表格数据说明新中国外交出现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总结出现问题的原因 [学生活动]根据材料讨论并总结出结论 (问题:1950年以后,新中国的外交陷入了困境) (原因:历史遗留问题;美国的介入;中国实力强大,引发了周边国家的担忧) [过渡]面对严峻的外交形势,新中国的领导人们如何打开外交的新局面呢?让我们走进下一章节。 “和平共处 打开局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过程 [展示材料] 1952年起,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力争扬弃简单的两大阵营的划分,提出新中国的外交应该以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来划分敌友。“扩大和平中立趋势,推广和平中立地带”,优先在中国周边地区建立安全绶冲带。 1952年4月30日,周恩来公开指出外交“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标志着新中国开始超越单纯的“革命外交”思维。 [教师设问]除了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中国应该优先发展和哪些国家的关系?为此中国提出了怎样的外交原则? [学生活动]根据材料总结,要优先于周边国家发展外交关系。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教师设问]接下来,请同学们在仔细阅读书本后,讨论并总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的过程 [学生活动]阅读书本,讨论并总结 [教师补充]自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来,中国一直将其作为外交的一项基本原则,并在多个外交场合实践这一原则。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便是一个例子。请大家看到课后的知识拓展栏目,阅读书本并结合材料,概括日内瓦会议的意义 [展示材料] 材料一: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期间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迅即引起巨大的国际反响。世界著名外交学者罗纳德·基思认为,无论是在会议谈判之中,还是在谈判之外,中国一直努力将国家之间关系纳入“和平共处”的构想之中。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还处于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孤立的状态。但是,在日内瓦这个多边外交大舞台上,西方大国不得不面对他们在外交上还没有承认的新中国。 材料三:日内瓦会议的成就证明:国际争端是可以用和平协商的方法求得解决的。现在世界上赞成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周恩来如是总结。 [学生活动]阅读书本和材料,对材料进行概括 [教师总结]三则材料分别体现的日内瓦会议的意义是:实践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维护了世界和平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教师设问]请大家在书本上找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并从“核心和基础”、“保证”、“目标”三个角度对内容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找出内容并讨论分类 [展示材料] 当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并作为我外交指导思想时,很快解决了与周边一些国家的边境谈判问题,迎来了第二次建交高潮。 ——《周恩来与新中国》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倡议到推广,已经走过来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它排除了各种干扰,曲折前进,逐渐为各国普遍接受,显示了无限的生命力。 ——《周恩来与新中国外交》 [教师设问]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并结合书本,总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学生活动]结合书本和材料进行总结 (①有利于新中国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②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③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过渡]同学们总结的很到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新中国成功地打开了外交的新局面,和周边国家发展了良好的外交关系,但这对中国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而很快一场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提供了更大的外交舞台。 “求同存异 广交朋友”——万隆会议 1.万隆会议的基本史实 [展示材料]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事业蓬勃发展,广大前殖民地国家相继赢得独立。 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连同二战前已独立的国家,在亚非两大洲已涌现出30个独立国家。这是几百年来国际关系史上一个空前未有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认识到,为维护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新兴独立的亚非国家独立自主地召开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成为了各国的共识。 [教师设问]请大家阅读书本,将万隆会议的基本史实补充完整 _____年,在印度尼西亚_____召开的____会议(又称_____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学生活动]阅读书本,补充相关内容 (1955年;万隆;亚非;万隆) [教师讲述]中国作为新独立的国家,自然也接到了会议的邀请。但参会之路充满了艰难坎坷,我们来通过材料了解一下 [展示材料] 万隆会议召开前夕,中国代表团部分成员乘坐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由香港前往印度尼西亚。台湾特务机关阴谋刺杀周恩来,在飞机上安置了炸弹,致使飞机中途爆炸坠毁,十余人遇难。周恩来因行程有变,未搭乘此飞机,幸免于难。时候,周恩来仍坚持前往万隆,参加了万隆会议。 [教师设问]该事件反映了敌对势力怎样的企图?周恩来仍坚持前往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 [学生活动]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企图:通过恐怖手段,阻止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阻碍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 精神:不畏艰难,大公无私,勇于奉献 [教师讲述]周恩来总理克服困难率领中国代表团顺利到达马来西亚万隆后,受到了当地群众热烈欢迎。但会议的现场也充满了涌动的暗流!对此周总理又是怎样应对的呢?我们通过材料来了解下 [展示材料] 伊拉克代表:共产主义是独裁,是一种颠覆性宗教,是新式的殖民主义,当前我们都应该反对共产主义! 泰国代表:中国所建立的傣族自治区,意味着共产主义对邻国的“渗入和颠覆活动”……中国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 菲律宾代表: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去向殖民主义斗争以取得独立,而是要同像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播放万隆会议中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视频 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 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发言》 [教师设问]结合材料说明,广大亚非国家之间的“异”和“同”分别指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亚非国家之间的“异”和“同” [教师总结] [展示材料]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 [教师设问]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这对会议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根据书本回答“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教师讲述]时至今日,万隆会议的精神仍然在继续传承。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前往马来西亚参加万隆会议60周年的纪念活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根据万隆会议的史实,大家能概括出来万隆精神的内涵吗? [学生活动]讨论、概括并自由发言 (团结 友谊 合作 和平) 通过材料,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简洁地总结下旧中国外交的特点 通过材料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新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学生只要能概括出材料的中心大意即可,教师在学生得出结论后,再给出结论。 根据书本内容,总结出结论。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锻炼学生的识图能力和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两个页面材料的对比,让学生全面认识到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环境。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 通过材料使学生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事业面临困境的原因。 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总结,理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的过程。将日内瓦会议的内容穿插其中。既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践案例,又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案例。 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其内涵。 介绍万隆会议的背景。学生了解了该会议后,才能理解中国在万隆会议上的出色表现对发展外交事业的巨大帮助。 用填空题解决万隆会议的基础知识点,让学生在阅读中解决问题。 通过“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和万隆会议上各国反共立场材料的展示。让学生理解当时中国外交的艰难处境。以及周恩来总理的外交智慧 让学生结合材料充分讨论亚非国家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理解“求同存异”方针获得认同的原因。
拓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卷一)》 《周恩来外交文选》 《毛泽东与新中国的内政外交》 专业书目的阅读,拓宽教师的视野。
课程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强调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尊严,并坚持和平、平等、合作的原则。通过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一政策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此外,我们还认识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的体现,为国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通过学习,我们不仅增强了国家意识和国际视野,还学会了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继续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 升华本课内容,总结和归纳本课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新中国外交发展艰辛和成就。
作业布置 登陆外交部网站,查找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历程,进一步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查找资料,了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又有哪些新成就。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建国初期外交成就的理解,并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准备
板书设计(共35张PPT)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独立
和平
AN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OF PEACE
第十六课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AND DIPLOMATIC ACHIEVEMENTS
课件研究所
历史课件
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LEARNING OBJECTIVES
学习目标
时空观念:能够按时间顺序列举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史料实证:通过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史实总结中国外交在不同时期的侧重点;
历史解释: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对中国外交的重要作用;
家国情怀:体会并学习以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外交家身上的奉献精神。
CATALOGUE
乾坤初定 捍卫主权——建国初期的外交
THE DIPLOMACY IN THE EARLY DAYS OF NEW CHINA
和平共处 打开局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求同存异 广交朋友—— 万隆会议
ASIAN-AFRICAN CONFERENCE
建国初期的外交
THE DIPLOMACY IN THE EARLY DAYS OF NEW CHINA
—— 周恩来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结合材料,概括旧中国的外交有何特点?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不同场合就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做了陈述:
一边倒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中苏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是休戚相关的,我们必须加强团结,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世界和平。
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国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
帝国主义总想保留一些在中国的特权,想钻进来。有几个国家想同我们谈判建交。我们的方针是宁愿等一等。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否则就会留下它们活动的余地。
结合材料,概括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政策?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MILITARY RIVALRY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在经济上实行封锁和禁运,以致中国与外国贸易几乎断绝。
MILITARY RIVALRY
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合法性,不把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交给中国。
2、新中国的外交环境
MILITARY RIVALRY
美国第七舰队开往台湾海峡,增兵朝鲜半岛,扩大战争,美机在中国边境,侦察空袭。
军事敌对
经济封锁
政治孤立
2、新中国的外交环境
苏联首任驻中国大使递交国书
1949年底,毛泽东访问苏联
建国初期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何共同点?
这说明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际环境如何?
THE DIPLOMATIC ENVIRONMENT
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或第三世界国家。
国际环境整体上对新中国不够友好。
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注: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统计
年代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建交国家 10 9 1 0 0
1950年以后,新中国的外交陷入了困境。
表格数据说明新中国外交出现了什么问题?
结合材料,总结出现问题的原因。
1951
1952
1953
1
0
0
面对周边独立国家的民族独立浪潮,中国一度将推进世界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作为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别国造成了干涉内政的印象,恶化了周边环境。尽管周边国家在新中国成立后予以承认,但部分国家因历史遗留问题或美国的介入,对于新中国心存观望。
——刘海泉《毛泽东时代中国周边安全战略评析》
材料一
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
——缅甸总理吴努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印度总理尼赫鲁说:“看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得很高的国际威望,对中国既敬佩,又担心”。
材料三
材料二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新中国的外交困境
历史遗留问题;
美国的介入;
中国实力强大,引发了周边国家的担忧。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除了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中国应该优先发展和哪些国家的关系?
为此中国提出了怎样的外交原则?
1952年起,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力争扬弃简单的两大阵营的划分,提出新中国的外交应该以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来划分敌友。“扩大和平中立趋势,推广和平中立地带” ,优先在中国周边地区建立安全缓冲带。
1952年4月30日,周恩来公开指出外交“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标志着新中国开始超越单纯的“革命外交”思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形成过程
1953年12月31日,周总理热情欢迎了印度代表团来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1970年25届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明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在内。
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
的基本准则
首次提出
形成过程
材料一:
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期间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迅即引起巨大的国际反响。世界著名外交学者罗纳德·基思认为,无论是在会议谈判之中,还是在谈判之外,中国一直努力将国家之间关系纳入“和平共处”的构想之中。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还处于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孤立的状态。但是,在日内瓦这个多边外交大舞台上,西方大国不得不面对他们在外交上还没有承认的新中国。
材料三:
日内瓦会议的成就证明:国际争端是可以用和平协商的方法求得解决的。现在世界上赞成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人已经越来越多。” 周恩来如是总结。
实践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维护了
世界和平
核心和基础
保 证
目 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干涉内政
互不侵犯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倡议到推广,已经走过来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它排除了各种干扰,曲折前进,逐渐为各国普遍接受,显示了无限的生命力。
——《周恩来与新中国外交》
当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并作为我外交指导思想时,很快解决了与周边一些国家的边境谈判问题,迎来了第二次建交高潮。
——《周恩来与新中国》
意 义
① 有利于新中国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② 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③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万隆会议
ASIAN-AFRICAN CONFERENCE
ASIAN-AFRICAN CONFERENCE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事业蓬勃发展,广大前殖民地国家相继赢得独立。
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连同二战前已独立的国家,在亚非两大洲已涌现出30个独立国家。这是几百年来国际关系史上一个空前未有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认识到,为维护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新兴独立的亚非国家独立自主地召开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成为了各国的共识。
年,在印度尼西亚 召开的 亚非 会议(又称 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1955
万隆
万隆
亚非
万隆会议召开前夕,中国代表团部分成员乘坐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由香港前往印度尼西亚。台湾特务机关阴谋刺杀周恩来,在飞机上安置了炸弹,致使飞机中途爆炸坠毁,十余人遇难。周恩来因行程有变,未搭乘此飞机,幸免于难。事后,周恩来仍坚持前往万隆,参加了万隆会议。
通过恐怖手段,阻止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阻碍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
不畏艰难,大公无私,勇于奉献。
“克什米尔公主号”
客机失事
1955 – 04 - 11
“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残骸
该事件反映了敌对势力怎样的企图?
周恩来仍坚持前往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
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到达万隆机场,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
共产主义是独裁,是一种颠覆性宗教,是新式的殖民主义,当前我们都应该反对共产主义!
伊拉克代表
中国所建立的傣族自治区,意味着共产主义对邻国的“渗入和颠覆活动”······
中国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
泰国代表
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去向殖民主义斗争以取得独立,而是要同像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菲律宾代表
THE GLORIOUS YEARS
OF NEW CHINA
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 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发言》
结合材料说明,广大亚非国家之间的“异”和“同”分别指什么?
结合材料说明,广大亚非国家之间的“异”和“同”分别指什么?
实质:
追求和平,共同发展。
社会性质
意识形态
宗教信仰
文化传统
历史遭遇相同
都曾经受过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的问题相同
保卫国家安全
维护民族独立
发展民族经济
……
异
同
—— 美国记者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UNITY AND COOPERATION
方针
意 义:
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团 结
友 谊
合 作
和 平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建国
初期
20世纪
50年代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新中国的外交环境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敌对 孤立
苏联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友好 支持
(建国初期的外交)
乾坤初定
捍卫主权
1.形成
1953年首次提出,1954年正式确立
2.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意义
① 有利于新中国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② 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③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
打开局面
1.时间 地点
1955年,印度尼西亚 万隆
2.方针
求同存异(实质:追求和平共同发展)
3.意义
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4.万隆精神
团结 友谊 合作 和平
(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
广交朋友
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1964年,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这反映出,中国 ( )
A.得到欧美国家普遍认可
B.国防科技领域取得开创性突破
C.已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选择你的答案进入下一题
1
/ 6
选择你的答案进入下一题
2
/ 6
2. 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2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在华盛顿会见了达赖。这严重威胁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哪一原则 (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
选择你的答案进入下一题
3
/ 6
优设标题黑
3.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改变外交方针政策,不再强调意识形态的革命外交方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A.1956年首次提出来
B.是在接见印度尼西亚代表团时提出的
C.仅适用于亚洲各国
D.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选择你的答案进入下一题
4
/ 6
优设标题黑
4.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下表反映当时我国的外交特点是 ( )
A.屈辱外交 B.外交趋于成熟
C.走向世界的中国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953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4年 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 亚非万隆会议
选择你的答案进入下一题
5
/ 6
优设标题黑
5. 20世纪50年代,亚洲发生了两大事件。“一件以东北亚的朝鲜为焦点,一件以东南亚印尼的避暑城镇万隆为中心……亚洲和非洲的政治家们连续来北京作友好访问。”可见,这两大事件推动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认可
B.第三世界国家纷纷崛起
C.亚洲成为新的世界政治中心
D.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选择你的答案进入下一题
6
/ 6
优设标题黑
6.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在他的讲话稿中,有可能出现 ( )
A.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C.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D.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强国兴邦
自主和平
外交有道
下 课